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

這是朱祁鈺第二次提到這塊石碑。

之前在鹽鐵會議之前的座談會,朱祁鈺就說到了這塊石碑,談到宋朝滅亡,胡元入主中原之事,將其和羅馬的滅亡並列。

宋亡之後,元朝的將領立了石刻,上面寫着滅宋的崖山海戰。

陳沙白,也就是陳獻章,主張貴知疑。

最近陳獻章和兩廣總督軍務、巡按御史徐瑁吵了起來。

之前朱祁鈺和胡濙聊到知行合一的時候,胡濙就推舉了陳獻章,和陛下討論心學和理學。

朱祁鈺沒有接見陳獻章。

王翱,吏部左侍郎,吏部主管,王直最近一直在培養着這位吏部左侍郎,將許多部政事物,交給了王翱。

比如最近反腐抓貪的練綱去四川查處戥頭案,就是王翱一直在處理。

王翱在回京之前,短暫就任過一段時間的兩廣總督,也就是廣東、廣西的總督軍務,王翱回京之後,兩廣都御史和總督軍務,交給了一個叫徐瑁的人。

徐瑁到崖山紀念陸秀夫和十數萬赴難百姓,就發現了這塊石壁上的石刻,請旨將其塗抹,或者乾脆毀掉。

而陳獻章則言辭激烈的請求不許。

于謙稍微想了想說道:“無所謂,陛下想拆就拆,想改就改。”

“都過去了。”

“當年捕魚兒海之戰,大將軍藍玉將胡元的世系徹底打落了皇位,之後大明更是在擒狐山上,刻下了翰海爲鐔,天山爲鍔。”

“所以,這段恩怨過去了,因爲大明對等報復了。”

于謙說的是大明朝從洪武年間一直到永樂二十二年,歷經十餘次北伐的一些成果。

胡濙滿是回憶的說道:“當年太宗文皇帝在擒狐山上刻字,就是故意的,因爲這事,當時不少人都說,大明皇帝小家子氣,暴發戶,這都過去百餘年了,還惦記着,非要立塊碑,才肯罷休。”

“不過也是這塊碑,算是把大明和韃靼部的恩怨解了。”

朱祁鈺一愣,奇怪的問道:“不是這不是激化了兩族矛盾嗎?爲何立了碑,反而化解了仇怨?”

這不是在激怒草原人嗎?怎麼就成了和解呢?

胡濙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這仇怨二字,始終都講究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他若是扯我一巴掌,我必然回敬他一嘴巴。”

“這是報仇。”

“否則就是如鯁在喉。”

“哪有什麼仇恨會被諒解?情緒是需要發泄的,如果未能發泄出來,始終憋着一股氣,根本不可能化解。”

“立了那塊永清沙漠的碑文之後,纔開始冊封瓦剌、韃靼、兀良哈部諸王,否則,即便是以文皇帝武功赫赫,冊封韃靼王,那反對的聲浪也很大。”

仇恨不是被諒解的,是用來被銘記的,這種情緒如果得不到宣泄,日子久了,越積越深。

朱祁鈺想到了自己御書房那塊靈位,他每到中秋節的時候,都會祭奠亡魂,他那段時間,很少會回泰安宮,就住在講武堂。

朱祁鈺知道那是自己的心病,瓦剌不滅,他這個心病是不可能過得去的。

仇恨需要宣泄之後,才能撫平。

胡濙果然是禮部尚書。

于謙說,陛下想拆想改都無所謂,因爲事情已經過去了,大明都打回來了。

朱祁鈺瞭然,點頭說道:“那就拆了吧,眼不見心不煩。”

胡濙有些奇怪的問道:“臣只知道徐瑁和陳獻章對這塊石刻,起了爭執,他們到底在吵什麼?”

朱祁鈺將兩本奏疏拿了出來,搖頭說道:“一些無聊的事,徐瑁說刻字,寫宋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陳獻章赴難沉海十數萬,獨陸秀夫乎?”

“他們爭論的其實還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事。”

胡濙看了片刻說道:“無聊至極的爭論,石刻的問題,反而被放到了後面。”

“他們怎麼老這樣,具體的問題不解決,拋開石刻到底怎麼辦不談,跑去聊這種無聊的話題。”

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胡尚書以爲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呢?”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胡濙話鋒一轉說道:“陛下,若是君士坦丁十一世有於少保,能不能守得住呢?”

轉移話題,將球踢回陛下手裡,對於胡濙而言,簡直是張口就來的本能了。

遇到不好回答的問題,就反問一句,陛下心裡的答案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什麼。

“不知道啊。我們來推演一把吧!”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興安,去把武清侯給朕喊來,於少保執君堡,朕執奧斯曼,來一場假設有於少保在的君堡之戰。”

成敬和李永昌將兵推棋盤拿來過來,這是最近製作的兵推棋盤,奧斯曼有幾斤幾兩,通過王復的奏疏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興安還是裁判,而朱祁鈺和武清侯聯手,對付假設有于謙的君士坦丁堡。

朱祁鈺手中有一張奇策牌:【旱地行舟】,可以將艦隊直接送到金角灣之內。

于謙看着自己手中寥寥無幾的旗子,再看着皇帝和武清侯手中厚厚一摞的旗,搖頭說道:“陛下啊,這不是欺負人嗎?陛下手中二十萬大軍,臣就這八千人,這就是平推也推掉了。”

“玩一玩。”朱祁鈺笑着說道。

興安袖子一展,開始了開場介紹:“士氣低落,君堡之內因爲威尼斯人的搖脣鼓舌,君堡百姓逃難。”

“士氣低落,奧斯曼人因爲面對三十一次守城成功,只有一次卑鄙的背叛才被攻破的城池,不知天命何時。”

士氣低落是個負面狀態,軍隊很容易被擊潰。

于謙眼前一亮,開始了對弈。

“臣能吊死威尼斯總督嗎?他們在城裡,臣不可能贏啊。”于謙看着君堡的威尼斯租界之內的威尼斯總督說道。

搶了威尼斯總督,有錢,有糧,還斬斷了後路,置之死地而後生。

吊死威尼斯總督百利而無一害。

這就是于謙和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不同之處。

君士坦丁心太軟。

他總是小心的平衡着各方的關係,開戰之前,準備發大財的威尼斯總督,就該第一時間被吊死。

朱祁鈺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可以,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安敢守危城?”

在簡單的開場之後,【君堡之戰】再次打響。

胡濙第一次看到兵推棋盤,興趣盎然,觀棋不語真君子,他一直沒說話,就靜靜的看着。

朱祁鈺選擇了和法拉赫一樣的手法,將帕夏和奧爾罕斬首示衆。

君堡存在提振士氣的手段,奧斯曼同樣也有這樣提振士氣的事件可以觸發。

進行到第三十個回合的時候,胡濙已經看出來陛下兵敗的趨勢,當然胡濙以爲自己的不懂軍務,是自己看錯了。

等到第五十個回合,就連胡濙都知道,陛下手執的奧斯曼人,要輸了。

石亨能征善戰,帶着近衛軍團多次突防,結果都被于謙以優勢地形化解。

等到第七十二個回合,君堡大勝。

朱祁鈺被打出了【蘇丹被俘】的結局。

即便是石亨發動了他的武將技:疲兵再戰,但是依舊被擊潰了。

于謙發動了自己的武將技,料敵於先。

于謙這是個被動技能,就如同開了天眼一樣,驅散了所有戰爭迷霧一般,把朱祁鈺和石亨拿着的奧斯曼聯軍,打的節節敗退。

最後被于謙派遣了朱斯蒂,孤軍深入,生擒大攆之上的法拉赫。

“僥倖,僥倖而已。”于謙收手,看了興安一眼,興安這把居然沒有海嘯、天雷、地火,這是能贏的關鍵原因。

“臣死罪。”石亨擦了額頭的冷汗,這怎麼就打輸了呢?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把寧陽侯陳懋喊來助拳。”

陳懋就在講武堂,他溜達到了聚賢閣之後,瞭解了棋局之後,就開始了三人聯手。

這一次於謙雖然幾次岌岌可危,可是依舊拖到了一百多個回合,雙方士氣都降低到了譁營的邊緣。

三人聯手對付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結局依舊是【和談罷兵】。

和談,也是奧斯曼輸了。

“陛下,臣還有一手火山爆發。”興安忍不住的說道。

今天的兵推棋盤有這驗證的想法,興安沒吹黑哨,不過他有準備。

朱祁鈺搖頭,否定了興安的想法。

第三把開始,朱祁鈺、陳懋、石亨,終於攻破了君堡,俘虜了君士坦丁十一世。

很明顯,于謙放水了,總不能,讓陛下一場不勝吧……

兩勝一負,于謙回到了御書房內。

于謙大獲全勝,並沒有志得意滿反而說道:“陛下,戰場局勢錯綜複雜,絕非這棋盤能表現出來的,我們不知道城破之時,城中到底是何等情形。”

“但是目前可知的是,紫袍的君士坦丁,是最後一個人孤獨的衝陣,可見君士坦丁要面對的局面,比兵推棋盤更加複雜。”

“臣可以在城中調集還有十多萬的百姓修繕城防,可是君士坦丁卻不能。”

朱祁鈺擺手說道:“昔日之京師,與今日之君堡相比,情況之惡劣,不差多少。”

“當時議論南遷者,止徐有貞一人乎?就連俞士悅都把家人送走了。”

京師保衛戰,要面對的局面,不比君士坦丁堡的局面好到哪裡去。

于謙認真的說道:“但是徐有貞、俞士悅之流,雖然送走了家人,可是他們自己留下了,徐有貞多次出城,去各地巡按,堅壁清野,他是有機會跑的。”

“俞士悅駐防城門,也是有機會跑的。”

“他們沒有選擇逃跑,城破之後,誰能說清楚面對的是何等局面?”

“然而,君堡的聖宮之內,堂堂元老院,卻無一元老爲君士坦丁分憂解難。”

于謙是堅定的主戰派,曾經和徐有貞爲是否南遷撕破了臉面,甚至說出了徐有貞再議南遷必殺之的話來。

但現在,于謙依舊在爲徐有貞說話。

于謙是個渾然如玉的謙謙君子,可惜這樣的君子,往往更容易被奸人所害。

真正的君子,就是這麼好欺負。

“若非如此,徐有貞現在哪裡還有治水的差事?早就人頭落地了。物盡其用嘛。”朱祁鈺平靜的說道。

大明皇帝對徐有貞的厭惡,就寫在臉上。

按照徐有貞的功績,再怎麼着,在陛下這裡,徐有貞都應當算作是個人,應該用人盡其才這個詞,但是陛下用的是物盡其用。

陛下心裡的疙瘩究竟哪裡來的?

若說是當初的南遷之議,那俞士悅呢?

陛下戰後不是選擇了讓俞士悅留任刑部尚書?而且俞士悅做的一直很不錯。

若說忠於稽戾王之事,那袁彬呢?

對於袁彬,陛下從不吝嗇功賞牌,委以重任,對其奏疏總是親筆回書,即便是眼下袁彬去了倭國,陛下心心念念,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他們的安危。

誰都能看出陛下對袁彬、楊翰等忠勇之士,愛護有加。

畢竟稽戾王已經死了,是在太廟殺的。

若說陛下討厭文人的驕作,那陳循呢?

當初的那位內閣首輔,陛下還不是容下了他?整日裡囉囉嗦嗦,還講不清楚仁恕的道理,每次講筵,都跟唸經一樣。

若非到了後來,陳循自己儒袍上殿,被罷了官,陳循這《寰宇通志》還會一直修下去。

可是陛下始終不肯原諒徐有貞,無論徐有貞做些什麼,陛下甚至要用十萬銀幣,買徐有貞的景泰安民渠的奇功牌。

于謙想不明白這個事,不過他也沒問,徐有貞去治水蠻好的,參與到朝堂的風波之中,只會屍骨無存。

這場兵推棋盤終於結束,朱祁鈺這是忙裡偷閒,開始了景泰六年的政務。

練綱到了四川境內,幾次遇險,馬車翻了三次之後,練綱學會了騎馬。被下毒了一次,被明火執仗暗殺了兩次,被山匪強劫了三次,九死一生。

無論之前練綱什麼模樣,現實逼迫着練綱對戥頭案窮追猛打。

南衙的畸零女戶大案依舊在稽查,大明京軍坐鎮,一切進展順利。

春節、天明節期間,大明並無大事發生,但是南衙的寒潮居然成爲了常態,西湖結冰成了杭州人每年都能看到的冬景。

廣州府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下了一場暴雪,積雪三日才化,讓人唏噓不已。

自1400年以來的小冰川氣候,終於展現了它的威能。

貴州的襄王又生了一次病,不過是普通的風寒,貴陽天氣忽然轉冷,沒什麼準備的襄王連打了幾個噴嚏,病了幾日纔好。

“欽天監的新大統歷趕緊修好,天氣反覆無常,若是連日曆都不準,百姓如何根據節氣播種收割?”朱祁鈺對着興安囑咐道。

這修歷,已經說了兩年有餘,卻始終連個影子都沒看到。

朱祁鈺要催一催欽天監,最近欽天監設置了十大曆局,人手不缺,先把這最重要的日曆算好。

“陛下,這事已經在催了,這幾日天氣多變,陛下在催,六部的明公們也在催了。”興安趕忙說道。

朱祁鈺停下了筆,好奇的問道:“就沒人說是因爲朕無德失道方招致如此天災?”

興安猶豫了下,還是說道:“有…”

雖然興安不想說,但是天人感應這種事,在大明還是非常流行的,陛下殺兄篡位,招致天怒人怨的流言,並不罕見。

最近的天氣反覆無常,這種傳聞自然會有。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不要管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朕倒要看看,哪個臣工會上書這麼說。”

興安無奈,陛下這是打窩嗎?

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
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