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

“土司世官所仰仗的不過是他們控制這土人,如果能夠解決土人問題,土司問題就可以徹底解決了。”于謙換了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甚至他們還會主動請求流官治土。”

朱祁鈺點頭說道:“這是個好主意,朕以爲善。”

“朕手裡有不少的田契,可以用這些田契來進行更換購置,大軍組織百姓開墾荒田,吸引百姓下山,就像是在濟寧府和河套那樣。”

“我們要感謝湖廣商總陳廣祺,是他帶來了將近三萬頃的土地,這三百萬畝的田地,如果用這些良田來更換長江以南無法耕種的田契的話,或許是個不錯的結果。”

縉紳,在大明的司法、賦稅、勞役上,都有很多的特權,這些特權的目的是爲了讓縉紳安土牧民。

但是在土木堡戰敗後,無數的縉紳逃離了山外九州和京畿地區,既然失地,朱祁鈺自然可以收回公有。

這次的叛亂又有不同,並不是所有的縉紳都附逆叛亂,這中間就需要慢慢去梳理。

而且農莊法到了景泰四年十二月份,纔會達到五年之期,所以朱祁鈺也不着急推廣農莊法。

政策的施行,步子邁的太大了也不好,朱祁鈺春秋鼎盛,可以再等一等,雖然山西、陝西、河南、山東都請奏過農莊法的推行。

朱祁鈺繼續說道:“朕手裡,有南直隸,浙江、江西近五萬頃田契,這些田契,都是平叛之後,繳獲所得,現在,我們可以在各地試着開始推廣農莊法了。”

“我們一步步的嘗試將勞動資料控制在朝廷的手中,我們要用朝廷的待遇去倒逼我們的肉食者對百姓好一些。”

“是時候這麼做了。”

朱祁鈺並沒有一步跨到全國農莊法的地步,而是利用手中的田契,讓農莊法遍佈在整個大江南北,就如同沙丁魚扔進一條條鮎魚,讓死氣沉沉的縉紳們,活躍起來。

官冶所、農莊法,都是將部分的勞動資料控制在手中,然後去倒逼這些肉食者進行改變。

這是一種無奈之舉,雖然大明的官僚已經是當世最精密的官僚機構,但是依舊無法讓勞動資料全部掌控在朝廷手中。

“這樣一來,如果他們對傭戶、工匠待遇不好,傭戶、工匠、成丁總是流向農莊法,如果沒有傭戶耕種,沒有工匠上工,沒有成丁去他們的工坊,他們就無法組織生產了。”

朱祁鈺確定了于謙的想法不錯,農莊法的鮎魚效應應該也不錯。

鮎魚效應,沙丁魚不喜歡動,但是活魚的價格會比死魚要高,爲了讓沙丁魚動起來,放入一條以魚爲主要食物的鮎魚,有效的刺激沙丁魚的活性。

朱祁鈺知道自己放進去的不是條鮎魚,它更像是一條大鯊魚。

效果,只有推行下去才知曉。

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軍報,笑着說道:“北衙送來奏疏,廷議之後,確定了拆南直隸的必要性,現在我們來確定一下蘇州省的三司治所。”

三司治所,就是布政司使、按察司、都司治所所在,一般也稱首府,就是類似於省會。

“現在有幾個備選,第一個是最富饒的太湖湖畔的蘇州府作爲治所,第二個是揚州,江都就在揚州,就是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的揚州。”

“第三個是徐州,第四個是海州,有天然港灣若干,日後開海也是良地。”

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就是當年楊廣不回京師去江都的理由,最後楊廣也被吊死在了江都。

揚州在隋朝後都一直是江淮中心所在。

蘇州經濟最好,揚州政治地位高,至於徐州,徐州是南京門戶,地緣位置好。海州距離海最近。

各有各的好處。

蘇州省給出了四個治所的選擇,朱祁鈺笑着問道:“李侍郎,你以爲如何呢?”

李賓言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還是蘇州爲佳,方便江南士子趕考,而且還能最爲富碩,也能服衆。”

李賢想了想說道:“我也傾向於蘇州,揚州雖然是江淮中心,但是畢竟是蘇州省,臣以爲三司治所蘇州爲佳。”

于謙左看看右看看,低聲說道:“徐州吧,徐州乃是南京門戶,地理位置極佳,五省通衢之地。就定徐州吧。”

李賓言疑惑的問道:“那蘇州還是八省通衢所在呢,爲何要定徐州呢?三司距離富碩、人口密集之地如此遙遠,別的不說,就會每三年一次的秋闈,怎麼應考?”

于謙沒有說話,等待着陛下的定奪。

朱祁鈺笑着說道:“就定徐州吧。”

李賓言眉頭緊皺的看着若有所悟的李賢,然後看向了皇帝,正要開口問,但是被李賢拉住了。

朱祁鈺繼續說道:“鳳陽省給出了三個備選地,一個是鳳陽府,一個是廬州府,另外一個是安慶府。”

“於少保以爲哪裡合適?”

于謙稍微思量了下說道:“廬州最佳。”

“那就廬州。”朱祁鈺快問快答的結束了確定首府所在的問政。

李賢若有所思,李賓言已經瞪大了眼睛。

蘇州省的首府不在蘇州府,而是在徐州;鳳陽府的首府不在鳳陽府,而是在廬州。

這是怎麼回事?

蘇州省被淮河、長江一分爲三,淮東爲淮安府,淮西爲徐州府和揚州府,蘇州府在長江以南。

一條長江,又把鳳陽府分成了南北兩岸。

這不一團散沙嗎?

朱祁鈺這麼分的原因,自然是處於私權和公權,地方和朝廷爭權的考慮。

南直隸的私權合力太大了,朱祁鈺拆分南直隸就是爲了拆成一盤散沙,自然是怎麼散怎麼來。

散裝蘇州省和鳳陽省,纔是朱祁鈺想要的結果。

既然要拆,那就一拆到底,保留了南京的留都地位,但卻是隻管應天府地界了。

朱祁鈺繼續開口說道:“北衙送來了名單,確定了三司主事,不日就開始調任。”

“李賢,你負責把這鳳陽省、蘇州省的三司,建起來。”朱祁鈺將手中的名單遞了出去,拆分南直隸之事,幾乎就確定了下來。

讓朱祁鈺有些遺憾的是,他甩到北衙的一杆,又空了。

本來拆分南直隸,這種事在朝中反對浪潮應該很大才對。

但是此時朱祁鈺人在南衙,此時反對陛下南衙發來的奏疏,那是想擁立襄王登基嗎?

所以大家有什麼反對意見,都憋在心裡,等到陛下回京之後,再坐到了寶座上,再議。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李賓言,你前往松江府,開設松江府市舶司,此事朕給你三個月的時間走訪,五個月的時間去營建,給你一年的時間去做,給你三年時間去經營。”

李賓言俯首領命,走出文華殿的時候,他依舊在琢磨,爲何要把南直隸拆成這樣。

等到朝臣退去,朱祁鈺對着盧忠說道:“密切盯着南京的國子監,看看咱們太學生有何高見。”

朱祁鈺希望南京的仕林們,鬧出像山東那樣罷考的事情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廢掉南京的國子監了。

朱祁鈺希望他們可以朝天闕。

這樣南京就可以更加忠誠一點了。

朱祁鈺的目光看向了北方,也不知道此時的北衙如何了。

此時的泰安宮裡,汪皇后、杭賢妃正在生悶氣。

唐貴人生產了,生下了一個皇子,陛下在南衙,所以尚未賜名。

汪皇后生悶氣的原因很簡單,陛下在南衙身邊跟了個人,陳選侍。

汪皇后悶悶不樂,若果是通過選秀正經入宮,汪皇后自然無話可說,可是這女人,居然是煙花世界出來的女子。

陳婉娘本身並不是賤籍,而是民籍,畢竟要貨於顯赫的勢要之家,若是賤籍,如何能入得了勢要之家的眼?

但是那也也是皇帝逛窯子領回家的人!

她能樂意纔怪!

但是她也不好說什麼,陛下去煙雲樓,事涉應天府是否絕對忠誠的國朝大事,那必須要辦。

但是辦事就辦事,居然還帶了個女子出來!

“姐姐,那陳選侍,是不是整日裡抱着《如意郎君傳》極爲擅長枕上風情?要不能迷的陛下五迷三楞?”杭賢妃無奈的說道。

唐雲燕哄着孩子,怒氣衝衝的說道:“姐姐,妹妹也就是坐月子,否則非要殺到江南,看看那是個什麼妖精!”

“李妹妹,你去!下江南,把夫君的魂兒給拽回來!”

李惜兒無奈的搖了搖頭,她卻是沒信心把夫君的魂兒勾回泰安宮。

“我去!”唐雲燕看着懷裡的孩子,又有點咬咬切齒,這孩子再晚來一些多好,她就可以去南衙把夫君的魂兒拽回來了!

但現在,她還要奶孩子,去不得。

四個人都嘆了口氣。

“要不請母親做主?”唐雲燕說的母親,自然不是慈寧宮裡的孫太后,而是泰安宮裡的吳太后,也就是陛下的生母。

汪皇后搖頭說道:“算了,等夫君回京再說吧,陛下人在南衙,國事繁忙,咱們就別給夫君添亂了。”

“本來這後宮安寧,也不知道這陳選侍是什麼性子,是不是那種爭寵之人,否則這後宮要是生事,又惹夫君心煩意亂。”

汪皇后盼着朱祁鈺回京,朱瞻墡也盼着皇帝回京,他有點控制不住局面了。

此時朱瞻墡在北京的文華殿內,看着吵吵嚷嚷的羣臣,就是頹然。

都察院的陳鎰頗爲憤怒的說道:“南直隸是我大明龍興之地,爲何要將南直隸一分爲四,蘇州省、鳳陽省,南京、松江府,這是要做甚?”

陳鎰是蘇州人,他就這樣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家鄉被拆成了一團散沙,人都傻了。

但是陛下不在京師,他也不好上奏說這等事。

但是他還是要反對的,否則告老回鄉之後,不是被家鄉人戳着脊樑骨罵嗎?

胡濙老神在在的說道:“陳總憲反對,可以上啓給監國,再由監國下印,奏稟陛下。”

陳鎰看着胡濙這個樣兒,氣不打一處來的說道:“胡尚書,你也是蘇州府人,這事兒,你就不怕被罵嗎?”

胡濙聞言坐直了身子說道:“陳總憲有所不知,胡某已經二十年沒回老家了,死後打算埋進金山陵園的,落葉都不歸根。”

“陳總憲跟胡某討論同鄉結黨嗎?好呀,胡某這就參陳總憲一本結黨!”

陳鎰一聽,這一頂結黨的大帽子就扣在了自己的腦袋上!

陳鎰終於知道了王文當初的感覺了,胡濙這嘴皮子,實在是太利了。

“不是,胡尚書你別亂說啊!”陳鎰一聽這個立刻就有點慫了。

結黨,亡國之禍,大罪。

胡濙立刻追問道:“那陳總憲的意思是,陛下不在京,纔在文華殿,如此大放厥詞嗎?還要質問胡某爲何不結黨?”

“這除了結黨,看來胡某還要再參一本,陳總憲毫無恭順之心啊。”

陳鎰目瞪口呆的看着胡濙,自己就說了一句,都是蘇州府人士,就被胡濙抓到了話頭裡的小辮子。

“那陳總憲還要上奏疏嗎?”胡濙不再窮追猛打。

陳鎰深吸了口氣,這胡濙在一天,他們都察院這羣言官,想要規勸陛下,就難如登天!

關鍵這老倌,身體健康,眼看着還能撐很久!

胡濙立刻說道:“那監國的意思呢?給陳總憲的奏疏下印嗎?”

朱瞻墡立刻說道:“這事孤不幹!陳總憲要反對,自己上奏去!孤就是個監國,別把孤拉下水!”

他這個二侄子皇帝出京之後,送回北衙的敕諭本就沒幾條,拆南直隸一條;廢湖廣、貴州宣慰司一條。

朱瞻墡纔不肯摻合這等事,他們愛怎麼反對怎麼反對,自己上奏反對去!

陳鎰無奈的說道:“把南京歸蘇州省吧,這樣就沒必要選擇首府了,南京三司治所,大家都認可,何必折騰成這樣?”

既然必須要拆,那還不如爲家鄉爭取點利益,把南京爭取到蘇州省,這樣的日後蘇州省緊密的團結在南京治下,江蘇省各府也都服氣。

畢竟南京是留都,也最繁華。

成敬和小黃門耳語了幾聲,高聲說道:“陛下下來敕諭,蘇州省的首府定在了徐州,鳳陽省的首府定在了廬州。”

陳鎰瞪大了眼睛,拆的這麼散嗎?

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十三章 拿去!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
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十三章 拿去!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