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

石亨在與也先先鋒軍的接敵過程中,終於明白了,爲什麼于謙制定的所有作戰計劃裡,全都是趨近於防守,而非進攻。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太陽高懸,而大明軍隊以高打低,佔據有利地形,士氣旺盛,尤其是幾次接戰都是戰而勝之。

即便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大明軍隊依舊在敵人的進攻之下,頻繁的收縮着防線。

三才陣是一種最簡單的陣型,簡單但並不代表着它不好用,相反,軍隊不就是講究個簡單易用嗎?

只能說預備役在戰技術上,真的很差。

明明已經訓練了很久的疊槍法,卻依舊懶驢拉磨一樣,磨磨唧唧。

石亨指揮着軍隊,大明的防線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即便是在有火炮、火銃的幫助下,瓦剌人還是非常頑強的衝上了丘陵的山包,白刃戰一觸即發。

石亨憂心忡忡的看着局勢,他的手銃已經完全打壞了,不得已,他拿起了身邊的鉤鐮槍。

其實銃手和弓手差不多,如果被近身就會陷入到巨大的劣勢之中,但是仗已經打到了這裡了,就沒有退後的道理。

陽和門外,他被大同府鎮守太監郭敬出賣,幾騎逃離了陽和門,立刻被下獄。

這次,他不打算逃了。

上次是被泄露了軍機,他不甘心,大明的將士也不甘心,他們將命交給了石亨,就是爲了冤魂長眠,將出賣他們的人,一起拖入地獄。

陛下替他把郭敬殺了。

這次沒人泄露軍機,他不準備走了。

一個軍人放棄自己的抵背殺敵的戰友之時,這個人幾乎就廢了,石亨很慶幸,自己現在還有勇氣,親上戰場。

是時候,證明自己了!

他將牙旗插在地上,翻身下馬,鉤鐮槍向前,大聲的喊道:“白刃戰!”

下馬殺敵,就是放棄了乘快馬逃離戰場的可能,就是背水一戰,就是你死我活。

大明軍隊和也先率領的瓦剌人的戰陣,猛然的碰到了一起。

大明的軍士雖然是預備役,但是他們並不怕死,也不想逃,如果想逃的話,什麼時候都可以。

大明皇帝的聖旨傳到地方的時候,就可以逃,在進京的路上,可以逃,甚至在京營的老營裡,也可以脫離軍籍。

逃兵不殺,是大明皇帝的敕喻。

沒什麼好逃的,他們被教會的只有一個,用一切能夠殺死敵人的辦法,殺死敵人!

用自己的擡槍、用自己的手銃、用自己的弓箭、用自己的鉤鐮槍、用自己的腰刀。

用手臂!用腳!用自己的膝蓋!用自己的腦袋!用自己的膊肘!用自己的牙齒!

咬,也要咬死敵人!

“殺!”

震天的喊殺聲充斥着清風店的緩坡,大明軍士們用自己的生命,碰撞到了瓦剌人的精銳部隊。

于謙運籌帷幄不假,但是他並沒有估計到阿噶多爾濟這羣韃靼兵,纔是開路先鋒。

導致埋伏的突然性和手段,全都用在了韃靼人的身上,而不是瓦剌人身上。

顯然瓦剌人更加精銳。

石亨用力的一腳將一名瓦剌人踹翻在地,手中鉤鐮槍在對方脖頸上一劃,血液噴濺而出。

他猛地摘掉了面甲,這玩意兒的體驗,實在是太擋視線了。

一根長矛猛地刺到了石亨的甲冑之上。

石亨穿的是板甲,這甲冑的弧面讓瓦剌人的長矛刺下,立刻劃開。

電光火石之間,石亨拉住了對方的長矛柄,抄出腰刀,插進了對方的脖頸中。

石亨用力一推刀柄,腰刀沒入對方脖頸。

“哈!”

他面目猙獰的用盡力氣一劃,將瓦剌兵的脖子霍出一個嬰兒胳膊大小的血口來!

血液猛然噴了石亨一臉,石亨啐了一口血沫,用手一抹,拍了拍板甲的位置。

好東西啊。

如果大明軍可以人人配上此甲,那長驅萬里滅瓦剌,還不是易如反掌?!

石亨渾身是血,如同魔神一樣站在戰場上,讓圍攻的瓦剌人,心生震顫,而不敢上前。

“幹恁娘!再來!”

他暴怒一聲,再次提着鉤鐮槍向前衝鋒。

石亨帶領的精兵立刻戳開了瓦剌人的一個口子,瓦剌人的陣線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于謙的確沒有料到阿噶多爾濟帶着韃靼人給瓦剌人開路。以東西蒙古人的矛盾,韃靼人給瓦剌人開路,他怎麼會料到呢?

但是于謙本着料敵從寬的原則,安排了楊洪、孫鏜作爲清風店的援軍。

只有清風店最爲危險,固安和霸州都有城池,即便是土坯,那也是地形優勢。

遠處楊洪的牙旗出現的時候,石亨才重重的鬆了口氣。

大明軍隊的援軍,到了。

楊洪見勢不妙,立刻下令,直接進軍殺敵,宣府軍都是精銳,變陣迅速,只用了半刻鐘,就開始有組織的衝擊瓦剌大軍。

一場血戰開始了。

天空的烏鴉和禿鷲成羣結隊的飛過,這些食腐類的鳥類,似乎是嗅到了食物的味道。

而天空之下,硝煙瀰漫將整個戰場瀰漫,四處都是喊打喊殺的聲音。

血液彙集,最終將整個清風店兩側的山崖染紅,戰場上的軍士們,用着自己一切能用的手段,殺死對手。

即便是最後時刻,依舊有些軍卒撐着最後一絲力氣,狠狠的攥着敵人眼眶,哪怕是死也不能讓對手好過!哪怕是死也要爭取一些戰友殺敵的機會!

大明軍士是英勇的,血戰極其慘烈。

瓦剌軍在宣府軍加入戰場之後,逐漸崩潰,他們開始有計劃的撤退。

留下了一道道殿後的軍隊,向着紫荊關的方向逃竄。

“楊王。”石亨依舊帶着帶血的甲冑,尋到了楊洪,氣喘吁吁的對着楊洪,打着招呼。

“這個,好東西!”石亨拍着自己的板甲,雖然上面有了好多凹坑,但是卻沒被穿透。

“這是什麼?”楊洪看了半天,不住的點頭:“好東西!我大明有此甲十萬,天下之大,哪裡都可去的!”

楊洪正在指揮着軍士打掃着戰場,將敵人和大明軍士的屍首分開,大明軍士厚葬,而瓦剌人的屍體,堆疊在柴火垛上,準備燒了之後,蓋上封土。

防止瘟疫滋生。

讓天上食腐動物頗爲可惜的是,他們盤旋了半天,只能等大軍撤退纔敢落下。

六十八歲高齡的楊洪,雖然已經兩鬢斑白,但是依舊中氣十足,身高馬大的他,並沒有因爲年齡,失去軍將該有的上陣殺敵的勇氣。

草原上的瓦剌人盛傳,楊王之威名,說他胸有韜略而神鬼莫測,手操劍戟而星斗垂芒;摧鋒萬里,轟雷迅電。號令三軍,則烈日秋霜。

“石總兵,傷亡如何?”楊洪看着滿地瘡痍的戰場,頗爲感慨。

石亨猶豫了下,才無奈的說道:“死傷五千餘人,說來慚愧,被火銃炸膛傷的軍士,比被瓦剌人擊傷的還要多。”

火銃火藥被吹到眼裡的,火銃火藥塞多了炸膛的,緊張亂開槍打傷前隊的,暴露了大明軍訓練不足的缺陷。

但是!

大明贏了!

瓦剌人夾着尾巴,狼奔豕突,倉皇而逃!

楊洪出乎意料的看着石亨,看着滿地的屍體,面色古怪的說道:“狗韃子至少留下了上萬屍首,倉皇而逃!石總兵大有可爲啊!”

其實當楊洪的牙旗亮起的時候,瓦剌人已經開始準備迅速通過清風店了。

所以他帶着宣府兩衛軍,就砍了四百八十首級,遠不如石亨之功。

石亨苦笑着說道:“楊王說笑了,若非楊王趕來及時,我帶來這三萬人,怕是都要折在這裡了。這幫狗韃子,確實兇悍啊。”

“也先劫掠的牲畜、百姓也全都留下了,阻攔我大軍的追擊,這瓦剌太師還是有些急智的。”楊洪十分遺憾。

本來銜尾追殺是最好的時候,但是也先也不是善類,急切之下,斷尾求生,也想到了阻攔追擊的法子。

這些天打劫的東西,一股腦丟在了清風店。

石亨又啐了一口血沫,滿是不屑的說道:“要不說也先狂悖,清風店乃是紫荊關必經之路!居然沒有留下人駐守,他不吃這虧,哪裡知道我大明軍士之勇武!”

也先跑到紫荊關的時候,還依舊小心翼翼的讓先鋒先入城,待探明紫荊關仍由瓦剌人佔領之後,才緩緩入城。

他命令大軍盤點損失,此次進犯大明,光瓦剌正軍就損失了三萬餘人,騎卒就佔了一萬有餘,讓也先面色頗爲難堪。

他本打算南下,即便是不能把朱祁鎮送到南京,也可以劫掠一下南方,但是在固安、霸州碰的滿頭是包。

在土木堡都沒死這麼多人!

也先看着堪輿圖,終於知道爲什麼當初成吉思汗手下大將哲別巧奪居庸關,卻沒有久留,而是兩年之後,成吉思汗攻破了宣化等重鎮,纔再次佔據居庸關。

朱祁鎮在土木堡覺得地勢開闊,決定與瓦剌決戰,是軍事冒險。

他也先,未破宣府,直逼京師,意圖一戰滅明,也是軍事冒險。

正統十四年,誕生了這麼一對臥龍鳳雛,讓天下人驚呼,真的是彪子配狗,將遇良才啊!

“伯顏帖木兒,命令大軍修整一日,立刻撤回草原,紫荊關不能久留。”也先看着堪輿圖,很快就意識到了不妙。

楊洪的牙旗他是認識的,宣府支援了清風店,若是大同府軍和石亨、楊洪再同時趕至紫荊關圍殺,他絕對逃不出去!

楊洪都到了,郭登還遠嗎?

這倆將領,都是拒絕給朱祁鎮開門的將領,現在是巴不得朱祁鎮死於亂軍之中!

然後藉口戰場沒有分辨清楚,太上皇他…殉國了。

楊洪和郭登可不是于謙,他們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命的主兒,拒絕給朱祁鎮開城門,這就是生死之仇!

可惜,別的本事沒有,保命本事一流的朱叫門,在袁彬的護持下,再次活了下來。

又受到了一些驚嚇,在莫羅的懷裡鑽着。

不過也先也顧不得朱祁鎮了。

本來打算在紫荊關修整幾日的也先,決定明日就火速出關,直奔草原!

這要是被合圍了,必死無疑!

阿噶多爾濟懊惱不已!

他要是跟着脫脫不花,現在也跑了。

楊洪出現在戰場,就代表着楊洪並沒有同韃靼人作戰。

雖然阿噶多爾濟不清楚內情,但想來,他那個善於屈尊人下的哥哥脫脫不花,不知道獻出了什麼好處,讓大明皇帝放行了。

但是他阿噶多爾濟跟着也先,在清風店死傷慘重,而他的哥哥卻是毫髮無損。

離譜。

此時頗爲狼狽的阿噶多爾濟和也先互相對視了一眼,頗有些無奈。

“太師可有什麼滅明良策?”阿噶多爾濟略有些不甘的問道。

他們明明已經抓到了大明皇帝,明明已經消滅了大明京營最精銳的部隊,明明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

但是依舊拿大明沒有什麼辦法!太憋屈了!

也先的手點在了寧夏的位置,露出了一絲陰狠說道:“我們手裡還捉着一個朱祁鎮呢,這可是正統合罕啊,他還是有點作用的。”

次日的清晨,瓦剌軍在天未亮的時候,立刻全面撤離了紫荊關,奔着茫茫草原而去,而石亨和楊洪趕到之時,只看到了紫荊關的殘垣斷壁。

不得不感嘆,馬軍多,跑的就是快,一溜煙就找不到了。

朱祁鈺收到了固安、霸州、清風店的戰報,大明終於將瓦剌人驅逐出京畿地區,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大明軍正軍兩萬五千餘人,備操軍二十萬餘參戰,死傷近三萬餘人,和瓦剌幾乎旗鼓相當。

但是僅西直門外被卯那孩突襲,就死了大約兩萬。

而卯那孩的突襲成功的原因,是因爲都督魏興,不尊將領,私自回營,導致前軍後軍失調,才被卯那孩鑽了空子,抓到了機會。

朱祁鈺震怒,立刻命令錦衣衛抓拿,開始了查辦魏興。

瓦剌韃靼聯軍人近七萬騎卒,十五萬步戰,突襲大明京師,死傷俘將近四萬餘人,這其中約有兩萬騎兵,所有劫掠財貨百姓都留在了大明境內。

脫脫不花的嫡系,完全是跑到京畿觀光了一番,啥都沒幹,心驚肉跳了一番返回草原。

最大的勝利者,是善於逃跑、能進能退、能屈能伸的脫脫不花!

脫脫不花,不僅沒有損失,還跟大明建立了一絲默契。

害,真是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喲。

“京師保衛戰一戰,大明大獲全勝,全仰來於尚書運籌帷幄。”朱祁鈺將京師保衛戰這一戰的功勞,都落在了于謙身上。

于謙趕忙俯首說道:“皆仰賴大明軍士死戰不退,大明百姓衆志成城,戮力同心,方有今日之勝!”

“該到論功行賞之時了,於尚書可擬好了奏疏?”朱祁鈺提到了封賞之時。

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魏興之罪責絕對不能依于謙的說法,戴罪立功,他必須死,查辦就是把問題查清楚,讓他死的有殺雞儆猴之效果。

朕的軍隊裡,容不得這等害羣之馬!

“請陛下御覽。”于謙將兩封奏疏遞了上去:“清風店、固安霸州之戰,臣等詳細軍報和掌令官軍文,彙總之後,面呈陛下。”

于謙重重的鬆了口氣,大明贏了,但是他又緊張了起來。

贏很難,但是接下來的局面,會更難。

如何讓大明再次偉大,就成了此時君臣心中最重的問題。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急症已緩解,慢症呢?

大明日後何去何從?

面前這位大明新君,能不能帶着大明繼往開來?

于謙的答案是—可以。

他堅信。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寫在十月末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寫在十月末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