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

嘉靖二十八年,張居正以庶吉士的身份,上了一封《論時政疏》,指出大明的臃腫痿痹五病之疾,當時朝中首輔是嚴嵩,嚴嵩對這奏疏評價爲義氣之作。

嘉靖三十三年,張居正請了病假回家了,不在烏煙瘴氣的朝堂廝混,多少也有點心灰意冷,他這一回鄉,就是三年。

三年時間,張居正寄情于山水之間,四處遊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四處遊玩,日子過得極爲瀟灑,但是在四處遊玩之時,張居正也看遍了人間百態,知之真切篤實處,行之明覺精察處,對大明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曰:一變而爲宗藩繁盛,骫權撓正,法貸於隱蔽;再變而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又變而僑戶雜居,狡僞權詭,俗壞於偷靡。

世道變了。

第一變:大明宗親繁衍昌盛,人數衆多,枉曲權力阻撓正義,律法不能約束逐漸隱蔽了起來。

第二變:田畝的賦稅勢要豪右總是有各種辦法,能少交就少交,貧苦承擔這些稅賦自然會破產,只能賣地求活,貧苦百姓沒有了產業,被土地兼併折磨的苦不堪言。

第三變:則是流民和百姓雜居,狡詐虛僞權詐詭辯,風俗逐漸被奢侈的生活所敗壞。

世風日下,禮樂崩壞,天下岌岌可危。

張居正在嘉靖三十六年回朝之後,也變了,變得斤斤計較,變得眥睚必報,變得面目可憎。

戚繼光是他的門下,有人欺負到了他的頭上,他就不會受這個氣,既然王崇古不能約束京營諸軍,以下犯上,衝撞戚繼光,這口氣,戚繼光肯忍,張居正不能忍。

“會不會給戚帥帶來麻煩?”遊七知道元輔正在氣頭上,並沒有立刻去辦差,而是等了片刻,才試探性的問道。

張居正搖頭說道:“戚帥是武將,他不能發作,可是戚帥受辱,我這個座主,一言不發,日後誰還肯效命?所以我纔要替他出這個頭兒,我一年收他兩千兩銀子的孝敬,我不能替他出這個頭,這兩千銀子,我收它作甚?”

“去做吧。”

遊七是心腹,遊七也是擔心戚繼光會不會受到影響,但是仔細想想,朝中那幫狗東西,把南征北戰的戚帥,視爲多餘無用之物,這要是再漏了怯,這幫大臣們言官們,敢騎到戚繼光的頭上作威作福!

鬥!

遊七領命離開,一封奏疏,很快就通過通政司送到了文淵閣。

次日的清晨,張居正主持朝議,第一件事就是彈劾王崇古不能約束京營,百戶總旗以下犯上,當面頂撞戚繼光。

王崇古壓根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兵科給事中彈劾。

“嘖嘖嘖,王少保這下馬威是真的威風凜凜,嘿,戚帥打了勝仗回京領個賞,還被一個百戶給踩了,王少保這下馬威,讓戚帥知道這京師是誰的地盤,京師的天到底是哪一片天,王少保,真的好手段!”馮保的天職就是咬人,他直接把這件事的性質,定性爲了王崇古授意百戶挑釁,旨在給戚繼光一個下馬威。

“牙尖嘴利!”王崇古用力的一拍桌子,憤怒的說道:“馮保!你不要血口噴人!此事,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回去之後,定然押幾個軍卒前往館驛給戚帥致歉!”

“馮保,我沒你想的那麼下作!”

馮保老神在在的說道:“那可說不定呢,這以下犯上,要打一百軍棍,就致歉就完事了?要是致歉有用,還要軍法幹什麼?袒護羣小,王少保啊。”

王崇古差點被氣懵,本來就是自己約束不利,這就是劣勢,這被馮保一攪和,就成了他讓戚繼光知道京師是誰的地盤,這京師的天除了陛下還能是誰!

馮保此言誅心至極。

楊博看着王崇古又急,趕忙開口說道:“王少保,秉公處置就是,若是馮大璫覺得不滿意,就讓廠衛去處置。”

這誣告二字,就是越描越黑,王崇古越是辯解,就越是顯得王崇古就是在立下馬威,就是在袒護羣小。

馮保三兩句話,就把兩個大罪扣在了楊博的頭上,和他磕頭一樣的絲滑。

朱翊鈞聽明白了怎麼回事,京營糜爛,已經糜爛到了這個地步,王崇古得有多蠢,纔會授意人做這種沒有一點好處,顯得極爲下作的事兒?那不是自己找嘴巴子抽自己嗎?

就是戚繼光不說,戚繼光的親衛跟遊七一說,張居正知道,絕對不依不饒。

“哼!”王崇古甩了甩袖子,終於忍住了反駁,馮保這氣人的功夫,和馮保說兩句話,都得給氣得半死。

“嫌咱家說話難聽啊,那你們別辦錯事啊!”馮保又說了一句,才停止了對王崇古的追擊。

張居正眼睛微眯,看着王崇古說道:“將士們在前線打生打死,保的是大明,保的是京畿的安寧,保的同樣是是咱們這些明公的臉面。”

“王少保要是不能總督京營軍務,就讓譚尚書去,兵部尚書兼領京營總督軍務,也不稀奇。”

張居正這句話是訓斥,更是告誡,將士們前線浴血奮戰,回京領個賞,還要遭到羣小的刁難,一羣浴血奮戰的漢子,渾身都是殺伐之氣,若非戚繼光不計較,怕是當場鬧出血案來。

馮保是扣屎盆子,張居正的話就顯得極重了。

“元輔勿憂。”王崇古深吸了口氣,摁住了自己的狂怒的心,打算回去好好整飭一番,整天就知道偷奸耍滑,門裡丟人也就算了,這臉都丟到了奉天殿上來。

廷議的主要內容是開奉天殿,上殿的儀禮等等細節的安排。

“臣爲陛下解惑。”張居正站的筆直,等待着皇帝的問詢,今天發生這些事,張居正都不知道怎麼跟陛下講。

ωωω ¤тt kan ¤¢ ○

講筵正式開始,朱翊鈞和張居正開始了一問一答。

張居正開口說道:“《論語·爲政》曰: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名字叫彘,諡號是武,是孟聖人的五世祖,惟,惟有。”

“孟武伯問夫子何爲校,夫子說:父母只擔心孩子的身體和疾病,不擔心其他,就是孝。”

“此句何解?”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問道。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爲人父母愛之也切,憂之也深。”

“父母愛子,是面面俱到的,子女能體會父母愛之切憂之深的心意,在生活中加意謹慎不犯錯誤,這是孝。”

“子女謹慎小心,持身守節,讓父母不擔心其他,只擔心子女的身體和疾病,這是孝。”

“子女盡孝道,只擔心父母的疾病,其他事不必過於操心憂慮,子不言父過,父子不責善,這也是孝。”

朱翊鈞點頭說道:“元輔先生大才,孝一字解釋的極好,但似乎,元輔先生有所保留。”

張居正解這個孝字,多少有些保留了,張居正只是解釋了孝的孝順之意,並沒有引申。

張居正知道小皇帝在問什麼,想了片刻說道:“孟武伯生於富貴之家,長於逸樂之地,很容易驕奢淫逸犯下錯誤,所以,夫子藉着孟武伯發問,而警告他不應該讓父母擔心。”

“陛下貴爲天子,以一身,爲天地神人之主!理當慎起居,節飲食,戒色戒鬥,兢兢焉不至於疾,培養壽命,昌延國祚。”

兢兢焉不至於疾,張居正之前講過,這是養生之道。

起居之不時,就是日常起居要符合節氣時序,冬天不要光膀子,春天不要穿薄衣,夏天不要捂痱子,秋天不要穿太厚,春捂秋凍,爲慎起居。

飲食之不節,就是平日裡吃飯不要暴飲暴食,不要胡吃海塞,生冷不忌,什麼都往肚子裡塞,遭罪的是身體,要好好吃飯,爲節飲食。

少之未戒於色,壯之未戒於鬥,就是說,少年時候不能守住本心,不知道節制,最後把自己的身體掏空了到老了看着美女只能流口水;而壯年時候,還常常意氣用事,跟人發生爭鬥,傷了殘了死了,爲戒色戒鬥。

這樣一來,就可以培養壽命,昌延國祚。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左顧而言他的模樣,就是一樂。

張居正的解釋是非常合理的,慎起居,節飲食,戒色戒鬥,這樣一來少生病,父母連子女的疾病都不擔心,這就是對父母的孝順,他講的邏輯清楚而嚴謹。

但是張居正明知道皇帝在問什麼,就是不肯說,不肯答,避而不談,始終在轉移話題,顯然張居正意識到了前面有個大坑等着他踩,而且是一個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朱翊鈞也懶得再打機鋒了,直接掀開了蓋子說道:“孝,孝順。朕聽聞,天子,君父也。”

朱翊鈞要問的是長幼尊卑,要問的是尊卑有別,要問的是京營百戶以下犯上。

孝的確是孝順,孝也是儒教之下的社會基本運行規則: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

孝是孝順,也是秩序。

張居正有些無奈,任由他一再岔開話題,最後都是沒能繞開這個話題。

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
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