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

謝簡寫信來說初一有可能來懷荒, 但是隨着謝知的鹽田建成,秦六娘嫁入彭城王府, 懷荒鎮和建德城開始進入秋收,初一依然沒出現。這時大家都有些心慌, 三人不會真在路上遭遇不測吧?陳留和謝寧馨都哭了好幾場,都覺得對不起死去的五娘。

只有謝知沒死心, 依然派人在路上來回尋找, 她想初一連天花都能熬下來, 總不至於會在路上出事,她擔心他們會不會迷路了。秦紘認爲可能是五娘託付的兩人人品有問題,貪了五孃的錢,把初一丟在路上。謝知卻覺得能讓五娘撇開家生子託付的人,肯定不會如此,她從來不小看母親的護犢之心, 尤其是這是母親臨終前最後的盤算。

永安侯甚至隱晦的向謝簡暗示,是不是要對外宣佈初一的死訊,六娘和他兩個侍妾已有孕,他越發不在乎初一死活。六娘有孕以後, 生怕他沒人伺候,還給自己找了兩個侍妾, 現在三人都有身孕, 家裡人丁一下興旺了, 永安侯怎麼不愛六娘?這纔是真正爲自己打算的賢惠妻子。

他跟五娘在一起的時候, 五娘從來不給自己看一眼她身邊人。他也不是好色的人, 可五娘把自己管得那麼緊,一點都不體貼自己,哪裡像六娘那麼溫柔?兩人成親那麼多年都只有初一一個孩子,還不都是她的錯?要是這次萬一自己跟他們一樣,染上病症,永安侯府不是就絕香火了?永安侯越想就越厭惡五娘,恨不得把五娘留在世上的唯一證據都抹滅。

謝簡真對永安侯刮目相看,他以前從來不知道他這女婿居然能有這份狠心?他這是準備跟謝家大部分人斷親?謝簡毫不留情的把女婿訓斥一頓,他自認自己唯利是圖,也不會像他這般。他當年離開樑國,也是把兒女都安置才離開的。初一沒犯錯,只是得病,他要是厭煩,遠遠送到莊上養着不就行了?這般心狠手辣,讓別人怎麼看他?陳留得知永安侯的作爲後,也把六娘叫過去罵一頓,罵她心思歹毒愚蠢,夫妻兩人蛇鼠一窩。

六娘心裡委屈,她從來沒想讓初一死,初一已經廢了,他死活根本不重要。六娘反而希望他活着,他活着才能讓永安侯更厭惡五娘母子,將來也能顯得她生的孩子健康活潑。現在這情況,她更不會提出這麼愚蠢的提議,這一切都是永安侯自作主張,可她偏偏回去還不能跟永安侯發怒,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無處可泄。

那麼初一到底去那裡了呢?他就在建德郡。能被五娘託孤的下人,人品是經過五娘嚴格考驗的。衛伯年輕時家資千貫,但都被他用來資助鄉里,等他跟妻子年紀大了,沒有子女又身無恆產,兩人爲葬母不惜賣身,還是被五娘救下,兩人才得以盛斂母親。五娘沒有給兩人籤賣身契,還讓他們替自己管嫁妝莊子。兩人受了五娘大恩,發誓要報答五娘恩情。

五娘臨終前曾吩咐過他們,如果永安侯對初一漠視,只把初一交給六娘看顧,自己不管,就立刻把初一帶走。五娘跟六娘年紀相近,如何不瞭解這個從小心眼就多的妹妹?她過來照顧自己,根本不是姐妹情深,而是看上永安侯夫人之位。她死了,永安侯肯定要續娶,與其讓他找個不相干的人,還不如讓他找六娘。他娶了六娘,謝家纔可以繼續插手管初一。

夫妻多年,她太瞭解永安侯。此人平庸無能、自私自利,初一得了虜瘡,就算痊癒,也會被他厭棄。沒有父親呵護,又多了這麼一個繼母,初一將來會怎麼樣,五娘不敢想象。她必須早一步把一切都安排好。不然兒子肯定會被六娘養廢的。讓兒子離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她要把六娘壓得死死的,再也讓她不敢對初一出手。

五娘明白父親的脾氣,如果自己什麼都不安排的死了,父親頂多會讓母親看顧些初一,留下初一的命,但再多就沒了。如果她替初一多打算,他說不定會看高自己一眼,多爲初一考慮。五娘也沒什麼好怨的,父親從來都是這樣的人,臨終時她更喜歡這樣談利益不講感情的人。五娘跟謝簡想到一處,她知道母親和三姐心軟,如果自己哀求,她們肯定會收留初一,但初一留在京城不合適。

在京城,初一生父繼母俱在,就算孃家想插手,永安侯也有各種理由拒絕,只有初一去了邊關賀樓氏族地,讓他以替自己和祖父守孝爲由,留在賀樓氏族地長住,再讓大兄、阿菀多看管初一,初一纔在那裡自在的長大。永安侯和六娘也沒有把他接回去的理由。她也清楚,如果直接讓忠僕送初一去大兄那裡,大兄一定不會管初一,她跟大兄連一天都沒相處過,哪有託孤的交情?

這麼多親人,五娘思來想去,只想到阿菀。阿菀是好人,她就算看破自己的自私,也不會坐視不理初一,只有她才願意照看初一。五娘想讓阿菀來說通大兄,五娘知道自己這作爲很自私,可她實在沒法子了,虜瘡爆發太突然,她只能這麼安排兒子,欠家人的她只能來生再報答。

只是照看他的衛氏夫妻一時找不到見謝知的方式。他們被五娘臨終之語所驚嚇,認爲謝家沒有好人,只有謝知一人才可託付。但到了懷荒,他們才知道謝小娘子如何難接近,他們連謝知的消息都打聽不到!

能跟兩人交往到現在的老友,大都也是衛氏夫妻這樣品性。初一路上除了累點外,被衆人護得好好的,並未受任何苦。反而因爲離開京城,遠離所有鄙視的目光,臉上也有笑容了。衆遊俠一開始聽說衛氏夫妻要帶着初一投奔表姐時,大家嘴上不說,心裡都有些不以爲然,連親父都靠不住,難道還能靠表姐?可隨着一路上謝知傳播牛痘、置辦虜瘡痊癒者孤獨園的名聲宣揚開後,衆人就開始轉變想法,謝娘子若這等善心,莫怪五娘寧願將孩兒投奔謝娘子,也不願意留在京城。

五娘臨終將所有財產都託付給了衛氏夫妻,兩人手頭有的錢款,但這些都是主母留給小郎君傍身的財物,他們也不敢動。夫妻兩人只取了三百貫錢財出來,一百貫分給朋友們,一百貫置辦馬車、路上的乾糧等物,還有一百貫盡數換成各地的私錢,留着路上備用。衆人省吃儉用,奔波數月,終於到達懷荒時,還沒進城門就被人攔住。當時虜瘡瘟疫還沒徹底過去,懷荒鎮內拒絕任何流民入內,因爲謝知說過,流民身上最容易帶各種病毒,一定不能讓他們輕易入城。

衛氏夫妻一行人走了那麼遠的路,不着邊幅,身上衣服破爛的跟流民也沒任何不同,且他們還帶着初一,即使兩人再三保證,小郎君已經病癒,懷荒的小官吏也把他們關在隔離間。直到大夫過來,診斷初一小郎君確實是病癒了,衆人才把他們放出來。不由分說,給他們剃了頭髮,再讓他們洗澡,等洗乾淨後,給他們一套嶄新的衣服。雖然是最普通的麻衣,但比大部分平民身上穿的麻衣要柔軟,初一小郎君還是特製的柔軟棉衣。

這些衣服都是謝知讓人連夜趕製的,給成人穿的衣服都是用棉麻夾雜織出來的,布料相對柔軟,價格也不貴,但她不是免費贈送的,所有拿到衣服的人都要給她免費幹半個月的活。莫說是流民,就是附近平民都樂意過來幹活半個月的活,領一套衣服。衛氏夫妻幾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人拉到地裡勞作。會種地的種地,不會種地的就種樹。沙棘樹好種,就是衛伯這樣年近五十的男人,一天都能種兩三畝沙棘。且他們種地雖沒工錢,但可以不餓肚子。

一天吃兩頓,早上壯年男子可以吃三塊實誠的麥餅,女子可以吃二塊,還有沾油腥的菜湯,晚上男人可以打三碗雜糧糊糊、女子可以吃兩碗。這樣的伙食,一般貧家也就在農忙時偶爾可以吃到,所以很多農戶,忙完自己家中的耕田就來秦家幫忙。

遊俠們在後世聽來很江湖、很瀟灑,除了少數成名的遊俠之外,大部分人日子過得都比較苦,因爲遊俠要俠名,必須要要好施樂善、急公好義,年輕時候他們能仗着身強力壯賺錢,等年老基本都老無所依。幾個遊俠們迷迷糊糊的跟着衆人同吃同住,居然覺得日子也不錯,他們已經很久沒享受過這麼安定的生活。

幸好衛氏夫妻還記得五孃的囑託,一心要把初一送到謝知手裡。兩人和一干朋友幹了兩個月,他們纔打聽道謝娘子在建德郡陪五郎君。兩人連忙收拾包袱,帶着初一和朋友去建德郡。進了建德郡,再次經過一次審查,確定初一不會傳染虜瘡後,就讓衆人在軍屯裡幹活,住的是軍屯翻建的宿舍。

謝知受了先前軍屯鬧事的教訓,來幹活的人都只許住在外面搭建的宿舍,不許軍屯裡的人再收留外人。宿舍也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入住時都講清楚了,比如每天必須要整理宿舍內務,房裡不許吃東西,不可以在家裡拉撒,一定要去外面的廁所。

違背宿舍條例一次就記一次過,記過三次趕出宿舍。這麼嚴苛的條款,反對的人肯定多,可謝知不怕。她有錢,這麼豐厚的條件不怕招不到人;她還有後臺,整個邊關誰跟跟秦家作對?就是建德王都不敢,別說是普通百姓。所以大家再不滿意也只能捏鼻子人了。

軍屯裡不不留人、外面不許隨便打帳篷,離開宿舍就代表不能留在這裡幹活,衆人來這裡就圖這裡能吃飽、還有工錢,哪裡願意離開?條例麻煩就多背幾次,漸漸的宿舍的整體環境就乾淨起來,這裡還能免費洗澡,衆人能不開心嗎?要不是秦家不肯多收人,好多人都想幹脆賣身秦家。要不是衛伯、衛媼心裡還惦記五孃的囑託,他們差點都想帶着初一在這裡常住下來。

也因爲軍屯安逸的環境,讓兩人更相信五孃的眼光,不愧是主母看上託孤的人,只有這樣義薄雲天的人才肯費心照顧初一小郎君。衛伯這次找對路,在軍屯幹活,因此很容易就見到秦五郎君,秦紘是天天都來軍屯兩三次。秦紘不想再讓妻子一個冬天都待在方寸之地,所以加進讓人建設軍屯,務必要在入冬天把他們的房子新建好。這房子是他們兩人的家,謝知這幾天忙,沒空來軍屯,他就多來幾次。

衛氏夫妻見他時常出入軍屯,就想怎麼靠近秦紘,跟他說初一小郎君的事,結果兩人還沒想好法子,就因行跡鬼祟,被暗衛隊扣下來。衛氏夫妻是一根筋的人,無論暗衛隊怎麼問,他們就咬死不說自己來歷,但他們是京城口音,又帶着一個虜瘡病癒兒,讓暗衛隊一下想到姑娘這些天惦記的初一小郎君。衆人稍一試探就確定兩人身份,他們趕緊先把三人洗乾淨、安撫好,緊急通知謝知。

謝知這些天也忙,一來是樑國置換的海船即將要開來,謝家的糧食也要過來,她還給謝家的禮物要準備好;二來是于闐國農莊去年收成的甜菜已全部製成粗糖,棉花也製成一匹匹棉布運過來,謝知跟鳳容好幾天都沒出門,就在整理農莊送來的賬冊;第三是入夏時謝知讓親衛去給自己探明建德城附近的森林資源,衆人已經把探來的樹木都回報過來,還多樹木都採集了樣本。

奈何謝知雖有一顆熱愛種田的心,可本人植被不分,所有的樹,只要是沒結果的,在她眼裡都是一樣的。幸好她不懂,她身邊有懂的人,秦紘幾個人都能很熟稔的分辨野外各種作物,她還請了好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農,老農一一替她講解親衛採集來的樣本,謝知見親衛居然找到了野生核桃林和栗子林,忙拉着鳳容就去親衛說的地方看核桃林。

核桃可以吃,也可以榨油,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謝知現在最離不開的就是核桃油,核桃油清透,是最好的基底油,她美容護膚,一半靠的就是核桃油。有這麼一個大山谷的核桃,她可以把精油列入商貿對象。謝知大喜,忙把這片山谷買下來,讓人入山谷整理核桃樹,把營養不浪的核桃砍掉,留下茁壯成長的。有些還能徹底成樹的幼苗,她都讓人小心挖出來移栽到別的地方。

核桃林只是賺錢,栗子林卻是關係民生的大事,栗子是可以當糧食吃的。尤其是親衛找到的栗子林佔地看着比核桃林還廣,謝知盤算着等栗子結果,一定讓人來採核桃和栗子。別的果林也有,但謝知不怎麼看得上,因爲她沙棘果釀酒技術已蠻成熟了,再用別的水果釀酒,還要重新計算,還不如使用沙棘果到底。她的沙棘果林是人工栽種的,又是成片的,比附近野生果林好採摘,不過如果附近居民樂意採果子她也不反對,她可以教他們製作果乾、做果醬,可以做點附近的小生意。

發現兩片她最想要的樹林,謝知因擔心初一而皺了幾天的眉頭終於微微展開,等接到親衛通報說可能找到初一小郎君時,謝知心中更開心,也不去看栗子林,吩咐人像整理核桃林一樣修整栗子林後,就急着趕回去見初一。剛回到城內,她還未踏入大門,就被一行人攔下,爲首的一名男子年紀在三十左右,穿着麻衣,身高約有五尺半,細目鷹鼻,一看就不是善茬。

那人長相兇狠,言行卻頗爲得體,被親衛們攔着,也不帶半點怯色,反而拱手對謝知道:“小人衛鷹,衛伯是小人族伯,他被貴府侍衛抓走,衛伯乃京城永安侯夫人的侍衛,奉永安侯夫人之命來找謝娘子,對娘子絕無傷害之意,還請貴府明察。”聽說話語氣,倒像是讀過書的。

謝知坐在車裡並不出聲,鳳容冷笑一聲,“好個爲伯父出頭的孝子。”鳳容自幼就隨祖父走南闖北,見慣各色人,哪裡不知這人爲族伯出頭是假,想要在謝知面前搏個名聲是真。這種虎狼之相的人一看就不是好貨色。

謝知倒是饒有興致的看着這人,跟大部分人不一樣,謝知並不反感唯利是圖的人,很多時候唯利是圖的人比講感情的人好溝通。或許別人會覺得這種有虎狼之相的人,心思狠厲,容易噬主,可謝知不怕。只要他有能力,她不介意用他。隨着謝知事業的壯大,她越覺得手頭缺人,不過她現在急着見初一,沒時間會他,她對搖光說:“把他們帶下去備一桌客宴招待。”如果衛伯真是五姑送來託孤的人,這點面子謝知還是要給的。

搖光應聲,謝知讓馬車直接駛入內屋,簡單的洗漱、換上家常衣服後去見初一。

初一被下人安置在偏房裡,他被衛媼抱着,由衛伯喂蛋羹吃,滿是痘疤的小臉上帶着甜甜的笑意。小孩子忘性大,他早忘了以前在永安侯的錦衣玉食,只記得這些日子路上的艱辛,能吃到一碗蛋羹對他來說也是幸福。秦家的下人倒也不是不肯給初一吃東西,而是他小孩子腸胃弱,路上又吃了這麼久的素,不好一下開葷。

謝知看到滿臉疤痕的初一,眼眶頓時紅了,她坐在外間平靜了情緒,才揚起笑臉掀簾入內。初一已經不大記得永安侯府的事了,可他對母親還有印象,這些天見慣了衣着簡樸的平民,突然來了一個貴夫人,他開心的下地撲到謝知懷裡,“娘!”

謝知聽到這一聲“娘”,想到對自己狠心到底的五娘,差點又哭了,她深吸一口氣,勉強忍住澀意,沒在孩子面前失態。

因謝知的反應,初一怯生生的鬆開小手,他突然想起他已經很久很久沒見到阿孃了,只有一個從來不會抱自己、還不會跟自己說話的阿孃。因六娘有意誤導,導致初一認識錯誤,他以爲自己有兩個娘,一個是疼愛自己的娘,一個是不理自己的娘,沒人告訴那個對他好的是他的親孃,後面不理他的是後孃。

謝知感覺初一鬆開手,她暗叫不好,連忙彎腰抱起他,對着初一微笑:“初一,叫阿姊。”

“阿姊?”初一這會也看清謝知的容貌,這個漂亮姐姐不是阿孃,他忘性再大,爹孃還是記得的。

“嗯。”謝知揉揉初一小腦袋。

初一羞怯的看着謝知,是人都有愛美之心,初一也不例外,他第一眼就很喜歡這個漂亮阿姊,但這種喜歡也只讓他在謝知懷裡乖巧了一會,就扭着身子繼續要衛媼抱。衛媼爲難的看着謝知,她很希望初一能跟謝娘子相處好關係。

謝知毫不在意的將初一溫柔放回衛媼懷裡,小孩子是最愛憎分明,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都明白。謝知同情初一,可她也明白,她能給初一的也只有物質方面的補償,以後最多他給找個好老師教導他爲人處事的道理,有空閒把他接過來玩幾天,真正生活方面的照顧,還是需要衛伯、衛媼這樣的人,她沒法代替兩人的角色。

謝知見衛伯和衛媼驚惶的看着自己,她端起衛伯放下的碗,笑眯眯的對初一說:“初一,阿姊餵你吃蛋羹如何?”

初一靠在衛媼懷裡乖乖點頭,他喜歡漂亮姐姐。謝知喂完初一,等衛媼和衛伯把初一鬨睡,她才把兩人叫過來,細問兩人一路上的情況。

兩人以前也不是五孃的近侍,五娘看中兩人也是看中兩人人品,並未特地讓人教他們禮儀,她怕兩人學會世家大族的那套,反而多生不好的心思,所以兩人看到如天人般的謝知,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同手同腳的想給謝知磕頭。謝知哪裡肯受兩人的禮,讓丫鬟扶起兩人,讓兩人坐下,她柔聲問兩人:“這一路上還順利嗎?”

兩人沒想謝娘子會如此平易近人,連聲說路上順利。謝知從路上趣事說起,慢慢提起五孃的事,提起五娘,兩人眼眶都紅了。衛伯從貼身的兜裡掏出五娘給的地契、房契,還有她口述、讓丫鬟寫下的信。信裡五娘把自己留下的所有財產都交給謝知,讓謝知替兒子代爲管理,她只留出一千貫錢給賀樓氏的宗族,好讓初一能留在賀樓氏宗族替自己守孝。

謝知看着五娘留下的地契、房契,她這是把永安侯府上的精華都拿走了,房契不多,只有三間,可都在長安城最繁華的商市,做的也是時下最賺錢的行當,一個茶鋪、一個首飾鋪、一個食樓,地契有六張,最好的一處是成片的千畝上品良田,這可是在長安,這樣的農莊就是謝家也才只有一處。

這四處地方都是五娘留給謝知的,餘下的財產纔是五娘留給初一將來傍身的財物。同時五娘還留了五萬貫的現錢,都被她埋在陪嫁莊子的地下,只要挖出來就可以。謝知沉吟一會,將這些東西都收好,讓人去給阿耶送信,這事她不好出面,只能讓父親出面跟賀樓氏談。父親是初一的大舅,有這個身份和資格。至於五娘說的謝禮,謝知壓根沒想要,她哪怕窮死也不可能去要一個孩子的財物,別說她還不缺錢。

謝知怕財帛動人心,也沒敢兩人說五娘到底給初一留了多少東西,只讓他們安心放在這裡住下,她一定會安置好初一的她已經給父親送信,撫養初一的事還需要父親跟賀樓氏溝通。兩人也覺得謝娘子再好也是表姐,沒那身份地位跟賀樓氏溝通,他們也贊同讓謝郎君出面。

本來謝知想把初一帶回懷荒,懷荒離柔玄鎮也近,可想着初一連日舟車勞頓,他還大病初癒,就沒捨得讓他離開。她不僅派人去請謝灝過來,還派人把賀樓氏留在柔玄鎮的族老都接來,就是秦家都派人過來。

第65章 賞雪(三)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60章 生波(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61章 生波(三)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68章 南樑(四)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60章 生波(二)第78章 打拐(上)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7章 書房談話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52章 年前(二)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49章 婚禮(上)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章 試探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12章 守城(四)第52章 年前(二)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章 流亡北朝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0章 回京城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67章 南樑(三)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97章 奔喪(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93章 暗中籌謀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6章 試探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11章 守城(三)第64章 賞雪(二)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章 到家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95章 奔喪(上)第62章 赫連鳳容
第65章 賞雪(三)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60章 生波(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61章 生波(三)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68章 南樑(四)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60章 生波(二)第78章 打拐(上)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7章 書房談話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52章 年前(二)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49章 婚禮(上)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章 試探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12章 守城(四)第52章 年前(二)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章 流亡北朝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0章 回京城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67章 南樑(三)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97章 奔喪(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93章 暗中籌謀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6章 試探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11章 守城(三)第64章 賞雪(二)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章 到家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95章 奔喪(上)第62章 赫連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