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

要說這個番都指揮馬雲,那自然要說道朱祁鎮。

正統八年的時候,明英宗朱祁鎮終於回過神來了,他好像被三楊給忽悠!

因爲他的內帑越來越窮。

沒有了海貿,他的內帑連自己的開銷都顧不上了,更別提補貼朝廷的窟窿了。

其實從永樂年間開始,大明的官僚體系越來越龐大,時代在發展,官員的隊伍必然變得臃腫。

軍隊的軍費也開始與日俱增,包括了各種衛所儒學堂、惠民藥局的開銷同樣是越來越大。

但是大明的稅賦並沒有顯著的提高,朝廷已經開始入不敷出,文皇帝就經常拿內帑的錢糧出來補貼朝廷。

宣德年間,永樂重臣夏元吉,極力反對海貿,但是朱瞻基還是一力南下西洋,雖然規模小了點,但是依舊是賺的盆滿鉢滿,朝廷度支,勉強收支平衡。

但是到了正統年間,因爲停止海貿之事,朝廷整日要拆借內帑的錢,朱祁鎮在正統八年才意識到,海貿真的很重要。

正統八年,朱祁鎮要求南衙龍江造船廠,再建西洋艦隊,可是結果建了半年,別說船了,片板未見。

因爲負責督辦西洋艦隊的是駙馬都尉趙輝。

南衙不配合朱祁鎮的詔命,但是有人配合。

福建福州府同知郭琰請旨開海,朱祁鎮首肯,開始在現在的月港宣慰司上營建修葺造船廠。

這個造船廠要追溯到永樂年間,在永樂大航海的十五年時間裡,福建造船廠,一共製造了三百二十餘艘船。

郭琰任八府總提調官,而負責督辦正統下西洋的還有工部侍郎焦宏。

一共歷時兩年,調動船工萬餘人,最終建成了一百二十艘海船。

這和巔峰時候的西洋艦隊自然無法媲美,但是也是有十二艘福船的超大艦隊。

番都指揮馬雲,被任命爲了下西洋番都指揮。

正統十年,朱祁鎮一聲令下,南下西洋,賺錢去!

結果詔書還沒走到福建,就出現了福建民變。

那是一次在歷史上,只有簡單一筆的民變,記錄在了福州府同知郭琰的墓誌銘和一些隻言片語之中。

那次的民變,焚燬了大約十二艘福船,近百艘樓船、艨艟、鬥艦、戰座船、巡坐船等等。

這不是最後一次大明嘗試南下西洋。

天順元年四月,剛剛復辟的明英宗朱祁鎮,立刻再次準備南下西洋,因爲景泰年間的戶部尚書張鳳的奏疏中,已經表明了大明的財政,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但是朝中反對的浪潮,鋪天蓋地,明英宗根本無法推行政令。

最終不了了之。

大明再次試圖南下西洋,就到了劉大夏焚燬鄭和航海圖的時候了。

這種博弈其實一直持續到了明末,崇禎皇帝收回月港宣慰司提督太監之後,才停止。

因爲那之後,大明就已經日薄西山了。

景泰四年時,這個福建福州府同知、八府總提調官郭琰在哪裡?

在貴州思州府做知府。

郭琰從福建被扔到了貴州,從督造大明無敵艦隊,到了十萬大山裡治理土酋。

這就是在大明,支持皇帝南下西洋的後果。

朱祁鈺提到了名單,分別是陶瑾、陳豫和馬雲。

皇帝已經給出了人選,石亨就沒有什麼顧慮了。

他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陶瑾在密州市舶司,陳豫在寧波市舶司,馬雲在福建市舶司,雲集在松江市舶司,誰做得好,誰就當水師總兵官。”

“三年爲期。”

石亨的意見很容易理解,就一個字:《卷》。

石亨的想法是依託於考成法而來,深得大明皇帝的真傳,在景泰朝做官,不會這卷字,如何能成?

朱祁鈺點頭,笑着說道:“很好。”

興安面帶微笑的聽着陛下和石亨的論述,陛下幾大擅長的手段,釣魚法、鬥蟋法、考成法,都不是什麼難學的東西。

一個小黃門匆匆而來,臉色驚慌的說道:“陛下,金尚書他剛纔在戶部衙門,胃痛又犯了,走了兩步,路倒在了戶部院落之中,疼昏了過去!”

朱祁鈺面色突變,猛地站了起來,憤怒至極的說道:“朕不是讓他在家修養嗎?怎麼又到戶部坐班去了!”

小黃門驚恐不已的說道:“金尚書覺得身體大好,一直躺着也不是個事兒,就到戶部坐了半天的班,這一坐就出事了。”

這小黃門來的稍微晚了些,第一次見到陛下如此勃然大怒。

朱祁鈺一甩袖子,向着樓下而去,邊走邊說道:“朕知道他身體有恙,就讓他在家修養,這可倒好,金濂執拗,戶部這些後生們,爲何不攔着點?”

“請太醫了嗎?”

小黃門低聲說道:“請了,已經到了大時雍坊官邸了。”

金濂不單純是文官,和寧陽侯陳懋在福建平叛,也是抵背殺敵,金濂按軍功封了流爵。

朱祁鈺吐了口濁氣說道:“去看看。”

他平日裡出行,可不會擺什麼大駕玉輅的臭架子,直接翻身上馬,一行十數人便奔着大時雍坊而去。

他匆匆趕到了大時雍坊的官邸,讓其他人門外等候,只帶着盧忠和興安走了進去。

寧陽侯陳懋、禮部尚書胡濙、文安侯于謙等人,都已經到了,陸子才和冉思娘居然也在。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衆人看到朱祁鈺前來,趕忙俯首行禮。

昌平侯楊洪走的時候,朱祁鈺一直站在窗前,他知道楊洪天人五衰,已經無藥石可醫了,他不忍生死之別的場面,所以,就一直在聚賢閣的樓上看着。

金濂是胃病,而且是老胃病,壓根沒什麼好手段去治療。

“怎麼樣了?”朱祁鈺對着陸子才問道,金濂躺在牀上,閉着眼睛,呼吸還算平穩。

陸子才無奈的說道:“陛下,已經服下了鎮痛的藥,但是,這老胃病纏身,再被纏下去,怕是…怕是…,唉。”

此話一出,整個房間裡,寂靜至極。

金濂勉強睜開了眼,無力的說道:“陛下,老臣這個病啊,勞陛下惦念了。”

“恕臣無力,無法下牀行禮了。”

陸子才心頭一驚,服了鎮痛藥按理說該昏睡過去纔是,可是這金濂居然是醒着的。

朱祁鈺走上前去,坐到了牀前,也不知道是責怪,還是不責怪的好。

他略微有些苦惱的說道:“朕不是說讓你在家修養身體嗎?”

人間帝王的權力近乎於無限大,但是他留不住人的性命。

毫無疑問,金濂是有功於大明的朝臣。

金濂嘴角勾出個慘淡的笑容說道:“陛下要在舟山動兵,臣覺得這身體沒什麼事兒,就去了衙門,這沒半日,就犯了病。”

“臣老了,越老,越不中用了。”

胃病,犯起病來,整個食道都是痠痛的,甚至有一種火燒火燎的燒心一般的痛苦,這種病,很是折磨人。

“張鳳也不錯,做事很周全,不用這麼拼命。”朱祁鈺說了句寬慰的話。

但其實張鳳還是不太行,若是行,金濂也就不會去戶部衙門了。

金濂有些疲乏,但還是邏輯清楚,語句通順的說道:“陛下登基至今,所有動兵,糧草等事,都是臣在轉運,這舟山海戰,雖然不是大事,但也是興兵。”

“先休息吧。”朱祁鈺看出了金濂的疲憊,示意他先休息。

朱祁鈺焦慮的走到了外廳,低聲問道:“太醫院沒有什麼好法子了嗎?”

“一個胃病而已!”

陸子才猶豫了下低聲說道:“殿下,倒是有個法子,但是太醫院還在試。”

“是用養的秋娘子曬乾之後,加以酒精炮製,然後濾污穢,便可成藥。”

朱祁鈺有些疑惑的說道:“香娘子是什麼?”

陸子才深吸了口氣,猶豫了許久說道:“蜚蠊,身似蠶蛾,腹背俱赤,兩翅能飛。”

“蜚蠊、行夜、蛗螽三種,西南夷皆食之,混呼爲負盤俗又訛盤爲婆,而諱稱爲香娘子也。”

陸子從冉思娘那裡,拿過一個小罐,打開讓陛下看了一眼,裡面是活物。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香娘子這名字好聽,但是翻譯翻譯就是蟑螂,而且是那種大個蟑螂。

他看到這東西,就打了個哆嗦,不過這是人工養的,很乾淨。

他並沒有因爲和大蟑螂有仇怨,敵視蟑螂,而是低聲詢問道:“確認有效嗎?”

“有。”陸子才俯首說道:“《神農本草經》:主血瘀,症堅、寒熱,破積聚,喉咽痹。”

“只是過去,都是用粉末,還要多加炮製,但是冉姑娘帶來這個用法,臣還在琢磨。”

冉思娘打播州宣慰司而來,乃是雲貴世代行醫,有點獨家醫術也是應該,據說那地方擅蠱,看來冉思孃的確是有點絕活。

朱祁鈺回頭說道:“冉姑娘。”

“妾身在。”冉思娘往前走了走,知道陛下想問什麼,趕忙回答說道:“西南夷民,用香娘子治胃痛已有百年之久,確實有用。”

“但是這香娘子入藥治好了胃病,卻有的時候會中蠱毒,所以就用酒浸泡。”

“直到到了中原,有了這燒酒,祛蠱毒之後,這藥纔算是大成了。”

燒酒、燒春、法酒,都是一種東西,叫做蒸餾酒。

中國的蒸餾酒,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之時,只不過到了宋朝以後,可以更加精準的將蒸餾的溫度控制在75℃到100℃之間,這酒的度數越來越高。

在北宋年間,還有喝酒喝死人的事兒發生。

燒酒也入藥,常用於小兒退熱使用。

大明的燒酒叫做法酒,度數至少七十以上,消毒殺菌,可不就是祛毒嗎?

朱祁鈺點頭說道:“有治癒的例子嗎?”

冉思娘翻了翻袖子,拿出了一本手札,翻動的說道:“祛毒香娘子藥酒治胃脘二百例。”

朱祁鈺拿過了那本手札,冉思孃的自己很是娟秀,這本手札是新的,上面寫了許多的頁了。

但是手札的書角並沒有卷,可以看出冉思娘對這本手札極爲愛護。

朱祁鈺看了幾例,將手札還給了冉思娘,鬆了口氣問道:“都二百多例了?”

冉思娘不知道該怎麼跟陛下解釋這些專業的事兒,她想了想說道:“也不全是胃脘,還有一些小兒疳積、疔瘡、腫毒,妾身還沒弄明白其中藥理,但是多數創傷癒合,都能用到。”

經過了兩個月多的坐診,她已經知道了爲什麼太醫院會有提刑千戶坐鎮了,有些病人實在是,太喜歡聽人說了!

冉思娘又是西南來的漢民,在京師這首善之地,她的醫術也遭到了一些質疑,不過她很快就用醫術證明了自己。

冉思娘雖然不懂藥理,但是創傷癒合類,用這類的藥酒都是極佳。

朱祁鈺看了眼內廳的金濂,躺在牀上安睡的樣子,點頭說道:“那就試試吧。”

金濂此時這般安然,是太醫院的鎮痛用的麻沸湯還在起效。

“妾身領旨。”冉思娘趕忙領旨。

朱祁鈺又滿是擔憂的看了一眼金濂,如果這個藥真的有用,他與大蟑螂的怨仇,就此煙消雲散!

“能給我看看這蠱罐嗎?”胡濙拿過了那個蠱罐,這蠱罐,是竹篾的小籠,上小下大。

胡濙看了許久,將蠱罐遞了過去笑着說道:“冉姑娘心靈手巧,極爲乾淨。”

“承蒙胡尚書誇獎。”冉思娘趕忙說道。

這些都是朝裡的大人物,而且胡濙還有一本《衛生預防易簡方》,冉思娘看完十二長卷,細細研讀之後,越想越覺得胡濙很有才能。

坊間都譏諷胡濙順風倒,沒什麼骨氣。

但是冉思娘在泰安宮見過胡濙,那是太子少師,專門教授府裡孩子們的課業。

孩子心性簡單,他們都很喜歡胡濙,雖然胡濙授課極爲嚴厲,但是下了課,都是圍着這七十多歲的老爺爺轉悠。

冉思娘看了胡濙的書之後,覺得坊間的傳言多少有點失真,無論怎麼看,這應當是個好人。

站的角度不同,看的自然不同,陛下做什麼都是祖宗之法,朝中那麼多的風憲言官鬥不過他胡濙一個人,那不得過嘴癮?

朱祁鈺忽然想到了一種後世比較神奇的藥,雲南白藥。

他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們貴州是不是有一種補氣血的藥,名叫三七?而且還能治跌打損傷?”

冉思娘雖然驚訝陛下如臨九霄的天子,居然知道貴州的特產,但還是俯首說道:“有,三七、葛根、冰片爲主藥,名叫百寶丹。”

“好東西啊。”朱祁鈺點頭,他問的就是這個。

他十分鄭重的說道:“冉姑娘要把雲貴藥理和中原藥理結合,製成良藥,也算是懸壺濟世了。”

冉思孃的帷帽之下,露出個笑容,這位陛下對她也有期許,並不是簡單的把她當成個漂亮的姑娘。

直到現在,陛下也未曾摘下過她的帷帽。

她點頭說道:“給金尚書用的藥也會用此物,還有一種藥也是我們西南的特產叫金不換,可是比黃金還要貴的藥,也是治胃病的好手。”

冉思娘將手札翻動了一下,翻到了金不換那一頁說道:“就是這個。”

朱祁鈺不太懂這些,點頭說道:“好,很好!”

他不希望金濂因爲胃病的折磨離開人世,作爲國之重臣,朱祁鈺給了金濂流爵,就是希望他能夠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

雖然有時候,那省燈油的性子,的確讓他有些頭皮發麻。

但是他依舊希望金濂能陪着他繼續走下去,金濂不是楊洪,他還有太多的事兒,太多的遺憾。

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推薦幾本書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
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推薦幾本書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