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

“陛下,其實冉思娘,不是更恨他們播州楊氏嗎?”興安試探着勸諫一下陛下。

冉氏,是英雄的後代,播州楊氏最後的堡壘,海龍屯山城防禦體系,就是在宋元交替時候出現的,在冉氏手中建成的。

在元朝之時,冉氏的沒落和播州楊氏以及整個土司的整體迫害,有極大的關係。

整個貴州土司,最後還是投降了元朝。

釣魚城下,死了一個蒙古的大汗蒙哥,連投降忽必烈的釣魚城守將王立,都因爲蒙哥遺言而殺害。

蒙哥死前留下了遺言:「若克此城,當盡屠之」,可是忽必烈勸降釣魚城的條件就是不殺一人,否則這釣魚城還要打下去。

忽必烈需要向祖宗、蒙元貴族交待,最終殺掉了王立堵住了朝臣和貴族們的嘴。

冉氏,作爲播州土司之一,幫助南宋修建了無數的山城,給蒙元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在元朝招降播州、貴州衆多土司之後,冉氏自然要被打壓,甚至冉家的姑娘,都被播州楊氏作爲溝通內外的一種商品。

冉思娘還姓冉,她只要是知道自己家的事兒,難道不應該更加憎恨播州衆多土司嗎?

這可是國仇家恨,血海深仇。

朱祁鈺一聽,倒也是這個理。

“宣她來覲見吧。”朱祁鈺還見過這巧娘子,只聽說巧。

冉思娘帶着帷帽,來到了南湖別苑的書房之中。

她來之前,陳婉娘教了她許多的規矩,她們不是正經的選秀入宮,頂了天有個選侍,但是一應禮儀要遵守

冉思娘略帶一些忐忑的來到了御書房,顫顫巍巍的行了個三拜五叩的大禮,才輕聲說道:“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字正腔圓,聲音清脆而乾淨,很爽利。

“漢話說的不錯,平身吧。”朱祁鈺點頭示意她平身就是。

冉思娘輕聲說道:“思娘本身就是漢人。”

冉氏本就是漢人,並非土蠻,若非如此,楊俊也不敢把人送回來,興安也不會爲冉思娘說話了。

朱祁鈺笑着說道:“你已至南京,朕不打算留你在身邊,打算送你去織造局做織染女紅,你自己有什麼打算嗎?”

冉思娘思考了極久才俯首說道:“陛下,思娘斗膽,陛下所設太醫院是一妙處,妾身想入太醫院。”

嗯?

朱祁鈺看了一眼興安,這天底下還有人想要主動去太醫院的嗎?

興安趕忙說道:“冉姑娘會些醫術,想進太醫院學醫術。”

朱祁鈺這才瞭然。

興安既然敢在陛下面前給冉思娘說好話,那自然是瞭解的極爲詳細了,這女子的品行、樣貌、禮儀等等方面都是瞭解的清清楚楚。

冉思娘,極其擅長醫術。

冉氏在播州被元朝朝廷和當地土司雙重打壓,還能活到現在,靠的也是手裡的醫術。

“哦,這樣。”朱祁鈺這才瞭然,原來不是去解剖院是去惠民藥局。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行,就暫且在南湖別苑住下吧,等朕回京,你直接去惠民藥局也行。”

行醫也是良事。

“謝陛下隆恩。”冉思娘再行大禮,十分乾脆的說道:“思娘告退。”

冉思孃的禮節是挑不出任何一點毛病的,她拱着身子推到了門檻的位置,才轉身離開,走到了臺階下,才慢慢的站直了身子,回頭看了一眼,才離開。

朱祁鈺笑着說道:“興安啊,你的小算盤落空了。”

“什麼都逃不過陛下的慧眼。”興安老老實實、大大方方的承認了,他的確是打了一些小算盤。

冉思娘入了南湖別苑已經兩日,但是始終沒能覲見。

興安在宣見冉思孃的時候,讓她把帷帽弄的鬆一些,到時候一扣頭,帷帽一摘,陛下一看,這不就留下了嗎?好事不就成了嗎?

可是這冉思娘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帷帽沒掉下來,這興安的小算盤自然是算作落空了。

朱祁鈺笑着問道:“收了冉姑娘多少好處,才這麼爲冉姑娘說話?”

“那倒沒有。”興安趕忙說道:“不是收了銀子,臣就是覺得離家萬里,無依無靠,長的好看了,反而是禍患了。”

朱祁鈺信興安的話,興安的偶像是高力士,興安等着陛下老年昏政不管事兒,想着挑大樑。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不急。”

朱祁鈺站起身來準備去盥洗,他笑着說道:“讓魏國公放出風去,等寧陽侯回來,朕打算回京了。”

朱祁鈺必須要回去了,再不回去,京師只聞襄賢王,不知陛下,豈不是要出大亂子?

“臣知道了。”興安俯首領命。

朱祁鈺有些可惜的搖頭說道:“國子監的太學生,居然巋然不動,朕都把南直隸給拆了,他們居然沒有提筆上奏,或者乾脆鬧出死諫的把戲來。朕極爲失望。”

興安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在,他們不敢生事,陛下回京了他,他們自然想法就多了起來。”

興安想起一事來,俯首說道:“陛下,定西候蔣琬傷勢已經大好了,就是那個攻破了徐州北門武寧門的蔣琬。”

“哦?”朱祁鈺滿是笑意的說道:“他不是想當個廢物嗎?”

“朕還偏不讓,讓他入講武堂,兩年無法通過考校,就送開平衛戍邊,若是三年沒過,就送交趾去。”

交趾布政司編制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有兩府之地,在大明手中,守這兩府之地,是個極爲重要的事兒。

即便是兩廣總兵官柳溥,造反了也不敢懈怠兩府之地的防守,柳溥自己跑了,也沒有聯袂交趾做最後的抵抗、

可能柳溥猶豫的時候,大明平叛大軍已經到了,可能是柳溥知道一旦自己聯袂交趾,手下的軍將會取他腦袋。

終歸柳溥還是沒有做這件事。

“陛下,蔣琬擅操江,訓練水師。”興安趕忙說道。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很好,寧陽侯陳懋走到哪裡了?”

“到了寧國府了,明日就該回京了。”興安指了指地圖上的位置。

朱祁鈺點頭前往了盥洗房,沐浴之後,準備接見陳懋。

大明大皇帝陛下要回他忠誠的順天府了,這個消息一出,整個應天府沸騰了!

煙雲樓內,無數人推杯換盞,神樂仙都亦是燈火通明,盡數都是狂歡之人!

消息傳遍了鳳陽省、蘇州省、松江府,整個舊南直隸的地界,都充滿了歡快的空氣。

煞星終於要走了!

大皇帝要回北衙霍霍瓦剌人去了!

雖然陛下帶來了新的貨幣政策、新的經濟政策,甚至還把部分的勞動資料,把控在朝廷手中。

但是他們還是歡慶,陛下在南直隸,給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那明晃晃的刀子還是嚇人。

當然所有的勢要商賈,在家裡無論多麼的興高采烈,出了門還是一臉灰心喪氣,仿若他們的君父,捨棄了他們,回了順天府,就像是天塌了一樣。

十-分-悲-傷!

朱祁鈺擺下了酒席,這是當初朱祁鈺和陳懋說好的,待他凱旋,擺宴痛飲。

陳懋年歲雖高,但是龍行虎步,依舊是精神奕奕,他來到了南湖別苑的大堂覲見。

“臣參見陛下,幸不辱命,平叛得勝而回。”陳懋見禮。

朱祁鈺笑着說道:“快快平身,入席。”

“寧陽侯爲國戍邊多年,又南征北戰,極爲辛苦,朕起一爵,替天下生民謝寧陽侯。”

朱祁鈺一共和陳懋喝了三爵,便不再喝了。

陳懋歲數大了,不宜喝太多的酒,朱祁鈺也沒有嗜酒的習慣。

“陛下,柳溥南逃交趾,是臣之過也。”陳懋有些可惜的說道。

柳溥這人溜得太快了,他趕到的時候,已經跑了。

“無礙,跑就跑了,朕看他還能跑到哪裡去,日後還能以此爲由,平定交趾僭朝。”朱祁鈺對柳溥逃了的事兒,並不感覺意外。

寧陽侯故意放跑的?朱祁鈺不信。

如果寧陽侯真的和叛軍有什麼勾結,那不用推進的那麼快,和大明軍完成對南衙的合圍。

王驥等人未嘗沒有江東鐵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轉進如風,再從寧波市舶司泛舟南下南洋的機會。

但是陳懋推進的速度,比朱祁鈺平叛大軍還要快,堵死了叛軍南下之路。

最終王驥等人被兵諫,全部抓捕。

陳懋沒必要爲了一個逆臣賊子,搭上自己和自己子孫的前程。

“陛下,臣…”陳懋這是第二次見到陛下,第一次是在南京城下,南京安定後,他立刻帶兵南下平叛,所以他也摸不清楚陛下的秉性。

朱祁鈺笑着說道:“寧陽侯但說無妨。”

陳懋深吸了口氣說道:“陛下平定交趾僭朝,臣以爲不在交趾,而在麓川,若是麓川戡定,交趾才固若金湯。”

“若是隻征伐交趾,不過是無用之功罷了。”

陳懋的發言很大膽,但是他的發言和講武堂的廟算的結果是相同的。

大明軍到了,他們就溜到麓川之內,和大明軍隊玩捉迷藏。

等到大軍離開之後,他們再復叛,挑唆百姓,如此反覆,疲於奔命。

這麓川八大宣慰司,解決之後,交趾纔有徹底被平定的可能。

朱祁鈺笑着說道:“朕知道寧陽侯擔心,這也沒打算立刻平定交趾黎朝,進攻和防守之間是有間隔的,大軍疲憊,不宜出動,交趾之事不急。”

陳懋長鬆了口氣,滿是輕鬆的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和陳懋聊了許久福建的事兒,福建的農莊法依舊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因爲大軍平叛迅速至極,那些返鄉縉紳不敢生事,但是大明大軍撤退,他們一定會死灰復燃。

對於三年一換防之事,朱祁鈺和陳懋又聊了許多,最終確定了福建需要長期派兵駐守,就駐紮在月港市舶司即可。

石亨帶着四武團營,將已經開始積極改造的叛軍俘虜,交給了歸來的南京京軍、三鳳陽衛軍的寧遠伯任禮、平江伯陳豫。

石亨留下了三百掌令官,負責看守和教諭俘虜,期滿回京。

朱祁鈺在寧陽侯回到南衙的第七日,帶着錦衣衛離開了南京城,石亨會率領四武團營在半月後緊隨其後歸京。

徐承宗在大皇帝走後,擺了宴席,和新的兩淮鹽商商總棠樾鮑氏的鮑志敏,兩江海商商總橫林費氏費亦應見了一面。

徐承宗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已經離京,我知道你們在消息出來的時候,心頭無不鬆了口氣,甚至大擺宴席慶賀。但是我提醒你們,陛下雖然回京了,但是景泰新政,也是要推行的。”

“若是覺得魏國公府架子小,壓不住爾等,那陛下忙完了北衙之事,再至南京,你們小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腦袋,而是全族上下的腦袋了。”

徐承宗的話非常的平靜,他說的是一種規矩,陛下整治了一番南直隸,若是這幫傢伙還是不肯改悔,再叛,那就只有族誅了。

鮑志敏趕忙說道:“我等不敢,前有胡瑋銘、吳炳建、陳廣祺之例在前,再做傻事,必然招致大禍。”

徐承宗警告過胡瑋銘和吳炳建以及陳廣祺,但是他們不肯聽,最終被埋在了煤山之下。

神樂仙都數十人從樓上一躍而下,砸進了秦淮河的冰面之上,這場景真的是嚇到了鮑志敏和費亦應。

不是死人嚇人,而是陛下的手段厲害,他們在沒有找到化解的方法的時候,是不會做這種蠢事的。

“你們想發財,也不是不可以,我給你們指條明路。”徐承宗頗爲玩味的說道:“陛下手中的煤炭,不就是二十四萬叛軍俘虜日夜採出來的嗎?”

鮑志敏猶豫了下問道:“魏國公的意思是,等這批叛軍俘虜期限到了,再做事?”

徐承宗和費亦應倒吸一口冷氣,本來三月春風已經暖和了,這一下子又冷了許多。

“你找死別帶上我!”費亦應站起來,拉着徐承宗就要往外走!

這鮑志敏和那三個蠢貨一樣,都在找死!

徐承宗示意費亦應坐下,平靜的說道:“咱們大明禁奴,但是海外可不禁奴啊,兩位,我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還要我再說明白些嗎?”

“那我就把話再說明白些,密州市舶司,商舶入港,只要不張弓填藥,都可入港,二位啊,這話,已經再明白不過了吧。”

鮑志敏和費亦應眼神越來越亮!

“謝魏國公,若是有營收得利,必然送魏國公一成!”鮑志敏和費亦應眼底閃着發財的光芒。

“好說。”徐承宗也不自己要,他吃返點。確切的說,這番話是陛下臨行前讓他交待出去的,這一成陛下要吃,他只吃個返點就心滿意足了。

有些話,朱祁鈺不好明說,只好讓徐承宗去說。

門裡橫鬼,他們橫不過皇帝,就出去耍橫便是!

天大地大,人丁興旺的世界裡,有多少勞動力?

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

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
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