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

在棋盤園木匠罷工這件事上,泉州府的衙門反應非常微妙,他們不敢答應那些東家們要求,而是讓東家們找了勞保局去協商此事。

這和過往衙門和東家們的關係迥異,過往衙門的老爺們和東家們沆瀣一氣,坐在一桌上喝酒。

泉州府衙門的這個反應,是有歷史教訓的。

葉宗留和鄧茂七的綱領是剪除貪官污吏,這個口號得到了深入而徹底的執行,但凡是一個貪官污吏跑得慢些,都是被砍頭的下場。

歷史教訓就在眼前,泉州衙門可不敢惹得衆怒。

而勞保局找大把頭協商無果之後,東家們才上門勸木江們上工,只不過這個勸人的手段,實在是不夠溫和。

二十三間巷這邊住的都是青樓女子,這麼大的熱鬧,這些女子們就站在窗欄邊,指指點點。

大明皇帝的儀仗,就緹騎而言就有千餘人,這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皇帝的身上。

朱祁鈺聽完了前因後果,左右看了看,這煙花巷絕對不是判案的地方,便讓滕昭將一干主犯拿到府衙審問。

于謙想了想說道:“陛下,臣留下來處置吧。”

羣衆工作是于謙另外一個擅長的領域,眼下木匠們聚集了少說千餘衆,這一個不好,就是要出大事的,尤其是一些隱藏在工匠裡壞的流膿的工賊,這些需要警惕。

于謙處置這種事已經有了近三十年的經驗,他知道該怎麼做,該怎麼說,才能讓事情安安穩穩落地,而不是橫生枝節。

朱祁鈺來到了泉州府衙,就一直在等各方傳來的消息。

一直等到各種事主到齊,朱祁鈺才放下了手中的卷宗,對着泉州知府嶽正說道:“你這個太守做的不錯。”

嶽正是順天府人士,正統十三年的進士榜眼,通州漷縣府衛軍戶,嶽正是父親是府衛軍指揮嶽興,早亡,嶽正打小住在通州興隆寺內。

景泰元年請旨隨姚龍入福建,至泉州府安溪縣做知縣事,而後九年累遷泉州府知府。

嶽正爲官一方,雖然不如陳宗卿在松江府那般是陳青天,但還是處事公正,時人稱賢。

“食國俸忠君事,臣不敢懈怠。”嶽正趕忙俯首說道。

朱祁鈺一擡頭就樂了,棋盤園木工廠的東家,一共五人至府衙,每個人都被打的鼻青臉腫,臉頰腫的老高,木匠師傅們雖然礙於皇命沒有下死手,但是打的還是特別狠。

棋盤園的木工廠,大多數都是永定胡氏主辦,一共兄弟五人,這五兄弟,都被揍了一頓。

工匠這邊則是三個五大三粗的壯漢,站在那兒就跟三座小山一樣,爲首的名叫陳印,是江西金溪人。

“工坊是否毀壞?”朱祁鈺開口問道。

嶽正左右看了看,站了出來說道:“沒有。”

“胡文虎你來說,工坊可有損毀?”朱祁鈺看向了五胡東家問道。

胡文虎是五兄弟的老大,他站了出來,哆嗦的說道:“沒,沒有。陛下,臣一直按時付薪從未拖欠,還請陛下明察啊。”

“今天臣上門去和幾個大把頭商量,帶點人,就是爲了以壯聲勢,絕無他意啊。”

從不拖欠勞動報酬,這種天經地義的事兒,在胡老爺的口中就成爲了一種恩賜。

朱祁鈺嗤笑了一聲,按時付薪,是胡老爺高道德的體現嗎?

其實是福建經過戰亂之後,壓根沒多少壯丁,正是黃青不接的時候,松江府的東家們可以大喊一聲,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但是福建的東家們,卻完全不能這麼說。

四處都是搶人,伱不付足夠的勞動報酬,工匠們就挪窩了。

“大把頭,你來說說,事情的經過。”朱祁鈺看向了陳印。

陳印略顯有些木訥,張口說道:“這不是東家第一次找我們了,上一次來就吵了一架,差點還動了手。”

陳印的確是不擅言辭,這第一句話就印證了五胡帶着人去的原因,是上一次沒談攏還差點動手,佐證了五胡帶着數百人前去以壯聲勢的說辭。

福建的宗族械鬥的規模一直非常龐大,動則數百人,也不算稀奇。

“你繼續說。”朱祁鈺點頭繼續問道。

陳印老老實實的說道:“現在沒日沒夜的幹,還不如在雞籠島伐木的同鄉賺得多!”

“在那邊,幹三年還給分地,雖然沒有地契,但是都是良田,我們這些人,一合計打算去雞籠島去,那邊給的多,或者東家願意給更多的錢。”

陳印不善表達,其實他這句話裡,還有雞籠島的產業發展。

原木輸出爲主的產業結構是附加值最低的產業,所以雞籠島本地也在投入建設大量的木工廠,而且這些木工廠,大多數都是官廠,這些木工廠爲了吸引工匠,也是肯下本。

這自然影響到了福建的木工廠了。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事情終於來到了矛盾的關鍵點,勞動薪酬的談判,他笑着問道:“你們現在一年掙多少?”

陳印認真合計了一番說道:“熟工一年二十個大銀板,學徒一年只有十二個。”

朱祁鈺愕然,一年二十個大銀板,就是二十枚御製銀幣,京營的普通軍士的俸祿,大約和這個相同。

五胡跪在地上,臉腫的跟頭豬一樣,聲嘶力竭的喊道:“陛下啊,這要是再漲,我們也沒法幹了啊!”

“哦?是嗎?你要知道在朕面前撒謊,等於欺君,來人,盤賬!”朱祁鈺一聽這個,立刻露出了一個玩味兒的笑容。

再漲薪,就幹不下去了?

他不信。

朱祁鈺到底要給他盤盤賬,看到底是不是漲薪工坊就活不下去了。

大明眼下的風口是造船業,作爲造船業的上游,給勞動者增加點報酬,工坊就活不下去了,朱祁鈺一萬個不信!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陛下,這,這…”胡文虎終於意識到他碰到了一個較真的皇帝,這一下子就有些急眼了。

他當然是誇張的形容了行業的生存現狀,而訓練有素的的緹騎們帶領着大明戶部官吏,沒用多久就盤清了賬目。

在五年內,永定胡氏在棋盤園的木工作坊,賺出了半個二十三間巷,這種煙花地的產業都是以昂貴著稱,大約價值五十萬御製銀幣。

木工作坊的毛利率極高大約爲57%,從雞籠島到福建的圓木,在木匠工坊進行加工之後,供應各個造船廠的就能賺一半左右。

而在刨除了所有成本之後,五胡的棋盤園木匠工坊每年的淨利潤率高達33%,這就是站在風口之上的結果。

朱祁鈺將最後的結果,扔到了五胡面前,笑着說道:“胡文虎啊,你好大的膽子!來,你跟朕說說,什麼叫再漲薪,就活不下去了?”

“陛下饒命。”胡文虎這才意識到他那句爭辯的話,到底犯了怎麼樣的錯誤。

在封建帝制之下,在皇帝面前說假話,還被拆穿了,那可是要觸動非刑之正,陛下完全可以以欺君二字,砍了他們全家。

欺君是什麼下場?不用朱祁鈺多言,幾個緹騎已經按住了五胡。

朱祁鈺則揮了揮手示意緹騎放開胡文虎等人,開口說道:“既然按時付薪,朕就不嚴懲了,回去之後,好好商議,不要再打起來,生意,合得來就合,合不來,就一拍兩散便是。”

“何必鬧得這番境地呢?”

“謝陛下隆恩,謝陛下隆恩。”胡文虎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不停磕頭。

朱祁鈺對着大把頭陳印說道:“日後就該罷工罷工,給的少了,要求給多點,合乎法理。”

“謝陛下。”陳印其實一直非常擔心,他們的行爲引起了朝廷的不滿,畢竟涉及到了造船廠的木料供應,但看陛下的意思,是支持他們停工停業,來要求待遇問題。

這讓陳印懸着的心,終於放下。

朱祁鈺沒有選擇嚴懲五胡,因爲當下的大明的勞資矛盾,主要就是集中在了勞動報酬是否能夠妥善支付之上。

爲了解決這事兒,戶部出了個仿照大明京營發餉,提前儲蓄勞動報酬的方案,並沒有得到朱祁鈺的首肯。

而這個案子,朱祁鈺沒有處罰任何人。

這豈不是說,這熱鬧白看了嗎?

並非如此,君有動作,兆億庶衆鹹瞻仰,以爲則而行之。

朱祁鈺這趟熱鬧看完,確定了兩個常例。

第一個認真履行契約付給勞動報酬的東家,並不會被爲難;

第二個常例,則是大明的工匠們,聯合起來停工歇業,合乎法理。

他在劃線,劃出了勞資關係上的兩條基本底線。

不能不給報酬,工匠可以罷工。

工會是大明工匠們的組織,這種組織民間本身廣泛存在,在工匠中頗有名望的工匠被叫做大把頭,而罷工則是鬥爭手段,也是一種極其溫和的鬥爭手段。

匠城是爲了保證勞動者們不用付出再生產成本;而工會是將工匠組織起來,更加有序的通過鬥爭手段,爭取勞動報酬。

而鬥爭手段有許多,停工是一種最爲溫和的手段,如果連停工歇業都不被允許,那鬥爭的手段就會愈發激烈和無序。

這也是朱祁鈺作爲皇帝,不想看到的。這和他追求的目標,讓大明再次偉大是背道相馳的。

朱祁鈺回到了別苑的御書房,于謙一直在思索陛下爲何一反常態。

在確定了永定胡氏的五胡兄弟欺君之後,他還以爲定興胡氏要被抄家滅戶,但是顯然陛下並沒有那麼做。

這讓于謙稍顯迷惑,按照陛下過往的狠厲,這胡氏能夠保住性命和家產,實在是罕見的很。

朱祁鈺坐在軟篾藤椅上,看着于謙臉上的神情,笑着說道:“胡文虎又沒幹什麼,他們第一次去和大把頭談的時候,吵了起來,第二次帶了人去,還被揍了一頓。”

“今天朕去查賬,還有緹騎走訪,胡文虎每個月都定時支薪,五年來,從未拖欠。”

“雖然大多數原因,是因爲福建特殊的勞資關係導致的,但是胡氏,也算是朕這些年看的熱鬧裡,算的上良心的那一個了。”

朱祁鈺不是殺人狂魔,也不是什麼血手人屠,他作爲皇帝,主要職責就是調和和平衡各階級的矛盾。

既然東家在這個普遍欠薪的時代裡,能夠遵紀守法的支付勞動報酬,朱祁鈺也沒必要過分嚴苛,因爲一句話,就把胡氏抄家滅戶。

他繼續說道:“元季君臣耽於逸樂,循至淪亡,其失在於縱弛寬待,大抵聖王之道,寬而有制,不以廢棄爲寬,簡而有節,不以慢易爲簡,施之適中,則無弊矣。”

這段話是明太祖寶訓之中,洪武二年正月庚子,明太祖高皇帝於元舊臣馬翼的對話,大意就是寬嚴簡繁之間,應當施之適中,而不是一味的嚴刑峻法,也不是一味的縱弛寬待。

于謙依舊是有些迷惑的看着陛下說道:“臣仍有惑,陛下允許工匠們停工歇業嗎?”

停工歇業勢必要影響到大明幾大造船廠的正常生產,甚至牽一髮動全身,全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

今天的停工歇業,時間尚短,若是時日稍長,其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會影響大明水師的船舶下海。

朱祁鈺思考了一下說道:“工匠的階級的形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鼓勵這種階級的誕生,而鼓勵的手段,就是允許他們有溫和的、自發的鬥爭手段。”

“而停工歇業,是一種最溫和的手段了。”

于謙這才恍然大悟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什麼手段不溫和呢?

元朝末年的時候,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四月,朝廷強徵民夫修治黃河決口。

民工挖河時,發現有一獨眼石人,是時,流傳於民間的謠諺曰:“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不允許工匠或者民夫們採用溫和的罷工手段去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那就只能讓民夫們用最激烈的手段去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了。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如果不肯去讓勞資矛盾用溫和的手段去釋放和緩和,那就築起堰塞湖,等到決口的那天,就是勢不可擋了。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730章 無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688章 康國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
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730章 無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688章 康國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