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

盧忠作爲極爲專業的錦衣衛指揮使,只要陛下有命,陛下不猶豫,他是絲毫不會猶豫的,他被罵了多少次的酷吏了。

但是他從不膽怯,因爲他的背後是陛下。

哪怕哪天真的鬧得不堪,他必須死罪的時候,他也會毫不猶豫的赴死,陛下會寬待他的家人。

但是他害怕陛下猶豫,一旦陛下猶豫,那事情會變得格外的麻煩。

好在,陛下果斷。該出手的時候,絕不留情。

在盧忠看來,陛下是極爲寬仁的,在月初就明旨下詔,勸諫勢要豪右,不要生事,不要找死。

該懷柔的時候,陛下苦口婆心的良言相勸,甚至親自下場,提醒他們這麼做的危害。

但是他們依舊要和陛下過兩招。

盧忠看到了陛下離開的身影,繼續做着自己的活兒,抓捕所有膽敢違抗聖旨之人。

這次的抓捕事涉兩淮、南京、浙江、廬州等地的豪商、鹽販三百五十餘人。

而這次的抓捕並非僅僅抓捕首惡那麼簡單,還要進行抄家,對各商賈家人進行流放。

作爲專業的錦衣衛,盧忠開始了他專業的抄家之路,他已經盯着這幫人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如何抓捕、如何抄家都已經預演的許多遍。

這一天,金陵城,終於想起了被錦衣衛支配的恐懼。

但正如於謙所言,有文無武,無以威下;有武無文,民畏不親;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太祖高皇帝開闢,和北元爭天命,爭了一輩子,最終把北元的帝號徹底打掉,爭到了天命。

太宗文皇帝爭道,爭這興文匽武,還是興文振武之道,最終通過不斷的開疆闢土,對外征伐,爭到了興文振武之道。

太祖太宗弘毅堅韌,文治武功赫赫,但是總是有些遺憾,比如這江南的財經事務,因爲西虜逞兇,軍事威脅加劇,遷都北京之後,這江南財經事務一直懸而未決。

陛下再至江南,除了刀子以外,還有另外的手段。

寶源局的王炳富押解着超過了三十億枚銅錢,來到了金川門外,開始裝卸這些銅錢。

盧忠剛剛忙完了抄家之事,立刻就奔赴金川門,在戶部郎中王祜、內帑太監林繡、錦衣衛的看管下,三十億枚銅錢,被押解到了寶源局。

王炳富作爲寶源局主事,沒有休息,立刻前往南京寶源局錢張榜公告換幣之事。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王炳富手裡拿着一個喇叭大聲的喊道:“我知道你們想要問什麼!”

“大家聽我說!”

“所有人手中的飛錢、盜鑄錢、都可以到寶源局來更換景泰通寶,但是兩枚飛錢只能更換一枚景泰通寶!”

“大家排隊等候,這次,咱們寶源局帶來了三十億枚銅錢!保證每個人都有銅錢可用!”

“你們沒看到從長江來的那麼多大船嗎?上面全是銅錢!”

“大家不要慌張,陛下是英明的!馬鞍廠已經定製,日後這銅錢,如同那長江的水一樣源源不斷!”

“完全不必擔心!”

工部尚書石璞、工部右侍郎王巹、勝州廠主辦蒯祥、石景廠主辦徐四七、寶源局主事王炳富,他們早就開始了琢磨祖錢鑄造母錢,母錢發往各地官冶所進行鑄錢之事。

而且他們攢了這麼多的銅錢,就是對自己鑄造的銅錢,極有信心!

王炳富也懶得多廢話,請了緹騎來穩定秩序後,便開始讓百姓兌換景泰通寶。

爲了讓速度更快一些,朱祁鈺還下旨讓應天府衙和魏國公府出人出力,配合兌錢之事。

徐顯宗一看終於來活了,心裡那些惶惶不安,立刻消散了許多,他親自坐鎮寶源局,監督兌換之事。

徐顯宗不懂財經事務,但是他是魏國公,只要坐在寶源局內,就是震懾。

前五天的時間是人最多的時候,王炳富請旨解開宵禁,讓日夜等候的百姓早日拿到景泰通寶。

終於到了第六日,已經有點累癱的王炳富,看着已經減少的人羣,鬆了口氣,昏昏沉沉睡去。徐顯宗終於離開了寶源局,回到魏國公府立刻倒頭就睡。

這天底下還有駁了大皇帝的面子,對皇帝大放厥詞,還活的好好的人嗎?

有,一個叫王復,在和林。

一個叫柳七,這次作爲力役,來到了南京城下。

朱祁鈺曾經拿着七品參政通政的牌子,到民間走訪,遇到了柳七(260章)。

朱祁鈺問柳七對京師有何不滿,柳七說當官的都不是好東西,不跟朱祁鈺分說,推着他的車走了。

柳七住在朝陽門外的民舍之中,這次押運,除了服力役之外,還有一定的賞錢。

柳七拿着自己的賞錢,掂量了下,他休息一日後,會再做力役,押解陛下送至北衙京師的銀兩。

這回去一趟,還有賞銀。

雖然耽誤過年,但是柳七絲毫不覺得辛苦,這一趟力役服完,明年一整年他都不用服徭役了,而且還有得賺。

陛下有勞保局,計省覈算了日程之後,在徵調民夫這事兒上,會將徭役折銀,然後多退少補。

柳七在茶店裡吃了一盤豆腐乾絲,塞了兩個燒餅之後,以歪歪的腳步漫步在秦淮河畔,他看着那些停泊着的畫舫,連連感嘆南北風俗不同。

“又是你!”

異口同聲。

南京城沒幾個人見過皇帝長什麼模樣,朱祁鈺整日裡掛着「山東豪商」的名頭活動,正好碰到了吃完豆腐乾絲、燒餅的柳七。

“你也隨陛下親征了?”柳七樂呵呵的問道。

柳七是陝西人,他入京之後,陛下已經在太廟殺了稽戾王,卻是不認得皇帝。

在柳七心目中,皇帝應該是長得鳳眸龍頭,要不怎麼能是皇帝呢?

朱祁鈺點頭說道:“是隨陛下南下來了,你這怎麼到了南京?”

柳七好不容易碰到一個熟人,還是個七品官,雖然他不知道七品官多大,但是縣太爺好像就是七品官。

而且朱祁鈺說話極爲客氣,柳七自然也不懼怕。

柳七絮絮叨叨的說完了一路上順運河而下的見聞。

“唉,這南京城真是繁華啊。”柳七看着秦淮河畔,不住的感慨。

朱祁鈺點頭,的確很繁華,但是這種繁華容易迷人眼。

柳七忽然開口說道:“你不是那個什麼議政嗎?”

“你能跟陛下說說嗎?要是能夠把這力役折銀就好了,每年給錢一千,本來俺都尋到了個學徒的活兒,說學點手藝,這就給耽誤了。”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這個呀。”

戶部給事中任元祥曾經在鹽鐵會議上說:「取於民者,不過三端。孟子所稱粟米、布縷、力役」。

“急不得啊。”朱祁鈺搖頭說道:“陛下也有陛下的難處不是?”

柳七嗤之以鼻的說道:“你膽子小就是你膽子小唄!不敢跟陛下說,陛下什麼人,能有什麼難處!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朱祁鈺哂笑,笑着說道:“那改天咱跟陛下說說這事兒。”

柳七拍了拍手說道:“俺不跟你扯了,待會兒就得去碼頭,乘船到密州市舶司去,陛下這次南下可是賺了不少銀子,三桅大船都裝了四舶!”

朱祁鈺看柳七真的要走,笑着說道:“正好咱也有事兒忙,那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柳七匆忙的向着金川門方向而去,他要押解銀兩前往密州市舶司。

而朱祁鈺向着西安門方向而去,他要去廷議。

朱祁鈺來到了文華殿,衆臣一看陛下的打扮,就知道,陛下又是微服出巡去了。

于謙有些疑惑,難不成錦衣衛到了南衙之後,就變弱了不成?

媚香樓光是坐罪的就有三百多人,而且緹騎四處查補,整個京師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但凡是飛魚服路過,莫不是瑟瑟發抖。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羣臣見禮。

朱祁鈺示意他們平身,開口說道:“盧指揮,查補完了嗎?”

盧忠俯首說道:“剛抄完家,這次大約又起運了三百多萬兩銀子。”

“不是很多。”朱祁鈺點頭,銀子的數量不多,是應該的,因爲李賢已經在南京地界“橫徵虐斂”了七個多月。

在巨大的軍事威脅和糧餉不足的境遇下,李賢和叛軍,可謂是用盡全力了。

但是銀子不多,不代表收穫不大。

盧忠作爲緹騎,他很巧妙,很隱晦的在廷議中隱蔽了一部分收穫,這部分收穫纔是這次收穫的主要部分。

戶部郎中王祜敏銳的察覺出了不對,他本來都打算停下,但是忽然想到了金濂在臨行的咆哮的模樣。

王祜忽然開口問道:“那實物呢?”

盧忠和林繡嘆息,沒瞞住外廷,這次的最大收穫就是實物。

林繡無奈的拿出了賬本,遞給了王祜說道:“實物統計起來比較麻煩,大約有布絹三十多萬匹,相當於三十萬鹽引的淮鹽,二桅船舶數千,三桅大船二十七艘,漕運平底船千餘,米豆七百三十萬石,還有田契三萬餘頃。”

王祜看完了賬本,憤怒至極的說道:“陛下,他們這是欺君之罪啊!只說銀錢,是準備上下其手貪墨鉅萬啊!”

“陛下!”

朱祁鈺不置可否,壓根沒搭話,他已經看過賬目了。

趙武衍、蕭敬唐爲首的這夥頑固分子,聯袂的效率還是太低了,戶部已經至南京了。

這戶部的人,現在怎麼都這麼市儈,不就是點實物嗎?至於咬着不鬆口嗎?

這是捨本逐末!滿是銅臭味!

王祜眉頭緊皺,立刻明白了其中關鍵,是時候提筆上諫,與陛下痛陳利害了!

林繡笑着說道:“王侍中不必憂慮,陛下不是說了嗎?回京之後再算賬嘛。”

戶部和內帑到底什麼時候會打起來,朱祁鈺以爲在他回京之後,必然會吵的天翻地覆。

但是在那之前,南京仍然不是絕對忠誠。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朕發現了一件事,百姓們會嘯聚山林,聞風而動,似乎從未聽說過,勢要之家,互相呼應,聲氣相通。”

“他們不嘯聚嗎?不,恰恰相反,他們隨時隨地的都保持着一種默契的聯合,是一種十分平常的、自然而然的狀態。”

這是于謙在十二團營前往太行山、勾注山和燕山平定山匪之前,于謙的諫言。

于謙始終在提醒陛下,勢要豪右之家,總是頗爲默契的聯合在一起。

“朕南下的時候,以爲這次勘定叛亂,最大的敵人是會昌伯、靖遠伯這些跳樑小醜,朕滅了叛軍,將其斬首示衆。”

“朕以爲最大的敵人是不知天命的妖魔鬼怪,朕親自攛掇着他們,最終將他們在媚香樓一網打盡。”

“朕本以爲到這裡就結束了,萬萬沒想到啊!”

“他們依舊在抵抗着朕。”

軍事勝利的目的是爲了讓敵人失去抵抗能力,最終通過政治經濟等手段,是敵人服從於自己的意志。

但是很顯然,南衙還在抵抗着皇帝的意志。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朕今日走了很久,京師的煤柴、米粱、布絹等物,雖然比之前他們故意囤積居奇,投機的時候,低了一些,但也只是低了一些,價格依然比以往要高許多。”

“一個現象非常有趣,朕的御製銀幣,依舊不能在南衙購買整批的貨物,甚至不能在兩淮、南京、浙江等地,購買整批貨物。”

南衙的這種抵抗風力,隨着爲首的趙武衍和蕭敬唐等數百人,被抓進了錦衣衛衙門,有了緩解的趨勢。

但是正如於謙所說那般,他們依舊在抵抗着,只不過從聯袂,變成了默契。

這個時候,就不是動刀子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朱祁鈺滿是笑意的說道:“他們不想用朝廷的鬥斛、權衡、符璽、仁義,而是想用自己的規則去運行。”

“反映到財經事務之事上,他們依舊不肯讓御製銀幣在江南諸省真的流通起來,現在在沉默的抵抗。”

“沒關係,這事也簡單。”

“他們抗拒,朕就多進出幾次,他們自然就習慣了。”

李賓言愣愣的問道:“陛下,爲何不直接用銀兩購買整批貨物呢?”

“臣不是糊塗,昨日杭州府來了消息,西湖水開始結冰了,大寒潮要來了。”

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
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