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

次日清晨, 謝知第一次在阿孃的照顧下起牀,謝蘭因親自動手給女兒穿衣洗漱,母女兩人開開心心的進完早膳後,謝蘭因送女兒入宮讀書。謝知早上上課時還能專心致志,等下課回到寢室等拓跋曜回來進膳時,謝知就不怎麼上心了,她一手托腮,明明魏宮都是一天兩頓, 爲什麼拓跋曜要跟自己一樣一天吃三頓?

拓跋曜進來就見小丫頭托腮看着窗外, 不由問道:“阿蕤在想什麼?”

“今天天氣真好。”謝知看着屋外明媚的陽光, “陛下, 你午膳後不出門走走嗎?”謝知早忘了拓跋曜下午有騎射課。

“我下午有騎射課。”拓跋曜換下衣服,由宮女伺候着洗漱, “倒是你平時記得多出去走走,別老悶在房裡。”要不是知道謝知只是不愛出門,並不是整天坐着看書, 他早拖着小丫頭去上騎射課。謝簡說她身子骨弱, 不能上騎射課都是藉口,小丫頭在家活蹦亂跳的, 不知有多健康。

作爲一個純古人,拓跋曜不理解阿蕤爲什麼不愛出門,她明明每看一個時辰的書都會起來走走, 會看看自己養的小魚, 還會天天打拳, 可她就是不愛出門。如果謝知知道拓跋曜的疑惑,肯定會認真告訴他,防曬從小做起,防老保護皮膚從細節開始。

拓跋曜知道謝知現在心思已經不在這裡,要不是他壓着一定要她用完午膳再走,她肯定早走了。他心裡冷哼,面上吩咐侍女奉上午膳,魏宮進膳採用的是分食制,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食案,上面擺放了各色餐具,但基本謝知要動的也只有面前的玉著和食柶,食物都有侍女替她盛到碗裡。

謝知發現宮侍給拓跋曜進上的膳食都是素食,她飯食裡倒是有葷,她不由看着拓跋曜,他這是準備一直吃素?拓跋曜見謝知不動手,他放下食柶,也不顧食不言的禮儀,問謝知道:“不和胃口?”

“陛下你食素?”謝知問,自漢朝獨尊儒術起,就開始尊崇孝道,對守孝有嚴格的禮儀,拓跋家雖是外族,但漢化已經很濃,身爲帝皇提倡孝道,遵守守孝禮儀也是正常,但他不是已經守過靈了嗎?爲何還要食素?他才幾歲,光吃素身體怎麼吃得消?

“我要爲父親守孝。”拓跋曜說。

謝知欲言而止,半晌才道:“陛下食素能吃雞蛋嗎?”

“雞蛋又不是肉菜,自然可以。”拓跋曜說,守孝是飲食簡單,所謂飲食簡單就是少食肉菜,所以拓跋曜準備三年都是素菜。

“那酪漿也能吃?”謝知問,她就怕拓跋曜連蛋奶都不吃,那太可怕了!

“自然。”拓跋曜好笑的看着鬆了一口氣謝知,“是我吃素,又不是讓你也吃素,你怕什麼?”

謝知滿臉同情道:“陛下吃素,我是肉菜,您看着不會難受嗎?”

拓跋曜嗤之以鼻:“你當我跟你一樣是小孩子?”

“可陛下也只比我大了幾歲啊。”謝知伸出小手指比了比,表示拓跋曜就比她大了一點。

拓跋曜笑而不語。

謝知想了想,猶如壯士斷腕般的堅定說:“我跟陛下一起吃素。”

拓跋曜眉頭不易察覺的微皺,有了崔五孃的先例,拓跋曜最討厭的就是有人強行跟自己同甘同苦,只是他對謝知終究不同,且她還是孩子,只想着自己看她吃肉難受,沒想其他,故沒有沉下臉責罵她。

察言觀色是外交官的本能,謝知雖然沒做過外交官,可好歹在外交部幹了好幾年,一下感覺出拓跋曜並不喜歡她陪自己吃素,她雖不知道拓跋曜爲何反感,但她立刻接下去說:“不過——不過——”

“不過什麼?”拓跋曜揚眉問。

謝知鼓起勇氣說:“不過我能堅持多久不知道了。”她這句話是閉着眼睛說的,而且說的很小聲,要不是寢室裡安靜,拓跋曜又認真在她說話,根本聽不清,他失笑出聲:“好,阿蕤先陪我吃素,等你忍不住再吃肉菜。”

謝知見拓跋曜不生氣,對拓跋曜歡喜笑道:“陛下,你不吃肉,那要多吃點雞蛋、牛奶,不然會長不高的。”

拓跋曜笑着點頭,大部分時候他對謝知都很縱容。

謝知立刻把自己的蛋羹往前推了推,“陛下,吃蛋羹。”這碗蛋羹膳房特地給謝知準備的,御膳知道謝知每天都要吃一個雞蛋,所以每天換花樣給謝知做蛋。

今天炒蛋、明天燉蛋、後天水煮蛋,現代廚藝還不是後世那麼發達,炒菜剛剛開始發明,御膳爲了做蛋也是煞費心思,謝知也不想讓他們爲難,就讓他們天天給自己燉一碗蒸蛋,不用他們改菜譜,所以御膳燉蛋的水平直線上升。

拓跋曜見她滿臉關切,也不好說他不吃這種小孩子才吃的食物,吩咐御膳再端一碗蛋羹上來,自己無聲將蛋羹吃完,這頓飯謝知跟拓跋曜一起食素,沒有碰一點葷腥。

她吃得很痛苦,現在炒菜大部分用動物油,植物油普及不廣泛,使用最多的就是麻油,也就是芝麻油還有就是黃油。芝麻油用一滴很香,有很多味道就難聞了,謝知不愛聞這味道,拓跋曜也不愛吃,因此膳廚只能用黃油炒菜,沒有肉菜,就把蔬菜炒得要有多油膩就有多油膩,謝知吃得臉都綠了。

她雖然不喜歡拓跋曜的狗脾氣,可看到他一個八歲孩子,居然能面不改色將這麼難吃的菜吃下去,而且準備連吃三年,她不禁肅然起敬,對別人狠算什麼,對自己狠纔是真的狠,他要一直這樣,將來必成大器。

按說黃油也是葷油,但因是從牛奶裡提煉的,拓跋曜連乳製品都吃,自然也不拒絕黃油。他見謝知小臉都皺成麪糰,好笑道:“我早說不用陪我一起吃素,不聽話現在吃苦頭了吧?”

他吩咐下人取一碗柘漿給謝知甜嘴,宮裡的柘漿跟外面買的完全不同,是甘蔗鮮榨出來的,鮮甜可口,可謝知極少喝果汁,古代沒有醫療,得了蛀牙是要命的,故謝知很少吃甜食。

謝知委屈的說:“我哪裡知道這菜這麼油。”她年紀小,口味淡,平時吃的都是清淡的蒸煮爲主的食物,一時吃不慣這麼油膩的菜蔬。

拓跋曜也怕她吃了肚子不舒服,命人送上茶水解膩,“明天還是照着你以前吃,別陪我一起食素。”

“我家裡有好吃的素菜,我明天把菜譜帶給御廚,讓他們給陛下做。”謝知決定把自己的廚藝金手指開出來,她就不信憑着自己後世薰陶、加上御膳房御廚的手藝,點不亮自己廚藝技能點。

拓跋曜戲謔道:“你不怕謝太傅打你。”每家的菜譜都是不傳之秘,論飲食底蘊,魏宮吃穿住行並不一定比謝家更好,畢竟謝家底蘊要比拓跋家深多了。

“不怕,菜譜不是謝家的。”謝家菜譜她看過,也沒什麼特別出挑的地方,現在總體飲食環境很欠缺,跟後世完全不能比,謝知不能把謝家菜譜當藉口。

“你阿姑給你的?”拓跋曜心中微動的問,不是謝家,也只可能蕭家了。比如動亂北朝,南朝的要穩定許多,政權也更統一,不想魏國前面數代帝皇南征北戰,才基本統一了北方。南朝皇帝一進入南朝,就基本已統一南面,蕭家也不是寒門發家,這麼多年皇室富貴,宮中有秘傳的菜譜也不奇怪。

謝知沒想拓跋曜會聯想到阿孃身上,她默默的點頭,就算默認,不然難道說自己想出來的?夢中授書是她將來準備用的梗,但不是用在這方面,太浪費。

拓跋曜莞爾,歷代各家菜譜都是不傳之秘,只有寵愛女兒的人家纔會允許女兒帶着菜譜出嫁,這丫頭這麼早就把自己嫁妝送上?他見謝知一本正經的擔心自己吃的不好,心念微動,柔聲道:“要是你阿姑不願意,你也不用強求。”

“阿姑不會不樂意的。”謝知暗忖,這菜譜又不是她孃的。

謝知穿越迄今,沒做過太多改善生活條件的事,她本就出生富貴,享受的是頂級待遇,頂多有些地方不習慣,還不至於忍受不了。就像她之前懷疑爲什麼她所在的地方都沒有火坑?古代冬天不冷嗎?

第二年冬天她就知道,古代冬天很冷,古人也很早就有火坑了,但古代皇宮和顯貴家庭是不用火坑的,他們用的都是暖地取暖。所謂暖地,類似現代的地暖,在地磚下方鋪設管道,冬天的時候只要在竈間燒火,熱煙就會順着煙道流入室內,最後順着排煙口排出。

這種取暖方式既避免了煙氣,又不像火坑一樣會讓人睡上火。謝知家裡住的房間就有暖閣,是她進公主府的第一年謝簡讓人給孫女建造的。但這種暖地取暖工程造價頗高,每日燒炭費用極高,不說謝家只能幾個主人房裡有,就是宮裡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

大部分低位妃嬪住的地方依然是常見的爐竈取暖,就是在屋裡燒個炭盆。謝知現在的課堂有暖地,但寢室裡沒有,所以拓跋曜纔會嫌她寢室裡炭氣重,讓謝知來他寢室休息。夏天就更簡單,房裡擺放幾個冰鑑,溫度跟開空調也沒太大差別。

所以謝知目前很少會改善自己生活條件,她生活已經夠舒服了,吃飯現在還是蒸煮爲主,但炒菜也有了,她吃得還算舒心,她年紀還小,本來就要吃清淡營養的東西。稀奇古怪的想法太多,會引起身邊人懷疑的,她身邊沒一個是笨蛋。

她只在讀書方面用心,她無論讀書進度再快都不怕人懷疑,因爲對於華夏大人來說,他們最不會懷疑的就是孩子讀書聰明,孩子讀書越聰明他們約開心。但現在謝知覺得就算祖父會懷疑,她也要把素食改進下,畢竟她將來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陪拓跋曜吃素食。這麼吃下去,她會長不高的,營養不夠人會變醜的。

雖然拓跋曜一再說,她可以跟他分開吃,可謝知要真照他說的做,她才傻。不是謝知小人之心,她相信拓跋曜現在絕對是真心想讓自己吃肉,可將來呢?古代皇帝不能以常人度之,他看你順眼的時候,你做什麼都是好的;看你不順眼的時候,做什麼都是要害他,彌子瑕就是一個典型。所以保險起見,她情願裝成自己有做菜天賦,也不能跟拓跋曜分開吃。

拓跋曜吩咐道:“你以後有什麼需要就跟常大用說。”

“別老麻煩常內侍監了,讓他陪我胡鬧,誰來伺候陛下?”謝知搖頭說,“您隨便指給我一個人就好。”

常大用心裡百味雜陳,謝小娘子宮中最體貼下人的貴主,按說這樣和善的貴主最容易被刁奴欺負,偏偏謝小娘子身邊的下人是宮裡最安分的,這其中有陛下的功勞,同樣也離不開謝小娘子奴下之道,小小年紀就跟陛下一樣立身正直,難怪下人都不把她當小孩子,他時常想莫怪有人說,有人是天生貴種,陛下和謝小娘子大約就是天生貴種。

拓跋曜看着常大用一眼,常大用彎腰道:“不如讓王直跟着小娘子?”王直是常大用用慣的下屬,從四品的內侍,在宮中地位也僅次於常大用和崔太皇太后身邊幾位寺人。

拓跋曜頷首:“以後讓王直跟着阿蕤。謝知剛想拒絕,卻不想拓跋曜又想起一事,他問常大用:“我讓你找的人找了嗎?”

“找到了,奴婢找了五個人,陛下可要過目。”常大用說。

拓跋曜道:“阿蕤你來看。”

謝知一怔,“我看什麼?”

常大用退到外間,少頃後領着五名年紀八歲左右、眉目清秀的小宮女進來,五人進來就跟拓跋曜行禮,拓跋曜示意她們起身擡頭,對謝知說:“這五個人是常大用給你挑出來的,以後就在你身邊待命,你喜歡嗎?”

謝知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陛下爲何想送我侍女?”

拓跋曜笑了,常大用對謝知說:“小娘子,這些不是侍女,是小寺人。”

“寺人?”謝知吃了一驚,這些小寺人看着各個眉目清秀,容貌完全不比宮女差,“既是寺人,爲何讓他們穿女裝?”

“就是讓他們伺候你,才做女裝。”拓跋曜道:“宮女都是女子,一來力弱,難免對你保護不力;二來女子長大,心思就會變複雜,難免被別的榮華迷眼,對你起不忠心思。這些寺人都是無根之人,一身榮華盡託付在你身上,不敢對你不忠。”

謝知默然,魏國內侍晉升比後世容易,封爵封王的都有,所以內侍們對皇帝都忠心耿耿,希望將來能飛黃騰達,但是魏國皇帝毀在內侍手上的也不在少數,甚至魏宮還傳聞太武皇帝是被內侍殺死的。

可即便如此,皇帝還是喜歡用內侍,蓋因內侍是無根無憑之人,一身榮華全仰仗皇家,皇家要他死就死,要他活就活。拓跋曜將這些內侍送給自己,明顯就是許他們一個前途,這樣他們對自己是忠心了,但忠心的還是拓跋曜。

拓跋曜見謝知遲遲不說話,柔聲問:“阿蕤不喜歡他們?”

“喜歡,可我不是皇族弟子,怎麼能有內侍伺候?”謝知說,這也是她最擔心的地方,如果崔太皇太后有意整她,這些人是她最大的罪狀。

“我會讓常大用記一筆,都歸在陳留姑姑名下。”謝知不能用,陳留是公主,是可以用內侍的,拓跋曜不會給謝知留這種把柄。

“多謝陛下。”謝知見拓跋曜連這個都考慮到了,也不再推託,起身行禮道謝。

拓跋曜道:“你不是奉上菜譜嗎?這就算你的打賞。”

謝知說:“那我以後想出更多做素菜的法子呢?”

拓跋曜含笑道:“你要真想出別的菜譜,我重重有賞。”

謝知信心滿滿的說:“我等着陛下打賞。”

拓跋曜微笑的看着她滿腹信心準備大展身手的模樣,提醒她道:“你不是今日要去步六孤家拜見長輩嗎?時間快到了。”

謝知這才發現快過午時了,她倒是不急,反正也不急着這一時,“陛下,我先告退。”

拓跋曜喊住她:“等等。”

“陛下?”謝知困惑的看着拓跋曜。

拓跋曜對身側宮女微微頷首,宮女連忙從內間取出幾個繡工精緻的荷包給謝知,謝知不解的望着荷包,“陛下爲什麼給我這些荷包?”

拓跋曜道:“你第一次姑父家的長輩,不給平輩送些禮物嗎?不用給長輩一些孝敬嗎?你年紀小,太貴重的東西用不上,送些荷包就夠了。”

謝知眨了眨眼睛,終於遲鈍的想起古代女人讀書不是重點,女紅纔是重點,可她長這麼大都沒碰過針線,這些荷包做的這麼精美,真可以當成自己做的送的嗎?謝知嘴上雖沒說,可臉上的表情明白顯示她的疑問。

拓跋曜道:“不管是不是你做的,至少你的心意。”他頓了頓,淡淡的說:“都是貢緞做出來的荷包,大家都會喜歡的。”

謝知連忙要行禮道謝,拓跋曜揮手,“我說過多少次,我們私下相處不用這麼多禮。”

謝知小聲嘟噥:“先生說禮不可廢。”

拓跋曜微笑:“先生還說唯君命是從。”

謝知閉嘴,你是皇帝,你說的都是對的。

拓跋曜讓王直送謝知出宮,他給謝知的五個寺人也跟在兩人身後。謝蘭因坐在牛車裡等女兒,遠遠的瞧見女兒由一大羣人簇擁而來,她有一瞬間的恍惚,或許父親說得對,阿菀天生就該待在宮裡享盡榮華。

她見女兒身後還那些小宮女居然都隨他們回家,詫異的問:“你怎麼把宮女帶回來了?”

“是陛下送我的。”謝知說。

謝蘭因沒想拓跋曜居然對女兒這麼上心,又見謝知拿了好些精美的荷包出來,她揚眉問:“這些是陛下賞你的?”拓跋曜賞荷包做什麼?

“不是,是陛下給我準備的見面禮。”謝知都沒想到拓跋曜會替自己想到這些,她暗暗感慨,精力旺盛、心志堅定、心細如髮,拓跋曜具備成功者的所有共性。

謝蘭因吃了一驚,“陛下給你準備的見面禮?給步六孤家的見面禮?”

“對。”謝知點頭。

謝蘭因默然,她不再提要接女兒回懷荒鎮的事,這事已經不可能了,就算她想接拓跋曜也不會放手的,她摩挲着女兒發頂,思忖着怎麼讓女兒更適應皇宮。

步六孤將軍府謝知並沒有去過,秦宗言理論上只是自己姑父,謝家逢年過節往將軍府送些年禮即可,無須登門拜訪。謝知是第一次隨阿孃拜訪將軍府,因是將軍府的女主人親自帶領,所以謝知一路暢通無阻,領着謝知回到她跟秦宗言住的主院。

主院裡的下人早在院裡候着女主人了,看到謝蘭因牽着一個嬌美如玉的女童走來,衆人心裡都暗暗驚訝,夫人跟謝家小娘子長得可真像,果然是親姑侄嗎?

謝蘭因領着女兒回房,親自給女兒散發、洗臉,讓她換上家常的衣服,又問僕婦:“將軍和五郎在哪兒?”秦宗言和秦紘目前都在京城,秦宗言本來是在戰場給天和帝善後,清理完柔然戰場,他正要向朝廷報捷,沒想卻傳來天和帝駕崩的消息,他連夜趕回京城。

秦紘已有十歲,這些年在秦宗言的訓練下,早習慣馬背上日夜奔波的,他是同秦宗言一起入京的,因他身上沒有品階,也沒有入宮哭靈,倒比家裡大人都輕鬆。

“將軍跟五郎在書房,將軍吩咐我們說,等夫人和小娘子一回來,就讓你們去書房。”下人說。

謝蘭因輕哂,“就他事情多。”還要自己去書房,他算擺將軍架子?還是擺姑父架子?

其實謝蘭因真冤枉秦宗言了,他什麼架子都不想擺,他自覺是謝知的繼父,有心當個慈父,給謝知買了一堆玩具,這會正讓兒子挑他覺得女孩子會喜歡的玩具。

五年戰場的磨礪,已經磨走秦紘身上大部分稚氣,他如青松般站在房中,眉目精緻若好女,但身上冷厲的氣息讓人絕對不會認錯他的性別,他一聲不吭的看着書房裡一地小女孩兒的玩具,已習慣向來冷酷狠厲的父親一旦面對繼母便會化成繞指柔的情況。

謝知怎麼都沒想到她親孃和她繼父如此不按常理出牌,不僅沒有帶她去拜見太夫人,還把她帶到了繼父的書房,讓她跟繼兄面面相覷,謝知看着眼前明明比大部分女孩子還要精緻美貌,卻猶如冰雕般的繼兄,他需要自己給見面禮嗎?

謝蘭因摸着女兒的小腦袋:“阿菀不記得阿狼哥哥了吧?他小時候還抱過你。”

謝知當然記得秦紘,不過這話她不能說,她對秦紘揚起了燦爛的微笑,“五哥。”阿狼哥哥太肉麻,還是按照排行叫吧。

“阿菀。”秦紘對謝知微微一笑,他這一笑仿若冰雪初融,萬花綻放。

謝知腦海裡突然浮現了八個字“貌柔心壯,音容兼美”,史書上風華絕代的蘭陵王幼時也不過如此吧?謝知想完便暗暗搖頭,蘭陵王一點都不好,再風華絕代也不能跟繼兄有聯繫。

比起謝知的胡思亂想,秦紘對謝知的感觀很直接,以前他就覺得謝知漂亮,如今越發|漂亮的不似真人,秦紘想起父親奉命建造的那佛窟壁畫上那些靈動的散花天女,待阿菀再大些,說她是天女下凡也不爲過。

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06章 逃命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185章 生產第197章 奔喪(下)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79章 打拐(下)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83章 造紙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52章 年前(二)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109章 守城(一)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65章 賞雪(三)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67章 南樑(三)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73章 瑤姬廟第116章 閨蜜談心
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06章 逃命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185章 生產第197章 奔喪(下)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79章 打拐(下)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83章 造紙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52章 年前(二)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109章 守城(一)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65章 賞雪(三)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67章 南樑(三)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73章 瑤姬廟第116章 閨蜜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