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

今天又是上朝的日子,也是京師之戰爆發以來的第一次上朝。

瓦剌人從紫荊關而入,一直到紫禁城下,再到倉皇逃竄,一共不到七天的時間。

天色未亮,地平線泛着魚肚白的時候,他已經來到了午門之外,這一次他剛到城下,城門緩緩打開,上朝的鐘聲才慢慢響起。

與上次截然不同的是,上一次,他也要等在門外等鐘聲響過三次,才能入宮。

朱祁鈺在奉天殿下,翻身下馬,靜靜的等待着在廷文武入宮。

他看了一眼身側的珠簾,這一次裡面沒有了孫太后,也沒有了錢太上皇后,空無一人。

朱祁鈺重重的吐了口氣,坐在了龍椅之上。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羣臣行稽首禮,拜見了大明皇帝朱祁鈺。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成敬陰陽頓挫的高聲喊着。

吏部尚書王直,立刻站出來大聲的喊道:“臣,爲陛下賀!”

“瓦剌西虜大興刀兵,洶洶至京師城下,三戰皆負,甚至連瓦剌太師也先的親弟弟孛羅也被陛下手刃!”

“臣爲陛下賀!爲大明賀!”

王直說完,羣臣立刻長揖俯首大聲喊道:“臣等爲陛下賀!爲大明賀!”

朱祁鈺滿是嗤笑的搖了搖頭,就連一向要南遷的徐有貞也在恭賀的隊伍中,只是他面色有些怪異的問道:“王尚書,朕何時陣斬了也先胞弟孛羅?”

孛羅死了?

他是上前線打仗去了,不過是去奪朱祁鎮的龍旗大纛而去,也未曾對孛羅下手,何來陣斬孛羅一說?

于謙看朱祁鈺一臉茫然,站出來說道:“陛下帶十三騎探敵營,城頭大將軍炮轟鳴之下,孛羅不知道是炸死了,還是被陛下砍死了。”

“瓦剌步戰,才潰散四散而逃。”

“原來如此。”朱祁鈺這才點了點頭,這才瞭然,爲何瓦剌步戰,那麼的不堪一擊,突然就散架了。

德勝門外一戰,與步戰接敵這份功勞,的確是要算在朱祁鈺本人身上的。

德勝門大戰,他可沒有簡簡單單的參與,而是衝鋒在前,阻敵在後,盡全功,這份功勞自然要算在自己頭上。

給別人論功行賞,他自己皇帝就沒有功勞了?

沒人給他論功行賞,但是做了什麼,大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射殺朱祁鎮龍旗大纛執旗手的是他帶領的十三騎,騷擾周旋瓦剌步戰的也是他帶領的錦衣衛緹騎,德勝門外的上半場,的確是朱祁鈺本人打下的,孛羅死於炮火之下,的確得算在他的頭上。

他平靜的說道:“區區小賊耳,不足掛齒,興安,宣旨。”

興安身邊有個小黃門,手裡端着一個盤子上面一大堆的聖旨,這些都是冊封的聖旨,具本開列諸將校功績,封賞諸將。

“朕以涼德嗣承大統,仰惟祖宗創業之艱,宵旰孳孳,勉圖治理,以大兄太上皇帝鑾輿未復,痛恨日深,方詰兵數十萬,欲以問罪於虜。”

“而虜以使來請迎復者屢皆詐,太上皇帝詔旨,謂若重遺金帛以來,虜必款送還京。”

“朝廷固疑其誑,而於禮難辭,拒悉勉從之,奈何其計愈行而誑愈篤……”

這段詔書是給京師保衛戰定調兒,勝利者是不會被審判的,勝者爲王,自然可以將事情定性。

首先必然是瓦剌入侵,這一性質。

其實從朱祁鎮被俘開始,派遣使者送去金銀之物,再到宣府、大同扣門之舉,最後到德勝門外想要讓于謙和石亨迎駕之事,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尤其是朱叫門的龍旗大攆出現在了德勝門外,大明新皇帝不得不親自上陣,這件事更是着墨極多。

這道聖旨,會通過驛站,通傳全國各地,告訴大明的百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宣讀冊封聖旨就用了小半個時辰。

王直一直等到了旨意宣讀完畢,才起身出列說道:“陛下,臣有大事啓奏,陛下,該移宮了。”

“陛下乃大明英主,卻一直住在王府裡,坊間多有傳聞,臣斗膽,還請陛下移宮。”

王直作爲文官之首,並沒有覺得這份聖旨,有任何的不妥。

太上皇做得,陛下自然說得。

太上皇帶着二十萬精銳,在廷文武七十餘人,征戰迤北,一戰被打的全軍覆沒。

大明新皇帝帶着一羣京師老營2萬人,備操軍、備倭軍20萬,打的也先抱頭鼠竄。

而且不是依託於城牆有利地形,是在城外與敵接戰!

爲什麼說不得呢?!

王直作爲吏部主事,文官之魁首,壓根對聖旨,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

反而覺得陛下該移宮了,一直住在郕王府算怎麼回事?

朱祁鈺則看着王直,一言不發,坊間傳聞,其實只是託詞罷了。

之前朱祁鈺一直住在郕王府裡,也沒見王直請求移宮,現在京師保衛戰打完了,開始請旨移宮了。

算是以王直爲首的大明文吏,認可了朱祁鈺這個皇帝。

朱祁鈺卻不太想同意,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唐明皇李隆基要住在興慶宮內,而不是移宮到太極宮或者大明宮。

太極宮是隋宮舊址,唐初李淵、李世民都在太極宮,大明宮是李世民爲了安置李淵建的宮殿,而後李淵病逝,大明宮停建,隨後在武則天手中興建。

之後大明宮就成爲了大唐的政治中心,但是李隆基偏不住在大明宮或者太極宮,而是在自己的藩王舊址上翻蓋了興慶宮,一直在安史之亂之前,都住在興慶宮內。

這是爲何?

朱祁鈺本身是庶皇帝,這皇位乃是羣臣共舉,那封來自迤北的禪讓詔書,連個印都沒落,在廷文武,都心知肚明,那是假的。

在朱祁鈺看來,這皇宮,就是羣臣立的豬舍罷了。

他們想要養豬,而朱祁鈺偏不想當那頭任人擺佈的豬。

住進了皇宮之後,他還能那麼方便的接見於謙、金濂等朝臣們?

不能,他必須通過文淵閣才能召見。

住進了皇宮之後,他還能那麼方便的跑去王恭廠鍊鋼嗎?

不能,天子至尊,豈可輕涉險地?做這等工匠所做的事?

住進皇宮之後,宮裡的宮宦盤根交錯,興安梳理了這麼久,也沒梳理乾淨。

朱祁鈺思來想去,還是太過於危險了。

在原來的歷史線中,他現在一歲的兒子朱見濟,會在景泰三年被冊封爲太子,六歲的時候,突然夭折。

而且明代宗執政八年時間裡,一個孩子沒有出生,在郕王府的時候,卻是子嗣頻出。

是風水?還是另有隱情?

難不成是明代宗太忙了?忙於振興大明,忙於讓大明再次偉大,沒空造娃?

可是明代宗八年的時間納了一個唐貴妃,還納了一個妓女爲妃子,就是爲了生孩子,可是爲什麼就是沒有呢?

皇帝,在爲尊者諱的時代裡,是沒有錯的,也是不能錯的。

即便是土木堡大敗,也依舊是說王振的鍋,朱叫門無罪。

但是皇帝有一件事是絕對有罪的。

那就是沒有子嗣。

沒有子嗣,朝臣就無法爲了皇帝披肝瀝膽,沒有子嗣,朝臣們就會心思不定,沒有子嗣,朝臣就會千奇百怪。

生兒子,不僅要生,而且要多生!

縱情聲色,肯定會被朝臣們說這是亡國之君!

那不生,必然是亡國之君。

其實,時間線再拉長一些,正德皇帝朱厚照,會兩次落水,無子嗣,嘉靖皇帝朱厚熜,會被宮女刺殺,天啓皇帝朱由校也會突然落水。

朱祁鈺住進皇宮之後,他將失去自己寶貴的…自由。

自由!

“朕在郕王府裡住習慣了,此事勿議,朕意已決。”朱祁鈺毫不客氣的回答道。

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移宮之事。

郕王府的校尉、宮宦、都是他的人,他用的也放心,老婆、孩子也安心,跟着朱祁鈺拼命的十二騎,就住在郕王府的外院。

只要不是于謙帶着京營的人跟他火併,他在郕王府遠比皇宮安全的多。

于謙會嗎?

щшш★ttκa n★℃ O 朱祁鈺當然知道不會。

“這陛下,這不成…”王直還要再說,卻被朱祁鈺直接打斷了!

朱祁鈺不動聲色,平靜的問道:“王尚書,就這麼好奇朕每天吃幾碗飯嗎?”

“臣不敢!”王直聽到朱祁鈺如此說,嚇得立刻趴在了地上,瑟瑟發抖。

這話太誅心了。

朱祁鈺的話雖然平靜,但是已經帶上了怒氣,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這可是個衝鋒陷陣的馬上皇帝,哪怕是庶皇帝,誰敢造次?

“平身吧。”朱祁鈺搖頭,這王直還沒過一個回合,就直接跪了。

沒勁兒。

王直擦了擦額頭的汗站了起來,俯首說道:“謝…陛下隆恩。”

于謙站在旁邊眼觀鼻、鼻觀心,仿若是沒有看到這一幕一樣,出列說道:“陛下,昨聞探事人來報,也先大選人馬,有再犯我國之謀。”

“伏乞陛下,賜臣親到邊方,料度機宜,設計破敵,必不誤國。”

朱祁鈺聞言一愣,于謙居然要親自去邊方巡查?

京營大軍二十萬的兵權,這就直接交了?

他滿是疑惑的說道:“於少保,你昨天不是說楊王和武清侯年後去,就可以了,爲何還要親去?”

“眼見爲實,耳聽爲虛,臣前往山外九州巡查,也是爲了安邊養民。”

于謙的安邊養民,其實更多的是爲了朱祁鈺的農莊法,他昨天跟楊洪打了招呼,再次思前想後,還是決定親自前往看看。

再有就是還兵權了。

自己都離京了,這十團營新京營的指揮權,陛下給誰就是誰的了。

能交給誰呢?

于謙嘆了口氣,英國公張輔殉國,英國公府上張輔還有倆兄弟,但是卻是狗肉不上桌,難登大雅之堂。

陛下有能用的人嗎?

朱祁鈺聽出了意思,略有些擔心的說道:“一切便宜,任卿裁度,於少保有痰疾之症,塞外多塵,出塞還是多加註意纔是。”

“前往山外九州之前,太醫院有良醫二人,乃是天下名醫,先行診治之後,再言出行之事。”

于謙一時間心頭五味陳雜,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他在陛下面前,就只咳嗽過一次,還是因爲土木堡驚變之後,他需要安排之事過多,才火炎幹上,咳嗽不止,隨後每次面聖,他都壓着。

可他完全沒想到陛下居然記得。

“謝陛下垂憐。”于謙俯首歸班,感慨良多。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於他而言,這可能比少保的頭銜還要重要一些。

少保這兩個字,是對功勳的封賞,而這句出塞多塵,則是陛下的私情的信任。

大明得此君,真乃是天幸。

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
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