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

“大明哪裡都能拿牌子。”興安想了想回答了陛下的問題。

大明遍地都是牌子,只要肯做,都有自己的一份光,有自己的一份熱,做出成績來,也會被陛下看到。

就怕不做,更怕胡作非爲。

盧忠通稟之後,走了進來,無奈的說道:“陛下,之前那個四川監察御史賈傑的供述,他的確是收了賄賂,所以才態度三變。”

李燧找人反映情況,找到了七品的四川監察御史賈傑,賈傑最開始只是推辭,拿到了好處態度就發生了一些變化。

賈傑本來打算等到殿試之後,找到李燧親自談談。

到那時候,大家都是進士,都是官僚,有了立場,再坐下來好好聊聊其中的困難,最後如果能說服李燧最好不過。

但是賈傑犯了陛下的忌諱,堵塞言路。

都察院乾的就是風聞言事,他們那麼大的威風,都是因爲朝廷的需要他們,但是他們居然玩欺上瞞下,那就不能怪朱祁鈺不客氣了。

盧忠俯首說道:“根據賈傑的交待,臣查了三人,都是收受了賄賂,賈傑收了紋銀三百兩,其餘二人一人一百兩。”

“按照《憲綱事類》九十五條罪加三等,應當送往石景廠苦役十年。”

朱祁鈺拿過來了盧忠的奏疏問道:“三法司怎麼說?”

盧忠回答道:“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三法司一致的決定,這三人涉案過百兩,未過五百兩,按制三年,罪加三等,自然是十年。”

風憲言官,罪加三等,可不是開玩笑。

這本身就是皇帝親自關注的案子,最近吏部還在抓貪,力度這麼大。

三百兩就不是貪了嗎?

朱祁鈺看了許久滿是疑惑的說道:“這麼摳門的嗎?”

“四川共計七十萬戶,每戶一錢八千銀,合計也是十二萬兩銀子了,這還不算他們瞞報的丁口,就拿五百兩銀子平事,是不是太看不起京官了?”

盧忠俯首說道:“他們想辦的是李燧,不是平四川戥頭的案子,自然只拿出來五百兩來。”

“戥頭案,銀錢並不好使。”

朱祁鈺瞭然,五百兩是安排李燧的。

戥頭卻是大案,是肯定瞞不住了。

李燧都從四川溢出來,跑到京師告狀來了。

鎮雄府的收稅隊跑到了遵義府去打秋風了,黃龍民變已經發生,壓是壓不住了,他們只希望能緩緩。

可一刻也緩不了。

朱祁鈺又和盧忠聊了下關於畸零女戶、四川戥頭案的推進情況,畸零女戶的七個耆老,已經押解入京了,查補已經開始了。

盧忠猶豫了下說道:“南衙送來了三名人彘,在路上生機斷絕,以冰棺押解進京,臣去看過了,三日沒吃下飯,太慘了。”

“臣自詡酷吏,可是從未和他們一樣,如此行事。”

紀綱殺解縉的時候,也沒把人折磨成那個模樣。

畸零女戶的案子中重要的人犯有七人,這是要送解刳院的,有近千名需要被斬首的犯人,涉及苦役將近萬人,流放將近五萬人。

這五萬人的流放,目的地已經找好了,正是雞籠島。

畸零女戶的案子之中,有二十多名證人也被帶入了京師,這三名人彘,就是他們罪惡的鐵證。

盧忠不是噁心,是食不下咽。

都說陛下殘忍,可是陛下總是對凌遲慎之又慎,在他眼裡,可是有不少人該送解刳院,最後也只是斬首了事。

可是這幫耆老們,做的比陛下還要狠辣萬倍,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就因爲頂了幾句嘴,就被手腳悉數砍去,眼睛被剜以銅澆灌,何等的兇殘?

殺人也不過是頭點地而已。

怪不得陛下要點京軍前往,這的確得出重拳。

南鎮撫司衙門除了送畸零女戶的犯人進京以外,還有那三百多名貪官墨吏,大多數都送去了石景廠、勝州廠、六枝廠等地去做苦役了,大抵都是十年起步。

貪腐鉅萬,要被斬首,其中比較離譜的就是三年長洲縣令貪腐是十萬金花銀之事。

當個縣令,貪了十萬兩,也在斬立決的名單上,等待着陛下硃批。

貪官墨吏也是要查補,三次查補,死刑三複奏,大約需要到八月份纔會把斬首給判下去,正好到了秋天。

盧忠稟報之後,便離開了聚賢閣。

朱祁鈺繼續處理着案牘上的公文,每日皆是如此。

京師在工部的主持下,開始了對官道驛路的地面硬化工程,小試牛刀,先把石景廠入京的煤路修好,再把德勝門到大明皇陵的路修好。

這兩條路,是第一期的工程是實驗性質的,一旦成功,就會大面積鋪設。

社會認知,想要變成科學,第一個阻力是朘剝階級的扭曲,具體就是類似於奇淫巧技的價值觀,到了今天依舊對太醫院喋喋不休的那羣人,亦是如此。

第二個阻力則由於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也就限制了社會認知到科學的轉變。

朱祁鈺來到了文華殿,準備召開廷議,今天的廷議就一件事——奇觀。

內承運庫太監,計省提督太監林繡開口說道:“陛下,臣大概算了算,僅僅是順天府就有三千餘里路的道路硬化的需求。”

“如果算上九龍驛路,初步就有六萬裡的道路硬化需要。”

“如果想要完全四通八達,大約需要三十餘萬里,累年三十餘年,按每一里五百銀幣覈算,這大約就是1.5億銀幣。”

金濂的臉色立刻變得難看了起來,眉頭緊皺的說道:“1.5億銀幣?這也太多了吧,林大璫,一里就需要五百銀幣的造價嗎?”

林繡推過去一個賬本說道:“這是物料、工料、運費摺合出的數字,只是一個約束,實際覈算下來,只多不少。”

正統元年,部分正賦折算之後,大明朝一年的銀稅大約一百三十萬兩銀子上下,把所有的正賦折算之後,大明一年賦稅不過一千五百萬糧銀幣。

可是大明的財政是負數,每年都在賠錢,入不敷出,根本沒有結餘,也就陛下登基之後,朝廷纔開始沒有赤字。

這才富了幾日?就又要捉襟見肘了嗎?

這石景廠搞了個水石灰,要硬化路面,居然一里路需要五百銀幣!

這半步(大約一米)就需要一枚銀幣之多?

不都是些石頭嗎?

林繡繼續說道:“如果遇到山坡、河流、斷崖等地方,還要再加錢的。”

金濂感覺自己已經不能呼吸了。

還沒開始就提出要加錢,這不是要他這個戶部尚書的命嗎?

把他金濂賣了,也不值1.5億銀幣啊!

金濂俯首說道:“陛下,得緩緩圖之,三十年三十萬里路,實在是太多了。”

修路是實現生產力提升的必備條件,貨物溝通不暢,談什麼生產力提升?談什麼大規模生產?談什麼大明朝社會認知到科學萌芽?

“朕知道很貴,但是好處很多,其回報絕非1.5億銀幣可以衡量的。”朱祁鈺對着金濂說道。

這其中的經濟規律,不需要朱祁鈺言說的太過於明白,金濂心裡再清楚不過了,他只是怕花錢而已。

每個國家在步入生產力提高的過程中,都有基建的過程,而基建的程度,和李賓言提出的六等星秩的國家之秩又有極大的關聯。

比如美利堅,在深陷導致世界大戰的經濟危機之時,就選擇了使用基建的辦法,修公路、鐵路、大壩等等,來度過難關。

比如徐有貞,在面對新闢之地的河套之地的時候,就用了基建,景泰安民渠去給當時陷入喪亂的百姓,畫了一個大餅,關鍵是河套百姓還真的吃到了這個餅。

搞這件事有很多很多的好處,唯一的壞處就是費錢。

朱祁鈺十分確信的說道:“巨大的投入,帶來巨大的回報,我們三十年內,投入1.5億銀幣,它的好處是極多的。”

“首先可以讓官廠維持在穩定的運營之中,在探索制度和過程中有更多的試錯機會。”

“其次這些錢,大部分都進了百姓的口袋裡。”

“挖燔石料的工匠、運送石料的車伕、煅燒水石灰的工匠、掘開路面的工人,他們拿到了勞動報酬,是需要換成留供資財和流動資財,甚至可以投入固定資財。”

“那麼就有更多的人,需要生產更多的流動資財,那麼勢必帶動固定資財的增加。”

“而我們的工匠在整個建設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要想要提高生產的效率,無論是通過機械,還是培養人,對大明都是受益良多。”

“所以我們需要做這件事,雖然看起來,它真的很費錢,但是它賺的更多啊!”

朱祁鈺試圖說服貪財的金濂,接受這個奇觀計劃,三十萬裡公路計劃,的確是有些駭人聽聞,但是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到三十年,五十年去看呢?

但是金濂依舊搖頭說道:“陛下說的千好萬好,它的確是這麼好,但是都改變不了其價格的昂貴,朝廷哪有那麼多錢,投入到這個數以億計,要用過億銀幣的大工程呢?”

“這會把大明折騰散架的,陛下!”

“前元調動民夫修築黃河,折騰百姓民不聊生,最終揭竿而起,就在眼前。”

朱祁鈺無奈,得,自己這修個路,又修成了亡國之君。

金濂依舊追着說道:“陛下,三思啊!三十年,每年五百萬銀幣的投入!”

“陛下,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大明哪來的那麼多錢!”

朱祁鈺咳嗽了兩聲低聲說道:“朕來想辦法就是。”

金濂呆愣的看着陛下,大明哪來的錢,填補每年五百萬銀幣的大窟窿?點石成金的仙術?

很快他的表情就從呆滯變成了疑惑,最後變成了震驚。

大明的確有這個財力,也有這個錢。

只不過那些錢,在寶源局裡,並非朝廷的錢,而是寶源局吸儲來的。

拿勢要商賈存在寶源局的錢,等於借錢去修路,修路的善名歸了陛下、歸了朝廷,修路的惡名,卻歸了勢要富賈。

“陛下,讓臣好好想想。”金濂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這麼做的唯一代價,就是勢要巨賈們知道了,會不會逼他們造反。

但大明並沒有他們造反的舞臺。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就是再苦一苦勢要豪右,反正他們也習慣了。

金濂感覺自己的呼吸,瞬間順暢了起來。

他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含含糊糊的說道:“但是是不是支出太多了?畢竟是一年將近五百萬兩的造價,實在是太過於昂貴了。”

這毫無疑問,會影響到寶源局的日常運轉。

“造價會降下來的,造的越多,越是被普遍運用,價格就會越低,總是如此。”朱祁鈺看着金濂笑着說道:“而且最開始的投入只有一點點罷了。”

“我們需要投資更多的官廠,來生產足夠的物料。”

“此乃長策,不急。”

奇觀不是平地就造出來的,也是一錘一錘砸出來的。

朱祁鈺要修幾十萬裡的硬化公路,這是個長期投入的工程,金濂的反對是在擔心財政崩潰,但是基建總是如此,越建越有錢。

“還有人反對嗎?”朱祁鈺看着羣臣問道。

到此時,只有爲數不多的人反應過來,陛下到底從哪裡找這個錢,肯定不是仙術就對了。

隨即,這二十七名臣工,還是有些懵圈,陛下是怎麼說服金尚書的?

金尚書爲何前後的態度差距這麼多?

錢到底從哪裡來?

朱祁鈺看沒人答話笑着說道:“賺錢是個門道,可是花錢更是個門道,難道和老財主一樣,把銀幣囤起來?”

“怎麼用錢去生錢,就是花錢的訣竅了。”

“好了,說一下第二項吧。”

商輅坐直了身子說道:“寰宇通志還在修,但是長江水路沿線差不多修好了,四萬裡的主幹道疏浚,工部是不是可以開始籌劃了?”

又是花錢的買賣。

“這次需要多少?”金濂的臉色變得差勁了許多。

內帑太監林繡搖頭說道:“剛剛拿到水文的文牘,還需要進行詳細的核算,才能夠大致算出費用,但是應當大差不差,二十萬裡的水路,不比三十萬的陸路低多少。”

金濂牙關都在抖。

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推薦幾本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
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推薦幾本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