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

“胡老師父。”朱瞻墡站起來,迎上了胡濙。

胡濙是帶着自己的徒弟劉吉來的,劉吉就是那個無條件喊陛下聖明的諂臣,比胡濙的無德讓朝臣更加恨的咬牙切齒。

在某種意義上,胡濙就是朱瞻墡的救命恩人。

不是胡濙搞出的‘告密’制,朱瞻墡現在很有可能已經變成了意圖謀反的亂臣賊子,說不定已經被忠誠於陛下的緹騎們砍成了三百六十份了。

但是告密制度一出,人人自危,誰還有空給朱瞻墡的頭上扣帽子?惟恐自己被扣個帽子。

鄭王朱瞻埈都被收監宗人府了!

在大明德高望重的明公,是有資格被稱之爲老師父的,當然,胡濙沒有德,更沒有望。

但是朱瞻墡認爲胡濙有德更有望,認爲胡濙爲大明朝局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胡濙老了,肉眼可見的蒼老,甚至讓人懷疑胡尚書能不能撐到陛下回京,但是稍微打量就能看到見,胡濙的眼中還閃着精光,人老不糊塗。

告密制,可不是什麼好招,很容易就變成了人人自危,無人理政的局面,但凡不是老師父,沒點功力,玩告密制,等於玩火。

但顯然,大明朝依舊正常運轉,朝廷之中那種歪風邪氣反而蕩然一空,這讓朱瞻墡處理國事,輕鬆了許多許多。

“坐坐坐,羅長史,上些好茶。”朱瞻墡讓羅炳忠上茶。

趁着上茶的功夫,朱瞻墡將廣州府飛鴿傳書送來的奏疏,遞給了胡濙。

胡濙端起了奏疏舉着對着光,眯着眼湊近了看,終究沒看清楚,他拿出了一個老花鏡放到了眼睛上,纔算是完全看清楚,這是太醫院爲明公們專門定製。

他滿是溫和的笑道:“人老了,不中用了,看都看不清楚了。”

朱瞻墡佯怒道:“看胡老師父說的哪裡話,可不能這麼說,誰不知道胡尚書壽比南山不老鬆,還能做事兒,還能爲國盡力,爲陛下盡忠。”

胡濙點着名教罪人說道:“名教罪人,這招着實狠辣,哪個文臣不聽話,可用此招對敵。”

胡濙說的是對敵,在他看來,一些文臣是敵人。

中原王朝的文人,在經過了兩宋重文輕武和胡元寬縱總計四百餘年的莽荒生長之後,已經成爲了國朝的敵人。

他們內部用所謂的文脈、座師、出身、籍貫、政治訴求進行分類,展開殘酷的內部傾軋,最後獲得權力,損公肥私,絲毫不顧國家公利,只爲求一家興旺。

他們對外則精誠團結,高舉君臣、崇古、禮法、四書五經,壟斷知識和知識的解釋權,操控政治、司法、財經事務、戎政,只爲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爲佔據分配地位不擇手段,而枉顧江山社稷。

在胡濙看來,一些把書讀進了狗肚子裡,爲朘剝百姓搖旗吶喊、鼓譟聲勢的文人毫無疑問,都是敵人,是亂臣賊子。

國賊自然當誅。

比如大明的開海,明明用陛下這種方法,市舶司抽分,鼓勵商貿活動,可以實現陛下、朝廷、遮奢豪戶、手工作坊、工匠、普通百姓共贏。

可是爲了一己之私,爲了自己在商貿中的獨佔壟斷地位,爲了更好的收租,不斷鼓譟風力,實現了十五年的禁海。

以損害大明利益維護自身私利爲做事綱領的文人,這不是大明的敵人,又是什麼?

所以,此策對敵。

朱瞻墡對名教罪人這種法子,同樣是高度認同的,在朱瞻墡看來,胡濙常常被人罵作無德,可是作爲朝中明公,最大的公德,不應該是忠於陛下嗎?不應該是維護大明最廣衆百姓的利益嗎?

若以朱瞻墡的公德說,來論斷胡濙,朱瞻墡以爲胡濙應是有公德無虧,私德無垢。

相比較前任首輔陳循和現任首輔王文,他們的私德又好到哪裡去呢?爲了讓自己的兒子考科舉,鬧得滿城風雨,最後都把官司鬧到了陛下面前。

相反,胡濙的大兒子未曾參加科舉,亡故之後,胡濙的二兒子胡長祥,朝臣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朱瞻墡卻是知道的。

胡長祥在太醫院操持方術賤業,繼承了胡濙醫術的胡長祥,在太醫院裡已經成爲了一名救人性命的太醫。

胡長祥有一個《禮部尚書的父親》,卻在太醫院做一個別人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太醫。

胡濙的德行,真的和朝臣們說的那麼差?

朱瞻墡頗爲誠懇的說道:“如此,有勞胡尚書交給皇嗣此等方法了。”

胡濙探着身子,摁着《名教罪人疏》頗爲認真的說道:“還是要完善下,比如說,讓禮部主持此事,陛下作爲人君,怎麼能下旨讓翰林們寫詩文罵人呢?這件事得禮部來做。”

“還有陛下最爲最終的裁決,有控制事端不會被擴大化的權力,當事情鼓譟到快要無法收拾的時候,陛下可以出面平抑風波,這樣一來,羣臣鹹服,乃帝王術也。”

帝王自然有術,只是陛下走的是天下爲公的大道之行,這術自然就很少用了。

“還是胡老師父通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朱瞻墡心服口服,怪不得於謙在奏疏裡,反覆強調,這《名教罪人》讓胡尚書看過完善後教給皇嗣,這樣一改良,事情便有了轉圜的政治餘地。

政治餘地在朝堂狗鬥中的意義,就是不讓黨爭演變成亡國四禍之一的黨錮,餘地在政治活動彌足珍貴,撕破臉的政治活動,就是黨錮。

當年元祐黨人碑,就是沒有控制好朝堂狗斗的力度,黨錮就成爲了北宋亡國的一個註腳。

哪怕是披着一層遮羞布,那也是體面和餘地不是?

“至於這本。”胡濙當然知道《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疏》的內容,而且沈翼在遞上奏疏之前,也是跟師爺們都通過氣兒的。

胡濙也是有些猶豫,他知道這本奏疏的意義,這也是最近朝堂中,議論最兇的一件事,胡濙非常希望這本奏疏能夠通過廷推,最後成爲大明的永例。

胡濙握着那本奏疏,深吸了口氣,看着朱瞻墡說道:“陛下睿哲天成,最讓臣等驚駭的是陛下在財經事務上的建樹,唯有生產,方有昌盛。”

“陛下登基至今,所作所爲,旨在提高大明的生產力,這是陛下所有事的初衷,如果能看清楚這個初衷,就能看懂陛下所作所爲。”

“陛下,從來不是一個聖心難測的君王,相反,非常好猜,甚至不用猜。”

在胡濙看來,沒有比陛下更好猜度心思的君主了。

陛下在羣臣面前就跟透明人一樣,要做什麼,明明白白的寫着,陛下還生怕別人不知道,還要寫聖旨告訴所有人,要做什麼,爲什麼這麼做。

胡濙稍微停頓了下繼續說道:“就以陛下在廣州府辦的坐寇案而言,坐寇是廣州府四大家的家奴、工具,他們是朘剝百姓的那把刀,把這把刀折了,百姓們就能把生活成本轉移到婚配、生子、養育之上。”

“人多了,生產力才能提高,以人爲本,爲了讓這麼多人活着,就必須要想方設法的提高畝產、提高分工與合作的效率、增加田畝。”

“否則,餓的眼睛通紅的人,聽聞大富大貴在山珍海味的時候,會泯滅人性,是不會跟你講什麼禮義廉恥,他們只會敲碎有糧人的腦袋,餵飽自己。”

“十年前的福建,福建布政使將手伸向了百姓的最後一口糧,百萬之衆,波及五省的民亂浩浩湯湯,國本震動。”

щщщ● ttKan● ℃ O

胡濙點出了陛下同意這本奏疏的主因,陛下看的不僅僅是人亡政息,陛下更看重的是大明生產力的提高,這纔是關鍵。

陛下始終不移的堅定消滅着一些只想着躺着收租的肉食者,目的就是放鬆百姓脖子上的枷鎖,進而擴大生產力。

五萬萬丁口,如果在六十年後,大明真的有這麼多人,那大明要麼大亂,要麼大治,別無他途。

“聽胡老師父一席話,真的是茅塞頓開,喝茶,喝茶!”朱瞻墡眼睛越來越亮,推着茶盞說道。

羅炳忠低聲問道:“那胡尚書看,這永不加賦,辦還是不辦?”

胡濙緊握着奏疏說道:“辦!昭告天下的辦!無論多大阻力都得辦下去。”

“廷推的事兒,殿下勿慮,臣來和朝臣們分說。”

胡濙不知道自己天命何時,他要趁着自己還足夠的清醒,在朝廷仍有威望的時候,幫陛下做更多的事兒。

“那就有勞胡尚書了。”朱瞻墡長鬆了口氣,有胡濙幫忙,這件事通過廷推纔會簡單。

朱瞻墡無奈的問道:“可是如何執行下去呢?”

胡濙成竹在胸的說道:“科層制官僚,是對上負責的,當事情涉及到了他們的升遷的時候,就變的極其重要了,納入考成之後,必然有人不甘心自己的錢袋子癟了下去。”

胡濙混跡官場五十載,屹立不倒,太瞭解這些科層制的官僚了,他們就只是對上負責,只要納入考成,就足夠執行了。

考成法和士紳一體納糧,是陛下平定了南衙僭朝叛亂之後的重要戰果,當然要好生利用。

朱瞻墡追問道:“那倘若有人倍之呢?”

“《名教罪人》。”胡濙拍了拍另外一本奏疏,頗爲認真的說道:“有人膽敢倍之,就用此法教他做人,用罵詩和千字文,石刻後,填滿他家祠堂,遺臭萬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判了蒲氏一家對不起宋室,責令蒲家人不得參加科舉,就這一招,就把煊赫了數百年的蒲氏,打的改名更姓,最終泯然。

如果用名教罪人,效果更佳,這就是陛下送給襄王施政的寶劍。

“那孤就沒什麼疑問了。”朱瞻墡鄭重的點頭說道。

胡濙拄着柺杖站了起來,一步一步的向着御書房外走去,他站在樓梯口,駐足許久,送行的羅炳忠和成敬,也沒有打擾胡濙。

幾個人就這麼靜靜的站着,看着平平無奇的樓梯口。

成敬和羅炳忠都不知道胡濙在看什麼。

胡濙用力的攥着手中的柺杖,當年陛下的御書房在這講武堂聚賢閣的二樓,而不是一樓,他有一次覲見陛下上樓梯,在樓梯拐角的位置停頓了一下,陛下後來就把御書房搬到了一樓來。

顯然是出門宣他覲見的興安,將這個事兒告訴了陛下,陛下才做了這個決定。

或許陛下早就忘了此事,但是胡濙一直都記得。

胡濙開口對羅炳忠和成敬說道:“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陛下寬仁德愛,臣感激涕零,銘記五內。”

“走了。”

胡濙說完之後,一步步的走出了聚賢閣,走進了轎攆之中,向着禮部衙門而去。

次日的清晨,陽光明媚,七月的天氣,京師也變得燥熱了幾分,而此時的文華殿,氣氛如同烈火烹油。

陛下覈准了戶部尚書沈翼的永不加賦奏疏,新生人丁不再徵收人頭稅,於少保做了註解,送到了文華殿廷推議事。

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左右御史、文淵閣大學士、司禮監暫領提督太監、六科給事中、五軍都護府中軍都督武清侯石亨等人,分別坐在文華殿大長桌兩側。

文華殿的大長桌上,有一個玻璃壓實的半個龍旗大纛,那是稽戾王在宣德門前,被陛下上陣奪旗,拿下的半面龍旗大纛。

已經兩鬢有些斑白的石亨,首先開口說道:“我是個粗人,不懂那麼多彎彎繞繞,但是我提醒諸位:京軍是陛下的京軍!”

“作爲京師總兵官,陛下的劍指向哪裡,大明軍就打到哪裡!赴湯蹈火,死不旋踵!”

“我的話說完了。”

忠誠!

大明京營是大明的壓艙石,而石亨的態度非常明顯,陛下要做的,他高度擁護,陛下要打誰,他就是死,也要打。

石亨之所以當着這麼多人說這麼狠的話,完全是因爲最近有人找上了他。

大明要郡縣安南,這是外戰,打完必然有公爵要封,石亨已經是世侯了,還是當打之年,卻沒有做徵夷將軍。

有些人就認爲石亨心裡必然有怨氣,所以才找到了石亨,反對永不加賦的政令。

別人不知道的是,陛下在離京之前,就和他石亨推心置腹的聊過這個問題。

在主帥人選上,石亨是北地武將,沒有南方作戰經驗,而陳懋有豐富的南方作戰經驗,這是石亨最大的短板。

其次,石亨最想揍的是瓦剌人,所以一直在北方剿匪訓練騎兵,即便是瓦剌人跑了,萬一陛下要追,他石亨也有用武之地。

陛下要不要追?這是設問,石亨和陛下都清楚的知道,一定是要追的,血仇需要獻血去洗刷。

石亨沒有任何怨氣,相反,滿心都是對氣吞萬里如虎的野望。

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
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