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

朱祁鈺想要通過變通的方式,將歲幣給康國的原因,是圖謀西域。

西域的局勢是十分混亂的,大明對西域的瞭解止於永樂年間,在永樂之後,大明對西域都是兩眼一抹黑。

此時的西域正處於亂戰之中,東察合臺汗國在大約有哈密國、柳城國、火州國、吐魯番汗國、于闐國、以及喀什(哈實哈兒)國以及正朔別失八里國。

西域並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統治者,七國亂戰的局面一直從永樂年間持續到了康熙年間,七國被葛爾丹吞併。

葛爾丹吞併整個西域,坐擁近七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對清朝進行征伐。

康熙到乾隆共計八十餘年的時間,彼此征伐,最終清廷滅準葛爾汗國,清廷完全控制西域結束。

而準葛爾丹姓綽羅斯,就是綽羅斯·也先的綽羅斯。

而瓦剌部的本部,正式準葛爾部。

景泰七年的西域也是極爲混亂。

也密力火者是吐魯番汗國的第四代可汗,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二代世孫,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吞併了柳城國和火州國,對哈密國虎視眈眈。

正如沒有人知道倭國的天皇是誰,只知道室町幕府一樣,此刻的西域,東察合臺汗國的羽努思汗,長什麼樣子無人知曉,但是也密力火者的大名,卻是如雷貫耳。

朱祁鈺想要通過歲幣的方式從康國手中獲得輪臺城,加深大明對整個西域的軍事影響力,最後對也密力火者進行甕中捉鱉。

這種做法在歷史上絕非罕見,比如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賜曹彬匣劍,南下江南,以和平的方式拿下了江南。

而元世祖忽必烈的做法和曹彬下江南幾乎等同,用少量的殺戮,換取了江南士紳的支持,爭取大多數城池的歸附,這種懷柔的策略是在蒙哥一頭撞死在釣魚城之後,做出的調整。

這種戰略的調整,也直接造成了蒙古帝國的分崩離析,三大塞外汗國支持阿里不哥,視忽必烈等持有懷柔政策的漠南諸部爲異端。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也是蒙古自此漠南漠北,南北二分以會盟的形勢進行決策的開端。

忽必烈的懷柔政策是南宋速亡的誘因之一。

忽必烈手下大將阿里海牙,帶着不到兩千人,用時不到四個月就佔領了湖南湖北,傳檄郢、歸、峽、常德、澧、隨、辰、沅、靖、復、均、房、施、荊門及諸洞,無不降者,自此南宋速王天下遂定。

同樣忽必烈的做法,也爲元以寬縱失天下,埋下了隱患。

朱祁鈺想要通過懷柔的手段,對整個西域,哈密國、吐魯番汗國、于闐國、喀什國、別失八里汗國進行整合。

這是一種代價較小的做法。

“陛下,正統六年,稽戾王遣使賀玉前往哈密冊封哈密國王塔木兒,行半聞西域喪亂,不敢前行,稽戾王大怒,

將賀玉下獄,再遣使者李珍前往,李珍稱病不往,至今哈密國王有實無名。”于謙閉目片刻,說起了往事。

上一次大明冊封的哈密國王名叫卜答失裡,他的老婆是也先的姐姐弩溫答施麗。

老哈密王卜答失裡死後,卜答失裡的兒子,新的大明忠順王倒瓦答失裡,在正統四年,被也先請去了瓦剌老巢和林去做客了。

也先將自己的姐姐和外甥請到和林的目的,自然是徹底控制整個關西七衛,進而對整個大明形成合圍之勢。

新哈密王、大明忠順王被請走之後,哈密國擁立了新的國王塔木兒,正統六年,哈密請求冊封,纔有了賀玉不敢行,李珍謊稱病之事。

大明和瓦剌進行交涉,也先釋放了母子二人。

正統十年,也先又把母子二人請到了和林去做客。

哈密國的國王實質上仍然是塔木兒。

于謙繼續說道:“陛下,歲幣不能賜,西域局勢錯綜複雜,若是以懷柔行策,怕是要重蹈元以寬縱失天下的覆轍。”

于謙不同意歲幣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因爲大明立國根基—不和親、不歲幣,還有從長治久安的角度去考慮。

懷柔的結果自然是快速統治西域,但是會給大明對西域的統治埋下隱患。

西域實在是太遠了。

當年西漢征伐西域,反覆派兵征伐,大唐組建長征健兒,近百年如一日,在安史之亂時,大唐的長征健兒回防關中,成爲了大唐沒有在安史之亂中倒下的重要籌碼。

朱祁鈺考慮良久,才點頭說道:“於少保所言極是,歲幣不能授,此事不復議,依議定行事。”

于謙的神情變得輕鬆了幾分,陛下仍能嘉納良言,是大明之幸事。

王復爲什麼非要這十萬銀、三十萬絹的助軍旅之費?

自然是因爲王復這個康國實際上的王,剛剛架空了也先,急需表明他的立場。

大明的使者是他請到康國,若是王復隨意將輪臺城割讓給大明,那王復這個康國王,還當不當了?

所以,王復堅持助軍旅之費,但是大明不給,王復也無可奈何。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景泰八年,即天順元年,重病之下明代宗趁着病重的身子召開了朝議,朝議過一件事,那就是重開西域。

關西七衛全部歸附瓦剌,西域亂成一鍋粥,陝西行都司的軍事壓力極大的同時,經濟壓力也非常大,因爲連年戰亂導致商路不通,整個陝西行都司一年都看不到十個行商。

在大明軍事和經濟疲軟之下,回回文化。禮儀對陝西行都司和陝西的侵蝕是非常嚴重的,朝中以胡濙爲首的禮部官員,處於對禮法的執着,上書請重開西域。

明代宗景泰帝朝議重開西域,在正月十六日奪門之變發生後,戛然而止。

復辟的明英宗朱祁鎮,接下了重開西域的議題,廷議此事,僉都御史張昭復言:山東大飢,朝中銀糧兩空不宜擅動,重開西域的議題,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張昭此人,也是正統十年,在福建下番海船被民變燒燬之後,極力反對並且說服明英宗重下西洋之人。

福建府同知郭琰,就是造了一百二十艘下番海船之人,被張昭彈劾到貴州思州府做知府去了。

朱祁鈺看着面前偌大的堪輿圖,上面是西域五國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犬牙加錯,局勢複雜之下,康國再不配合,重開西域,大明就需要放極多的經歷。

他憂心忡忡的點着吐魯番、柳城、火州、哈密等地方說道:“此四城,乃是大明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一日在他人手中,朕豈能安寢?”

“也密力火者在西域號果敢王,以勇武著稱,手下有精兵萬衆,扈從五萬餘,在西域五國之中,聲勢極大,若是不給歲幣,康國必然不肯讓出輪臺城,甚至還會和吐魯番汗國結成同盟,共抗大明。”

“朕南下在即,西域亂局,朕難道要丟一個爛攤子給皇叔嗎?”

于謙看着堪輿圖,也是滿心憂慮,大明冬序的癥結在江南,陛下南下江南,乃是急務,而大明重開西域是爲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是本務,若是南下江南之前,無法解決,那隻能等到陛下回京之後了。

聚賢閣御書房陷入了沉默之中,興安和小黃門私語之後,低聲說道:“陛下,禮部尚書胡濙、鴻臚寺卿馬歡請求覲見。”

“宣。”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胡濙和馬歡聯袂前來,俯首行禮。

“朕安,賜座。”

胡濙坐定立刻說道:“臣此番前來,是因吐魯番汗國也密力火者朝貢之事。”

朱祁鈺也是一愣,這也算是瞌睡了送枕頭,胡濙每次來的都是如此的及時,他笑着說道:“說曹操曹操到,朕和於少保正議此事,這吐魯番汗國的使者就到了?”

于謙也是頗爲驚訝笑着問道:“使者何職?可能定奪吐魯番諸事?”

馬歡不知道這個吐魯番汗國爲何讓陛下如此重視,畢竟陳循出使康國,康都和議的內容並未泄露,但是馬歡還是趕忙說道:“使者正是也密力火者本人…”

也密力火者作爲吐魯番汗國的可汗,察哈爾汗國的將軍,親自來到了大明京師朝貢。

朱祁鈺愕然。

爲了逼迫脫脫不花到大明京師,大明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才逼迫了破落戶的脫脫不花入京獻盟書,這也密力火者居然不請自來?

“可有說所爲何事嗎?”朱祁鈺有些奇怪的問道。

馬歡將國書拿出來遞給了興安,纔開口說道:“請賜大明敕封果敢王。”

朱祁鈺打開了也密力火者的國書,看了許久,將國書遞給了于謙,臉上笑意盎然的說道:“可比脫脫不花的字,好看多了。”

“大寧衛是比吐魯番要冷一些。”于謙接過了國書,接了一句話茬。

脫脫不花的字,實在是鬼斧神工。

也密力火者,姓孛兒只斤氏,是正經的黃金家族。

在國書中,也密力火者請求大明冊封他爲果敢王,一應印綬衣冠等物;除此之外,還請大明依恭順伯舊例,賜他漢姓漢名,以正視聽;最後是邀請大明共擊哈密城與輪臺城。

恭順伯吳允誠是韃靼人,原名拔都帖木兒,乃是河西大族,世代居住在陰山沿脈,永樂三年,吳允誠帶兵投靠了大明,被明太宗文皇帝賜漢姓漢名,賜世爵伯爵,任右軍都督僉事。

吳允誠的投誠,是大明建立整個陝西行都司的基礎,在永樂初年,拔都帖木兒就是河西王。

吳允誠的兩個兒子,吳克忠和吳克勤,死在土木堡之變的鷂兒嶺之戰中,吳克忠下馬跪射,箭矢盡後,揮舞長槊殺數十人,身中數十創而亡,這是于謙當初檢閱邊方,親自到鷂兒嶺,尋找潰兵反覆確認過的情報。

也密力火者的要求並不過分,他在出身上是正經的草原貴族,吐魯番汗國的大汗,兼併了柳城國和火州國,實力強橫,不輸於吳允誠的河西大族,同樣擁精兵萬餘,是西域重要的軍事力量。

也密力火者親到大明京師,請賜漢姓漢名,請賜世爵,意思很明確,希望和恭順伯一樣,得到大明正經的世爵。

朱祁鈺看着堪輿圖,頗爲懷疑的說道:“共擊哈密與輪臺,這也密力火者打的什麼如意算盤?當我大明是冤大頭嗎?”

于謙和胡濙互相看了一眼,他們並不太清楚,爲何陛下會有這種想法。

很明顯,也密力火者打算是徹底歸附大明,不過陛下一向料敵從寬,倒也說得過去。

王者本多疑。

于謙猶豫了下說道:“陛下,也密力火者國書上說,等到哈密國滅,輪臺歸大明之後,他和他的妻兒都會搬到京師來,爲陛下牽馬墜蹬。”

朱祁鈺眼睛微眯的說道:“他說的倒是很好聽,鴻臚寺先跟他談談,先確定下他的身份,如果身份都是假的,那就沒必要再談了。”

“臣領旨。”馬歡這個新上位的鴻臚寺卿、海事堂祭酒趕忙俯首領旨。

這是他接手的第一件大事,若是辦成了,就是大功一件。

于謙倒是老神在在的說道:“他既然說出來了,若是做不到,大明幫他做到就是。”

眼下的大明,有這個實力說這種話,敢到大明京師打皇帝的秋風,利用完大皇帝,然後將大明棄之敝履,那就不怪大明不客氣了,正好師出有名。

胡濙又奏稟了幾件事,首先是海外市舶司事,朝鮮王首陽大君李瑈已經遵從了大明皇帝的意志,將濟州島全數交給了大明,在大明水師趕到之後,就會交割。

那霸港和琉球市舶司在李賓言的督辦之下,已經初具規模。

暹羅國王把羅蘭米孫剌遣使朝貢,並且告占城劫掠狀,稱其貢舶停靠占城新州港被占城國扣留,請求大明敕諭調停,願奉乳香、樹香、木香、丁香、烏香、胡椒、蘇木等香料八千斤。

鴻臚寺卿已經發公文至占城問詢此事。

這種事並不罕見,大明經常調停這類劫掠狀案,已經有了極爲周密的流程。

于謙見到了也密力火者,這位吐魯番汗國的王,正值壯年,三十多歲,長得人高馬大孔武有力,鼻樑高挺,眼窩淺陷,頗有梟雄之姿。

“拜見於少保。”也密力火者行的是漢禮,頗爲鄭重。

于謙客套的說道:“你知道我?”

也密力火者笑意盎然的說道:“於少保力挽狂瀾,乃陛下肱骨之臣,乃大明擎天白玉柱,社稷架海紫金樑,試問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

“可汗謬讚了。”于謙頗爲謙虛的說道,雖然這是事實。

“寧爲大明伯,不爲塞外汗,於少保,西域苦啊!”也密力火者的語氣頗有些悲痛。

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寫在朱祁鎮死後寫在十月末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
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寫在朱祁鎮死後寫在十月末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