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

朱祁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這些日子所有的忙碌,所有的爾虞我詐,所有的勞累,全都化在了這些歡欣鼓舞的笑容之間。

朱祁鈺對着人羣招着手,每當這個時候,都會爆發出一聲聲的歡呼聲,石亨突然聳了聳肩膀上的龍旗大纛,高聲喊道:“兒郎們!”

“某起個頭。”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起!”

石亨的臨時起意,並不在編排之中,但是他一喊,大家都開始唱起了這首蕩氣迴腸的歌。

朱元璋滅陳友諒,天下局勢已定。

大勢已成!

朱元璋任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將軍,帶領二十五萬大明軍隊,開啓了大明的北伐!

大明軍隊唱着這首《紅巾歌》,踏平了徐州、沂州、安山、濟寧、密州、蒲臺、鄒平、登州、萊州、汴梁、商丘、襄陽、開封。

大明軍隊的軍隊,高唱着這首歌,踏入了自北宋末年之後,漢軍從未踏足過的領土!

黃河以北!

宗澤固守開封市,惡疾病逝之前,那歇斯里地的三聲“渡河!渡河!渡河!”,終於,終於,三百年之後,在徐達手中完成。

漢軍,再次踏上了北伐之路!

山西、陝西、河北、山東北部、倒頭就拜!

所到之處,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收復了南宋夢寐以求的漢家十八省!

徐達用了多久?

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

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徐達攻克通州,離當時還叫元大都、汗八里的北京城,僅僅四十里!

元惠宗令大臣監國,帶領后妃、太子、公主自北門倉皇逃竄。

大明軍僅用了一天的時間,用着高亢的嘶吼聲,攻破了元大都的齊化門,入城,消滅元朝。

燕雲十六州,再入漢人之手。

這首音律簡單到了極致的歌,卻是寫滿了五百餘年燕雲、黃河以北所有漢地故土百姓的血和淚。

他們臉上配字,妻兒爲奴爲僕的活了這麼久,終於再聞王化。

當這首歌再次在大明的京師響起的時候,高亢的合聲,直衝雲霄。

朱祁鈺站了起來,來到了輅車的平臺之上,站在了輅車前的小臺子,高亢的歡呼聲,如同排山倒海一樣,衝向了朱祁鈺。

朱祁鈺抓緊了憑欄,面對着聲浪的衝擊,平靜的看着所有人。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爲韃虜作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衆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

朱祁鈺的車駕慢慢的駛離了京師,向着京外大營而去,身後的聲音,才慢慢的平淡了下來。

他只感覺自己的背後都是冷汗,他其實只是覺得自己只做了一點點的工作。

殺掉了幾個陰結虜人的傢伙,幫助於謙疏通了通惠河,殺掉了一批倒買倒賣的奸人,打贏了一場在歷史上本就該獲勝的京師之戰,何德何能呢?

百姓爲何會如此的擁戴呢?

朱祁鈺深深的吸了幾口氣,回到了輅車之內,看着車內的文淵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

或許胡濙都沒想到,會鬧出這麼大的陣仗,或許胡濙只是想趁着過年之前,熱鬧熱鬧,散散一整年的晦氣。或許胡濙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誰在皇位支持誰的態度。

但今天這個場面,是他們萬萬都沒有想到的。

朱祁鈺坐在主位上,若有所思,他忽然開口問道:“中山王當年從南京出打到北京,用了一年的時間?”

中山王說的是徐達,徐達的後人世襲了定國公、魏國公,雖然兩公府不再執掌兵權,但是一直到明末,兩國公府都有人承襲,未曾斷過世系。

于謙稍微算了算,俯首說道:“回陛下的話,從北伐開始,中山王進北京城的時候,差不多是九個月。”

九個月。

朱祁鈺用力的點了點頭,才說道:“朕忽然想明白了,爲何也先如此狂悖,破紫荊關就直逼京師而來,而且還頗爲驕縱。”

瓦剌驕縱,這個問題,其實困擾了于謙,石亨、劉安、範廣、孫鏜等想不明白問題。

瓦剌第一陣,居然是騎卒衝擊民舍,這不是找死嗎?

真當大明軍隊手中的火銃,是燒火棍不成?

朱祁鈺頗爲感慨的說道:“自古以來,兵敗如山倒,山傾之時,豈是人力可以阻擋的呢?”

“土木堡驚變,二十萬大明精銳陣亡,在廷文武折損三成有餘,五十萬民夫或逃或亡,太上皇被俘虜。”

“換做朕是那瓦剌也先,那朕,也狂悖!朕,也驕縱!”

“當時無論怎麼看,大明就是棟破房子,只要輕輕踹一腳,大明就亡了。”

“得幸,大明還有於少保挽天傾,朕心甚慰。”

于謙趕忙說道:“陛下拔擢賢才,延攬羣策;收既潰之士卒,卻深入之軍鋒。”

“保固京城,奠安宗社,申嚴戰守之師,尊養之禮有加,讒間之言罔入。”

“實乃是,仁恩覃被於寰區,威武奮揚於海宇!”

朝臣左右莫不面面相覷,這于謙可是出了名的剛直,啥時候這麼會拍馬屁了?

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的千古奇聞了。

自永樂十九年進士及第,于謙就梗着脖子懟了已經老態盡顯的朱棣,惹得朱棣頗爲不快,欲殺之。

宣德共十年,先帝朱瞻基,屢屢因爲于謙的數落,氣的腦闊疼,朕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這龍椅要不你來做?欲殺之。

朱瞻基最後還是沒捨得殺,索性眼不見心不煩,直接扔到了江西去巡按。

這一走,于謙離開朝廷十九年之久,雖然于謙不在朝廷,每次大朝會、朝議、廷議,卻句句離不開于謙的奏疏。

于謙巡撫江西、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直到去年外任十九年,才被招回了朝堂。

難道十九年在外爲官,終於學會變通了嗎?

朱祁鈺也有點愕然,這段馬屁臺詞太長了,他愣了許久才理解了什麼意思,看着于謙一臉嚴肅的模樣。

這是認真的嗎?

“全仰來於少保料事如神,處置得當啊。”朱祁鈺頗爲感慨的說道。

于謙俯首說道:“全仰陛下之英武決絕,臣只是奉君命行事罷了。”

朱祁鈺這才確信了于謙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將這些功勞都堆到皇帝的身上。

于謙是知道朱祁鈺要動手幹掉朱祁鎮的,所以,于謙要給他的君王的威嚴,層層加碼。

于謙也是在自保,京師保衛戰的首功到底是誰?這種事他需要告訴所有人,是陛下!

朱祁鈺的皇位越是穩固,大明的江山就會越穩固!

這一輪互相的吹捧,頗爲有趣,朝臣們只是隱隱覺得不安,似是有大事要發生。

“新營到了。”朱祁鈺感覺到了車駕停了,邊走了下去。

嗚咽的角聲混着風沙,在京師外大營轟然響起,擂鼓震天。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朱祁鈺忽然想起了這首詩,頗爲感觸。

京師之戰開打前,他天天泡在京師大營裡,不斷的訓練的日子,雖然苦了點,但是的確是最有趣的日子。

大明百姓是含蓄的,但是大明的軍士是無比狂熱的,當朱祁鈺走出輅車的時候,整齊劃一的聲響,突然傳來。

等在校場之上的軍士猛地轉過頭來,猛擊了一下前胸的甲冑,發出了砰砰砰的響聲。

甲冑的甲片反射着朝陽的金黃,明晃晃的灑在了地上。

京營二十二萬軍士,整整齊齊的單膝跪下,齊聲、高聲呼和着:“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二十萬人高呼萬歲,便是山呼海喝,震耳發聵!

朱祁鈺看了一眼扛着龍旗大纛,跪在最前面的石亨。

不用說,這定然是石亨,早就演練好的。

石亨的馬屁,不像文人的馬屁那樣,于謙那樣,有那麼多的拐彎抹角的詞藻,平平仄仄的押韻。

石亨總是直接,簡單而粗暴。

朱祁鈺平靜的伸出手來,喊道:“平身。”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大明京營現在,真的可謂是赤膽忠心。

朱祁鈺走過了京營的軍士們,在所有人渴望的眼神中,走上了講武臺。

講武臺下是掌令官,他們負責將陛下的每句話,分毫不差的傳遞給所有的人聽。

掌令官的傳遞速度越快,代表軍隊的組織度越好,作戰指揮,更加快捷方便。

當然朱祁鈺是不會讓掌令官去做那種機槍挪十米的事。

他從來不負責具體的作戰指揮,他是皇帝,只需要告訴臣子們,他的目的是什麼,就夠了。

德勝門外是朱祁鎮的龍旗大纛豎了起來,他不得不親自上前線。

“將士們!”朱祁鈺清了清嗓子,高聲的喊道。

掌令官如同魚龍一樣在軍陣之間穿梭着。

之前朱祁鈺打算把自己的手伸到京營裡去,讓緹騎們每旬走訪京營,來應對私役軍士和剋扣軍餉之事。

他當時就留下了一個後手。

但是于謙大呼陛下英主也,就讓緹騎去了,而且積極配合,這後手就沒用上。

朱祁鈺的後手就是這些掌令官,把這些掌令官組織起來,大有可爲。

適當的時侯,可以賜下飛魚服,讓掌令官們掛錦衣衛的職…把錦衣衛建在百人隊上。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寫在朱祁鎮死後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寫在朱祁鎮死後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