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個燈,燒的是什麼?”朱祁鈺好奇的問道。

徐四七眉頭緊皺的說道:“燈油,熬猛火油之後的輕油。”

朱祁鈺對大明燃料是十分關注的。

他殺了稽戾王后的第一個大動作是銀幣,第二個動作就是石景廠官廠煤井司。

石油,毫無疑問是能源極爲重要的一個環節,中原王朝使用石油,歷久彌新。

猛火油,就是石油經過簡單加工後,冷凝出的一種黑褐色的重油。

中原王朝使用石油的最早記錄,應該是在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中,在上郡的高奴縣洧水,有可以在水上燃燒的油。

就是延安府的延長縣,這個地方就是中原王朝猛火油的唯一出處。

一直到新時代爲止,這裡一直是唯一的產油地。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專門做了關於石油的描述,這種水上的燃料,被命名爲了石漆。

到了唐朝的時候,石漆加工後的輕油,開始用於照明。

到了宋代的時候,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糾正了石漆的叫法,改爲了石油,曰:「鄜、延境內有石油,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石油日後必然大行於世,成爲主要的燃料,是沈括在北宋的時候的見解。

元朝的時候,在延長縣的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歲納猛火油一百一十斤。

延川縣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另外一井,歲納四百斤,入路之延豐庫。

到景泰年間,也是如此,延長縣的貢品,一年六百斤左右的猛火油和輕油。

以朱祁鈺對大明的瞭解,大明對石油的加工,主要是加熱蒸餾和分層冷凝。

成品一共有四種,瀝青、淹油、重油、輕油。

瀝青主要用於防水、鋪路,而淹油主要用於治療牲畜的疥癬,曰:「汲水澄而取之,氣雖臭而味可療駝馬羊牛疥癬。」

重油就是用於猛火油櫃,是北宋時候發明的守城利器,一旦敵人攻打到城門附近,城門上的猛火油櫃,就會對雲梯等物進行焚燒。

第一代噴火槍,水潑不滅,稽戾王的龍旗大纛就是被猛火油燒成了半拉。

輕油,就是朱祁鈺現在手中的這種燈油,唐時已經開始用於照明。

朱祁鈺滿是疑惑的問道:“產量如何?”

石油,是美帝經濟霸權和軍事霸權的重要依仗,是能源,歷來都有黑金的說法。

“延長縣窮民之力,年不過八百斤。”徐四七面色爲難的說道:“此物極少,只能當做是貢品。”

“朕知道了。”朱祁鈺對大明的能源十分關注,自然知道徐四七說的不是假話。

即便是延安府延長縣的石油井,其實產量也很低,歷來被評爲沒有開採價值。

八百斤,是0.4噸。

光緒三十一年,延長油田,才突破了八十一米的鑿井,延長油田纔算是有了價值,年產二百噸。

在同時代,位於美利堅賓夕法尼亞州泰託思維爾鎮的德雷克,開井挖鹽,發現石油。

第二年產量就達到了九萬噸,第三年產量就達到了二十七萬噸。

德雷克用啤酒桶裝石油,裝不下的就直接流到了河裡。

那是在1859年。

此時大明一年能產的輕油,只能讓朱祁鈺這一盞煤油燈長明。

石油的開採、蒸餾的工藝並不複雜,輕油做燈油,重油做噴火器燃料,瀝青防水鋪路,在大明都有運用。

但是,大明沒有石油。

徐四七等人離開了聚賢閣,于謙去忙講武堂的事兒,胡濙去整理明年科舉的分省分進士的事情,這件事並不困難,按照舉人數量覈定就可以了。

朱祁鈺坐在會議室裡,靠在長椅上,一言不發。

能源的變遷,給人類文明發展帶來巨大影響,能源更替,對大國興衰影響至深。

柴米油鹽,柴字當頭。

中原王朝對燃料、對能源的追求、對光明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有傳說秦始皇殺鮫人,在驪山陵寢裡有萬世不滅的長明燈。

除夕夜,有一種風俗,叫做守歲,就是家家戶戶點上一盞燈,一燃上,就不能吹滅,直到油盡燈枯。

在萬曆年間,因爲煤炭抽分的事兒,西山窯民,甚至跑到了西長安門朝天闕,請萬曆皇帝革罷設在盧溝橋的抽分局,因爲皇帝抽分都會變本加厲,十倍、百倍的分攤到這些窯民身上。(明神宗實錄卷331)

這種守歲也是對光明的追求,對能源的渴望,也是利益的爭奪。

天色已晚,興安將輕油燈導入燈座之中,推了皮搋五十餘下,擰動閥門,打了下火石,燈開始亮了起來。

興安等了小半刻鐘,根據徐四七的介紹,這叫做預熱。

他又擰動了下火門,燈油的火焰從黃色,變成了青白色,打在了石棉之上,發出了耀眼的白光。

興安拿着一個燈玻璃罩笑着說道:“陛下,此物還挺方便的,這燈蓋下有槽,可以罩上玻璃,哪怕到了外面也可以用。”

朱祁鈺靠在椅背上說道:“擰亮一點吧。”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現在的輕油燈,只點亮了他自己這個聚賢閣小小一處,日後必然可以照亮大明的家家戶戶。

輕油燈的噴燈噴射出油氣被點燃,藍色帶着呼嘯的火焰舔舐在石棉之上,石棉發出耀眼的光芒。

這種輝光效應,叫做石灰光,是一種白色的光。

石棉的輝光照在了鍍銀的燈蓋上,讓朱祁鈺身處於光明之中。

朱祁鈺略微有些無奈的拍着手中的書,大明地大物博不假。

但是有幾樣東西確實沒有,優質的鐵料、優質的煤炭、石油、金、銀、銅。

這些在發展歷程中,舉足輕重之物,大明都缺。

也怪不得金尚書聽聞倭國有那麼多的銀礦之後,眼都紅了。

“要不說這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朱祁鈺忽然笑着說道。

陛下在會議室呆了很久,一直在思索着,興安沒有打擾,陛下此言一出,興安樂呵呵的問道:“陛下爲何這麼講?”

朱祁鈺晃動着藤椅說道:“秀才們啊,整日裡搞不到重點去。”

“官廠、兵仗局纔是墨子機械論的道場,他們整日裡攻訐一個無害的塑像,有什麼用?”

朱祁鈺拍了拍手中的書,這是徐四七留下的,關於劉老七發明簧鋼的全過程,叫做四火論。

“墨子擅長機械,官廠採煤、鑄鐵、鍛鋼,現在連簧鋼都有了,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生死大敵,墨家,已經悄無聲息的回到了大明。”朱祁鈺悶聲笑道。

興安一愣,陛下的思路總是有些天馬行空,但是卻出奇的合理。

的確,官廠的煤井司、燋炭司、駕步司、鋼鐵司、炮藥司,掩蓋在官廠的光輝之中,墨家的核心機械論,正在用悄無聲息的方式,回到大明。

墨家構建的大同世界,兼相愛、交相利,並非簡單對道德上的訴求。

實現這一大同世界的手段,是用機械提高生產力,用技術改變世界生產方式。

國子監的稟生、翰林院的翰林、都察院六科給事中的風憲言官們,對墨子的雕像恨的咬咬切齒,恨不得衝進欽天監,徹底搗毀墨子的塑像,封駁陛下對墨子的崇聖。

他們鬥爭了,但是他們沒有鬥爭到關鍵點上。

應該反對官廠,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摧毀墨子思想的根基。

興安搖了搖頭,笑着說道:“他們啊不敢,而且也不能,因爲官廠有利於他們啊,這天大寒、地冰如鏡的日子裡,他們不燒煤炭?”

正統十四年八月,因爲虜入,京畿不得不堅壁清野。

爲了防止瓦剌人取木料製作攻城器械,于謙下令砍伐了順天府幾乎所有的木材,即便是無法砍伐,盡數焚燬。

那個秋天,整個京師始終瀰漫在一種火燒火燎嗆人的氣味兒中。

十年樹木,現在順天府壓根就沒有木炭可以用,稟生舉人進士風憲言官不用煤炭用什麼?

凍死嗎?

在凍死和舒舒服服的待在暖閣裡,顯然他們選擇了後者。

“至善,亦須有從事物上求者。”朱祁鈺忽然想起了心學裡的這句話。

至善這件事,還是要從事物上出發。

沒有物質基礎談道德,就是瞎扯淡,連文官都扯不出這種淡,因爲他們也有生活。

朱祁鈺打開了徐四七寫的四火論。

徐四七識字,但是他的字並不好看,所以這本四火論,主要是翰林院、國子監,被處罰去勞動的進士、舉人們寫的。

事實上,國子監、翰林院的讀書人,去石景廠做工,也是象徵性的服苦役罷了。

石景廠們的工匠們,也不敢苛待他們,給讀書人找點輕活兒,讓他們幹一幹,多數是讓他們在廠裡做文書工作。

比如給工匠們上課、比如著書立傳,總結工匠經驗,寫成書籍。

即便是這樣,這些被罰了苦役的儒生們,也是怨聲載道,說官廠讓他們住了牛棚,吃了餿飯!是對讀書人、對知識最大的不恭敬!

徐四七曾經專門爲這件事申辯過,緹騎們悄悄走訪調查過,通政司的七品參政議政朱祁鈺,專門身穿常服,去看過,而且不止一次。

只不過是儒生矯揉造作罷了。

讀書人和知識,在中原王朝歷朝歷代地位都很高,工匠們在他們眼裡就是低賤之人。

在大明朝,成爲秀才之後,就有見官不跪的特權,月給米六鬥,這種社會地位,工匠苛刻的對待秀才舉人?

工匠們領了勞動報酬,也是讓孩子讀書識字,考功名,這纔是正途。

劉老七的四火論,總述了四種金屬熱處理的方式。

退火,隨爐冷卻,是不接觸空氣的冷卻法,主要是轉爐使用,而且不常用,在實際生產中,常用正火。

正火,就是空氣冷卻,是一種最常用、最普遍的冷卻方法,正火鋼材有一定的韌性,機械性能有所提高,比退火更加容易切削。

淬火,用水、油、融鉛等物讓鋼材快速冷卻,主要爲了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常用於打造長短兵。

淬火的發展是極爲迅速的,工匠們是什麼都想試一試。

有工匠提議用五穀輪迴的尿液淬火,然後整個車間瀰漫着一種令人作嘔的味道,那天整個車間都沒人吃飯,那個味道實在是太讓人噁心了。

劉老七第一次只拿到了頭功牌,自然是有點不服氣,他一直在潛心鑽研,終於製備了一種簧鋼。

這種簧鋼可以大範圍用於火銃的燧發裝置之上,燧發火銃大規模列裝成爲可能。

簧鋼的發明,正是跟熱處理的第四種方式有關,回火。

回火,顧名思義,就是再加熱工藝,目的是增加韌性。

鉛融化後充當淬火液,鋼料從鐵爐之中拉出,在鉛液中淬火,然後再將鋼料加熱到中等溫,保溫大約一個時辰,從爐子中取出來,再經過正火,也就是空氣處理,得到簧鋼。

回火的爐溫很難控制,所以簧鋼的產量並不是很多。

因爲這種回火,溫度很容易產生不可逆的回火脆性,只能回爐重鍛了。

度數旁通,是一種算學的思維方式。

石景廠還在研究,但是能有限的製作簧鋼了,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慢慢等待工藝成熟即可。

等到晚上的時候,朱祁鈺就拿到了十丈長,切割成一尺、一分寬的簧片。

還帶着一個一分寬的卡尺,興安拿着卡尺,挨個把這些簧片檢查過了,分毫不差。

石景廠有恭敬之心,陛下對石景廠的工匠極好,這是第一次陛下私求,石景廠上下不敢掉以輕心,只用了一天就得到了陛下索要的簧片。

至於蛛絲粗細的簧絲,石景廠真的做不出來,那真的太難了。

朱祁鈺夾起一片簧片,對着輕油燈看了許久,的確是好物,質地極爲均勻,彈性十足。

但是怎麼卷?捲成什麼樣?這就需要朱祁鈺自己去想辦法了。

朱祁鈺知道原理,但是他不知道捲成什麼樣。

他試了幾次,最終放棄了,因爲隨便捲一捲,並不能用於計時。

朱祁鈺只好暫時放下,好好研究下,到底應該捲成什麼模樣。

次日,是大年三十。

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二十章 登基
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二十章 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