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御史彈劾于謙,這卸磨殺驢的速度也太快了。

瓦剌狗韃子昨天才剛撤出關外,于謙指揮這京營追擊出了居庸關,剛回到京中。

御史們就迫不及待的彈劾于謙。

卸磨殺驢、上屋抽梯,翻臉的速度,比翻書還要快!昨天還在說,于謙挽狂瀾於既倒,今天就說于謙,權臣也!

于謙任少保,總督軍務,這個總督軍務,主要指的是現在的十團營,二十二萬新勝大軍。

而他手下依然有楊洪、石亨、範廣、劉安、孫鏜這些善戰之將,這些軍將是很相信于謙的。

尤其是于謙的請功奏疏上,並沒有因爲他個人的好惡,有任何的偏袒。

比如石亨明明和于謙有舊怨,但是石亨依舊得以封侯。

賞罰分明,是戰後人心向背的一個最最最重要的事。

而在朝堂上呢,工部尚書石璞,在之前京師保衛戰中,一直想去兵部當個侍郎。

戶部尚書金濂,爲人剛正,于謙又是渾身正氣,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他們天然聚集在一起。

兵部、戶部、工部,幾乎都站在於謙一側。

而皇帝朱祁鈺呢?

新登基,才倆月,朝中並沒有親信。

一個詞,幾乎同時在羣臣的心頭冒起,權臣。

霍光、王莽、曹操、司馬懿、桓玄、劉裕、高澄、楊堅、李林甫、童貫、蔡京等等人名,似乎是在於謙身上打轉。

像啊!現在的于謙怎麼不像個權臣呢?

但是轉着轉着,這些個人名,又消失不見了,反而冒出個諸葛亮來。

無論怎麼看,如此權勢滔天之下的于謙,在已經做出廢立之事之後,並沒有選擇權臣路線。

而是走了另外一條,輔佐君王,秉身人臣之忠心之能事。

大勝之後巡視邊方,讓陛下收回軍權。

歷朝歷代,對諸葛亮的評價如同過江之鯽,而且越往後,評價越高。

因爲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隔壁也先的爹脫歡、脫歡的爹馬哈木,包括也先,日思夜想的事,就是稱汗。

于謙又堅定的執行着朱祁鈺的命令,支持朱祁鈺幾乎所有的決策,于謙最多隻是覺得陛下太過於激進了,而且很多並不符合大明的情況。

于謙的反對,更像是防止陛下的良政變成惡政,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無法達到更好的效果。

他需要再詳細瞭解、走訪、調查清楚之後,再進諫言,將事情辦得儘量,盡善盡美。

于謙爲了反對而反對。

這名御史彈劾于謙的賞罰,是在廷武勳都沒意見的功勞簿。

他這個御史倒是有意見了。

俞士悅本來美滋滋的聽着朝堂的朝議,結果御史直接把他給點了出來。

“御史害我!”

俞士悅整個人都有點麻了,他一點都不想爭這個功勞,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可以把這份功勞給金濂,也可以給於謙,甚至能給陛下也可以。

可是呢?

這個名御史,點了他的名字。

“哦?”朱祁鈺來了點興趣,都察院終於起了一點作用了,在彈劾這件事上,發力了!

終於找到了可以攻擊于謙的內容嗎?

“俞尚書!”朱祁鈺樂呵呵的問道。

俞士悅臉都擰到一起去了,他出列長揖說道:“陛下,臣的確是甲不離身,在德勝門上,守了五天五夜,不過這怎麼能算功勞呢?”

“就連陛下都親自披掛上陣,臣做這點事,算事兒嗎?!”

“根本不算啊!”

朱祁鈺看着俞士悅的樣子,頗爲好奇的說道:“有功則賞,有過則罰,俞尚書想要什麼樣的賞賜?”

“臣不敢!”俞士悅打了個哆嗦顫顫巍巍的說道:“臣什麼都不要。”

他上城頭是有原因的,他把妻女送回了南方,這件事還被人抓到了辮子,還被捅了出來。

他上城頭,守這五天五夜,就是爲了功過相抵。

于謙自然是知道了俞士悅起了這種心思,就沒有給俞士悅記功,這可倒好,御史當廷講了出來,他整個人都傻了。

朱祁鈺看着俞士悅滿頭是汗,再看着于謙一臉無奈的模樣,忽然想起了,之前就是這個御史,彈劾俞士悅把妻兒送走了。

御史的彈劾,怕不是一炮雙響。

“俞尚書,朕要的花名冊的奏疏寫好了嗎?於少保那邊英烈祠還等着要呢。”朱祁鈺分給俞士悅一個任務,就是給大明軍隊改名。

俞士悅立刻從袖子裡拿出一本奏疏遞給了成敬,成敬遞給了興安,興安才轉手遞給了朱祁鈺。

俞士悅忙不迭的說道:“寫好了,寫好了。”

“很好,歸班吧。”朱祁鈺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俞士悅歸班。

“陛下,他…”御史還要再說。

俞士悅直接急眼了,他大聲的說道:“我有沒有功勞,我不知道嗎?用你說嗎?用你說嗎?!”

“沒有!就是寸功未立!”

朱祁鈺強忍着笑意,讓御史歸班。

“陛下臣有本啓奏,彈劾于謙太專,請六部大事同內閣奏行!”另外一名御史立刻站出來說道。

朱祁鈺揮了揮手,讓這名叫顧耀的御史,算是老調重彈了,這沒啥新鮮勁兒了。

這種論調從最開始就有了,朱祁鈺一併以戰事緊張,皆由於老師父便宜行事,給打了回去。

現在又出來說這個事。

于謙敢專權,干涉六部大事,如同內閣首輔一樣,跑到郕王府奏請行事,那都是朱祁鈺給於謙的權力。

“陛下…”御史顧耀還要開口,據理力爭。

金濂卻出列朗聲說道:“臣以爲於少保以兵部尚書入閣辦事,兼大學士,依祖訓,請六部大事,雖然陛下尚未組閣,但並不違制。”

“戰事緊急,羣臣焦慮而無定計,臣以爲這彈劾,頗有些無理取鬧了。”

金濂就差指着顧耀的鼻子罵了,敵人打過來了,你們這幫人除了哭哭啼啼,有一個能站出來主事的嗎?心裡沒點數嗎?

戰事協調六部之事,有何不妥?

況且於謙幾乎事事啓奏陛下,連跟城外的先鋒打仗,都要請示,哪有一點僭越之舉?

朱祁鈺猶豫了下說道:“興安,把你派人前些日子去直沽買乾魚的事,講一講吧。”

興安一愣低聲問道:“陛下,真的要講嗎?”

“講。”朱祁鈺點了點頭。

興安轉過身來,仔細考慮了半天,朗聲說道:“陛下九月中旬喜歡吃直沽產的乾魚,就讓咱家再買些來。”

“於少保說,他家裡自己家做的乾魚,讓咱家去拿。”

“陛下不讓咱家白拿,讓咱家揣着錢到了於府,於少保家眷說,他們家沒有乾魚,也不會做乾魚。”

“陛下知道後說:乾魚太鹹了,不吃了。”

“陛下還說,於少保的勸諫,總是繞着彎兒的勸,不太容易聽的懂。”

“陛下又說,於少保日夜分國憂,不問家產,若無於少保,令朝廷何處更得此人?讓咱家以後不要再遞彈劾於少保的奏疏了。”

“陛下,臣講完了。”(出自《明英宗實錄》190卷,原文最後作者說有註解。)

于謙的勸諫並不太好聽懂,但是朱祁鈺卻聽懂了。

于謙的諫言是:他家裡沒有乾魚,也不會做乾魚。

其實說的是百姓的家裡,沒有乾魚。

兵禍至,跑去買百姓的口糧乾魚,百姓家裡有,也會說沒有;若是讓現做,必然說不會做。

這就是于謙想說的話。

其實……除了乾魚還有真定河畔的野菜,朱祁鈺都讓停了。

“顧御史,可還有要說的嗎?”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問道。

這是朱祁鈺在用自己的皇權,爲于謙做事背書。

也是替于謙進行了辯護,于謙的勸諫總是這麼的溫和。

從來沒有梗着脖子大聲的喊,陛下,你這兒不對!陛下,你那兒不好!

于謙沒有任何的不恭敬的地方。

就是勸諫陛下不要擾民,還拐了那麼大個圈子。

權臣會放下攬京營大權的好機會,跑去山外九州巡撫,放棄京營?

權臣都乾點啥?

殺帝結髮妻許配自己的女兒;

不停的刷名望團結所有朝臣;

提着劍殺了皇帝嬪妃,還讓逼皇帝低頭認錯;

裝瘋賣傻趁着皇帝出巡兵變;

養寇自重大權獨攬;

征戰天下,軍權在手,滅皇家宗室滿門,自己上位;

毆帝三拳而去等等。

(依次是霍光、王莽、曹操、司馬懿、桓玄、劉裕、高澄。)

這纔是權臣啊。

于謙這恭恭敬敬還回兵權,怎麼看也不像是權臣該有的樣子,這都要彈劾,朱祁鈺還要煞有其事的查辦。

是打算逼着于謙造反嗎?

“陛下從諫如流,乃是英主,臣謝陛下聖恩。”于謙還以爲要上演飛鳥盡,良弓藏的事。

可是陛下卻是如此迴護。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愛卿儘管去做便是。”

他還指望着于謙這把刀,能夠砍下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的農莊法,這塊最硬的骨頭!

自然要爲于謙站臺。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天底下是沒這種道理的。

無論哪個朝代,只要涉及到了土地田畝政策,哪次不是打的生靈塗炭,哪次不是打的血流漂杵?

既然于謙願意做,朱祁鈺自然要給予最大的支持。

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904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
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904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