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

大明的官鑄錢,洪武通寶多數都用於朝貢貿易了,永樂通寶多數用於海貿,大明的官鑄錢向海外流失,也是老調重彈了。

朱祁鈺沒打算把廷議辦成鹽鐵會議,廷議是制定政令的地方。

而且讓這幫明公理解如何通過鑄幣權,來海外收稅這件事,非常的困難,這不是個一蹴而就的事兒。

朱祁鈺繼續說道:“銀幣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點燃取暖禦寒,草原貧瘠,他們必然要持幣前往大明購買日常所需。”

“若是這幫瓦剌、韃靼、兀良哈的臺吉們,願意屯幣,他們用牲畜、馬匹換來的銀幣,在他們的馬廄裡堆積如山,他們的百姓就會餓死、凍死!”

“他們自己就殺死自己了!”

“何必大明京營舟車勞頓,長驅萬里呢?”

衆多朝臣愣了許久,陛下說的是如果,但是這種事,真的有可能發生…

夏衡低聲說道:“陛下,臣以爲未嘗沒有可能,這些草原臺吉們,若是肯屯幣,草原必然民不聊生。”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道:“不可能,若是屯幣居奇,不到貢市更換鹽、糧、鐵、茶等物,他們的百姓怎麼吃?怎麼喝?民不聊生,百姓困頓不已,大明天兵至草原,他們又如何應對?”

“這種自斷手腳之事,瓦剌和韃靼人,有那麼愚蠢嗎?”

“我們不應該把消滅敵人,寄希望於敵人的愚蠢,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想法!”

料敵從寬是朱祁鈺登基以來,對所有軍事行動的最高指示,進攻瓦剌,他連【天子北狩】的結局都放到了裡面。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這是道路問題,消滅敵人,應該是大明完全康復,一拳錘出去,砸的瓦剌人五六十年,緩不過氣兒來,方爲正途。

而不是寄希望於敵人的愚蠢,是一種怯懦。

羣臣聽聞,立刻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于謙坐直了身子說道:“其實陛下…他們真的會這麼做,就是陛下說的,自斷手腳這種蠢事,而且不止一次。”

“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鑄永樂通寶,臺吉們,屯幣居奇,草原之上,民不聊生,數個部族歸附大明,兀良哈部,就是在那時從韃靼部分裂而出,成爲大明鷹犬。”

朱祁鈺愣了下說道:“他們不管百姓們的死活嗎?”

于謙點了點頭說道:“永樂十六年七月庚寅日,太宗文皇帝下敕諭,教化瓦剌、韃靼、兀良哈部臺吉,安民之道。”

“所以,草原衣用全無,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食,並不僅僅是大明徵伐原因。”

于謙說起了舊事,在之前討論瓦剌問題的時候,于謙說過很多次,他有很多種辦法弄死瓦剌人,最少有九種!

但是那需要陛下的支持。

軍事失敗必然帶來政治失敗,比如北元王庭去皇帝位複稱可汗,複稱蒙古就是政治失敗。

軍事失敗也必然導致經濟失敗,打又打不過,大明不噶韭菜,瓦剌人的肉食者,自己噶的飛起,折騰的民不聊生。

連朱棣都看不下去了,怒飭他們上幹天怒,怨聲盈路。

朱祁鈺突然發現,他只是爲了讓互市更加透明一些的小想法,不經意間,就成了又一個天怒人怨的政令。

肉食者鄙,自古如此。

夏衡拿不定主意,愣愣的說道:“陛下,依舊以銀幣算,還是以糧食、鹽、鐵等物算?”

朱祁鈺點頭,平靜的說道:“銀幣。”

羣臣聽聞,默不作聲。

這的確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大皇帝陛下,狠厲。

銀幣之禍,更甚於永樂通寶。

按照行價,一枚銀幣可換洪武通寶、永樂通寶七百枚,一枚銀幣,可換飛錢等足重私鑄錢,大約兩千餘枚。

陛下在宣府撒幣,按價折算,一年少說要二十萬枚銀幣,流入草原。

等同於一年在草原上,撒了一億四千萬左右的永樂通寶,將近四億的私鑄錢進去。

就是羣臣再不懂財經事務,也知道這草原上不出兩年,就得民生凋零。

而且殺人不見血,因爲殺人的不是陛下,而是草原上臺吉們。

文華殿內,一片安靜,只有陛下翻動奏疏的聲音。

“夏卿你繼續說,第三條是什麼?”朱祁鈺打斷了沉默,敲定了馬價銀折銀幣,那繼續新馬政的宣講就是。

這怎麼停下了呢?

夏衡猛地一個激靈,回過神來,拿起了奏疏繼續說道:“韃靼犬羊之心,不可理馴,封爵貢市,備禦西虜,蓋昔之乞封貢馬,今日宣府設…”

朱祁鈺打斷了夏衡的發言說道:“夏卿,撫賞封貢,以示羈縻,建立宣府貢市,這一節你已經講過了。”

夏衡眨了眨眼,認真看了看,才發現自己的確是講重複了。

陛下一句話,決定了草原上不計其數的百姓的生死,而且陛下還如此淡然處之。

弄的夏衡有點走神了。

朱祁鈺首先是大明的皇帝,有弱敵之策,爲何不用?

夏衡翻動着奏疏說道:“哦,哦,下一節,下一節,我大明馬頭繫於田畝…”

夏衡的第三個新馬政,而且非常與時俱進的將養馬之事,歸爲了賦稅。

大明的馬頭稅,早就變成了巧立名目,三七分賬的生意。

這裡面有管理的原因,更有大明人丁增長,牧場變農場的時代背景。

夏衡的第三個新馬政,則是將這個馬頭稅,限制了框架,省的有人巧立名目,三七分賬。

馬頭稅收上來的稅賦,折銀之後,都用於修建官營馬場。

翻譯翻譯,就是攤馬入畝。

朱祁鈺點頭說道:“戶部着手推進此事,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再加正賦,百姓苦不堪言啊。”

金濂沒有猶豫俯首說道:“臣領旨。”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還有事嗎?沒事散朝吧。”

“陛下,臣有本啓奏…”李賓言剛要說話,被王文拉了一下。

朱祁鈺顯然沒有看到了他們的小動作,李賓言這個水猴子,又要把誰掛到鉤子上?

王文坐直了身子,攔住了李賓言,李賓言完全不知道他要說的事兒,其中的兇險程度。

王文十分認真的說道:“陛下,浙江按察司僉事柳承佑,彈劾寧陽侯陳懋,在漳州私營船舶碼頭,上牟公家之利,下魚小民之利,與民爭利,百姓苦不堪言,又畏懼天兵,無可奈何。”

“但是這件事,臣還在督促福建按察司查問,還沒確切的消息。”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問道:“以何彈劾?”

王文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張告示說道:“漳州城告慰百姓的告示爲憑。”

“但是陛下,寧陽侯徵南在外,此中詳情,朝廷不聞,臣怕其中有什麼誤會,故此暫壓。”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福建的事兒,爲何是浙江按察司僉事奏聞?”

朱祁鈺顯然發現了一絲絲的問題,他拿起了那枚有徵南將軍、寧陽侯雙印的告示,落款爲景泰元年七月,他拿着看了許久。

這印綬不對勁兒,和之前朱祁鈺收到的印綬,並不完全相同。

“興安,你來瞧瞧。”朱祁鈺將手中的告示,遞給了興安。

興安低聲和朱祁鈺耳語了幾聲,便站直了身子。

“這印是假的,也是真的。”朱祁鈺將手中的告示推了出去,對着興安說:“去印綬監取寧陽侯的兩套印綬留底來。”

興安俯首領命,沒過多久就從印綬監取來了寧陽侯印綬,按在了一張白紙之上。

福建,茲事體大,朱祁鈺不敢輕待,爲了防止公文出現差錯,李永昌第一次跑去福建,專門給寧陽侯換了一套印綬。

兩相對比,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君不密,則失臣。

李賓言整個脊背出了一身的冷汗,看着那兩個完全不同的印綬留底的紅印,人都傻了,愣愣的說道:“這到底是陳懋私用舊印,還是有人要陷害陳懋?”

朱祁鈺思忖了良久說道:“讓福建按察司僉事查一查也好,省的污寧陽侯清白。”

此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陳懋真的在漳州月港私設港口,上牟公家之利,下魚小民之利,而且用了舊的印綬。

其二,就是有人要誣構陳懋,而且可能性極大。

有人威脅陳懋說要救宋彰,想來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吃不了兜着走的後招吧。

但是這一套組合拳,打了一半,朱祁鈺就把趙輝給提前扔進了詔獄之中。

見招拆招?他一個皇帝爲什麼要跟你玩路數呢?

李賓言愣了許久,他完全沒想到這個告示做的有模有樣,居然是假的。

尤其是印綬都有人敢私刻。

李賓言立刻察覺到了,此次去山東重振山東按察司的重要性。

對山東的百姓而言,這很重要,對李賓言而言,也很重要。

他太小瞧一些人的下限了,這種堂而皇之的誣告,也通過各種關係,送進了都察院之中!

這把當諫颱風憲的都察院,當做是什麼?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的樣子,笑着說道:“李御史,此次前往山東,必要的時候,可調動緹騎防護周全。”

“如果力有未逮,可向朝廷請援,切記不要強撐。”

李賓言敢做事,敢說話,也能做事,但是他對一些路線上的問題,還有點懵懵懂懂。

只要李賓言一到山東,出了輦轂之下的京畿,就明白了,這天下不是道德文章裡的天下。

就像那些家訓裡,大善人們,總是看不得百姓受苦,總是在修德。

但是大善人們追租的模樣,可不會寫到家訓裡,而是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告訴子嗣,對於不交租的農戶,就該破門滅家。

李賓言立刻俯首說道:“謝陛下隆恩,臣定當殉國忘身,不苟而全。”

朱祁鈺給了李賓言調動緹騎護着自己安危的權力,李賓言這趟山東之行,絕不太平。

活着回來,是朱祁鈺對李賓言最大的囑咐。

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十二章 吊!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十二章 吊!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688章 康國公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04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十二章 吊!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十二章 吊!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688章 康國公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04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