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朱祁鎮死後

朕總想和路易十六聊聊天,可是路易十六總得有個頭啊。

想來想去,就四個字:

本節免費。

本節內容:聊聊朱祁鎮的死、聊聊這本書的方向、聊聊這本書的成績,章節感言,可以略過,不影響閱讀。

……………………………………………………………………………………

正如吾咕咕在書中說的那樣,朱祁鎮,這一死,做出的貢獻,比他活着一輩子都大。

本人在此鄭重的聲明:關於朱祁鎮駐蹕意決戰、添油戰術、兵部尚書鄺埜跪在中帳一整天請求班師無果、在宣府、大同、京師叫門叩關、到了迤北娶了個老婆、生了個兒子朱大哥子、彈胡不思等黑料,都是明實錄的記載,大部分我都標註了出處,在每章的作者說裡。

還有兩平安南、大明英國公張輔家人孕婦被打死,英國公哭訴無果等事,都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寫在明實錄中的內容。

要黑,也是朱見深黑他親爹,不是吾咕咕黑他。

喜寧的抓捕的確是袁彬抓的,歷史上也是這樣,不過是袁彬傳遞情報給大明,宣府楊洪,將從事間諜活動的喜寧逮捕歸案。

有讀者提出,朱祁鎮,殺的晚了。

但是吾咕咕還是要狡辯幾句。

朱祁鎮在迤北的待遇極好,那是因爲大明真的很強大。

當也先在京師城下碰的滿頭是包,大明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依然敲掉了瓦剌的大門牙,朱祁鎮在迤北的待遇便越來越好。

如此強大的大明的十四年的皇帝,要殺真的不容易。

朱祁鎮的每一次作死,都讓他的護城河逐漸的崩解。

他在土木堡將大明精銳盡喪敵手,他的第二道護城河,大明軍隊,就徹底崩解了。

他在宣府的叫門叩關,首先就讓大明朝像于謙這樣的臣子,心生反感,遂有了令立皇帝的舉動。

第三道護城河,崩解了。

大明摁着元朝、北元汗廷、瓦剌人,摁着他們的腦袋,暴打了八十年,任何一個大明朝的臣子、百姓,都會對於這樣的皇帝,都是失望透頂。

尤其是京畿的百姓,他們家裡的男人,死在了迤北。

我們的朱祁鈺,只是將他最後一道護城河崩解了,那就是孫太后爲首的親族,高舉着宗族禮法的大旗,構建的護城河。

歷史上的明代宗,總是希望能體面點兒,可是朱祁鎮就是這麼一個不體面的人。

既然朱祁鎮不體面,那朱祁鈺只好幫他體面了。

朱祁鎮的第一道護城河是什麼?

其實是大明百姓,是哪些默不作聲的直勾勾的看着朱祁鎮,看着他走進大明皇宮的百姓。

大明當初橫掃元朝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打掉了元大都和元上都,但是消滅北元卻用了整整二十年。

整整二十年,持續不斷的對塞外用兵,就是爲了實現當初起兵的時候,驅逐韃虜,復我中華的口號。

朱元璋做到了對大明百姓的承諾。

大明爲何天下無敵?

因爲大明真的天下無敵。

大明擁有最強大的基層架構,最強大的水師、最龐大的工匠規模(稍後會寫到),這一切的基礎,都離不開,最擁戴朝廷的百姓。

但是這一切,都在朱叫門的手裡毀的一乾二淨。

大明的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九年;

大明裡長制度、糧長制度,在不停的崩壞,十四年未曾更新過的黃冊、魚鱗冊,十四年未曾增加過的富戶籍(後面會寫到)。

大明的縉紳不斷的做大,大同府甚至需要依靠石亨,才能完成夏秋二稅。

崩掉也先大門牙的是于謙?是朱祁鈺?

其實是大明百姓。

那二十二萬備操軍、備倭軍代表的就是大明百姓,他們從來沒有操練過,被召入京城,又被送到城門外的民舍裡,與敵人殊死搏鬥。

他們並沒畏懼,擊退了強敵,甚至還可以在清風店設伏阻擊對方。

朱叫門每失去一道護城河,朱祁鈺就會獲得一道護城河,最終隨着農莊法和大明基層的組織架構的恢復,朱叫門對主角的皇位已經不構成威脅了。

既然不構成威脅,那就拉回來一劍刺死便是。

朱祁鎮不死,是因爲有人不想他死,比如保護他的袁彬,比如保護他、利用他的瓦剌人。

不是吾咕咕一直拖着不殺,是朱叫門的一步步滑向死亡,意味着主角皇位的一步步構建直至固若金湯。

其實吾咕咕也想過,朱祁鎮忽然智商在線,然後跟着瓦剌人跑去和林呢?

畢竟朱祁鈺又是削帝號、又是廢太子、又是炸帝陵的,朱祁鎮就是再廢物點心,也多少能猜出點危險了。

但是吾咕咕推敲了許久,最終還是不打算這麼寫了。

瓦剌人不帶着他玩了!

養一個皇帝對瓦剌來說,真的養不起,太昂貴了。

不當皇帝養,那這傢伙還有用嗎?

用三百精兵換一個大明朝內亂的機會,對於瓦剌人而言一點都不虧。

而且瓦剌人,也想不到大明皇帝這麼剛強,直接在太廟殺人。

吾咕咕爲什麼會想這種拖着不殺的事兒呢?

朱祁鎮殺了,一些盼望着朱祁鎮的讀者,高呼一聲,爽!

然後就走了,這書成績,不就崩了嗎?

但是吾咕咕認真推敲了許久,吾咕咕寫的是大明朝,是大明朝的是是非非,是一個站在岔路口上的大明朝。

朱祁鎮不是個反角,只是一個丑角,丑角再不死,就太鬧心了。

最終還是決定殺了他。

換個角度思考,那些等着朱祁鎮死的讀者,一直看着朱祁鎮不死,也會覺得煩悶,依舊是讀者流失。

那爲什麼不把他殺了?大家都樂呵樂呵。

只想看着朱祁鎮死的讀者樂呵,願意看着吾咕咕手中岔路口上的大明朝,轉向的讀者,也樂呵。

大家其樂融融,豈不美哉?

……………………………………………………………………………………

其實從一開始就有讀者問,這本書走什麼路線啊?

蘇聯?還是大鍋飯?還是當代路線?還是三德子的軍國路線?

走資本主義?還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走工人領導農民,走慈父路線?還是工業革命科技神降?

其實這本書從頭到尾,寫的都是大明,走的也是大明路線。

吾咕咕並不打算把它寫成蘇聯,也不打算把它寫成當代,更不打算把它寫成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

吾咕咕寫的就是大明。

大明的封建主義。

這就是亡國之君,被文人騷客罵成亡國之君的皇帝,大約才能帶着大明朝走向另外一個岔路口。

……………………………………………………………………………………

彙報一下成績吧。

這本書現在2600均訂,收藏大約2.9萬。

吾咕咕更新的很快,每天四章,每一章最少都是3000字左右,如果每天三更,現在也3000均訂了。

19天,吾咕咕更新了26.6萬字,還有十天,爭取本月更新40萬字。

歷史熱銷榜也穩定在了15名到20名,最高的時候還跑到了前十名哦!

這些都是讀者對吾咕咕的支持,也是讀者對吾咕咕的鞭策。

成績很好,我會努力更新,大家安心訂閱。

吾咕咕會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萬字更新。

但是吾咕咕依舊有二十章的存稿,這部分的存稿,作者需要反覆推敲情節,也要查閱很多資料。

盡力給大家帶來一個精彩的故事。

謝謝大家的支持,然後求…票!

……………………………………………………………………………………

推一本書《逆流啓明》,寫的是明末,崇禎十六年,日月山河倒懸,大明山河破碎的明末,吾咕咕看過書了,節奏很好,推薦大家去看看。

簡介:萬里江山,億兆百姓,豈容建奴踐踏?漢人熱血,尚未冷卻,怎能滿地羶腥?崇禎十六年,大明柱石孫傳庭,即將凋零,李自成,盤踞襄陽,建奴猖獗,欲入中原……作爲一介落魄宗室,朱誼汐怒吼:大好河山,豈容建奴踐踏?

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730章 無題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寫在朱祁鎮死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
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730章 無題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寫在朱祁鎮死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