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

“大明敗了。”于謙首先喊了一嗓子,無數的傳令官,聽到這句話,愣在了原地。

他們是負責在軍中傳話的騎兵,于謙說什麼,他們只負責傳聲筒,但是完全沒想到于謙的第一句話,就是大明敗了。

于謙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傳下去吧,省的胡思亂想,敗就是敗了。”

大明的精銳,在他們看來戰無不勝的大明軍隊,精銳中的精銳,京師三大營敗了。

京師三大營在關外戰敗,六十六位在廷文武殉國的消息,通過軍報傳到了京城,雖然有些人傳出了這個消息,但是因爲消息的閉塞,小道消息滿天飛,非議湯湯。

于謙在京營的校場上,公開了並確認了這個消息。

校場一片譁然,無數軍士們小聲的交頭接耳,他們的表情各異,但是驚駭和恐懼佔了大多數。

于謙高高伸出手來,慢慢下壓,隨着他的動作,校場慢慢的安靜了下來,他繼續說道:“死了六萬多人,剩餘精銳全軍潰散而逃,大同參將郭登,宣府宣府總兵官楊王,整令殘兵敗將。”

楊王,就是之前于謙提到過的楊洪,乃是宣府總兵官,楊洪之所以被人稱呼爲楊王,並不是他擁兵自重,他也是正統十三年到的宣府任總兵官。

到現在也不過一年時間。

楊洪乃是四朝老將,自幼就守備邊關,遠戍開平府,而後跟隨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北伐,立下了汗馬功勞,隨後就是漫長的戍邊生涯中闖下了赫赫威名。

不僅如此,正統年間的四次北伐,他參與了其中的三次,分別是第二次的豐州之戰,和第三次的以克列蘇之戰,和第四次的土木之變,屢立奇功。

迤北諸部畏懼他的威名,不敢稱呼他的名字,所以叫他“楊王”,這個稱號是敵人給他的,戰神之名無愧。

“我們的皇上被俘虜了。”于謙有平靜的說出了一個更加重磅的消息,炸的校場的議論聲,連不遠處的樹上棲息的鳥兒都飛走了。

炸營了。

于謙卻一句話不說,負手而立,等待着軍士們宣泄着自己的情緒,他們得到消息遠比明公們晚,此時他們才知道了大明皇帝被俘虜的確切消息。

最近城外一直在徵召民夫伐木燒山,城內城牆土築改爲磚砌,並深浚城壕,城牆之上,各牆垛加設了門扉和沙欄木,並且通州運糧的事情,茲事體大,他們當然也聽到了種種的傳聞。

這種戰備的狀態,早就讓京師所有人心緒不寧。

于謙作爲新任兵部管主,在校場的點將臺上,親口的說出了這個消息,無疑讓軍士們惶惶不安。

校場終於慢慢的安靜了下來,于謙站在沙場之上,深吸了口氣大聲的說道:“瓦剌人必然南下傾其全力,攻取我大明京師。”

“宣府和大同因爲整令殘兵,無力馳援,大明京師的守軍就只剩下我們了。”

這句話一出,校場反而安靜了下來,這讓于謙非常滿意。

殘兵在失去組織調度的時候,就會變成兵匪,四處擄掠,當殘兵變成兵匪的時候,他們手中的鉤鐮槍、擡槍和手銃,就會對準大明的百姓。

這些遠比流匪戰力更強的兵匪,就變成了兵禍。

瓦剌部的也先,並不糊塗,他們放任這些殘兵們在山外九州擄掠,瓦剌人也好趁亂南下或者劫掠。

相當一部分的殘兵,到最後都會變成馬匪,一些人畏懼朝廷的追責,最終只能落草爲寇。

這也是于謙爲什麼宣佈這個消息。

根據他的估計,大量山外九州的流民,就要逃回關內,到時候,大明軍隊戰敗,皇帝被俘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

戰敗會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戰敗的人就是最大的戰犯。

整令殘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楊洪和郭登在很長時間裡,都無暇顧及京師。

于謙高聲呼喊道:“郕王殿下監國,殿下告訴某一句話。”

“大明京師失陷,我們的妻子會變成瓦剌人的玩物,我們的孩子,會在額頭上被烙上奴僕的字樣,在瓦剌人內,世世代代爲奴,永世不得翻身,一如當初的燕雲十六州。”

當初魏國公、徵虜大將軍徐達,在攻破元上都的時候,他記錄了下燕雲十六州百姓的慘狀,當時的漢民五百年不聞王化。

他們人人臉上帶字,所有漢民目不識丁,徵召伐北元之兵時,燕雲十六州的百姓,人人影從。

他們可能不識字,但是他們也確切的知道,敵人是誰。

于謙講的並非嚇唬大明的軍士,而是在說一個事實。

“瓦剌人擊敗了我們的京營,他們很強。”

“這一戰,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活下來,我們必須攔下瓦剌人南下的步伐,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做好隨時埋骨沙場的準備。”

“我們可能會死,可能不會死,但是我們不能退。”

“瓦剌人在僥倖擊敗了大明一次之後,他們嘲弄我們是豢養在羊圈裡的羔羊,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不是,我們是大明的將士。”

“郕王殿下告訴某的那句話是,大明雖大,但我們無路可退!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城!”

“大明承受不住第二次的戰敗了。”

“精銳死完了!那,我們就是精銳!”

于謙深吸了口氣,伸出手來,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呼喝道:“我,于謙!在此立誓,我將保衛大明,懷着必死的決心,直到我最後一滴血流乾。”

“當你們在衝鋒陷陣的時候,我將衝鋒在前!違背此誓,人神共棄!”

于謙這句話許下的是血誓,並不是哄騙大明的將士,他真的準備這麼做。

他停頓了許久繼續說道:“現在,校場的大門已開,任何軍士可以隨意的離開,戶部的官員就在門外,將自己的軍戶換爲民戶,就可以走了。”

校場的將士們開始小聲的議論着,一名軍士猛地衝向了校場的大門,並且氣喘吁吁的掏出了自己的軍戶信牌,遞給了等在門外的戶部官員。

這讓戶部的那名官吏有點愕然,他滿是疑慮的看向了站在點將臺上的于謙。

于謙點了點頭,囑咐了身邊的副將去傳個口信兒,讓戶部的官吏照辦就是。

這名軍士喜出望外的看着自己的新的民戶信牌,走了幾步,滿是疑惑的看着寂靜的校場。

只有他一個人離開,場面安靜到了極致。

京師的風很大,卷着校場的沙土,讓校場內的軍士們的身影,若隱若現。

隨着時間的流失,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走向了校場門前,全都被放行了。

其實看似人多,但最後拿到的名冊上,只有百餘人而已。

“將這卷軍戶黃冊上的名字塗黑吧,從今以後,他們就是民戶了。”于謙不怪他們膽怯。

朝中那些食君之俸的明公們,都有想要逃的,爲何要苛責普通的軍士呢?

“還有人嗎?若再不走,軍令如山,就沒有走的機會了!”

于謙撐着腰,聲音裡帶着很多的驚喜,居然有這麼多的軍士會留下來!比他預想的要好太多太多了!

兩萬餘軍士,只有一百人走了。

再沒有人走了,他們就站在風中,雖然手在抖,但是依舊留了下來。

于謙的嗓音裡帶着沙啞,他用力的呼吸了幾口,才平復了心情,伸出手在空中用力的揮舞了一下,大聲的說道:“很好,很好,很好!你們讓我感到欽佩!”

京師保衛戰,並不好打。

此時還不肯退的人,多少都做好了準備,無論是爲了大明,還是爲了他們的家人,他們都有不得不留下來的理由。

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呢?

于謙有些哽咽,或許是因爲風沙比較大,或許是自己有感而發。

至少於謙知道,多數的大明百姓,和于謙一樣,爲了大明,或者爲了家人,可以死不旋踵!

這就夠了。

這段時間,于謙真的是太糟心了,朝中議南遷者衆,他頂着那麼多反對派做的事,現在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守衛京師,擊退瓦剌,是對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