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

帝王教育,朱祁鈺真的沒有,他真的是來補課的。

而胡濙人已經將近九十歲,可是這說話的條理,依舊是順暢無比,他在講經典史集的時候,那是引經據典,連書都不用看一眼,可是在講道理的時候,那是一句文縐縐的話都沒有。

胡濙端着手說道:“這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若是履任一方爲父母官,比如那殷謙,對左右說這女子唱的音正,而後這女子被自願送到了殷謙的住處,殷謙拿了好處,到時候旁人求他辦事,他就得辦,到了春秋兩稅,他就得報災逋蠲免,這藁稅便不能足數,朝廷就得催繳,而後就是一筆爛賬,一筆又一筆。”

“想當個清官要比做個奸臣難得多,需要個七竅玲瓏心,這類的籠絡,將會伴隨殷謙的一生,他若是持節守正,有恭順之心,那便能夠踏踏實實的走下去,若是在任意一個地方,沒有守住,就是和蕭晅一樣,從中流砥柱流芳千古,到人人得而誅之的奸佞。”

“可這人都有私慾,一念之差,便是萬劫不復,這也是之前楊善在認罪伏法之前和陛下所言的人心五毒。”

朱祁鈺面色稍微有些無奈的說道:“楊善也爲大明鞍前馬後這麼些年,臨行前,朕去看了他一眼,朕記得他的叫囂,他說,這天下最終成不了於少保口中的大同世界,因爲人性使然,人心五毒;他說,朕肯與天下妥協,朕就是如何窮兇極奢,天下仍稱頌讚禮。”

“楊善是個有才能的人,他並不頑固,甚至還知道滄溟流和滄溟海,朕一直以爲他這種老學究對朕搗鼓的那些東西,不屑一顧,可就是這麼個人,最終還是走上了歧路,可惜了。”

當皇帝近十二年來,朱祁鈺感覺最棘手的事兒,就是人才,人才哪裡有夠的時候?有不湊手的時候,朱祁鈺就會念叨在康國的王復和王越,倆人在西域逍遙快活,絲毫不考慮朝堂人才緊張,毫無恭順之心。

殷謙是個人才,朱祁鈺對他有些期許。

殷謙上奏言那女子的事兒,非常詳細,甚至殷謙覺得有負皇恩,才如此周詳。

讓朱祁鈺印象最深的便是,殷謙殺了三個縣裡的惡霸頭子,其中一個危害已久,甚至手伸到了衙門,管着所有的衙役,長樂縣地地道道的土皇帝。

“是。”興安感覺這背後的冷汗都出來了,上一個跟胡濙掰扯的是賀章、陳循,興安真的有些怕,作爲大璫,若是被文臣給彈劾倒了,也就罷了,若是因爲陛下不讓貪腐,卻貪腐被主子砍了,那他和王振之流,有何區別?

正統年間的大明朝,千瘡百孔,按下葫蘆浮起瓢,于謙一個人只能堵得住山西這個窟窿,按住山西這個葫蘆,福建波及五省百萬之衆的葉宗留、鄧茂七起事,還不是浮起來?

乾隆皇帝不想辦不上道的阿桂,還不是兵事要仰仗阿桂,辦不得?只能讓阿桂天天拐着彎的罵,臨到了阿桂還咒乾隆趕緊去死。

守成之君,哪有那麼好當的,皇帝這位置,但凡是有些進取心,都是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

“殿下,如何避免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個事上,殿下,可曾學會了?”

“所以興安大璫賢德,是因爲陛下勤勉,明察秋毫。”

“老三啊,你這腚,昨日剛好。”朱見濟看着朱見浚眼神極爲憐憫,這孩子瞎說什麼大實話,這不是找揍嗎?

胡濙繼續說道:“朝裡那些個假山頭,就是利來利往,禮尚往來,來來往往便有了,不過大難來了,什麼山頭都得塌,這些假模假式,便是朝政僵化的根源之一。”

“是忠是奸,陛下三思阿。”

“賀章當年在奉天殿上彈劾胡老師父無德。”朱祁鈺舊事重提,顯而易見,他對賀章的這個彈劾,非常的非常的不滿,大軍凱旋,你賀章給朕填什麼堵!

可賀章還是帶着都察院上諫了。

黑龍炮那可是十寸彈,放的可不是煙花,是鐵蒺藜。

“這邊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臣子一樣,作爲皇帝亦是如此。”胡濙的話多少有些不恭順了。

“這也是御下之道。”

于謙在景泰年間,也遭到過數次彈劾,多數都因爲于謙不知感恩,當初朝臣爲了救你于謙連王振都敢得罪,現如今你于謙當了百官之首,卻不知感恩,對當年有恩之人,亦痛下狠手,鐵面無私。

“這京師裡的事兒,臣還是知道一二辛密的,比如襄王殿下的世子養了個外室。”胡濙對着興安說道:“這燕興樓和太白樓就是個口子,敢請問興安大璫,若不是內帑太監查的嚴,陛下要過這賬目,這口子,是不是能來銀子?”

侃侃而談的一副萬事盡在掌控的太子少師胡濙胡老師父,直接給陛下一句話給乾啞火了,他愣在原地愣了好久,表情呆若木雞。

“是。”興安眉頭緊鎖,但還是不得不點頭說道。

于謙當了百官之首,就得對當年所有上諫之人感恩戴德?

可是這恩情,又從何說起?

“賀總憲,還真的是錚臣啊。”胡濙一聽這話題,滿臉嚴肅的說道:“陛下,臣已經退了,可還是要給賀總憲說幾分好話,賀總憲不提這茬,日後也會有人提,還不如現在提出來,趁着大軍還沒回來,把事兒解決了,定了性,日後有心人,也沒法藉着這個事兒當由頭,興文匽武了。”

“謝胡老師父教誨。”朱見澄真心實意的說道,朱見澄聽明白了一些,聽不懂沒關係,謹記於心,等日後遇到事,立刻就能想起這些話來。

胡濙繼續說道:“這就說到了王振,王振可是好聽話變着花樣說,整天投其所好哄着稽戾王,有些事,稽戾王知道王振辦得不對,比如正統十年,王振要折騰於少保,弄的朝野內外沸反盈天,最終不得成行。”

朱祁鈺見胡濙說完了道理,纔開口說道:“胡老師父,朕眼下就有個棘手的事兒,都察院總憲,隻手遮天的賀總憲,今日聯合都察院諸御史聯名彈劾武清侯石亨、文安侯于謙,北伐之戰中,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

京營上下都清楚,火炮對龍庭和林的洗地,沒陛下提供的炮彈,絕對不會如此輕鬆。

這十一年,胡濙愣是一句讒言都沒進過,甚至還不如那不善言辭的武夫武清侯石亨,不是胡濙不努力,實在是陛下不吃這一套,十一年了,胡濙讓自己的讒言極其客觀,可是還是不行。

“王振並無恭順之心,不過是扯着稽戾王的大旗謀私利罷了,可是興安大璫則不會,都是皇帝近臣,陛下不拿興安大璫的好處,興安大璫便不敢胡作非爲,反而處處小心,分寸火候恰到好處。”

“是。”興安的眉頭都擰成了疙瘩,還是得承認,這胡濙人老成精,看的通透,若不是看的嚴,這兩樁買賣,就是他不拿,小太監也要拿,拿了孝敬老祖宗,順理成章。

胡濙慢慢的轉過頭,纔對着太子朱見澄說道:“殿下,你看陛下,這就是陛下,臣拐彎抹角,鋪墊了一通,就想讚頌陛下勤勉乃是大明福事,可是陛下就是不接這個話茬,不聽這等讒言,反而數落臣說話拐彎抹角,指桑罵槐。”

那女子是自願的,給青天大老爺做個小而已,總比在樓子裡賣唱強上了萬分,而且這官面上的人物,總是最要臉面的,即便是丟棄,也會安排個去處。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北衙最大的兩座酒樓背景硬的很,但幾乎沒人知道,這兩個酒樓的背後,是東廠番子。

皇帝的態度,表達的非常清楚,作爲和賀章有舊怨的胡濙,作爲諂臣胡濙,這個時候,該說什麼?

胡濙頗爲恭敬的說道:“賀章忠君體國,拳拳之心,公事在前,臣與其舊怨不值一提,臣懇請陛下息怒,三思而後行,賀章若是真的要爲興文匽武搖旗吶喊,決計不是現在,此時,大軍在外,這個時候賀章提出來,顯然是讓所有人都投鼠忌器。”

賀章的這個彈劾,激怒皇帝、激怒京營、激怒武清侯文安侯,出力不討好。

胡濙知道陛下英明,心裡早就是怒火滔天,還能波瀾不驚這麼久,纔開口。

隻手遮天的賀章,彈劾百官之首于謙,而且還是在大軍剛剛大捷凱旋之時,若是皇帝和百官之首的於少保之間有齷齪,賀章這番彈劾還能說是皇帝授意,怕于謙這番凱旋功高震主,可皇帝和於少保並無間隙,這次大軍得勝,皇帝的後勤保障,難道就沒有一點功勞嗎?

“陛下過這賬目,這內帑太監就不敢糊弄,不敢糊弄,這個口子沒開,若是開了,小的們孝敬老祖宗是不是理所當然?”胡濙繼續追問。

在大明所有人的共識中,似乎是因爲朝野內外沸反盈天,迫使王振和稽戾王讓步,可在朱祁鈺看來,稽戾王哪裡是不想辦于謙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分明是沒法辦。

殷謙爲了辦這個土皇帝,還專門請了駐在月港市舶司的京軍,防止生變,而辦了這三個惡霸之後,長樂縣三年向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我學會了!”朱見浚那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大聲的說道:“父親就是指鹿爲馬,明明知道是鹿,非要說馬!你們文人玩的那套,還不如我爹玩的好。”

朱祁鈺非常樂意爲這種臣子站臺,就像他非常樂意給李賓言站臺一樣,他這個皇帝不就是這點用處嗎?

有些人得了權力,就像殷謙這樣如履薄冰,有些人得了權力,則是忘乎所以,在權力帶來的享樂中迷失,全然忘記了科舉時的雄心壯志,忘記了初心,忘記了爲何要做這個官兒。

朱祁鈺一愣,疑惑的說道:“是,不過胡老師父如何知曉?此事機密。”

這就是開始。

興安直接給幹破防了,爭辯的說道:“胡老師父,陛下一心爲公,咱家追隨陛下左右青史留芳,還是弄些銀兩義子這些表面文章,孰輕孰重,咱家還是分得清楚的!”

胡濙這才繼續說道:“所以了,伱拿了銀子,這小黃門犯了點小事,你是不是得擔待一二,說些好話?這一來二去,這犯小事,犯着犯着就成了僭越神器,王振就是這麼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奸宦的位置,你讓他自己說,他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胡濙說到後面有些急了,人在滿心怒火下很容易衝動,他這才明白,今天陛下怎麼有這個閒情雅緻跑到這上書房來聽課了,感情是靜靜心,把事情想明白想清楚。

大軍在外,天功在手,凱旋之時,賀章這個時候,提出論功過,那朝堂得出個過的結論,大軍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炮有炮,惹急了,大軍推出黑龍炮,問問朝堂的一干大臣,到底是功是過!

“可是大多數時候,稽戾王都說幫親不幫理,不過是拿着王振索賄的銀錢,拿了好處,便不能站理,稽戾王就是想處置王振,也無法處置。”

這種權力讓新科進士殷謙,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在長樂縣當差,殷謙做的事非常非常多,修橋補路,懲戒貪腐、稽查縣庫、興辦鄉學等等,數不勝數。

于謙出了獄,連一天都沒歇着,直接奔着山西去做巡撫了,山西鬧了旱災蝗災,處置不好就是民亂,稽戾王也想辦,可是辦了于謙,便沒人給他救火了。

在找臺階下這件事上,難不住胡濙,這麼些年了,還沒有胡濙下不來的臺。

朱祁鈺也不管,任由興安爲自己申辯,這也就是他這個皇帝,胡濙敢這麼直言不諱,要不胡濙只會牽強附會的引經據典,說一堆自己的都不明白的話糊弄了。

胡濙則滿是笑意的說道:“興安大璫,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別急,容我慢慢道來,陛下,據臣所知,太白樓和燕興樓這兩樁都是皇莊,興安大璫管着。”

朱祁鈺越琢磨越不對勁,眉頭緊蹙的說道:“胡老師父想說朕摳唆,連兩個酒樓的賬都要看,錙銖必較,分毫必究,拐彎抹角一大堆,胡老師父不就這個意思嗎?要說就明說,咱又不是不讓人說。”

作爲皇帝還能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做皇帝那不應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嗎?

朱祁鈺清楚的知道並非如此。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殿下作爲太子,日後登極,億萬瞻仰,當謹記於心,上樑不正下樑歪是自然之事,這不是禁人慾,而是爲人君之道。”

殷謙事無鉅細的講解了作爲一個縣令,他的權力,在他的地界,只要想就可以爲所欲爲,李賓言爲何討人嫌?李賓言仗着聖眷在隆,伸手伸到了別人的地頭,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殷謙用了三個字精準的描述了作爲縣令的權力,那便是縣太爺,只要做了縣令,就是這個縣裡所有人的太爺,是所有人,那些遮奢豪戶,也要看你的臉色。

可胡濙作爲大明朝堂上,建文年末、永樂年初到正統十四年最大的那個諂臣,進讒言四十多年,第一次在稱頌皇帝這件事上,栽了十一年的跟頭。

賀章又不是蠢貨,這個時候提出這件事,顯然不是爲了興文匽武。

“本是天功,還要論功過,朕不樂意,不過真的要論,論功,能有幾成把握?”朱祁鈺不藏着掖着,直接問論功幾成把握,這本就是天功之事,何須論?

胡濙長鬆了口氣說道:“十成,不用臣去論,姚夔去論就是,劉吉也行,十成十,陛下安心,賀總憲壓根就沒想論過。”

“陛下,眼下朝堂清明,事實勝於雄辯。”

今天回來的晚了,不過還是寫出來了,求月票,嗷嗚!

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
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