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

過年過節的時候,皇帝會下旨,取消宵禁,這天晚上的京師非常的熱鬧。

大明對煙花爆竹的燃放也有規定,主要是爲了防止火災,所以到了過年這天,東城和西城,是不允許放鞭炮的。

大家都用鐵杵套起來,掛在門上,進出的時候,都要撞一下鐵杵,製造出巨大的聲響。

拋鐵杵,直撞橫衝,璣璣璫璫,就如那除夕夜人家燒爆竹,真個是棋逢敵手,終朝勝負難分,響徹街頭。

在泰安宮所在的澄清坊的北街,叫做燈市,在燈市豎起了一座巨大的鰲山燈。

在傳說中,渤海以東的大洋之中,有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座仙山,這五座仙山被海里的巨鰲馱着。

燈市這條街,就是過年賣燈的地方,十分的熱鬧。

鰲山這座燈山,從冬至時候就開始縛扎彩畫,待到除夕夜,陛下這邊的泰安宮沒了人賀歲,那邊鰲山燈立刻就亮了起來。

鰲山高約十六丈,闊三百六十步,中間兩條鰲柱,長二十四丈,上纏金龍,口中燃燈一盞,謂之雙龍銜照。

往年時候,鰲山燈就是大明朝最亮的那座燈。

但是今年在燈市遊玩的衆人,突然發現,一座更亮的燈,出現在了泰安宮門前。

定睛一看,是明公胡濙提着陛下賜下的輕油燈,在等待召見。

大明的明公變成了字面意義上的明公。

真的非常的明。

胡濙提着輕油燈向着泰安宮而去的時候,幾乎照亮了整條街。

放開了宵禁徘徊在燈市口的衆人,呆滯的看着胡濙走進了泰安宮內。

禮部尚書負責一部分的外交事務,比如說整理歷代的朝貢之物。

各藩屬國的朝貢之物亂七八糟,有少女、魚油、刀劍、水晶、硫磺、蘇木、牛皮、香料、藥材、漆器、奇珍異獸等等數不勝數。

但是這些海貨,都不算什麼稀罕東西,皇帝有的,勢要豪奢之家基本也有。

但是這麼亮的燈,還真是頭一次見。

胡濙拿出了新唐書和舊唐書,舊唐書乃是五代十國所修,戰亂頻生的年代,舊唐書的質量,實在是有點不敢恭維。

新唐書乃是北宋時候宋祁、歐陽修等人用了十七年的時間修成。

歐陽修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干將。

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從一開始就不太平,因爲宋仁宗無子。

宋仁宗唯一一個不是出生就夭折的孩子,是二子趙昕,在慶曆元年就死去了。

皇帝無子嗣,是天棄,是不德。

宋仁宗的無子,讓宋仁宗,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

但是大宋三冗,冗官、冗員、冗兵已成爲重疾,到了不得變的時候。

慶曆新政的改革派中,也是勁兒擰不到一處去,力不往一處使。

在巨大的反對聲浪中,宋仁宗變得猶豫,保守派迅速發現了宋仁宗的猶豫,並且製造更大的風力。

最終迫使宋仁宗放棄慶曆新政。

范仲淹在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之後,新政快速的全面的敗北。

歐陽修等人編纂的新唐書,也成了被攻訐的對象,被挑出了四百多條和舊唐書有錯漏的地方。

殺人誅心可不只是朱祁鈺的絕活,大宋的文人也很擅長。

宋仁宗無奈,只好把本已經廢棄的舊唐書,也認定爲唐朝正史。

所以就有了新唐書和舊唐書併爲唐朝正史的例子。

宋仁宗無子嗣,唯一一個三歲的孩子死後,宋仁宗陷入了全面被動之中。

這和明代宗的經歷,如出一轍。

明代宗的兒子朱見濟死了,也一直沒有孩子,處處被動,處處被掣肘。

朝中黨禍盈天,最終人心惶惶,投機者終於悍然發動了奪門之變。

兒子,是皇帝的籌碼之一,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只要有,就是後繼有人。

沒有兒子,連鐵桿皇黨,都得掂量下,自己誓死支持皇帝,銳意革新,最後究竟會落得什麼下場。

所以朱祁鈺只住泰安宮。

皇宮?

愛特麼誰住誰住,只要他敢。

反正朱祁鈺不住。

大明的皇宮和大宋的皇宮,一個吊樣,也不安生。

朱棣剛遷都,三大殿就被燒了倆,明武宗的時候,甚至連乾清宮都被人給點了,說是爆竹引發的失火。

朱祁鈺示意興安擰亮點輕油燈,看着胡濙拿來的陳條和書籍。

他放下了新舊唐書,滿是感慨的說道:“還真是自古以來啊。”

突厥人的西進,可不是也先帶着瓦剌人,趁着大皇帝南下,好以整暇的組織兵力,有序西進。

也先是去西域稱王稱霸的,是奔着金帳汗國的可汗位去的。

而突厥人,是被大唐打跑的。

主要部族有突騎施、烏古斯、葛邏祿、欽察、卡拉吉、樣磨、處月等部。

突騎施汗國就是從唐玄宗手中,拿下碎葉城重鎮的那個汗國。

突厥人跑的太遠了,也追不上,大唐索性就冊封他們的汗國。

昭武九姓是這麼來的。

忽魯謨斯,就是烏古斯,一個發音,表示箭簇的意思。

九姓烏古斯原來住在伊犁河附近,大唐來了,他們只能走。

“所以說他們那邊真的有跺跺腳就流油的地方啊…石油,煤石中瀉出,潛積於地隙,漸而爲池,偶爲鑿者洞之,遂上達如泉涌。”朱祁鈺讀完了這段文字。

鑿個洞,石油就能跟井噴一樣。

大明就一個延長縣,還得鑿三十丈深,一年撈八百斤輕油。

美利堅的第一口石油井,只有22米深,和普通的水井差不了太多。

胡濙又拿出一堆的書放在桌上說道:“陛下,舊港宣慰司也有石油,是一個低窪處,也是和這個類似,鑿者洞之,上達如泉涌。”

“這是陳良紹所著的《遐觀集》,匡愚所著的《華夷勝覽》,這是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這是費信所著的《星槎勝覽》,這是鞏珍所著的《西洋番國志》。”

胡濙排出了五本書,表示自己並非空口白牙在胡說。

他很貼心的把這些書翻到了他要指的地方。

陳良紹和匡愚,是鄭和下西洋的隨行醫生,他們都在書中描寫了爪哇國當地百姓使用瀝青和重油治療疥癬。

馬歡,鄭和船隊第三次、第四次、第七次隨船的通事,也就是翻譯。

費信,大明遠洋艦隊的通事教諭,主要負責翻譯,和記錄人文。

鞏珍,是總制之幕,就是鄭和本人的秘書。

“這五人現在還在嗎?”朱祁鈺看着手中的這五本書,都是手抄本,顯然是沒有大範圍刊印的書,都是孤本。

胡濙搞這些書,費了不少力氣。

而且上面有些字句,都有修改,顯然是經過了胡濙的考究。

胡濙滿是可惜的說道:“只有馬歡還活着,其餘人都年事已高逝世了。”

“臣和陳良紹、匡愚這兩位醫倌有舊,所以他們離世之後,其著書被臣得到了。”

“馬歡這本是景泰二年寫成,來到京師尋找刊印,始終不得其門,我就暫時收下了。”

顯然這五本書,並未在古今通集庫中收錄,因爲這些書多數都是在宣德年間到正統年間著成。

在興文匽武和抑制海貿的大趨勢下,這種書,顯然是違禁的書,是不能刊印的。

朱祁鎮在正統九年,曾經讓福州同知郭琰提領八府,制一百二十條海船,朱祁鎮本人是想要南下西洋的,畢竟內帑日益匱乏。

到底是誰不想讓這些書問世,最後都聚集在胡濙的手中,不言而喻。

“馬歡還在京師嗎?”朱祁鈺點頭問道。

胡濙趕忙說道:“在,配合翰林院掌院事和大秦國總督尼古勞茲翻譯大秦國文牘。”

“都是好書啊。”朱祁鈺拍了拍那五本書,對着興安說道:“興安,這五本書拿去製版,盡數刊印,送於各市舶司研讀。”

“臣領旨。”興安拿着那五本書翻看了一下。

他和胡濙商量幾句,雕版的字距以及考校等事之後,得知胡濙已經悉數將其考校,興安才鄭重的交給了候在御書房的小黃門手中,叮囑了許多。

肯定要送到泰安宮的御書房一份,古今通集庫也要一份,六部官署也要數十份,密州,寧波、月港、廣州市舶司也要各百份。

然後再印五百份,放到各大書坊出售。

胡濙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造船吧,福船,三桅船太小了。”

“哪怕是爲了讓大明家家戶戶有一盞明燈。”

這本不是胡濙的職權範圍之內,他只是禮部尚書,但是家家戶戶有一盞明燈,是不是禮法?

胡濙不知道,他看到了燈市口那些期盼的眼神,即便是京師首善之地,他帶着那盞明燈走過大街小巷的時候,百姓們那眼神中的驚訝、羨慕和嚮往,是胡濙說出這番話的動機。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除了星辰和明月,只有燈盞能夠劃破萬古長夜的漆黑一片。

人民所同欲,國用之一端。

百姓們所追求,不就是國家應該前進的方向嗎?

朱祁鈺笑着說道:“胡尚書,你這話一出傳出去,怕是要被彈劾了。”

胡濙倒是不在乎的說道:“臣本無德。”

自從承認自己無德之後,胡濙發現,無德等於無敵啊!

拿德行彈劾他,根本無濟於事,朝中有一個算一個,對噴都噴不過他。

那風憲言官只能受委屈了。

泰安宮的御書房內,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造船的事兒,李賓言在督辦,現在主要還是戰船,福船再等等,至少要等戰座船多一些,水師好生訓練起來。”

“起碼咱大明的孝子琉球國,不再受海盜和倭寇的欺辱,福船之事,才能辦成。”

“不急。”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褲襠。

多少人在陰影裡,咬牙切齒的在等待朱祁鈺把步子邁大一些,好露出破綻來。

大明官辦造船廠正在恢復之中,先把戰艦造好,軍事勝利之後纔有政治勝利,政治勝利後,纔有經濟勝利。

興安送胡濙離開,又和胡濙耳語了幾聲。

興安低聲說道:“咱們陛下沒什麼喜好的東西,以前還好附庸風雅,吟詩作賦,現在國事繁重,也沒那個閒工夫了。”

“現在陛下也就喜歡書,還有一些奇淫巧技的小玩意兒,胡尚書若還有這類的書,定不要藏着掖着。”

胡濙還以爲興安要說什麼,原來是此事,他點頭說道:“我那還有一些孤本,到時候考校好了,會送到陛下手邊,等大朝會,還有幾本書,羅馬來的書,已經翻譯了幾本。”

“都是算學的書。”

興安眼前一亮:“算學好呀,陛下很喜歡。”

胡濙和興安告別,提着自己的燈,哼着小曲,向着官邸而去。

就是把爪哇的地滲石油田控制在大明的手中,也夠大明家家戶戶燒得起燈油了。

朱祁鈺則是看着堪輿圖,這份堪輿圖很是畸形,尤其是涉及到了海外,更是失真。

比如朝鮮、日本、呂宋就過於大了一些。

爪哇國的地盤,在婆羅洲以南,擱着一道很窄的爪哇海。

就是那個吞了大明朝舊港宣慰司,控制了麻六甲海峽,控制了大明進出西洋要道的滿者伯夷。

冉思娘是在正月初七進的泰安宮,汪皇后和三夫人,唐貴妃、杭賢妃、李貴人都表示了她們的歡迎,這讓陳婉娘眼神更加落寞。

因爲陳婉娘並不受泰安宮歡迎,主要是她出身煙花世界,而且久不見身孕。

щшш ▲Tтka n ▲Сo

陛下對她還是很寵愛的,但是她遲遲沒有身孕,李貴人已經有了些許的怨言。

冉思娘則是正經人家出身,雖然是播州土司冉氏的人,但是冉氏是漢人,自唐時便是了。

冉思娘和陳婉娘關係不錯,這倒是讓平靜的後宮,終於微起波瀾。

正月乙亥日,天明節再至。

朱祁鈺在德勝門外,開始了大明朝的天明節大閱演武。

這次的演武和以往又有不同,這次的主題依舊是展示大明強軍,但是側重方向,並非對抗和展示,主要是演武。

宣揚大明軍隊的訓練成果,每千人一個方陣,展示大明的長短兵、弓弩、火銃、楯車、騎兵技藝,主要是以展示訓練成果爲主。

朱祁鈺看完了大閱,就向着奉天殿而去。

今天要接見各國使臣。

朱祁鈺第一個要見的使臣,自然是來自羅馬的總督尼古勞茲。

隨尼古勞茲一起上殿的還有翰林院掌院事吳敬,通事翻譯馬歡。

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八章 有內鬼!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
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八章 有內鬼!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