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

也先對大明的實力是非常清楚的,他定下了南下的作戰決心,但其實只不過是爲了讓自己的長子坐上太子之位罷了。

這可能是朱祁鎮最後一點的利用價值了。

若是打着奉還大明上皇的旗號,依舊拿不下宣府…難不成去打韃靼人?直接奪了汗位?

也先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讓自己縮在了大氅之下,他用力的咳嗽了幾聲,頹然的坐在了火盆旁。

去京師這一戰,也先損兵折將,連親弟弟孛羅,都死在了大明皇帝的刀下。

他恨!

但是他老了,若是再立不了長子爲太子,他兒子還要像自己一樣,一直做元裔們的養馬奴。

元裔在京師之戰中,居然絲毫未損,反而成爲了最大的受益者,這對也先是個再壞不過的消息了。

草原上,強者恆強。

此次合力主攻,一來是逼迫大明議和多少賠點,意思意思,要不這就很沒意思了。

二來則是藉着大明的手,殺一殺元裔的威風。

火盆裡的火光明滅不定,也先的臉色頗爲頹然,他已經不是那個年輕時候,可以長生天下翱翔的海東青了。

當年的雄鷹,已經失去了往昔征戰察罕汗國和兀良哈、女真部時的英姿。

也先在感慨歲月的殘忍,嶽謙則寫好了密奏,放在了帳篷下的縫隙裡,塞了出去。

無須多管,自有人送信至東勝衛,再至京師。

也先要出兵南下的消息,嶽謙已經盡數知曉了,而且合力一處,最有可能的目標,就是宣府。

也先兵敗京師,主要就是宣府未能攻下,居庸關拿不下來,還被兩面包夾,只能潰逃。

如果要選擇目標,宣府絕對是首選。

嶽謙當然只是將自己的意見寫到了密奏之中,至於陛下如何抉擇,那是陛下的事了。

書信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已經到了大明京師。

大明四通八達的水馬驛站,就是大明天子的耳目喉舌。

若是這驛站沒了,大明皇帝豈不是被關在了京師之中,天下之事,什麼都看不到,什麼都聽不到,他說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了。

聖旨、敕諭不出京,那還是皇帝嗎?

驛站象徵着皇權延伸。

朱祁鈺手中拿着一本奏疏,這是禮部尚書胡濙,對於削太上皇帝號的一份補充。

他發現,其實這禮法,是可以隨着皇帝的旨意,而發生一些變動的,而且理由頗爲充分。

中國的歷史太長了。

【臣觀自古以來夷狄之禍,未有甚於今日者。】

【也古者,如晉懷愍陷於匈奴,宋徽欽陷於女直,其時皆先因邊塞外破,藩鎮內潰,救援不集,播遷無所,然後有蒙塵之禍。】

【未有若今日天下之大數十萬之衆,陷上皇於沙漠者,也至於晉宋既遭此禍,之後元帝繼統,高宗嗣服,皆捨棄故都,偏安一隅,然尚能奮既哀之勢,以御方張之敵。使劉曜、石勒歛其虐焰,而不侵梓宮,韋后因其講和而來歸……】

胡濙乃是引經據典,舉了兩個例子。

晉朝時候晉懷帝、晉愍帝,宋朝時候,宋徽宗、宋欽宗,被北方夷族俘虜。

他們的俘虜是必然的,邊塞破了,藩鎮逃竄,天下勤王軍來不及救,皇帝也沒地方跑,纔有了皇帝被俘蒙塵之時。

但是今天,大明皇帝擁兵數十萬之衆,大明皇帝被俘虜了!

簡直是奇恥大辱!

而且是因爲添油戰術和指揮失當導致。

但是胡濙立刻話鋒一轉,西晉在晉懷帝、晉愍帝手中滅亡,北宋在宋徽宗、宋欽宗手中滅亡。

然後司馬睿也就是晉元帝繼位,建立東晉,趙構也就是宋高宗繼位,建立南宋。

兩人奮既哀之勢,整飭軍務,力主北伐、興國,最後司馬睿迎回了韋后,趙構迎回了宋徽宗的靈柩梓宮。

陛下要承祖宗大義,沒有禪讓詔書承繼大統,有理有據,哪裡稱得上篡呢?!

這是在爲朱祁鈺削太上皇帝號,繼承皇位找法理依據,他們效忠的陛下,乃是繼承祖宗大義,而不是篡位上來的。

但是胡濙立刻就說,別的朝代皇帝被俘之後,只能播遷南方,但是大明的皇帝被俘之後,陛下力挽狂瀾,保住了宗廟社稷。

皇帝廢太上皇帝號,也是爲了防止瓦剌再借此名義犯邊,有根有據。

胡濙這份補充,總結來就是一句話,陛下所做這一切,都是爲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陛下無錯,都是瓦剌的錯!

宗族禮法,有的時候,要有着非常靈活的道德底線,也要有非常務實的革故鼎新。

一個不知道能不能回來的太上皇,和一個銳意進取的當今陛下,怎麼選,朝臣們很清楚。

畢竟,宗族禮法是爲了皇權服務的,皇帝要做事,那宗族禮法,就必須爲皇帝找到根腳,不能成爲皇帝的絆腳石。

否則宗族禮法不能爲皇帝服務,那要他還有啥用呢?

這不,就找到了嗎?

朱祁鈺收起了胡濙的奏疏,遞給了興安,讓他送到古今通集庫裡備案,將來寫實錄的時候,這都是材料。

“朕給袁彬和嶽謙的敕諭,一同拿去古今通集庫。”朱祁鈺想起來那兩份敕諭。

興安從袖子裡抖了抖,這涉及到了陛下英名的兩份敕諭,興安從來都是貼身帶着。

興安畢恭畢敬的將敕諭遞到了朱祁鈺的面前,俯首說道:“陛下,這兩份改改?”

“現在太上皇已經是稽王了,陛下擒殺藩王,這個用詞,是不是可以推敲一下?”

陛下對名聲不甚在乎,但是興安作爲臣子,要極力爲陛下挽回名聲!

這是臣子的本分!

興安一直揣着這兩份敕諭,是毀掉也不是,是備份也不是。

毀掉,乃是不恭順,是違背陛下旨意。

備份,是讓皇帝蒙上污名,這是臣子失職。

興安左右爲難,糾結了許久。

陛下終於廢了太上皇帝號,那擒殺藩王和殺太上皇帝,就是兩個性質了。

那敕諭內容自然要改一改。

“還沒送去嗎?改一改倒是可以。”朱祁鈺點頭,拿起了兩份敕諭,重新謄抄了一下,將太上皇改爲了稽王鎮。

興安看到,長長的鬆了口氣,將兩份敕諭、一份胡濙的奏疏,收了起來。

這兩本敕諭、一本奏疏入了古今通集庫,陛下的英名無損,功業無瑕!

完美。

作爲臣子,尤其是興安這種宦官,首先考慮的自然是皇帝的英名了。

當然,興安還是沒有將兩本敕諭歸檔,一直要等到朱祁鎮真的殯天了,他纔會下定決心,到底是歸檔還是銷燬。

此事極爲機密,朝中只有王直和于謙知曉,漢使嶽謙、季鐸知道,再有就是袁彬了。

“陛下,那日太常寺內唱曲,大宴賜席上唱天命有德的女子,臣尋到了,是錦衣衛都指揮唐興之女。”興安卻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朱祁鈺當然記得那頗有穿透力的歌聲,也記得唱帝姬怨時那種鏗鏘,原來是錦衣衛都指揮的女兒,那有鏗鏘之音,倒也是說得通了。

“小名喚作唐雲燕,取意燕雲十六州之燕雲,出自建昌府南豐人藕塘村,其父一身好膽,錦衣衛遴選,成爲錦衣衛校尉,隨後憑功升爲都指揮。”

“德勝門前,隨陛下衝鋒陷陣,斬首一級,獲頭功牌。”

“唐雲燕其人,年方二九(十八歲),體態輕盈,身材嫋娜,皮膚白皙,丹鳳眼、柳葉眉,脣紅齒白,婉麗優雅,性情容止皆稱得上賢良淑德。”興安將一份寫好的詳細資料,遞給了朱祁鈺。

朱祁鈺之前在大宴賜席上,看了那女子一眼,興安知曉後,用了半天的時間,就把唐雲燕和唐興的老底兒都給翻出來了。

尤其是唐興的背景,也是查的一清二楚。

朱祁鈺看了看奏疏,十分嚴肅的說道:“朕又不是山匪強盜,哪有強搶民女之事?尤其是錦衣衛!”

“你這調查可曾驚動其家人?若是仗勢恃寵,朕決不輕饒!”

朱祁鈺當然要嚴肅,錦衣衛是他除了宦官以外,他的第二道護城河。

他作爲皇帝,爲錦衣衛殿後,才換來的忠誠,要是被這下半身的事兒給誤了,那朱祁鈺也只能將興安拿去祭旗了。

興安是個很知道輕重的人,陛下交待清宮,他連那塊提督宮禁的牌子,都不敢摸一下,怎麼會做出仗勢恃寵之事呢?

他俯首說道:“這奏疏是禮部遞上來的遴選秀女的奏疏,裡面就有唐指揮的女兒。”

“臣乃陛下走狗,怎敢擅動擾民,一切皆是天意,唐指揮接女兒入京,也是因爲禮部說要遴選秀女了。”

朱祁鈺這纔拿起了奏疏,果然是禮部改元前,就遞過的秀女圖。

興安做事,朱祁鈺自然是放心的,但是也要時不時的警告,作爲近侍大璫,興安所作所爲,都是代表皇帝。

興安不是王振,陛下也不是北狩迤北的廢帝,興安自然不會胡來。

“這樣啊。”朱祁鈺點頭說道:“此事不急。”

“報!迤北送來密奏!”一個錦衣衛快跑進來,將嶽謙的奏疏遞到了御前。

朱祁鈺看完,振聲說道:“好!來得好啊!”

“將此密奏送與于謙,召集大將羣臣,共議退敵之策!”

“立刻停止休沐,明日早朝,奉天殿議事!”

于謙一直在說,瓦剌人狼子野心,還會南下犯邊,但是朝臣們其實是抱着一定的僥倖心理,包括讓嶽謙去和瓦剌人談談,都是抱着一點點的議和的心態。

胡濙在奏疏了也說道了【韋后因其講和而來歸】,其實也抱着一點點講和的心態。

但是,瓦剌人還是來了。

人家在土木堡之戰役中,連戰連勝,大明邊鎮極度空虛,京營無力出擊,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瓦剌人怎麼會不懂呢?!

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688章 康國公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688章 康國公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