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

朱祁鈺看着徐顯宗,這是奏對。

徐顯宗顯然不是那種不懂規矩的人,如果在奏對中欺君,則是謀叛大罪,皇帝親自詢問,你還要撒謊,那不是皇帝敬酒你不喝,皇帝夾菜你轉桌了嗎?

這要是被錦衣衛查補出來的話,可是比左右逢源的懲罰要狠厲的多。

本來砍頭的事兒,會變成族誅。

徐顯宗偌大個魏國公府,上下家人幾百餘人,南京城上下叛軍無數,只需要仔細查補,徐顯宗是否說謊,就如同陽光下的魑魅魍魎,無可遁形。

朱祁鈺有些玩味的看着徐顯宗,這番奏對,徐顯宗可以說是把自己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都交了出來。

只要皇帝想要查辦他,只需要找幾個家人構陷一番,欺君大罪就落到了徐顯宗的頭上。

朱祁鈺平靜的問道:“海上有千條商舶,是你們家的嗎?”

徐顯宗顫抖的說道:“是臣家裡的,請陛下容臣陳情。”

“大明律戶律五:凡泛海客商舶船到岸,即將貨物盡實報官抽分,若停榻沿港土商牙儈之家不報者,杖一百。雖供報而不盡者,亦如之,貨物併入官。”

“大明律兵律三:凡沿海去處,下海船隻,除有號票文引,許令出海外,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二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爲鄉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謀叛已行律,處斬,仍梟首示衆,全家發邊衛衙充軍。”

“臣家中未曾建造二桅以上違制大船,也未曾不報、瞞報、不盡報官抽分。”

朱祁鈺當然知道大明律的規定。

大明律法中並無明文規定不得下海經商,但是不能造二桅大船,否則就會以潛通海賊論處。

事實上,太祖高皇帝的海禁政策,完全是處於海防的考慮,而並非完全禁絕民間商舶,否則海面上就不會跑那麼多的商舶了。

至於「國初寸板不許下海」的傳聞,更是源自韃清編纂的明史·《朱紈傳》中所寫:「我朝立法垂訓,尤嚴夷夏之防,至今海濱父老相傳,國初寸板不許下海。」

韃清朝廷以「明初寸板不許下海」嚴格執行了海貿政策。

在大明律中,對於商舶三桅以下,都是大撒手不管的狀態。

朱祁鈺既然要開海,自然是研讀了大明律法,徐顯宗說的倒是實情。

徐顯宗埋着頭繼續說道:“臣未曾去倭國販銀,臣是去婆羅洲來往開採黃金了。”

“臣罪該萬死。”

山東孔府在石見倭銀大案,已經舉世皆知,通倭乃是重罪中的重罪。

徐顯宗這話的意思,就是他從未參與倭寇的事兒,只是去婆羅洲搞黃金,發財去了。

婆羅洲就是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嶼,地廣人稀,這個島上有黃金,這件事在大明算是辛密。

徐顯宗請罪是因爲大明有鑿山伐石之禁,他跑去海外挖黃金,確是違禁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平身吧。”

海外鑿山伐石不算什麼大事。

比如,黔國公府在雲南常年開採滇銅,這件事在太祖年間就已經被默許,時至今日,亦是如此。

滇銅甲天下,東川佔其八。

雲南的銅礦,東川佔了八成。

這件事被允許的背後原因,其實和朱祁鈺現在對商舶上的火銃、碗口銃等武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是相同的。

鞭長莫及。

朱祁鈺看着徐顯宗疑惑的問道:“鳳陽府的糧草不是很充足嗎?”

當初朱見澄黃疸的時候,陸子才提到了一種人類極度亞健康的狀態,面如菜色。

面如菜色,指的是人的臉色和蔫兒了的白菜一樣發黃、發蔫。

而此時的徐顯宗的臉色,顯然是有些差。

徐顯宗顫顫巍巍的說道:“陛下容稟!”

“若是陛下的大軍再晚到幾個月,鳳陽府上下就要被餓死了,賊配軍圍困鳳陽府,還讓奸細點了鳳陽的糧倉,在鳳陽逼迫臣投降。”

“臣日夜懸切,等陛下大軍至,今日終於是盼來了!”

投又投不得,一門兩公,還能有比這更顯赫的地位嗎?

大明的國公地位何其尊崇?

文臣圍繞着英國公府,從宣德年間就開始做文章,一直到明末,英國公張維賢還在移宮大案中,護住了天啓皇帝朱由校,保護着朱由校登基稱帝。

不投又沒糧,鳳陽府那麼多張嘴,等着他魏國公想辦法,可他徐顯宗能有什麼辦法?他又不是他祖爺爺徐達,能征善戰,他迫不得已只好突圍。

這很合理,而且也不難調查。

鳳陽府可是有軍民五十餘萬,徐顯宗和叛軍是真的在打仗,還是在左右逢源,徐顯宗是否在撒謊,並不難調查。

朱祁鈺已經在入徐州府之前,派緹騎去鳳陽府走訪了。

朱祁鈺站起身來說道:“魏國公定定神,暫且去休息,朕派御醫給你診脈,調理一番,等朕收拾叛軍,爲你報今日之屈辱!”

徐顯宗終於鬆了口氣俯首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緹騎的走訪速度很快,在日暮之前,盧忠已經回到了徐州府的行轅,俯首說道:“陛下,案卷在此。”

朱祁鈺看了許久,才放下說道:“看來咱們的魏國公吃了不少的苦頭啊。”

案卷裡說到了一個事兒。

徐顯宗有一房寵妾,在徐顯宗收到豐城侯遇害消息倉皇逃竄的時候,這房寵妾當時在靈谷寺燒香,徐顯宗跑路,就沒帶上這房寵妾。

叛軍抓到了這房寵妾,威逼徐顯宗投降,徐顯宗有些猶豫,但鳳陽城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最終這房寵妾在鳳陽城下被分了屍。

徐顯宗雖然有南京守備之職,因爲本身並不擅長戎政,所以多數都是寧遠伯任禮在負責。

南京城頭變換了王旗,任禮在城下和王驥打了幾場,最後敗退到了鳳陽府。

鳳陽府不止有南衙京軍,還有鳳陽衛、武平衛和鷹揚衛。

朱元璋乃是鳳陽人,這裡是大明的龍興之地,鳳陽衛的實力雖然因爲承平數年實力衰弱,但算是南方少數滿編的衛所了。

再加上武平衛指揮僉事王禧,鷹揚衛指揮使蔣通,是徐顯宗的姐夫和妹夫,三衛加南衙京軍,最終勉強抵抗住了王驥對鳳陽府的進攻。

的確在打仗。

雖然在朱祁鈺看來這仗打的水平不算太高,但是的確是實打實的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攻城,還有奸細焚燒糧倉。

朱祁鈺放下了查補的奏疏說道:“軍中連勝,多有驕勝之狀,亦有風聞,曰:些許蟊賊,何須親征。”

“盧忠你前往各軍宣諭,傳令石亨,連戰連勝越要謹慎,嚴申軍法,不得被短暫的勝利矇蔽了雙眼。”

盧忠俯首說道:“臣領旨,陛下聖明。”

南衙叛軍如同跳樑小醜一般節節敗退,兩淮地區正在以一種飛快的速度被平定,但是這種平定,讓軍中有了驕勝之風。

這是需要警惕的。

朱祁鈺不擅長軍務,但是知道輕敵之禍。

所以他到了徐州府第一件事,就是讓于謙整飭運河,若是事情有變,大軍也有退路。

近前些,有朱祁鎮輕敵率軍親征,反而傾覆,遠的還有朱允炆下令讓徐輝祖撤軍。

當時徐輝祖在兩淮大勝特勝的時候,朱允炆下令撤軍,除了黃子澄、黃觀、方孝孺等人不斷的鼓譟,其實未嘗不是有了輕敵之心?

四叔不過如此!還是小心徐輝祖擁兵自重!

再遠一些,還有當初驢車戰神趙光義,打完了後漢,直奔燕雲十六州,覺得憑藉着滅國之威勢,便可一戰而下,收復燕雲。

這種驕勝之風,軍隊可以有,皇帝絕對不可以有。

軍隊有驕勝之風,皇帝頭腦清楚,可以下令嚴申,但是皇帝腦袋都昏了,讓軍將怎麼辦?

至於軍中有陛下何故親征的風力,朱祁鈺並未放在心上。

甚至朱祁鈺反而認爲很有必要性。

李景隆舊事不提,魏國公徐顯宗這是等到了大軍,這要是沒等到,王驥逼降了徐顯宗等人,徐州之戰,哪裡是如此輕鬆結束?

這次可是三王架着太子府,在南京留都生事,若是不全力以赴,真的被叛軍做大,朱祁鈺悔之晚矣。

不到半月之餘,大明軍隊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在兩淮地區高歌猛進,終於將前鋒從黃河沿岸推進到了長江沿岸。

石亨由宿州至鳳陽(今蚌埠)直取廬州府,三日攻下廬州府。

石彪從淮寧南下,直撲淮安府,淮安守將高作等人出城投降。

海州在陶瑾的進攻下,在淮安府投降之後,跟着投降。

但是石彪帶着大軍前往揚州的時候,卻是吃了大敗。

揚州守將乃是王驥參將冉保,乃是王驥手下第一將領,揚州附近多湖泊,冉保出城埋伏在湖中,與揚州守軍裡應外合,打退了石彪。

石彪也是負傷,退回淮安府。

但是王驥的大戰略是退守長江,揚州的勝利,並沒有改變兩淮戰局,石彪整軍備戰,再往揚州,一戰而下。

自此長江以北,盡數被平定。

戰局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會昌伯、靖遠伯主導的這次叛亂,已經有了大勢已去的地步。

但是長江的確是不太好渡江,秋季水漲,長江滔滔,朱祁鈺下令修整,擇機渡江。

朱祁鈺在等什麼?

朱祁鈺在等寧陽侯陳懋的水師趕至鎮江,防止敵人從海上逃竄;

朱祁鈺在等寧陽侯陳懋從福建向浙江、江西、南直隸諸府進攻;

朱祁鈺在等糧草、軍備、民夫、船舶等物從河南、山東等地,調運至和州、滁州、揚州一帶。

南北夾擊,不給王驥江東鐵壁、殲敵一億、泛舟海外的機會。

而此時的李賢正在努力的維持着南京城的穩定。

戰敗的消息如同雪花片一樣傳入了南京城內。

廬州府、安慶府、和州、滁州、六合、天長、高郵、揚州、南通州等等地方的失守是在長江北岸。

如果說大明京營實力強悍,大明皇帝親征,乃是重視,打不過兵敗,退居長江沿岸,那是真的打不過。

那南線呢?

寧陽侯陳懋帶着福建軍,已經從溫州打進了浙江。

溫州府、處州府、金華府、紹興府、寧波府盡數投降,壓根沒有什麼抵抗,陳懋的福建大軍已經兵逼湖州,距離南京不過十天的路程了。

南北兩線都已經被打了個對穿,兩路合圍直奔南京而來。

大勢已去。

李賢身處於南京城這個旋渦的中心,卻頗爲的平靜,還把自己寫給皇帝勢要豪右之家十七問完善了一下。

他最近一直藉着揚州小勝一次石彪,大肆宣揚大明軍並不是不可戰勝,大明軍隊不是不敗之師,來安定南京的惶惶不安。

李賢十分凝重的叮囑着玉娘說道:“玉娘,我算了算日子,我給你準備五日的乾糧,十日後,大明軍隊就要渡河了,寧陽侯的福建軍,會從南而來。”

“南京是守不住的。”

“等到十一月初一,你就躲進曹國公府後花園的玉皇廟中,等到十一月初六,你再從玉皇廟中出來,基本上也就安定了。”

李賢判斷十一月初一是城破的那天,城破的時候,什麼妖魔鬼怪的事兒都有可能發生。

曹國公府玉皇廟下有地宮三間,雖然潮溼一些,但是對付五六日,還是可以應急的。

等到玉娘從地宮裡出來,大軍入了城,也就天下太平了,太陽也就再次升起了,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都會被滅的一乾二淨。

玉娘抓着李賢的手說道:“妾身能陪着官人嗎?”

李賢無言以對,只是摸了摸玉孃的小腹,示意肚子裡還有孩子。

玉娘和李賢抱頭痛哭。

李賢拽開了玉孃的手,勉強笑着說道:“我還有事,你早些休息,這幾日公務累牘,你就不要等我了。”

李賢離開了曹國公府奔着煙雲樓而去,這是秦淮河畔最大的煙花之地,此時卻是燈火通明。

這些妖魔鬼怪魑魅魎魍跟瘋了一樣,在進行着最後的狂歡。

今天是孫繼宗做東,以犒軍爲名,將南衙所有人都請到了煙雲樓花天酒地。

蔡東攀、劉昇、謝璉、吳溥等人都在,李賢也入了席。

“諸位,那閻羅王已經打下了所有長江以北,不日就要渡江,這皇帝的軍隊是真的強啊。”吳溥嘆息的說道:“這南京城,怕是守不住了。”

“但是食人之祿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復生矣!”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諸君可願隨行?!”

吳溥的意思很明確,就是食人之俸祿,他不打算再活了,他要以死明志!

吳溥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了衆人的高聲附和。

“吾等願與南京共存亡!”

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寫在十月末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904章
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寫在十月末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90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