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

盧忠看了眼書吏,他將張鳳的話一字一句的記錄了下來,盧忠將會對他的每一句話都進行查補,然後在進行多次提審。

不過盧忠知道,張鳳撒謊的可能性很低,他現在並不求自己活着,只求陛下不會禍及他的家人。

“那天都有誰去赴宴,誰留到了最後?”盧忠再次開口問道。

張鳳想了許久說道:“赴宴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當時稽戾王尚幼,誰敢不去,誰又能不去,但是留到最後的人,現在還在朝堂的,並沒有幾個。”

“我會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然後交給緹騎。”

盧忠點了點頭,有些好奇的問道:“楊士奇做這個局,目的是什麼?”

“我的問題是,在宴會上,他到底要做什麼?”

張鳳嗤笑了一聲,揚起了頭,看着盧忠笑着說道:“他想做的事太多了,具體到每件事,我可以挨個講。”

“那次設宴,他什麼都沒說,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留到最後,就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

“不過臣子最終也只是臣子,正統九年之後,楊士奇就被王振、王驥等人給鬥倒了,落了個晚節不保的下場,連兒子都差點死了。。”

盧忠有些玩味的問道:“那景泰年間,就沒有這樣的宴席了嗎?”

張鳳笑了出來,搖頭說道:“能開這種宴的,在景泰年間,只有於少保可以宴請,你覺得於少保會做這樣的事兒嗎?”

“我說於少保也做了宴請的事兒,你信嗎?”

盧忠確信的說道:“我不信。”

“我也不信。”張鳳的臉色頗爲輕鬆的說道:“能辦這種事的只有類似於夏元吉,楊士奇、于謙這類的執牛耳者。”

“於少保不會宴請,胡濙倒也可以,但是不會有人去。”

“大明得於少保乃是大明之幸事,大明有陛下,知人善用,更是天大的幸事。”

盧忠看着什麼都清楚的張鳳,嘲弄的說道:“你倒是什麼都知道,就是不做正事。”

張鳳反而答道:“其實,你不知道,走邪路,一點都不比走大道輕鬆。”

“那小路哪有大路走的輕鬆?”

對於張鳳而言,邪路走的其實很鬧心,若是不鬧心,他也不會選擇在景泰年間收手了。

“不貪不腐的,其實我的日子更好一些,至少我媳婦對我有個笑臉,而不是過往滿是嫌棄。”張鳳的兩行濁淚流下。

他的妻子當初嫁給他,他也就是個正六品的主事,位卑言輕,但是他妻子對他的持正守節頗爲欣賞,可以用舉案齊眉去形容。

正統一十四年的時間,他壞事做盡,他的妻子跟他說的話不超過二十句。

景泰年間他收手之後,他妻子態度終於緩和了起來,若不是這次他失心瘋一樣的要報復金濂,他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被他親手毀了。

盧忠拿起了題本說道:“交待你自己的問題吧。”

“正統元年開始,就開始有人登門送孝敬,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每次一千兩,十四年的時間,這一類的錢,我一共收了十三萬兩多一些。”

“戥頭案你也有份兒?”盧忠厲聲問道。

張鳳點頭承認了戥頭大案他也有份,他臉上浮現了些許的笑意說道:“有,不過那都是官邸法之前,景泰元年,他們又拿着銀子上京孝敬,卻連官邸的門都進不去!哈哈。”

“看着他們有銀子沒地方使的模樣,第一次感覺做這個京官,原來是這麼威風的事兒啊。”

站着把官兒給當了,是真的不容易。

張鳳過去是正三品,現在仍然是正三品,收黑錢的時候,他是跪着當官,不收錢的時候,他站着當官。

兩個都是正三品,可是天差地別。

“這些錢,是怎麼流轉到你的手裡的?”盧忠繼續提審,他問的問題並不奇怪,他在詢問銀路。

在孔府大案之中,盧忠通過查點孔府的銀箱和銀錠,最終確定了孔府的銀子全是倭銀這一事實。

而現在盧忠在查問這些朝廷命官受賄的銀路,如果能夠徹底掌控這條銀路,對於保持京官的清廉,有決定性的作用。

張鳳終於露出了難色,他言辭閃爍的說道:“我不太清楚這方面的事兒,都是經紀在打理。”

盧忠是一個很專業的緹騎,他早就不用刑罰審案子了,他一眼就看穿了張鳳是有所忌憚,嗤笑的說道:“在我面前撒謊?”

“能說的我都說了。”張鳳咬着牙說道。

盧忠非常平靜的說道:“不能說的也要說,老實交代是你現在唯一的出路。”

“你現在不肯老實交代,他們也不會放過你的妻兒老小。”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了。”

盧忠這番話,簡直是莫名其妙,但是張鳳卻清楚的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只能信任陛下,是現在張鳳唯一的選擇。

張鳳已經倒了,他官架子不在,那些過去拿他沒辦法的人,就會羣起而攻之,到時候張鳳的家人,會死在哪個荒郊野外,就看對方的興致了。

但是陛下從來不會禍及家人。

當年李賢被抓,迫於無奈在南京僭朝做事,李賢的家人仍舊住在官邸之內。

王復投了瓦剌人,但是胡濙以漢李陵事爲例,陛下把王復的家人扔放在官邸內,防止一些老鼠對王復家人不利。

金濂的家人雖然搬離了官邸,但仍住在東城範圍,朝陽門內,和陛下隔了兩條街。

張鳳突然發現,自己倒臺之後,唯一能信任的只有陛下。

這種感覺,讓張鳳悵然若失。

“我說。”張鳳選擇了開口說話。

“方法有很多…”張鳳一五一十的將其中的事兒說的清楚。

盧忠漲了一番見識。

王翱看着呈堂供述,歎爲觀止的說道:“你們這是在抽骨吸髓啊。”

張鳳有些自嘲般的說道:“這些事兒,我都清楚,但是不是我親自操刀,都是經紀買辦們在做,眼不見爲淨吧,沒看到,就當不知道。”

盧忠打開了另外一個題本,看着題本上的問題,有些猶豫的問道:“金尚書,知道你貪腐的事情嗎?”

這個問題一出,連王翱都瞥了一眼盧忠,顯然這不是預定的問題,是盧忠的加料。

但是那本題本的紙張和字跡來看,是從泰安宮裡來的,這是陛下想知道的問題。

問到這裡的時候,盧忠讓文書停止了記錄,而是親自記錄。

“知道,他全都知道。”張鳳有些悵然的說道。

“知道?”盧忠和王翱猛地擡起了頭,震驚至極的看着張鳳,金濂居然對張鳳貪腐之事,一清二楚?

到了這個地步,張鳳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他知道那是皇帝想知道的事兒。

他確信的說道:“金尚書曾經盤點過正統十四年的國帑賬目,誰能躲得過他的眼睛?王直曾經說能理財的唯金濂,他查了國帑的賬目,自然發現了我當初做的那些手腳。”

“自從查完了賬目之後,金尚書對我的態度就變的極爲暴烈,動不動就是一頓怒斥,說實話,這讓我在戶部很沒有面子。”

盧忠將張鳳的話一個字一個字的記錄下來,問道:“金尚書既然知道你貪腐,爲何還要舉薦你爲戶部尚書?”

“因爲我收手了,你知道福祿三寶嗎?”

“這走邪路,就跟喜好這福祿三寶一樣,哪個人能戒掉?”

“我從正統十四年後,就再未曾伸過一次手,這就是金尚書舉薦我的原因。”

“他什麼都想到了,唯獨沒想到,我會這麼蠢。”

盧忠和王翱對視了一眼,才繼續提問道:“詳細說說。”

張鳳沉吟了片刻才說道:“這幾日在牢獄之中,我認真的想了想,金尚書那個人,我是真的佩服,他其實猜到了我會報復他。”

“但是他完全沒想到我會這麼早的做。”

“如果等到我做了戶部尚書,再開始慢慢的報復他,那就無礙了,因爲我是活的戶部尚書,而他是薨逝的戶部尚書。”

“陛下即便是知道,也要斟酌下,因爲金尚書已經走了。”

“但是金尚書可能沒想到,我居然還沒上位,就開始做這些事了。”

“我…太蠢了。”

張鳳對戶部尚書的位置,實在是太有執念了,正統三年起,平步青雲,官升六級至今,他還是正三品,他太想上位了。

所有的這些事,他都辦得有些操之過急了。

直到現在,張鳳依舊在自己以是,他一點不知道,陛下對金濂的稱呼始終是沐陽伯。

“我還以爲金尚書跟你同流合污,才舉薦了你。”盧忠似乎是在不經意的說道。

“胡說八道!”張鳳帶着鐐銬一拍桌子,憤怒的說道:“你是陛下的緹騎,怎麼可以憑白誣陷別人的清白!”

“記,你給我記!”張鳳隨着那名書吏憤怒的說道。

書吏不爲所動,張鳳又看向了王翱大聲的說道:“王翱,你是朝廷命官,就眼睜睜的看着這些鷹犬,潑髒水不成?”

王翱瞥了一樣盧忠的題本,盧忠剛纔那句話,顯然不是陛下題本上的話,是盧忠自己想說的話。

盧忠一筆一劃的記了下來。

盧忠查案,就是如此,任何人他都會懷疑。

王翱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盧忠只對陛下負責。

盧忠的嘴角勾出了玩味的笑容說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你看下口供,沒有問題,就簽字畫押吧。”

張鳳看到盧忠寫的一字不差,才鬆了口氣,簽字畫押。

盧忠站起身來,結束了這次的提審。

收穫很大。

“盧都督,你…”王翱第一次和緹騎辦案,完全沒想到緹騎辦案,居然是這種風格。

連金尚書這樣的人,他盧忠都要懷疑嗎?

盧忠停下了腳步,低聲說道:“京師之戰的時候,我曾經派了緹騎跟着於少保,於少保巡邊歸京,在京師聽精忠旌的時候,發現了我的人,還讓我的人付錢。”

盧忠說話,就向着泰安宮的方向而去。

朱祁鈺拿到了盧忠和書吏寫好的書證看了許久,開口說道:“哎呀,盧都督,沐陽伯就沒必要懷疑了吧。”

朱祁鈺自然發現了盧忠的那番話。

“這不正說明金尚書是清白的嗎?”盧忠反而說道。

張鳳的反應太正常了。

金濂是個爲大明貢獻了一生的人,即便是不當人的張鳳,聽到盧忠誣陷金濂的品行,都拍桌而起。

可想而知,盧忠那句話真的太過分,也可以看出,金濂本人是乾淨的。

這就是盧忠要求證的事兒。

陛下從沒有信錯過人。

“沐陽伯,爲什麼會明知道這張鳳貪腐還要舉薦他呢?”朱祁鈺看着提本上的內容,陷入了沉思。

隨即他全然明白了。

張鳳他知道怕。

張鳳經歷了一切,能選擇收手,就是金濂最看重的一點,沈翼沒有經受過類似的考驗,就是沈翼最大的劣勢。

做戶部尚書不一定要那麼能幹,能夠躺在銀山上不爲所動,纔是金濂舉薦張鳳的理由。

可惜,金濂給了張鳳機會,張鳳不中用啊。

操之過急,是張鳳犯的錯誤。

“再查補下,就…斬了吧。”朱祁鈺硃批了盧忠的那本題本,做了決定,畫了個紅圈,寫了一個斬字。

他決定殺了張鳳,動用非刑之正的司法程序,對張鳳進行處斬。

十分明確的指令,要殺張鳳的不是盧忠,而是朱祁鈺。

朱祁鈺站起身來說道:“爲朕做事,即便是走了,朕也得護着點,今天朕不殺了這張鳳,明天就會有李鳳,王鳳,對朕的臣工下手。”

“這個蠢東西!”

張鳳的蠢,他自己都承認,實在是太過於急迫了。

“倒是一五一十說的很清楚,張鳳他想要什麼?”朱祁鈺問道。

張鳳如此配合,必然有所求,活命的話,朱祁鈺是不會留下他的性命。

“他的家人。”盧忠如實的回答了問題,張鳳很在乎他的家人,尤其是三個孩子。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西城區找個宅院,安頓下來吧。”

“臣遵旨。”盧忠俯首領命,張鳳要爲把自己的愚蠢和自以爲是付出代價,他臨到了,能信任的只有陛下,而且陛下值得信任。

“根據張鳳的供述,這個福祥瑞茶行好好挖一下。”朱祁鈺揮了揮手,示意盧忠前去辦案。

“臣告退。”盧忠離開了泰安宮的御書房,查點了泰安宮和澄清坊的防務之後,才離開泰安宮,前往了錦衣衛衙門。

朱祁鈺手裡握着一本奏疏,是新任的戶部左侍郎沈翼的奏疏。

沈翼走馬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燒到了皇帝的頭上。

“走了一個沐陽伯,來了一個沈不漏和王氣人啊!”朱祁鈺拿着手中的這封奏疏。

沈不漏自然是沈翼,王氣人自然是王祜,這戶部的哼哈二將,第一把火燒到了皇帝的錢袋子。

沈翼要皇帝還錢。

內帑欠着國帑一些錢,當初說好的各市舶司的稅監鈔關和寶源局五五分成,白紙黑字,陛下當年和金濂立了字據。

但是市舶司規定,給銀蠲免四分,各大市舶司現銀很多,但是按照大明的金銀之禁和新貨幣政策的規定,銀兩得鑄成銀幣,才能使用。

所以朱祁鈺給的五五分成,是直接給銀幣的五五分成。

這裡面會產生三分銀的鑄幣稅,這鑄幣稅,都歸了朱祁鈺的內帑。

現在,沈翼,這個兩手併攏沒有一絲縫隙的沈不漏,拿着當初朱祁鈺和金濂達成的五五分成的協定,找到了皇帝,就倆字:還錢。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把張鳳從牢裡放出來,和沈翼打擂臺,朱祁鈺就沒這個煩心事了。

“要不讓林繡跟他們戶部再吵一架?”興安也是一臉爲難的說道。

這事兒其實金濂也說過好多次,但是朱祁鈺每次都派林繡和王祜吵架,這吵着吵着,就會有更重要的事兒。

沈翼這把火燒到皇帝頭上的時機,真的把握的很好。

朱祁鈺剛剛任命了沈翼,這不給,就是不支持他沈翼的工作,若是支持沈翼工作,就得付出一大筆的錢。

金濂沒說錯,這沈翼真的愛錢,可勁兒的往懷裡扒拉,即便是撈不到自己手裡,能看着也是心滿意足。

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發新書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
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發新書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