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

于謙深吸了口氣,俯首說道:“稟太后,臣以爲派出使團去迎王駕回朝,是最爲妥當的選擇,臣有一人推選名爲嶽謙,此人英勇善戰,多有殺敵之勇。”

孫太后坐在珠簾之後,沉默了許久,纔開口說道:“聽聞大同府一位都指揮使季鐸,此人在塞外多有威名,以此人爲副使,不知道幾位,意下如何?”

于謙沒有回答,王直左右看了看,他作爲文官之首,自然要表態。

“季鐸驍勇多智,作爲使者出京,臣以爲善。”王直算是同意了皇太后的想法。

孫太后相信季鐸,是因爲也先的使者來到了京城索要贖金的時候,提到了大同府的指揮使季鐸,曾經給身陷敵營的皇上朱祁鎮,送了不少衣物和棉服。

“那就請文淵閣擬旨吧,郕王可有異議?”孫太后透過珠簾,看着頗爲平靜的朱祁鈺問了一句。

朱祁鈺搖頭說道:“沒有。”

朱祁鈺的回答也讓孫太后輕鬆了不少,她扶着宮女的手,準備站起來,廷議最主要的議題,就是拱衛京師。

而拱衛京師的所有任務,都落到了于謙一人的肩膀之上。

孫太后更在乎她兒子。

朱祁鈺逐漸發現了他並不是想象的那樣,他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提線木偶。

他是監國,如果他不硃批落印,這些人似乎什麼事都辦不了。

他所扮演的角色,看似無足輕重,但其實非常的重要,至少在此刻的大明朝,政出奉天殿。

他這個監國,如果不同意,這些事,似乎還真的辦不了。

“若是無事,這廷議…”朱祁鈺正準備散會,于謙已經很累了,也需要休息了。

“報!報!報!”一個小黃門摸爬滾打的高聲呼喊着滾進了文華殿,他在門前摔倒,臉都劃破了,但依舊連滾帶爬的飛快的跑進了宮內。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孫太后憤怒的訓斥了一句,這個小太監她認識,乃是王振的嫡系門徒,名叫曹吉祥。

“皇上,皇上他…”這小太監氣喘吁吁的說着話,卻是氣息不勻,說話說不完全。

于謙往前走了一步,面色大變,厲聲問道:“皇上怎麼了?難不成是在敵營崩了嗎?”

朱祁鈺一愣,還有這等好事?

孫太后也不顧及從珠簾後走了出來,面色焦急的看着那小太監。

此時文華殿上所有人都將目光對準了小太監,等待着小太監說完他的話。

“回太后的話,皇上無恙。”曹吉祥終於穩住了心神,喘了幾口大氣之後,看着一衆朝臣,面色有些悲苦。

他哪裡知道這些朝臣,議事議到了現在?

朱祁鈺嘆氣,就知道沒有這種好事,朱叫門這傢伙別的本事沒有,保命的本事一流!

曹吉祥硬着頭皮說道:“也先擁皇上至宣府,索金銀瓜果等物,皇上立於城牆之下,要見楊洪、朱謙等宣府守將,令諸將領打開城門,諸將領不允。”

“什麼?”孫太后強撐着的最後一點精神,瞬間垮了下去,她猛地坐到了地上。

“太后!太后!”幾個宮女簇擁上來,圍住了孫太后。

而此時的于謙用力的抓着太師椅的扶手,生怕稍不用力,自己也在這文華殿上出醜!

他學富五車,乃是正經的永樂年間的進士。

在這短短的瞬間,他搜腸刮肚,窮盡了自己的認知,將所有的皇帝都挨個數了一遍!

昏聵的比比皆是,平庸的更是不計其數,但是這個樣子的皇帝,他真的沒見過!

有皇帝敲自己九鎮之地之一的宣府的大門,給敵寇開路的嗎?

沒有!一個都沒有!

哪怕是北宋末年最爲昏聵的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二帝北狩之後,金人皇帝完顏晟多次下令讓兩人寫詔命,讓宗澤、岳飛、韓世忠等人放棄抵抗。

這倆廢物點心,屢受酷刑羞辱,最終也沒有幹出這等事來。

豈止是于謙,其他的朝臣,面色煞白的呆立在了原地。

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想到,他們效忠的皇帝,正帶着敵酋在不遠處的宣府,讓宣府的守軍放棄抵抗。

朱祁鈺情緒還算穩定,他對明史不太瞭解,但他還是對叩門天子略知一二。

這件事還不算完,宣府不給開門,過幾天,朱祁鎮就會跑去大同府去敲門去!

朱祁鎮會用一次又一次的行爲,擊碎朝臣們的所有幻想。

論下限,朱叫門就一個標準,那就是,沒有下限!

于謙有些恍惚,剛收到了一條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事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猛地砸在了他的心頭!

楊洪、範廣、朱謙這些宣府守將們,他們現在不給皇上開門,這是在抗旨不尊!

抗旨不尊只有砍頭抄家一條路可以走。

這種擔憂和困擾,是隻有宣府的守將嗎?

大同府的守將呢?

居庸關的守將呢?

京城的守備將領呢?

他們有沒有這個顧慮?

想到這裡,于謙就立刻癱坐在了太師椅上,面無血色,他木然的看了一眼一臉平靜的朱祁鈺。

這個平靜的郕王,是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

朱祁鈺再走到了諸位大臣面前,振聲說道:“諸公,國朝風雨飄搖之際,還請各位,盡心竭力,護我大明。”

“今日廷議到此爲止,諸位請回,盡心安排京師守備之事。”

“臣等領命。”幾位心神不定的大臣們左右看了一眼,俯首退出了文華殿。

文華殿的喧囂慢慢的小了許多,只剩下了朱祁鈺和興安兩人。

興安打小入宮做了太監之後,就跟着朱祁鈺做了他的大伴,算是最值得信任的那個人。

他對着興安小聲的說了兩句,興安點頭稱是向着文華殿外快步走去。

京城的風總是很大,每陣風起,都是帶着厚厚的塵土,落下一層層的灰土,已經臨近中午時分,但是天依舊是昏昏沉沉,像極了幾位明公的心情。

他們的心情實在是太複雜了,他們效忠的那個天子,這個時候,正帶着人叩關。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王直站在殿外,重重的嘆了口氣。

他裹了裹身上的衣物,剛過了中秋節,天氣算不上冷,但是他卻感覺無比的心寒。

“王尚書…算了…”于謙欲言又止,這件事他一個人來做就是了,沒必要拉上本就忠厚的王直了。

王直歷經四朝沉浮,執掌吏部已經七年之久,他其實知道于謙想說什麼。

皇上在叩關,這個一直用在敵人身上的詞,用到了自己的皇帝身上,這是何等的諷刺?

怎麼解決?

郕王登基。

“你要做的話,就做吧,算我一份。”王直看了看金濂說道:“金尚書意下如何?”

金濂咬牙切齒的說道:“算我一份。”

王直看着于謙剛強的模樣,嘆息的說道:“國家全仰賴於侍郎了,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真是多虧了你。”

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
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