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

徐承宗臉色鄭重,對於大明海貿之事,他和陛下細細商量了很多次。

徐承宗嚴肅的說道:“片板不許下海,艨艟鉅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入番,子女玉帛恆滿載而去。”

“我要提醒你們,你們自己隨便怎麼跑,陛下才不理會你們,但是你們要是把大明的百姓帶出去,尤其是帶出去奴役,衍聖公就是下場。”

“陛下向來說到做到,你們還是要違反禁令,那就不要怪陛下再至南京,將你們的大好頭顱砍下了。”

“別以爲跑到天涯海角就可以逃脫,孔府的案子,陛下可沒結案。”

徐承宗說完,兩個人打了個寒顫,這孔府的案子都過去了三年了,陛下還惦記着呢?

徐承宗話鋒一轉說道:“當然,陛下也說了,誰掌控了海洋,誰就掌控了貿易,誰掌控了貿易,誰就掌控了寰宇之下的財富。”

棠樾鮑氏的兩淮鹽商商總鮑志敏,思考了許久說道:“若是如此的話,陛下爲何還讓我們出海呢?”

費亦應看着糊里糊塗的鮑志敏,挪了挪身子,無奈的解釋道:“因爲陛下不是咱們啊,咱們只需要計算一家之私就可以了!”

“陛下是給咱們找了條出路。”

“霍霍外面人,比霍霍家裡人好多了吧。”

費亦應可以理解陛下的想法,因爲在他眼裡,陛下已經仁至義盡了。

陛下從來沒有不允許任何的發財,甚至是鼓勵發財,只要不在家裡霍霍,甚至去出海貿易,攜帶大量的武器,陛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那些不知死活之人,非要陛下嚐嚐厲害,非要囤積居奇的傢伙,壓根就沒有認真的領悟一下陛下所有旨意的想法,甚至連邸報都未曾讀過。

邸報上,財經事務講解的多麼透徹?

費亦應能理解陛下的政令,甚至能夠猜到一些陛下的思路,他能感受到大皇帝對海貿的重視和決心,他打定了注意,趁着這股東風起,發一筆橫財。

鮑志敏無奈的說道:“可是海外化外之民,不懂教化,還是太麻煩了。”

徐承宗看着鮑志敏,這樣的人在大明不是少數,甚至是大多數。

徐承宗的聲音裡已經帶上了一些怒氣憤怒的說道:“你們整日裡在大明買地囤積起來,哪怕是沒有傭戶去種,也要囤積起來,爲何?不就是大明人開化,勤勞而且還踏實,做事認真嗎?”

“就願意在家裡做門裡橫鬼,遲早要做陛下刀下亡魂!”

這些人都是典型的守舊的人,他們寧願待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待着等陛下撬骨刀撬骨,也不肯挪窩!

就是懶而已。

陛下民爲邦本的執政根基,就決定了有人要爲此付出代價。

那麼,代價是什麼?

徐承宗已經把話說的這麼通透了,但是鮑志敏依舊不肯挪窩。

如何把棠樾鮑氏一步步的吞了?徐承宗當然會做這件事,若是鮑志敏依舊不知改悔,那就不能怪他徐承宗手下無情了。

鮑志敏無奈搖頭,卻不答話。

費亦應則是積極參與其中之人,他本身就是海商,他低聲問道:“魏國公,費某問件事,若是,我假如啊,若是倭國發生了內亂,我橫林費氏在倭國佔了地,陛下能給封王嗎?”

費亦應問的問題很重要,這個問題甚至涉及到了朝廷體統問題。

徐承宗反問道:“在費商總的眼裡,陛下是寧與外賊,不與家奴之人嗎?”

徐承宗爲何說寧與外賊,其實在大明,尤其是南方的縉紳、商賈和勢要的眼裡瓦剌人、韃靼人和兀良哈人都是外人,但是北方局勢更加複雜,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說明白的。

徐承宗用一句話,告訴了費亦應陛下的忍受範圍,給瓦剌人封是封,給大明人封也是封。

這種域外王爵,其實都做不得數,只給印綬,不給冕服,更沒有什麼待遇了。

費亦應鬆了口氣,趕忙說道:“陛下自然不是。”

徐承宗眉頭緊皺的說道:“一旦在海外裂土,陛下可以下旨封王,但是家人永世不得回大明之土,此乃鐵律。”

這個代價是極爲沉重的,就是一道選擇題,若是選擇海外封王,自然可以逍遙一地,但是朝貢可以,回家都就別想了。

“原來如此。”費亦應面色沉重,思考了許久說道:“橫林費氏,始以射利之心,尊明律而下海,如何敢忘中華之義,入番國以爲奸?上有幹乎國策,下遺毒於生靈。惡貫滔天,神人共怒!”

“竊臣橫林費氏射利商海,賣貨浙江、福建,與人同利,爲國捍邊,絕不勾引黨賊侵擾事!”

“此情,天、地、神、人,所共知者!”

費亦應是縉紳,的確可以稱臣,正經的舉人,雖然不做官,但是說一句臣是不爲過的。

費亦應的這番話是他來之前就已經擬好的,陛下的條件比他想得好好多了。

他還以爲陛下的十抽一稅,給金花銀蠲免四分,是一個臨時性的政策,就是吸引海商註冊商舶的政策。

等到全都註冊了,再開始加稅,海商本就風險很大,這要是再加稅,苦不堪言,但是陛下顯然不準備那麼做。

費亦應俯首說道:“魏國公,大明律法三桅海船不可用,是不是可以寬容一些?海舶不必陸舶,二桅的限制實在是太大了。”

“十艘海船去趟倭國,翻船二三,更別提去慢八撒了。”

徐承宗早知道他有這麼一問,笑着說道:“陛下已經寫好了敕諭,除戰座船、寶船以外,任何船舶都可建造。”

寶船也是戰艦的一種,爲了防止這些人領會錯誤聖意,徐承宗把具體的範圍圈定了。

“陛下寬仁啊!”費亦應興奮不已的說道。

鮑志敏始終對海貿之事不是很在意,等到吃完了這頓飯,他就離席了。

徐承宗眉頭緊皺的看着鮑志敏,滿是感慨的說道:“這鮑志敏是不是用福祿三寶啊,我看他的精神狀態不對勁兒,前年見的時候,還是頂聰明的人。”

“聞到味兒了。”費亦應十分確認的說道:“你看他,兩眼無神,說話做事,言辭閃爍,前言不搭後語,整個人都是糊里糊塗的。”

徐承宗十分認真的說道:“鮑志敏靠不住。”

費亦應點頭說道:“一個用福祿三寶的人。”

徐承宗滿是笑意的說道:“正經人誰用福祿三寶啊。”

費亦應也是滿臉的笑容:“是啊。”

“你用嗎?”徐承宗抽動了下鼻子問道。

費亦應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仿若那就是蛇蠍劇毒,連連搖頭的說道:“我不用,魏國公用嗎?”

徐承宗打了個激靈,連連搖頭說道:“用了福祿三寶就是行屍走肉。”

“行屍走肉才用福祿三寶。”費亦應話鋒一轉,補充了一句。

徐承宗眼睛一亮,拿起了酒杯笑着說道:“下賤。”

費亦應拿起了手中的酒杯十分贊同的說道:“下賤!”

“叮。”

滿飲。

徐承宗想了想開口說道:“棠樾鮑氏靠不住,給兩淮鹽商換個商總吧,別不知好歹,帶着兩淮鹽商一起倒黴,至少得找個不用福祿三寶之人。”

“我想有的是人想要他們棠樾鮑氏的生意,這天底下,別的不多,兩條腿的人,太多了。”

費亦應自然知道徐承宗的意思是讓他去辦這件事。

事情很好辦,因爲設立在各大鈔關的設立引岸,那是朝廷讓你設你才能設。

只要放出風去,有的是人咬棠樾鮑氏。

煙雲樓現在四層樓那麼高,以後便是如此了,陛下說不定什麼時候回來,若是煙雲樓還是五層樓那麼高,他徐承宗就死定了。

在徐承宗申明陛下主張的時候,大明在貴州的圍困終於來到了最後時刻。

太平伯楊俊,看着那巍峨的龍巖山,這的確是一個很難攻破的堡壘,但是大明的火炮架在了對面的山頭上,每天都會炮轟幾輪。

“最近這幾日打到獵物了嗎?”楊俊歪着頭問着吳寧。

吳寧搖頭說道:“哪還有獵物啊,甚至連散出去求援的人,都跑了之後不再回來了。”

爲期一個月的圍獵活動接近了尾聲。

圍獵,就是將海龍屯全都圍住,上面全都是土司的土酋們,這些土酋在龍巖山上,那死忠之人,肯定要來支援。

獵物,自然是這些援兵。

但是打了一個月的獵物,再也打不到了。

着實可惜。

“那就再炮轟一輪,準備上山吧。”楊俊站直了身子,示意牙旗揮動。

龍巖山這路不好走,爬一個時辰才能上得去,但是可以在對面山頭設立火炮位,只要能把火炮拉上去,就可以對龍巖山上困守的敵人進行炮轟。

這已經整整轟了一個月的時間了,終於把山上能看的見的建築物,都轟的稀巴爛了。

再轟一輪,就是把建的關門,徹底轟碎了。

時代,變了。

元宋交替的時候,這種山城的確容易防禦,但是已經近三百年過去了,大明的火炮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打不下來,就轟爛了再打。

轟鳴的炮火聲再次響起,鉛彈重重的落在了山頂之上,固若金湯的堡壘,徹底被火炮給轟碎了。

在天雷滾滾般的轟鳴聲中,大明軍隊開始上山,一路上幾乎沒有遭遇什麼抵抗,便進了海龍屯的龍宮內。

處處都是殘垣斷壁。

楊愛、楊文援等人顫抖不已的跪在了楊俊的面前。

“楊愛、楊文援,你們播州楊氏,在胡元的時候,是不是三代被賜予了胡名?好像是龍虎上將軍,三代有諡號。”楊俊詢問了一句。

他在播州已經三個月有餘,播州爲何不忠誠呢?

在播州土司的嚴重,是因爲大明朝廷給的待遇不夠。

十六世楊邦憲,是宋朝時候,授成忠郎、副都統、安撫使、牙牌節度使等官職,然後楊邦憲投降了元朝之後,最終受封平章事,柱國,追封爲了播國公。

十八世楊嘉貞,被賜名了延禮不花,最終被追封爲播國公。

但是大明沒給他們這些待遇,就只有一個播州宣慰使,若非王驥居中上瞞下欺,這宣慰同知也不是他們楊家的世官。

大明給不了播州土司想要的待遇,他們依附於王驥投降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了。

播州楊氏想做播國公,而且是有封地的那種播國公。

元朝的時候,內政一塌糊塗,連稅收都是假手於人,對這種事本就不在意。

那時候的播州,幾乎囊括了整個貴州和部分重慶地區,等到了大明的時候,播州的地域是歷朝歷代最小的地方。

播州楊氏不服,挑唆衆人跟着王驥謀反,今日被抓,咎由自取。

楊俊也不聽他們申辯,直接讓人壓上了囚車,送回京師,斬首示衆。

播州之戰,就此結束。

在大明的火炮下,已經落後於時代的山城體系,更像是把自己圈起來當靶子,炸了一個月多餘,最終被甕中捉鱉。

“楊都督!”吳寧在點檢繳獲的時候,興奮至極的說道:“這裡,這裡有煤山!”

楊俊渾然不在意的說道:“煤山又不稀奇,你興奮個啥!”

當他走過去的時候,瞪大了眼睛,看着吳寧不停的說道:“發財了,發財了!”

貴州這地方有一處巨大的煤礦,就在水東宋家的手中,這大煤窯,卻是朝廷鮮有耳聞。

南方溼氣極重,而且四季常青,這烏江整個流域冬日不會霜凍,柴薪是個難題。

但是這裡有煤礦,那就沒問題了。

大煤礦的存在對開發貴州的意義,舉足輕重!

楊俊看着手中的那些亮閃閃的煤塊,根據這些土酋的交待,這煤山極大,而且都是露天煤,極容易採挖。

楊俊連連感慨的說道:“滇銅、貴煤,這樣一來,銅料煉成銅,再泛舟南下,送到大明各地。嘖嘖。”

大明對貴州和雲南的興趣不是很大,尤其是在宣德年末,正統年初,逐漸停罷了雲南採銅之事。

具體原因已經不可考究了,黔國公府也是不知詳情,只知道宣德十年敕諭到了,這滇銅就停止了採挖,正統年間就徹底嚴查,不得采挖。

大明自洪武年間廢除了官冶所之後,在雲南的官冶所也早就被停辦,多數聽民自採,每百斤銅在雲南不到三兩銀子官買,但是到了湖廣則就六兩到七兩銀子了。

現在有煤礦有銅礦,大明鑄錢之事,便不再是難事了。

楊俊將自己的戰果和發現,寫成了奏疏送往了京師。

朱祁鈺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回到了他忠誠的順天府。

到了朝陽門時,看到了跪在門前的襄王朱瞻墡。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襄王朱瞻墡終於看到了陛下的輅車,眼眶溼潤。

陛下總算是回來了!

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898章 火併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
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898章 火併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