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

操練之事,楊洪戍邊四十餘年,他見的多了,講武堂的操練也主要是以理論爲主,實際操作爲輔。

講武堂已經開課半年有餘,也是時候,階段性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朱祁鈺走在前面,朝臣們走在後面,一起來到了講武堂的大禮堂內。

半年一期的大作業,大多數的學員已經做完了,到了驗收的時候。

在講武堂的大禮堂內,早已經坐滿了人,朱祁鈺今天坐在臺下,他今天不是主角,而是這些講武堂的學員們纔是主角。

禮堂內掛着一幅巨大的堪輿圖,將大明全境囊括在內,甚至包括了西域的亦力把裡勢力,和遠在東南亞的舊港宣慰司。

舊港宣慰司大約在蘇門答刺巨港附近,正統五年,舊港宣慰司被滿者伯夷國吞併,朱祁鎮親政後,捏着鼻子認了此事,允許滿者伯夷國朝貢。

大明設置在舊港宣慰司的兩個官廠,也被滿者伯夷吞併。

朱祁鈺不是朱祁鎮,他不會捏着鼻子認了這既定事實,大明勢必要揚帆起航,那麻六甲海峽,作爲進出南海和西洋的重要關卡,朱祁鈺自然不會放棄這些地方主權的宣稱。

“開始吧。”朱祁鈺坐好,對着石亨說道。

最先上臺的是在居庸關汲水澆牆的指揮使趙玟,他有些拘謹的走上了禮臺,先是對着臺下的朱祁鈺行了一個稽首禮。

朱祁鈺受了趙玟的稽首禮,對着他點了點頭。

趙玟振聲說道:“我選擇的課題是,宣府失守。”

“大明再陷播遷之禍,應當如何有序播遷,在戰略上進行有組織、有規模的組織防線,拖延敵軍步伐。”

趙玟的第一句話,就讓楊洪瞪大了眼睛!他呆滯的看着地圖,不敢置信眨了眨眼。

“選題只是選題,昌平侯勿慮。”朱祁鈺趕忙小聲說道。

“我們假設瓦剌軍勸降宣府總兵官,大明京畿補給宣府被敵方繳獲,此時的瓦剌將會擁有超過六萬以上的明軍俘虜。”

“若宣府被攻破,則大同不可獨活,戰場在宣府被破之時,被分爲東、西兩個戰線。”

“東線,則是以勾注山的雁門關爲核心構建第一道防線,大同、山陰、朔州爲敵方佔領區域,而我方在勾注山上的防線,有以下幾個戰略要點需要防守。”

“雁門關、寧武、婁煩、天門關爲四處重鎮,此乃婁煩古道,可從山外南下,直逼太原。”

“若是敵方攻破我軍雁門關直取忻州,或攻破婁煩古道,都可直撲太原。”

“婁煩古道自古是北方匈奴、突厥、柔然、鮮卑等草原部南下之路,有詩云,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就是太原。”

“西線則以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內三關組成第一道防線,但是這第一道防線,很難防守,紫荊關易破,京師則爲第二道防線。”

“若是我軍能夠守住勾注山防線或者太原,則可以播遷至開封、洛陽、長安等地,徵調全國勤王軍勤王,伺機反攻。”

“我的依據是北宋末年,金人南下,金兀朮在四個月之內直逼北宋都城開封,但是無功而返。”

“金兀朮在撤軍之後,與粘罕合兵一處,共伐太原,太原守將王稟獨守孤城兩百五十餘天,力戰而亡,才致使二帝北狩。”

“反攻路線爲……”

趙玟洋洋灑灑的講了兩刻鐘,他的假定是瓦剌人攻破了宣府並且獲得了大量軍備糧草之後,實力暴漲,大明再陷播遷之禍。

如何播遷,如何組織抵抗,如何反攻,如何判斷是否繼續播遷,如何組織百姓自保等等,面面俱到。

楊洪搖頭說道:“瓦剌人攻破宣府,乃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已經輸了。”

朱祁鈺笑着說道:“料敵從寬罷了,這只是一個假設,一來培養軍將們的應變能力,二來做一個參考。”

“這樣的假定看似不會發生,但是如實發生了呢?情急之下,大明有了預案,有序進行,纔有反攻的契機。”

趙玫俯首離開了禮臺,他的這個假定很大膽,但是接下來的假定更加大膽。

馬上要赴任遼東都司的範廣走上了臺,行禮之後,高聲說道:“我的選題是,建奴叛亂。”

“自土木堡天變以來,遼東都司建州女直奴酋李滿柱、董山等人,已多次率兵襲擾開原、瀋陽、並攻打撫順城。”

“基於既定事實,我做出以下幾個推斷。”

朱祁鈺卻是正襟危坐,他知道範廣的選題是關於遼東都司,但是居然直接圈定了在了建州女直奴酋的叛亂之上。

“我預設了兩個推斷,一個是勝,一個是敗。”

“勝,則是摧枯拉朽,由撫順出關,兵分三路,直取建州三衛,左路出渾河,越石門,經土木河,到分水嶺,右路則從鴉鶻關經喜昌口、過鳳凰城,黑松嶺一帶。”

“中路自撫順,經薄刀山,粘魚嶺,過五嶺,渡蘇子河,至古城。”

“三路合圍,將其盡數擊斃殺!”

“強壯者戮、老弱俘虜,其勢,若土崩而火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豬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天寒之日,虜境蕭條也。”

範廣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向了朱祁鈺,他有些不知道該不該說下去。

而朱祁鈺則是有些好奇的看着堪輿圖上的標記,這行軍路線,不就是成化犁庭的翻版嗎?

只不過是沒讓朝鮮僕從軍參與罷了。

“繼續。”朱祁鈺的聲音不大,但是在安靜的禮堂內,卻是極爲的清楚。

範廣爲什麼不說了呢?

因爲接下來,他要說敗了。

“敗…”範廣深吸一口氣點在了撫順的位置說道:“敗,則虜境建奴必然合力一處,取下撫順了。”

“介時我京營精銳盡出至遼東都司瀋陽,臣以爲,無五十萬兵馬,再難拿回撫順了。”

“撫順置於遼東,正如宣府置於京師,乃是門戶,寒冬深嶺,建虜合力,必然枕戈待旦,低於五十萬兵力,恐難奏效。”

一個千總守備,聽到這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終於忍不住站起來說道:“一派胡言!我大明精銳,強兵悍將,建奴寥寥千戶,怎需五十萬天兵!”

朱祁鈺伸出手來說道:“坐下,這課業是朕佈置下的,等範指揮講完,私下再議論。”

“末將領旨。”這千總守備還是一臉不服氣。

朱祁鈺不是秦始皇,當初王翦說五十萬大軍才能滅楚,秦始皇還不信,讓李信領了二十萬大軍就去了,大敗而歸。

王翦率領五十萬大軍最終滅楚。

範廣舊任遼東,朱祁鈺信範廣的話,撫順要是丟了的話,那的確是震動朝野的大事。

“若無五十萬,以遼東的地形,分三路、四路合擊,會被敵軍各個擊破,若合成一力進擊,則建奴必然倉皇逃入虜境,化整爲零,明年再克我大明撫順。”

“如此之下,反反覆覆,建奴必破我遼東都司,順勢而下,轉戰千里,一鼓作氣,將廣寧拿下,介時,只需剪除蒙古和朝鮮兩翼,我大明便時刻處於建奴鐵蹄之下了。”

範廣這個時候,說這種話,是極其大逆不道的。

天下無敵的大明,不過是剛剛經歷了一次土木堡之變罷了,很快京師之戰,就找回了場子,宣府又打的瓦剌人潰不成軍。

但是朱祁鈺卻是目光流轉,眼神閃爍,這不就是後金崛起之後的路線嗎?

拿下撫順。

大軍進剿,則逃出關外,大軍撤退,則再破關而入,連續試探之後,在薩爾滸之戰中,大破大明軍隊,一鼓作氣,打到了寧遠城下,若非一炮轟中了老奴酋,遼西走廊能不能守住都難說。

什麼叫兵敗如山倒?

楊鎬在薩爾滸之戰中,除了他帶的二十萬大軍,還有蒙古林丹汗策應、朝鮮軍隊策應,大敗而歸。

五十萬,範廣,還真不是胡說。他打算的戰略就是步步爲營。

但是五十萬大軍…

朱祁鈺點頭問道:“若是敗,甚至你擔憂的廣寧丟了,蒙古人不得不西進,朝鮮不得不俯首稱臣,剪了我大明左右兩翼,可有良策?”

範廣有些愕然,他沒想到自己大逆不道的話,居然得到了陛下的問詢,他看着堪輿圖看了良久,才嘆息的說道:“臣愚鈍,臣無良策。”

“好。”朱祁鈺點頭說道:“若是撫順關破!”

“朕就給你五十萬大軍,哪怕是傾盡內帑,下詔勤王,也在所不惜!你將這句,寫到你的課題裡,送於興安歸檔講武堂庫。”

範廣有些呆滯的說道:“可是陛下,建奴式弱,撫順固若金湯啊,怎麼可能破呢?就是給董山、李滿柱十萬兵馬,人吃馬嚼,他也養不起啊。”

李滿柱、董山養不起十萬兵馬,努爾哈赤和黃臺吉能呀!

朱祁鈺笑着說道:“於少保當初說,這天下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照做就是。”

“臣領旨。”範廣將自己的作業拿下了臺,添了幾句,交給了興安。

這是講武堂第一本被歸檔的課題,上面有所需糧草、調動人數、行軍路線、任選良將、墩臺哨所位置都有着詳細的規劃。

朱祁鈺從興安手裡拿過了那本課題本,交給了楊洪,上面是一份兒極其詳細的作戰規劃。

楊洪搖頭說道:“無論是宣府還是撫順,都不可能破,陛下這…臣不認同。”

“是呀,天下無敵的大明,重鎮的宣府和撫順怎麼可能破呢。”朱祁鈺笑着說道:“但是這就是我們的軍將啊,他們已經走到了在廷文官的前面。”

“他們有更加大膽的假設,更加充足的準備,更加嚴密的計劃,作戰之時,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他們敢於假定皇帝被俘,敢於假定雄關被破,敢於做出各種的規劃。”

楊洪再次翻看着課業本,終於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他俯首說道:“是臣先入爲主了,雖然此事兒絕不會發生,但的確可培養將官。”

這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此時此刻的大明朝,沒有人會想到,日後的大明會是如何的危如累卵。

這也是帝國的通病:「帝國如此的強大,沒有人會認爲帝國會變得弱小,但是走下坡路的時候,往往會一腳油門踩到底。」

接下來則是被朱祁鈺非常看好的一名教習,羅通,兵部右侍郎,文武雙才,擅營建。

他走到了臺上行了一個稽首禮,振聲說道:“我的課題是,播遷之禍!”

“若是彼時京師未曾守住,甚至稽王北狩之時,大明南遷,大明將何去何從!”

于謙當初說過言南遷者斬,朱祁鈺也曾經下旨言南遷者斬,朱祁鈺甚至還令錦衣衛逮捕了鳳陽詩社的十四名筆正,戰後,全都斬首示衆。

當時京師之戰已經打完了,朱祁鈺依舊從詔獄裡將十四人提出來,皆數斬首。

這也是他被朝臣詬病的最多的點,陳循一直唸叨着仁善,就是陛下真的有亡國之君之相。

羅通此言一出,一片譁然,只有楊洪若有所思。

其實楊洪那時候也做好了皇室南遷,闔家殉國的準備。

當時楊洪都覺得京師守不住,而且遲早要播遷,既然播遷,宣府乃是孤城一座,不闔家殉國,難道爲瓦剌人前驅?

楊洪戍邊四十餘載,他根本無法接受,自己成爲西虜走狗的那一天,是何等的屈辱。

作爲一個將士,死,也要死得像個將士。

楊洪忽然理解了這些似乎不切實際的課業本,真的有可能會發生!

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八章 有內鬼!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
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八章 有內鬼!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