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

世風日下、禮樂崩壞其實和這些肉食者們的奢糜或者狺狺狂吠,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百姓們苦不堪言,在飢餓和寒冷之中,如何追求德行?

朱祁鈺教育兩個孩子,就是不要讓他們被這些筆桿子們恬不知恥的發言給騙了,明白世界運行的本質,至於兩個孩子能聽懂多少,那就不是朱祁鈺能夠決定的了。

朱見濟和朱見深聽完之後,陷入了片刻的沉默,他們不是蠢笨之人,這位帶領大明涅槃重生的陛下,到底在說什麼,他們能夠聽得懂。

朱祁鈺帶着兩個孩子在福澤街呆了一上午,而後回到了南塘別苑,在傍晚時候,朱祁鈺要接受朝臣們的賀歲,一直要忙碌到深夜時分。

等到漫天的煙花升騰的時候,朱祁鈺擰亮了桌上的石灰噴燈,看着面前的奏疏,這一本奏疏是十大曆局貝琳的學生,一名叫萬傑利寫的。

旁人過年給皇帝的奏疏,都是賀表。

而萬傑利的奏疏,卻並非如此,他是來要經費的。

萬傑利出身浙江寧波,是慈溪萬氏的大宗子弟,而萬傑利的父親是寧波觀海衛指揮僉事,世襲正四品武官。

萬傑利打小就有些離經叛道,不喜歡習武,也不想科舉從文,又是家裡的老二,不需要負擔家族的使命,就考進了十大曆局做了天文生。

而萬傑利的祖母是福建仙遊蔡氏女,名叫蔡妙清,而蔡妙清的親妹妹蔡妙真,嫁給了當朝大學士、領工部尚書、大明巡河御史徐有貞。

也就說萬傑利要叫徐有貞一聲祖姨夫。

徐有貞是治水能臣,因爲京師之戰和皇帝、于謙的意見向左而外放治水十餘年,徐有貞不見的能給萬傑利仕途上什麼幫助,但是徐有貞給了萬傑利工程學和算學上的助力。

萬傑利的奏疏想要搞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爲什麼用玉衡車和恆升車無法將水抽到三丈以上。

玉衡車、恆升車和龍尾車並不同,龍尾車的原理是螺旋運動原理,而玉衡車和恆升車則是單缸活塞式壓水機。

玉衡車和恆升車的原理是相同的,就是以衡挈柱其平如衡一升一降,井水上出如趵突焉。主要由筒、柱、衡、架構成。

石景廠的礦坑裡,無論是玉衡車還是恆升車都無法抽出深度在三丈以上的礦坑中的水,工匠們用盡了全力,改良玉衡車恆升車裡的柱,也就是活塞和筒壁更加緊密,但是依舊無法提水。

這讓萬傑利產生了一個疑惑,爲什麼是三丈?

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萬傑利需要一筆經費,大約百枚銀幣左右,這本來是欽天監就可以批下的款項,之所以報給陛下,並不是這筆款很多。

是大明的戶部、翰林院、國子監、計省等對欽天監的審計之後,提出了質疑,十大曆局花了數萬銀幣,成果寥寥,朝中多有非議,花了那麼多錢,連個水花都看不到。

在十大曆局的科研研究中,八成科研都沒什麼成果,以失敗告終比比皆是。

這本奏疏看似是申請款項,其實仍然是當年國子監和欽天監之爭的延續,是朱祁鈺在十大曆局樹了墨翟雕像的問題,這是請陛下當裁判來了。

欽天監是鬥不過國子監的。

國子監人多勢衆,有九千餘稟生秀才或者舉人;欽天監只有十大曆局,每年五百人左右的天文生員額。

而國子監之上還有翰林院的進士、庶吉士、文林郎爲他們搖旗吶喊,而且在朝堂之上,有太多太多的國子監、翰林院出身的明公。

欽天監什麼也沒有,欽天監只有皇帝陛下。

欽天監真的一點成果都沒有?

在這十年裡,欽天監修了《景泰曆書》,糾正了大明時節錯漏,給大明各級地方官吏安土牧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農民收糧食,農時搞錯一天,就是天大的事兒,大明糧食的增產,可不僅僅是農莊法。

欽天監仿造了龍尾、玉衡、恆升水車,僅僅龍尾車應用,就價值高於幾萬銀幣了,蘇州清江浦有龍尾車數十架,一車一人一日可灌溉田畝三十畝,走卒販夫、文人墨客皆言其善。

說欽天監沒有成果,是片面的。

至於爲什麼是三丈的問題,朱祁鈺倒是知道的非常清楚,其實就是大氣壓強在作怪。

大明有一種禮器,名叫:竹節柄銅汲酒器,管狀長柄,下接平底、中空、形如荷蕾的球形器。

柄外表爲四節竹節形,上、下各飾一週箍狀紋,柄端封閉並飾龍首銜環。

球形器表飾含苞待放的荷紋,荷瓣凸出,在龍首之下第二竹節處有一長方孔,球形器底部中央有一圓孔,兩孔相互貫通。

將汲酒器伸入酒中,只需拇指按壓、鬆開氣孔即可輕鬆汲取酒水了。

萬傑利疑惑爲何是三丈?

因爲大氣壓強只能把水壓到三丈。

朱祁鈺硃批了這本奏疏,年後讓萬傑利開始研究爲什麼是三丈的問題。

他在奏疏中寫道:【玉衡、恆升汲水三丈,油輕於水,高於三丈;汞重於水,低於三丈,應如是。】

至於欽天監和十大曆局的靡費問題,朱祁鈺並沒有做出具體的指示,他只是釋放了一個態度,他一如既往的支持欽天監、十大曆局的研究,同樣也沒有阻止計省對欽天監、十大曆局的審計。

大明內帑、國帑錢很多,但是沒有一釐是多餘的,對於貪腐問題,朱祁鈺是一視同仁的。

尼古勞茲翻譯的羅馬文集中,有一句話是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叫做自然厭惡真空。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是不會讓真空存在的,一旦出現真空就讓水來填補,於是,水就被抽上去了。

真空出現在哪裡,水就跟到哪裡。

但很顯然,隨着時代的發展,玉衡、恆升汲水深度的增加,亞里士多德這個解釋,已經解釋不通了。

朱祁鈺給萬傑利提供了一個思路,至於他能走到哪裡,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朱祁鈺稍微整理了下自己的工作計劃,接下來在南衙的日子,朱祁鈺要將一個房間大小的雙動蒸汽機小型化和標準化。

個頭太過於笨重不利於運輸、結構越是複雜越容易壞、維修成本過高導致成本增加、無法標準化配件不利於生產,這類的產品不利於推廣,也註定失敗。

無論是當初的水利螺旋壓印機、還是八十錠紡車,朝臣們都喜歡用模型來講解原理,就是代表着能夠真正的落地。

小型化和標準化,是接下來蒸汽機要走的路,蒸汽機能夠進入大明皇帝的手辦櫃的那一天,就是蒸汽機可以真正大規模運用的那一天。

這就是于謙老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邏輯,翻譯翻譯,就是四個字:大道至簡。

春節是儒家文化圈裡的習俗,安南也過春節,只不過今年升龍城的春節,比往日的喜慶多了肅穆。

升龍城早已經破敗不堪,但依舊聚集着二十萬餘人,並且隨着大明軍隊升龍城的佔領,這個首府正在恢復着他往日的生機。

大年三十這一天,升龍城內,萬人空巷,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到了講武殿之前。

今天是斬首安南國王黎宜民的日子。

在講武殿前巨大的廣場上,人頭攢動,所有人都靜靜的等待着午時三刻的到來,等待着那個虐主的死亡時刻。

大明軍要在升龍城斬首黎宜民是安南百姓意料之外的事兒,當黃榜張貼,讓百姓觀禮的時候,安南的百姓齊聚講武殿之前,靜靜的等待着。

而講武殿內,浚國公陳懋、文安侯于謙、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儀、魏國公徐承宗、定西候蔣琬、定遠伯石彪、兩廣總督陳汝言等人也一言不發的聚集在殿內,殿內極其安靜。

徐承宗不會打仗,他是帶着陛下斬首黎宜民的聖旨來的,這次郡縣安南,徐承宗沒出什麼力氣,就是蹭軍功,拿了個齊力牌,證明郡縣安南他也參與了,他也沒什麼謀求,只是證明他擁戴和支持陛下決議。

陳懋完全能夠理解陛下要在升龍城講武殿前斬首黎宜民的做法。

因爲當初福建布政使宋彰,在衆目睽睽之下被斬首,福建負隅頑抗的義軍,立刻作鳥獸散,跑的跑,降的降,東南大定。

在升龍城殺死黎宜民,對交趾長治久安,有決定性的作用。

于謙也能理解,因爲當年陛下就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把稽戾王擡進了太廟之中,親自動手將其刺死在太廟之中,沒有假他人之手,更沒有搞刀光斧影或者南衙皇宮大火這樣的歷史懸案。

光明正大,天公地道,是陛下的大道之行,一如既往,始終如一。

“於少保,你說黎思誠那小子會來嗎?”陳懋率先開口,打破了安靜。

之所以定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就是讓老四黎思誠來到升龍城講武殿前監刑,黎思誠提出的條件是虐主黎宜民死,清化軍可降。

在商定的盟書中,黎思誠仍然是安南國王,黎思誠的監刑也是理所應當。

但是沒執行的盟書,就像是擦屁股紙一樣,一文不值,黎思誠到底肯不肯投降歸化,都是個未知數。

這涉及到了大明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若是黎思誠嘴上說了一套,做又是一套,大明郡縣安南,又要憑生波折,不過也就是波折而已。

大明勢強,遠不是黎思誠能敵。

只是,安南的百姓已經無法再承受戰亂兵禍了,如果黎思誠不肯來,承受代價的仍然是安南的百姓。

于謙思忖了片刻說道:“他若是肯來,他這輩子都不能回交趾,若是回交趾必生亂。若是不肯來,不過是一草莽,自然不必擔心。”

“他若是肯來,還能到天津衛做個不視事的海外王,若是不肯來,只能做草寇了。”

陳懋對於謙的說法比較贊同,他有些無奈的說道:“他來不來,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決定的,若是午時三刻黎思誠未至,那就只能平叛了。”

兵貴神速,陳懋、于謙等軍將,從國家之制和戎政角度考慮,仍然是希望能夠三個月內完成郡縣安南之戰,避免雲貴兩廣衛軍變成尾大不掉、養寇自重的軍頭。

將外部矛盾轉化爲內部矛盾去解決,徹底吃下安南十五府。

眼看着日頭越來越高,于謙等人的面色也越來越嚴肅,正當徐承宗感覺氣氛有些凝重的時候,一個掌令官跑進了殿內。

“報!清化軍三千人抵達升龍關!黎思誠、丁烈等人,帶親軍二百向講武殿而來,距離講武殿六十里,須半個時辰。”掌令官大聲的喊道。

陳懋一拍座椅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好膽!”

于謙也是鬆了口氣,大明的速勝要是真的打成了治安戰,承受代價的是交趾百姓,大明也要付出極其昂貴的代價。

這不是于謙想要看到的局面。

老四黎思誠不知道如何說服了自己的手下,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博弈,但來了就是來了,接下來的盟書落地,就到了執行的階段。

“報!黎思誠已過三清關,至講武殿十五里,需一刻鐘!”

“報!黎思誠已至講武殿,請求覲見天使。”

陳懋點頭說道:“請。”

“安南睿王黎思誠參見天使,遙拜四海一統大君、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黎思誠走進了殿內,十分恭敬的面北而跪,行了一個三拜五叩的大禮。

于謙打量了下黎思誠,去年在南衙府見面的時候,黎思誠還有些富態,眼下卻是瘦骨嶙峋,多了風餐露宿的疲憊。

黎宜民的確是個虐主,但是他是安南國王,打一個造反的藩王,還是給黎思誠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黎思誠能夠動用的人力物力,絕對無法和黎宜民相提並論。

監軍太監李永昌大聲的喊道:“禮成,安南睿王平身,午時三刻已到,請諸將移至殿外監刑。”

“太常寺樂班,奏樂!”

短促而激烈的鼓聲、悠長而深遠的號角聲緩緩響起,大明軍前軍指揮的諸多軍將齊出,來到了講武殿外的刑場。

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刑場上,有一個大大的斷頭臺。

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發新書了!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
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發新書了!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