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

胡濙來到了御書房的時候,看着自己的次子一臉的莫名其妙,緊接着就是一臉的怒意,他還以爲胡長祥犯了錯誤,皇帝給他這個老師父一點面子,不好處置才把自己喊來。

胡濙其實很少管胡長祥了,他已經明確了自己的追求,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早已不惑,不用胡濙多加管教。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胡濙行禮。

“胡少師真的是生了個好兒子啊。”朱祁鈺滿是笑意的說道,示意胡濙免禮,就坐便是。

這話在胡濙耳邊,就變成了,你看看你兒子找的麻煩,連朕都沒法處置。胡濙帶着審視的目光看向了胡長祥。

胡長祥有些疑惑,他平日裡就養養老鼠,在解刳院當值,從來沒幹過什麼違法亂紀的事兒,這怎麼就鬧到了陛下這兒了?被老爹這一瞪,更是打了個哆嗦。

“好事好事。”朱祁鈺示意胡濙不要用那個眼神瞪胡長祥,趕忙把事情說清楚。

胡濙這才瞭然,自家祖墳真的冒青煙了,看胡長祥的眼神裡這次不再是審視,而是疑惑,自己兒子能有這麼大的能耐嗎?

這孩子天天研究動植物,還真的搞出了一些大名堂來,一種可以在黑土地上廣泛種植的耐寒水稻。

利國利民也。

“先秦時有許子之道,著《神農》、《野老》、《宰氏》等,農家著作,奈何秦末亂世,天下爭雄,其文牘均散佚,今日胡少師次子胡長祥,重拾此道,朕心甚慰。”朱祁鈺略微有些感慨。

農學在東漢末年,徹底失去了傳承。

雖然天子每年春耕祭祀句芒,都會親自扶犁,而地方官員的考成之內,都有勸課農桑,但是農學最重要的思想,仍然因爲儒學當道,不合時宜,最後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儒家不是最喜歡講仁義禮智信嗎?爲何農學這種大仁大義,反而會因爲儒教的興盛而消散?

儒家的核心不是仁義禮智信,而是尊卑貴賤,不逾次行,不要脫離本分,因此儒家才備受追捧。

農家的核心思想是四個字,收穫均分。

就是種到了田裡的莊稼,所有的收穫,應該是這個社會上不同分工的人均分,王公貴族要和農民共同勞動,即君民共耕,而且獲得同等的勞動報酬,也就是收穫均分。

維護尊卑貴賤,不逾次行的目的就是自上而下、合乎情理的對下極致朘剝,你要講收穫均分,那還有必要分尊卑貴賤嗎?

所以農家的消亡,便是顯而易見了。

其實農學家們自己也清楚,他們提倡的收穫均分,和大同世界一樣,是個理想國,是地上神國,是很難很難,甚至不會實現的。

所以他們的主張,民以食爲天重農桑,農爲本民爲基、明確分工以及推崇農具改造,提高畝產、改良作物,最後就是農產品價格和手工業價格維繫公平。

即便是如此,依舊艱難前行,最終連道統都消失不見。

論諸子百家,其實儒學的大同世界是最容易實現的,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帝制是一種妥協之後的最優解,圍繞着帝制產生一系列的階級,是必然的。但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儒家思想變得如同苴草一樣開始腐爛,脫實向虛,變得形而上起來,阻礙歷史發展。

“胡長祥這些稻種,爲大明對東北三省的統治,是有決定性作用的,朕以爲價值一塊奇功牌啊,朕有意打造一家農學堂,專門研究農具、肥料、農務、四時、植保、畜牧、以及農作物,改良農作物、對大航海時代下各種作物的研究,不知胡少師以爲如何?”朱祁鈺看着桌上太醫院呈上來的奏疏,十分確信的說道。

主張收穫均分,在景泰年間,依舊是一件脫實向虛的美夢。

但是主張農產品和手工業製品價格維繫在一個平衡區間,提高農作物的品類和數量,進而提高大明人口數量,還是可以想一想、盼一盼的。

“農學堂?”胡濙有些疑惑的說道:“需要單獨設立一個堂來教授農事嗎?”

朱祁鈺頗爲確認的說道:“需要的,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掌握了江山社稷。”

“誰掌握了糧食…”胡濙面色數變,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陛下這一句話,立刻就讓胡濙醍醐灌頂,這個時候,不是避嫌的時刻,胡濙的疑問,主要是自己的兒子搞出了耐寒水稻,若是設立農學堂,管學大臣自然是的二兒子,胡濙向來不喜歡自己的兒子在政壇裡沉浮,也能避就避讓。

但是陛下的話,讓胡濙立刻清楚的認識到,皇帝陛下比他更加理解農業對大明江山的重要性,這是皇權的延伸,也是大明興衰的大事,這種時候應該舉賢不避親,禮法從來不是不便之物。

一個大學堂,從最初的醞釀到朝中決行、粗定、有成,需要多久的時間?

以京師講武堂、講義堂、講醫堂、海事堂、巾幗堂爲例,海事堂一波三折,甚至改了個名字,從通事堂改爲了海事堂,發揮作用最少也要三年的時間。

可這些學堂,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大明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

“那朕就把朕的想法,交給禮部廷議,拿出個章程來,這番建校,朕擬撥三十萬銀,以作籌建之費。”朱祁鈺見胡濙並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便笑着說明了自己的打算。

和講武堂等學堂一樣,籌建的費用,由皇室內帑單獨撥付,日後的所有開銷和維護,由國帑內帑對半分開,這也是大明皇權和臣權、政務官和事務官、決策權和行政權多年博弈後的一個結果。

胡濙一聽三十萬銀,再聯想到自己給皇帝張羅選秀也只有兩萬銀,只能說皇帝陛下果然該出手時,從無吝嗇。他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胡少師生了個好兒子啊。”朱祁鈺示意興安拿來剛送來的大明奇功牌,掛在了胡長祥的身上,拍了拍他的胳膊,笑着說道:“好好幹,朕很看好你日後的臣就,朕希望,日後大明的糧食能越產越多,百姓們的肚子也能吃飽一些,要是想實現,胡祭酒要多多爲朕分憂纔是。”

“臣定不辱沒君命!”胡長祥跪謝皇恩。

胡濙和胡長祥站了起來,走出了講武堂聚賢閣,而胡濙打量着自己的兒子,有些好奇的問道:“你是怎麼做到的?”

胡長祥面帶猶疑的說道:“後山馬和大宛馬的串串,既有後山馬的耐力,也有大宛馬的高大,在奉聖州軍馬場內,大明的軍馬,比汗血寶馬跑的時間更久,比後山馬更加高人一等,即便是以兒子對軍事淺薄的認識而言,在馬上高人一頭,就是強悍一分。”

“這是爲什麼呢?是什麼決定了它們的耐力,又是什麼決定了他們的身高、顏色、毛髮、尾長?這種雜合,只是在動物上,還是在植物上也有?”

“這是五年前爲了做此事的起因,太醫院在密雲藥廠有數十塊田,爲了篩選出耐寒的水稻,孩兒走遍了順天府,又利用父親的名望,從直隸各府、遼東都司取耐寒水稻,在密雲藥廠做了五年的實驗,將秋日最抗寒的水稻和稻穗最大的水稻的花粉互相雜糅,選育數代,方有此物。”

胡濙一愣,好像的確有這件事,每年皇帝要扶犁祭祀句芒,胡長祥請父親讓各地選育良種上送京師,而當時選的似乎就是耐寒種,還有耐病、根系大等等各種奇奇怪怪的要求,他這才知道兒子這麼些年到底在搗鼓什麼了。

“二位留步,這是胡長祥太醫的奇功牌賀禮。”成敬將奇功牌大禮包遞了過去。

其中有大明皇帝親手製作鋼筆一隻,兵仗局御製鋼筆數只,大明皇帝親手製作懷錶一塊、兵仗局御製輕油宮燈兩盞、輕油若干、奇功牌車駕一輛、這輛車採用的是大駕玉輅的同款避震系統、兵仗局御製軟篾藤椅一把、兵仗局御製金銀彩幣各二十枚、蒙頂甘露十五斤等等。

胡長祥接過了那個奇功盒,不便攜帶之物,便都在車內。

“謝過大璫。”胡長祥拎着盒子,扶着父親上了車駕,自己才坐上了車駕,離開了講武堂。

成敬站在講武堂的門前,樂呵呵的看着車駕遠去的背影,這些東西說貴他不算貴,都是宮裡打造的,除了陛下親手打造的那兩樣,折價不過百銀左右,但是這些東西說不貴,的的確確是萬金難求,就以陛下親手製作兩物而言,用什麼價格去衡量呢?

成敬特別希望多送幾個奇功牌大禮包出去,這代表着又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取得了陛下的認可。

農學堂的設立戶部不反對,禮部也不反對,這可是老尚書的次子,禮部多少要賣這個面子,唯獨這翰林院的聲音最大:一羣泥腿子都沒洗乾淨的傢伙,也配做天子門生?

奈何皇帝不嫌棄,翰林們、國子監的稟生們喊的聲音再大,也是沒任何用。

倒是那幾個月的月考,一次比一次難,難的翰林、稟生們撓頭髮。

而禮部尚書姚夔在大明東華門外張榜公佈進士名錄之前,上了一份《大明興衰疏》,這份奏疏極爲冗長,乃是一道不折不扣的萬言書,這本萬言書,朱祁鈺將全文貼在了邸報之上,內十事不漏一字,不缺一篇,外十事取了兩篇,整本邸報,只有這本興衰疏。

這本興衰疏裡,從內外兩個角度,一共列舉了大明興衰二十事兒,這是舊黨的巨大勝利。

內事十事分別是:

第一事爲:確立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爲皇權和臣權的共同認知,爲基本政治正確。

並且指出,一旦共同認知衰弱,會導致其他共同認知的崛起,無論這種認知是內生還是外來,這種崛起,會從根本上對老朱家的江山,構成競爭甚至提出挑戰。

第二事爲:皇權和臣權的合理界限。

以大明文皇帝親征教諭太子敕爲基本綱領,確定皇權和臣權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權力邊界,更是確立了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基本範圍和權責。

第三事爲:大明基本政治運行邏輯。

即部議、三司、九卿、文華殿廷議、六科給事中封駁事爲基本政治框架來處置國事,並且對黨錮爲害之事,請確律法,來確保黨錮不成爲大明的亡國之禍,以最高滿門抄斬清理朋黨爲第一要務。

第四事爲:反腐抓貪、國之長策。

姚夔在這道奏疏中,將天命進行了量化,國朝貪腐程度成爲衡量天命的一個標準,而姚夔以正統十四年,大明京營貪腐爲例,彼時大明京營凍死了近萬餘人,缺衣少食,無心作戰,按照之前大明京營的標準,哪怕是層層朘剝之下,也不應該連件厚衣服和點乾糧都無法置辦。

第五事爲:警惕勢要豪右掌控大量社會資源後,對政治權力的進一步篡奪。

在這個問題的定性上,姚夔乾脆將此事定義爲了十惡不赦之謀叛大罪,以浙江杭州府仁和縣夏氏威逼利誘任何縣衙蠲免事爲例,勢要豪右威逼各級官府報災逋以謀厚利者以謀反論,以江西學閥爲例,警惕朝士半江西之危局。

第六事爲:警惕贊之倍之,對朝政陽奉陰違,加倍執行反對政令。

確保大明政令能夠得到實施,而不是被蓄意破壞,當以謀反論罪,首惡入解刳院,從犯斬首示衆,家眷流放爪哇等,以收威嚇懲戒之效。

第七事爲:警惕暴力過度使用權力。

以朝陽縣堂和五城兵馬司連糞車都要抓一把之事,要對濫權之事內外禁絕,以此爲量刑基礎,對濫權進行流放海外作爲處置。

第八事爲:確立朝廷擁有社會資源再分配的權力。

以確保朝廷擁有調節各個利益團體矛盾的能力,而這一點上姚夔說的語焉不詳,大抵就是皇帝那套再苦一苦勢要豪右,維持肉食者和勞動者的數量平衡,防止財富過度集中,導致社會經濟活力低下、內需不足等等,這一事,皇帝高瞻遠矚,姚夔並沒有着墨太多。

第九事爲:民亂地方地面官員負責制。

一旦當地掀起了民亂,從巡撫到縣尉統統倒黴的負責制,搞不過可以請朝廷甚至請陛下援助,這一點姚夔的表弟姚龍就是受益者。請皇帝出馬,只要爲國爲民不爲私利,陛下絕不會怪罪。

民亂是封建帝制的最大威脅,作爲被大諂臣胡濙帶了五十年的禮部,終究是站在維繫皇權的角度,以福建民亂大案,確定了這一責任制度。

第十事爲:堅持以考成法爲核心升遷的唯一標準。

這是當年陛下以親征換來的政治成果,不容有失,遴選賢才、過濾素位屍餐官吏,是大明吏治除反腐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工具,也是京官維持自身地位的核心工具,絕不容失。

大抵就是正統十四年八月以來至景泰十四年二月,若干重大事件的政治定性和決定。

內十事之外則是外十事,在外十事的論述中,朱祁鈺雖然原則上贊同姚夔所言,比如以《海夷藩國疏》爲基本形制、開海是紓困內部矛盾的重要工具等等,但是開海剛剛有了一些成果,在很多事兒上,還是霧裡看花,這外十事兒,因爲邸報篇幅有限,朱祁鈺只取了兩件,即海夷藩國疏和開海爲國之長策。

姚夔這本興衰疏,既是大明對過去十四年大明政治大思辨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未來的一個展望與期許。

邸報一登,士林譁然,有志之士,無不痛罵禮部違背禮制,皆是諂臣!

禮部官員沒有文人風骨,就知道當皇帝的舔狗!

因爲姚夔這本奏疏,在不經意間把罵皇帝是亡國之君的翰林、稟生們給罵了一遍。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