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

大明派遣兵部尚書譚綸來到了大寧衛,名義上是說犒賞,實際上是考察軍功,這是御史們的活兒,他們自己閒的沒事非要點檢,朝廷就把他們派來自己點檢。

“誰帶着御史們點檢首級功?”譚綸看了看樑夢龍、劉應節、馬芳、麻貴、楊文、陳大成等人,有些疑惑的問道,京營、以及薊州軍方方面面頭頭腦腦都在他這邊,要去桃吐山查看膨潤土的儲備,人都在,那誰在接待御史?

“李如鬆。”馬芳讓自己的臉色儘量保持嚴肅。

當初京營遴選將官的時候,李如鬆說京師的武將受制於文官就跟奴僕一樣,他不樂意待,要回遼東,被戚繼光教訓了一頓之後,又被譚綸狠狠的打了一下,李如鬆身上的狂傲才稍加收斂。

就像是在熬鷹一樣,李如鬆就是那頭鷹,越不喜歡文官,戚繼光就越派他去接觸,在很大程度上,大明武將和大明軍最大的敵人,不是北虜東夷,而是背後這幫自己人。

戚繼光對李如鬆寄予厚望,所以培養他的時候,也是不餘遺力,只有接觸才能瞭解,才能熟練的應對他們那張嘴,也知道他們那張嘴的可怕。

“好吧。”譚綸聽聞,露出了一絲微笑,熬鷹譚綸也是熬鷹之一,這能把李如鬆這隻桀驁不馴的鷹熬出來,也算是後繼有人。

戚繼光帶着譚綸來到了桃吐山,這是一座山,大明漂白土的用量的確很大,但是對於一座山而言,微乎其微。

這裡也是大寧衛外七營堡的鎖鑰。

“從桃吐山北去一共有三個營堡,別是興隆堡、青山堡和杏樹堡,這三個營堡都在老哈河以西,北虜進攻的時間很確定,都是在秋天,秋天老哈河水勢迅猛,不易渡河,這三處營堡,聞虜訊,可拒敵點燃狼煙,而大寧衛可出擊阻截敵軍。”站在桃吐山的山頭上,戚繼光介紹着大寧衛的佈防。

興隆堡三面環山,是易守難攻之地,所以只需要不到五里的城牆,就能守備,由興隆堡向北,是杏樹堡,因爲這裡長了一片的杏林,故此得名,而北虜從東側來,就會迎頭撞上杏樹堡。

青龍堡在元寶山北側,是最前線,同樣也是山口,兩個營堡,佔據了交通要道,任何想要進犯大寧衛的敵人,就必須要突破杏樹堡和青龍堡。

出了杏樹堡和青龍堡後地勢開始變得平坦,屬於全寧衛的地方,那邊也是現在胡虜直接控制的區域。

而突破一個營堡,對於擁有火炮的大明而言,都需要一力降十會,對於北虜而言,也是難上加難。

這兩個營堡,是一種不規則的碉堡,是戚繼光在薊鎮首創的守城利器,空心敵臺。

敵臺需要向外突出邊牆之外一丈四五左右,向內突出邊牆之內五尺左右,空心敵臺虛中爲三層,中層設有火炮、瞭望窗、箭窗等等,城外碉堡的設計,是長期與北虜作戰的經驗和總結。

這種不規則性的碉堡,想要攻下一個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傷亡。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攻守是戰爭的矛與盾,只有能靈活處置這個矛盾,才能平寇拒敵,可稱之爲善戰者,顯然戚帥就是善戰者。”譚綸聽完了戚繼光的佈置,由衷的說道。

按照戚繼光的佈置,不能說大寧衛固若金湯,只能說,堅不可摧。

譚綸可不是泄泄沓沓的文人墨客,他可是親自拿着刀跟倭寇拼命幹了十幾年的進士,站在北虜的角度,進攻戚繼光的防區,還不如直接跑到找俺答汗拼命來的痛快。

樑夢龍接過了戚繼光的話茬繼續說道:“目前來看,大寧衛有田畝一萬一千餘頃,林場兩萬餘頃,牧場八千頃,只看田畝,能養兩萬軍,若是算上林場產出,也頂多增加三千軍,以墾荒等計算,也就三萬左右。”

一戶按五口算,也就十五萬左右人丁。

樑夢之所以要說這些,其實是想告訴朝廷,守這裡其實沒有想的那麼昂貴和賠錢,洪武年間初設大寧衛,直接填滿了八萬軍,這八萬軍就是八萬戶,人吃馬嚼,這地方的田畝,根本就養不了,土地就這麼點,所以,如果降低到三萬,就正好合適。

三萬軍綽綽有餘了。

只要有三萬軍釘在這裡,北虜就不可能再犯邊了,這裡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樑夢龍繼續說道:“大寧衛失,則開平興和所必失,只剩下獨石八城,土木天變,獨石八城亦失。大寧衛在,則北虜不可能南下,大寧衛不在,則北虜就可以從漫長的長城沿線,突破大明任何一點,大明囤重兵,卻顧此失彼,而大寧衛在,北虜不得入京畿,此乃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

樑夢龍說完就看着譚綸,譚綸一直主張復河套和大寧衛,現在大寧衛已經被大明軍攻下。

“朝堂上風力輿論如何?”戚繼光面色凝重的問道。

“還是老樣子,囉囉嗦嗦的沒個正話,打仗的不是他們,戍邊的不是他們,被問責的不是他們,他們自然可以嘮叨,看到那十二個御史了嗎?就是被陛下送來的,按着陛下的意思是,就是塞外路滑多猛獸。”譚綸說起了朝中風力,臉上浮起了笑意。

“可不能這麼辦。”戚繼光聽聞也笑了起來,和文官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絕對不能上了文官的當。

就以這十二個御史爲例,他們跑來噁心人,他們絕對不能出任何的危險,否則,大明京營和遼東軍兵,立刻就會陷入一種擁兵自重、藩鎮之虞的陷阱之中,而後在這個陷阱裡難以自拔。

戚繼光不會拿他們怎麼樣,好吃好喝不至於,他們愛看什麼看什麼。

譚綸作爲兵部尚書,大明的大司馬,親自來到大寧衛,當然有譚綸自己在京師憋悶,想要出來透透氣,也有帶着御史,看着點御史防止他們誣告,誣告等同於利器傷人,是要坐罪的。

更有一層深意,這個能征善戰的京營,到底是大明的京營,還是戚繼光的京營,這非常非常重要,對朝廷而言如此,對戚繼光而言亦是如此。

陛下是一點都不懷疑戚繼光的,但是朝中的廷臣多少有點怕。

戚繼光太能打了。

譚綸看着戚繼光等人,十分鄭重的思索了許久,斟酌再斟酌後說道:“陛下對科道言官的處置越來越嚴厲。”

“最開始賈三近他們伏闕的時候,陛下還耐心解釋,後來賈三近失朝,陛下直接罷免,讓他不得籤書公事;再到後來的陸光祖奪情事,陛下更是直接以誣告罪名,打了言官廷杖;再到現在傅應禎、劉臺、餘懋學等坐罪入牢,陛下直接開了皇極殿公審,劉臺餘懋學坐罪論斬,傅應禎倒是逃過一劫,回家去了。”

“面對朝臣們的詭辯,陛下找到了應對的方法,第一個則是行之者一,踐履之實,不依據真實而言,說得天花亂墜,也是虛僞,就比如,男子就是男子,女子就是女子,近時一些唱曲的伶人,陰柔鬼魅,冶容、衣色大類婦人,妝容尤勝於娼,不能辨其男女,風俗之衰,居然蔚然成風。”

“男的難道還能是女的?這幫個言官,整日裡說的那些話,都是虛僞,背後不過是利來利往。”

“陛下找到的第二個法子,就是利刃,有的時候,利刃可以讓事情變得簡單。”

“而戚帥所率京營,就是陛下手中利刃。”

譚綸和軍將們打了太多的交道,甚至他本人的政治光譜,更像是軍將,而不是文官,所以他知道要把話講明白,而不是彎彎繞繞,似是而非,軍隊一旦理解錯了,那譚綸萬死難辭其咎。

“陛下所指,就是京營踏破之地。”戚繼光十分平靜,就像在闡述一個理所當然的事實一樣說道。

戚繼光硃紅色的帝黨,他身上的張黨、浙黨的政治光譜正在褪色。

馬芳鬆了口氣,他攔下了戚繼光繼續北上的想法,其實也比較擔心,一旦朝中風力輿論,真的形成了決策,最後導致此次出塞作戰,就是大明京營最後的絕唱,那馬芳如何面對京營將士?

現在他不擔心了,小皇帝在朝中重拳出擊,甚至連言官都砍了兩個,這就是個很好的信號。

馬芳有一套奇怪而合理的標準,他觀察朝中風力輿論倒向,就看文官,尤其是這些權豪口舌會不會倒黴,要讓這些權豪們倒黴,那皇帝就得握緊刀子,那京營必然會繼續進攻。

至於議和、封貢這些事兒,馬芳久經戰陣,他壓根就不認爲能成。

戰爭這個東西,任何一方,都只能決定戰爭的開始,無法決定戰爭的結束,更加簡單地說,大明和土蠻還沒打夠,接着打就是了。

戚繼光和譚綸聊了很久,纔回到了大寧衛城內,在馬芳等人離去後,戚繼光從懷裡摸出了一封信,這封信,戚繼光沒給任何人看過,是陛下的密旨。

說是密旨,上面有張居正的書押,顯然元輔是知道的。

“嚯!”譚綸看完書信,看着戚繼光眉頭緊蹙,上下打量了許久,才略顯懷疑的問道:“戚帥本姓朱?”

“大司馬何故如此胡言亂語!”戚繼光一聽就不樂意了,立刻反駁道。

“你在大寧衛,你比當初寧王權力還要大啊,你還說伱不姓朱。”譚綸指着便宜行事那四個字,用力的點了點說道:“當初寧王就藩大寧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何其威風?稍有動作,也要送書回京詢問太祖皇帝啊。”

“嗯?”戚繼光眉頭緊蹙的看着譚綸問道:“寧王殿下當初在大寧衛,都不能便[biàn]宜行事嗎?”

譚綸一拍桌子,笑着說道:“當年大寧衛的八萬兵,隸屬於大寧都司,又不是歸寧王府管,寧王能調動的兵馬只有二百鐵林軍罷了,現在戚帥手下精兵三萬,京師就在五百里之外,和土蠻汗講和,率衆拿下,直撲京師!”

“胡說八道。”戚繼光笑了起來,譚綸也笑了起來。

譚綸這話其實是重複一些言官不着調的言論,這是典型的不從軍才能說出的話,大明不是沒有藩鎮,西北晉黨族黨,東北李成樑,西南黔國公府,東南殷正茂。

戚繼光若是真的從大寧衛豎旗造反,他還沒領兵南下,就被馬芳、麻貴等人割走了腦袋請功去了。

這裡,就必須要提到當初。

戚繼光送來了遴選將帥的名單,這份名單上,副總兵是馬芳,參將麻貴、麻錦、李如鬆、楊文都在,當時朱翊鈞問戚繼光要不要黑箱操作一下,換掉馬芳、麻貴、麻錦等人,戚繼光的答案是不用。

從那個時候起,皇帝陛下都表現出了對戚繼光的高度信任,也是從遴選武將開始,就決定了京營,從來不是戚繼光的一言堂,所以,從任事上來看,京營沒有條件造反,在面對北虜時候能夠衆志成城,若是調轉槍口對準皇帝呢?

這不是制衡之術,朱翊鈞也從來不相信那一套,在遴選武將的時候,就怕晉黨束手束腳,皇帝還要黑箱操作,戚繼光不肯答應才作罷,現在更是直接一道密旨給戚繼光便宜行事職權,就是典型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整個京營一萬餘人,人吃馬嚼,都需要糧草,大寧衛囤積糧草不過十幾天所需,都由後方源源不斷的運抵,京營是大明的京營,不是戚繼光一個人的京營,一旦一支軍隊,財用自主,就會和權豪一樣,有自己的政治訴求,這是很危險的事兒,從後勤上看,京營天生就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皇帝問策的時候,戚繼光堅決反對裁撤軍屯衛所,因爲他清楚的知道,僅僅靠募兵、客兵,是無法完成大明再起的重任。

募兵和客兵的兵源,分爲兩種,一種是失地佃戶、遊墜地痞,一種是軍屯衛所的軍兵,而京營屬於後者,一旦取締軍屯衛所,再想募到優質兵源,就是難如登天,取締軍屯衛所等於大明失去了良家子,等於大明明日亡國。

有恆產者有恆心,大明軍屯衛所出身的軍兵,在以前就應該叫良家子。

從軍隊的基本構成,軍兵上而言,也不具備造反條件。

西北晉黨表現出了一種藩鎮的本質,那就是藩鎮的利益高於國朝,高於大明這個集體,當藩鎮的利益和大明集體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藩鎮一定會不擇手段的選擇反抗。

晉黨的出現,是大明衰弱的具體體現;而且晉黨不斷坐大,是大明持續衰弱的具體體現。禮樂征伐、慶賞威罰自諸侯出,是朝廷無法節制、無法控制地方、失去凝聚力和威信的具體表現。

而京營,在政治光譜上,沒有藩鎮的屬性。

大明在呂宋養了三千客兵,林阿鳳還有六千海寇,殷正茂等人高度財用自主,仍然對朝廷有恭順之心,呂宋殷正茂就是實質上的節度使,完完全全的藩鎮,可殷正茂從來不敢自立爲王;李成樑養了三千客兵,在朝廷京營日益強悍的今天,李成樑具備了藩鎮的一切條件,但是仍然止步不前,選擇相信皇帝陛下。

甚至是已經形成了藩鎮的西北族黨,王崇古也成爲了辦事得力的大司寇,試圖擺脫自己身上的藩鎮屬性。

“陛下慢慢長大了,明年班師後,就應該把下午的習武時間,合併到閱視,變成每日操閱軍馬,而不是閱視,這樣一來,也能打消一些朝臣的疑惑了。”戚繼光對着譚綸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陛下年紀小,所以是閱視,而不是操閱。

“戚帥吃了這麼多年的虧,這個虧還要吃下去嗎?”譚綸說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話。

“大司馬不也吃了這麼些年虧,一點記性不長嗎?我相信陛下,就像陛下相信我一樣。”戚繼光點了點密詔上便宜行事那四個字,笑的格外開朗。

從軍這麼多年了,從萬曆元年提領京營之後,是戚繼光過得最輕鬆的三年,一個武將,只需要研究怎麼打贏敵人就行,這多是一件美事?

譚綸說的吃虧,不難理解,胡宗憲瘐死,西北晉黨卻憑着封貢的功勞,盤踞朝堂之上成爲了龐然大物,胡宗憲當年要是玩養寇自重的把戲,嚴嵩死了,胡宗憲屁事也不會有,徐階還得巴結胡宗憲。

當時的朝局就是這麼的稀爛,和此時的朝廷格局完全不同。

當君子是一件很累的事兒。

“我已經派出了信使,土蠻汗應當是願意讓人過來談談。”戚繼光眼神有些兇狠的說道:“不過土蠻汗提的條件,大明恐怕難以答應。”

譚綸搖頭說道:“本來就是做個姿態,讓俺答汗心裡有點數,羊毛又不是他一家在賣。”

“沒事,打到土蠻汗服爲止。”戚繼光對這件事非常有信心,消滅敵人的抵抗意志,讓敵人完全臣服於己方意志,是戚繼光最擅長的事兒。

此時的大寧衛依舊是草木皆兵的前線,斥候們在廣闊的雪原上展開了激烈的交鋒,爭奪着一個個的關鍵的隘口、渡口和橋樑,終於在一場大雪之後,大家都安靜了下來,雪太大了,連草原的老鼠都不再出沒。

而土蠻汗在十二月初,送來了他的條件。

第一,絕不封王,封王就是投降,俺答汗是草原投靠中原的叛徒,是長生天下的恥辱,所以對於朝廷封王的條件,土蠻汗表示絕不可能。

“俺答汗在草原的名聲這麼差的嗎?”戚繼光看着這第一條,愣了半天,這第一個條件裡,全都是罵俺答汗投降的,在大明的視角里,俺答汗是跟大明打了這麼多年,最終達到了戰略目的,封王封貢。

但在草原上,似乎不是這樣。

“是啊,否則也不是三娘子出來當政了,把一切和大明的來往,都推到三娘子的頭上。”譚綸搖頭說道:“俺答汗被朝廷冊封,被視爲是俺答汗,對黃金家族的背叛。”

在俺答汗的敘事中,俺答封貢從一開始的罪責,都是三娘子這個女人。

俺答封貢裡有一個關鍵人物,是俺答汗的孫子,把漢那吉。

俺答汗進攻瓦剌部,強行迎娶了三娘子,鄂爾多斯部萬戶說三娘子和自己有婚約,讓俺答汗歸還三娘子,俺答汗不捨得,要把自己孫子把漢那吉的媳婦,賠給鄂爾多斯萬戶。

把漢那吉當然不樂意,帶着媳婦就投奔了大明瞭,爲了這個孫子,俺答汗不得不答應了朝廷封王條件。

都是三娘子這個女人禍國殃民!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都打累了,打不動了,誰也奈何不了誰,找個機會議和而已,互相給個臺階。

天下都差不多,中原喜歡怪褒姒、妲己、楊貴妃,草原也是如此,都是三娘子的錯。

戚繼光看向了第二個條件,大明無條件的退出大寧衛,將這片屬於草原的地方還給草原,草原歸草原,中原歸中原,互不侵擾,

“有本事就來拿呀,我就在這裡,不服氣?打不過叫喚有什麼用,今年下雪,明年再來就是。”戚繼光嗤笑了一聲,以低打高的確是劣勢,但戚繼光贏了,贏了就是贏了。

這大寧衛本就是大明之地,到了景泰年間,大明仍在此地駐防,兀良哈三衛都不能進入大寧衛二百里範圍內。

第三條則是要互市榷場,不肯接受大明朝廷的冊封,還要跟大明貿易,而且還詳細的制定了一些章程,看起來有模有樣。

朝貢貿易是祖宗成法,即便是現在,連泰西的佛郎機人的貿易,也是藉着呂宋朝貢國的名頭,在進行貿易抽分,佛郎機人切實佔領着呂宋棉蘭老島,用呂宋的名義和大明商貿往來。

這第三條,也不可能答應。

“這條件是何意?”戚繼光指向了第四款有些不解的問道。

譚綸看了一眼,眨了眨眼說道:“就是你看到的那個意思,歲幣,每年大明給土蠻汗絹銀五十萬匹兩,作爲助軍旅之費,至喜峰口外富民驛交割。”

“土蠻汗是沒睡醒嗎?還是我戚繼光打敗仗了?現在是我騎在他頭上!”戚繼光看完手中的盟書,人都有些傻了,土蠻汗哪來的自信,提這樣的條件。

現在!是他戚繼光在出塞,攻佔了大寧衛,打的土蠻汗擡不起頭來,只能龜縮到全寧衛去,土蠻汗再退一步,就退到大鮮卑山西側,退出遼東,退到應昌去了!

譚綸拿起了盟書,歎爲觀止的說道:“第五條,他還要與陛下約爲叔侄之國,陛下年幼,要稱土蠻汗爲叔父,後世仍以此論,土蠻汗的膽子不是一般的大啊,元輔都不敢讓陛下稱一聲仲父,土蠻汗要讓陛下稱他叔父。”

“嘖嘖嘖。”

戚繼光面如寒霜的說道:“那只有殺了他了。”

“土蠻汗和俺答汗在草原上的爭雄,不允許土蠻汗說出任何軟弱的話來,所以才這麼說,這封盟書,也不過是強硬立場的表態,安定人心,這話不是對我們說的,而是土蠻汗對他們自己人說的,打回去就是。”譚綸看着盟書搖頭說道。

戚繼光聽譚綸說完,也是點了點頭表示了對譚綸的認可,這不代表他對盟書認可,他語氣冰冷的說道:“有理,把使者扔出去,讓他們重新制定一份盟書過來,否則就不用談了,這封盟書,送到京師,就是我們京營的恥辱。”

戚繼光是很生氣的,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居然要給人當侄子,當年打不過俺答汗的時候,都沒有這般恥辱。

譚綸的判斷是極爲正確的,土蠻汗必須要如此的強硬,否則喀爾喀五部的速把亥,就該鬧起來了。

戚繼光把土蠻汗的使者扒光了,直接扔出了青龍堡外,把盟書給打了回去,過了不久,土蠻汗送來了一份還算說得過去的盟書。

不會接受朝廷的冊封,以元寶山北側的青龍堡和杏樹堡爲界限劃界確定彼此界限,朝廷在青龍堡設立互市,不再要求助軍旅之費,但是要求每年購買馬匹四千,購買羊毛八千袋,一袋羊毛大約一百二十斤,價格不能低於俺答汗收購價,約爲兄弟之國,土蠻汗年長爲兄。

戚繼光再次把使者扒光了扔出了青龍堡,順便讓使者帶回去一句話:撒泡尿照照自己,問問自己配不配!

戚繼光的表態格外的強硬,他拿着密詔,大寧衛一切庶務,都歸戚繼光管轄,這種盟書送到京師,那是他的罪責。

戚繼光這樣的強硬,讓土蠻汗有些無可奈何,戚繼光是站在實力的角度,如此強硬,土蠻汗能如何?只好又修改了一遍盟書,刪去了不能低於俺答汗收購價格和兄弟之國,土蠻汗的使者,才順利通過了大寧衛。

土蠻汗使者離開大寧衛的時候,也是周良寅等十二名御史前往遼東的時候。

周良寅看着譚綸驚訝的問道:“大司馬不去遼東嗎?”

“我就是到大寧衛啊,你們去遼東,我回京師。”譚綸理所當然的說道。

周良寅這些御史直接宕機了!他們要獨自面對李成樑那個凶神惡煞了!

今天看了個大熱鬧,瓦格納搞出的大新聞,持續關注後續。

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
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