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波三折

張居正站在北鎮撫司衙門前,身邊站着的是次輔呂調陽,二人身後站着的是三法司衆人。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刑部尚書王之誥、大理寺左右卿李幼滋、羅鳳翔等朝臣,和大明皇帝身後的錦衣衛緹帥朱希孝、東廠督主馮保,共同構成了這次三法司會審的審判團。

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負責糾察,大理寺負責駁正,三法司共聚一堂。

爲了專門迎接皇帝的大駕,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掃除,窗明几淨,甚至連牆角都用豬毛刷刷過一遍,再點上檀香,這本該陰森的衙門,終於變得陽光明媚了幾分。

朱翊鈞坐在衙門的後堂,他是皇帝,他在前堂,就得坐正中的位置,那誰來審案?

案犯王章龍從天牢裡提了出來,兩名身着大紅袍飛魚服的提刑千戶負責押送,即便是送入了公堂,兩名提刑千戶們,也摁着帶着枷鎖鐐銬的案犯,不敢有任何的鬆懈。

緹帥朱希孝只有一個要求,絕對不能在北鎮撫司衙門出任何事。

“啪!案犯王章龍,速速從實招來,何人指使你前往幹清宮行刺?!”朱希孝是堂上官,這裡是北鎮撫司衙門,自然他負責主審此案,朱希孝一拍手中驚虎膽醒木,威風凜凜,厲聲喝問。

王章龍跪在地上,似乎是被這驚堂木給嚇到了,哆哆嗦嗦的說道:“緹帥,草民只是進宮偷點東西,哪裡是行刺,還請緹帥明察。”

“上物證!”朱希孝大聲的喊道。

王章龍行刺用的一長一短的兩把刀被呈了上來,短的是行刺皇帝的匕首,長的是砍傷張宏的環首刀,極其鋒利。

皇帝龍牀的一塊牀板被換了下來,那上面還有匕首插了一個破洞的痕跡,朱翊鈞起牀後,張宏讓張鯨帶着人把牀板拆下,換上了新的,作爲物證送到了三法司的衙門。

朱希孝嗤笑一聲說道:“你帶凶器入宮,徑直前往幹清宮,內官張宏捕你時,我親自在場,你盜取財物在哪裡?總不能說,幹清宮的東西,你都看不上吧!鐵證在前,還敢狡辯!”

王章龍眼睛珠子一轉,跪在地上,大聲的說道:“草民是戚家軍軍卒!”

“草民一時糊塗,聽信了歹人所言,是宮裡的宦官要草民入宮行刺,說要嚇一嚇小皇帝,好教他知道厲害。”

“一派胡言!”朱希孝嗤笑一聲,大聲喊道:“帶證人!”

數名證人被依次帶到了堂前,對王章龍進行了指認,將王章龍的在京爲傭奴的人生脈絡側寫的極爲完善。

王章龍是個賭鬼,賭輸了錢,還借了賭坊不少的債,賭坊的東家、掌櫃等人,上堂作證的時候,嚇得連路都站不穩,就是設賭坊,怎麼就被緹騎們給逮到了天牢裡來?!

緹騎們的確是失了不少的權勢,但那也是在朝堂上,在賭坊的東家眼裡,緹騎那是天子班直戍衛,進了北鎮撫司衙門,就是進了天牢,那都是誅九族的大奸大惡。

王章龍必須得還賭債,否則追債的堵得他無路可去,他原本想自閹入宮,把自己給賣了換錢翻本,四處打探,找到了入宮的門路,一聽有大買賣,便做了。

張居正坐的穩穩當當,他看過了卷宗,緹騎辦案,還是那般雷厲風行,張弛有度,但凡是辦案,皆是鐵案,緹帥說的每一句話,一口唾沫一口釘。

嘉靖年間,陸炳爲緹帥之時,北鎮撫司的緹騎風頭極盛,連東廠都得避讓三分,深受嘉靖皇帝信任。

很少有人彈劾陸炳擅權栽贓,連那羣最喜歡挑毛病的言官,也只能說一句,陸炳善迎合上意。

作爲一個皇帝專門辦髒活累活的特務部門,陸炳只被罵一句迎合上意,已經是極高的評價了。

錦衣衛有十七所,一所滿額1120人,錦衣衛共有19040額員,有偵緝職權的北鎮撫司錦衣衛,方稱之爲緹騎。

緹騎最多時不過六百人,但是辦案向來專業,堪稱捷爪利牙。

緹明黃,爲皇帝專用。

緹騎辦案能力仍在,奈何陸炳死後,短短十數年,緹騎地位每況愈下,誰讓宦官離皇帝更近呢。

朱希孝再拍驚虎膽醒木,問道:“誰讓你假扮戚家軍軍卒?如實招來,但有再有虛言,定大刑伺候!”

王章龍見自己身份被戳破,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說道:“是宮裡的馮保馮大璫讓我這麼說的啊!他說讓我假扮是戚家軍軍卒,然後污衊於陳洪,他許我富貴,說即便是被抓了,也是東廠處置,到時候,把我送出去啊!”

“緹帥,幾位明公,真的是馮保馮大璫教我這麼說的!”

此言一出,幾位大臣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馮保的確有動機,給戚繼光扣屎盆子。

戚繼光是張居正門下,戚繼光要是倒黴,張居正也要跟着倒黴。

馮保和張居正的確是政治同盟,但張居正首先是文官,是文淵閣大學士,是首輔。

高拱想要奪了司禮監的權,張居正作爲文官頭子,就不想了嗎?

馮保作爲宮裡的大璫,趁機教訓下、敲打下張居正,甚至逼迫張居正因爲戚家軍的關係,不得不嚴厲追查,詰問指使,逼迫張居正跟宦官站一起去,最後把陳洪和高拱都給牽扯出來。

馮保的確有動機這麼做,把自己和小皇帝的的命都賭上,換陳洪和高拱去死。

朱翊鈞坐在後堂看向了馮保,不出他所料,果然是出現了不利馮保的證詞。

“臣沒那個膽子。”馮保仍然面不改色,搖頭說道,刺客都沒行刺成,他差點磕死了才僥倖過關,要真的死了皇帝,他就是沒了主人的野狗,只有死路一條的份兒。

朱翊鈞看向了張宏說道:“張宏,你去,就說你是馮大伴,讓他認。”

張宏領命,走出了後堂,來到了前堂,一甩拂塵吊着嗓子說道:“你這歹人,胡亂攀咬,咱家何時和你說過這番話了?”

王章龍擡頭看了一眼,大聲哭訴道:“馮大伴救我!馮大伴許了我富貴,怎麼和說的不一樣呢。”

張宏暗道可惜,這王章龍要是一口否認,或者說沒見過他,到是能給馮保潑一頭的髒水,他搖頭說道:“看着咱家說話,咱家何時許你富貴了!”

“就昨日大伴領我入宮時說的。”王章龍擡着頭,仍然一口咬定,就是馮保授意。

張宏往前走了幾步,慢慢蹲下身子,嗤笑一聲說道:“咱家昨天才穿上紅袍,你昨日的確見咱家了,咱家是昨天抓你的那個內官!你睜大狗眼,好好看看清楚!”

王章龍這才分辨出,是昨日黑燈瞎火下的張宏,王章龍臉色劇變,想要掙扎,兩名提刑千戶死死的摁着王章龍。

“幾位大臣也都看見了,這人滿嘴胡言。”張宏不再多言,回後堂去了。

“還不從實招來?!”朱希孝再拍驚虎膽醒木追問。

王章龍見自己謊話戳破,才選擇了老實交待,他只知道穿紅袍的是大太監,故此認錯。

朱翊鈞眼睛微眯的看着左都御史葛守禮,剛纔張宏從後堂出去,這葛守禮的食指和中指,就在太師椅的扶手上,不自覺的敲着,王章龍認錯之後,葛守禮敲得的速度加快了一些。

左都御史正三品,科道言官的頭子,這點涵養的功夫都沒有?

在座的外臣,只有葛守禮是晉黨。

陳洪、騰祥、孟衝等一干太監,也被番子們從東廠提到了北鎮撫司衙門,開始進一步的審訊。

“陳洪,你指認乃是前內閣首輔高拱指使你做的?”朱希孝問到了所有人最關切的問題。

陳洪不得勢這段時日,日子過得並不順遂,兩腮無肉,眼眶深陷,他跪在地上,略顯虛弱的說道:“的確是高拱指使,咱家有證據!”

“休得胡說!高公行誼剛方,通海運、飭邊防、定滇南、平嶺表,制降西虜,乃是社稷之臣,怎由你如此攀咬!”左都御史葛守禮拍桌而起怒斥,他指着陳洪,眼睛瞪圓,顯然已經怒不可遏了。

刑部尚書王之誥拉了一下葛守禮說道:“葛總憲何必如此急切,我們看看他的證據又如何?”

陳洪絲看着葛守禮,以前這卑躬屈膝、見了都要叫一聲陳公的葛守禮,現在也敢怒斥自己?

陳洪嗤笑一聲,看着葛守禮說道:“有高拱手書一封,乃由菜戶營傳入宮中,咱家認得他的筆記,是高拱家人李實送進宮中的!”

“咱家死到臨頭,何須攀咬,這高拱家人李實仍在京師,將其逮來,一問便知。”

“你們這羣僭越大臣,依靠着宣大總督王崇古,佔着俺答汗的買賣,肆意侵吞,你們,一個也跑不了!”

失去權勢的感覺,比死還要難受,既然有機會,陳洪當然想要東山再起,既然事情敗露,不過一死了之,他一個太監,也就認了幾個義子,他怕什麼?他當然要拉人下水。

“手書何在?”朱希孝眉頭一皺,從東廠來的案卷裡,沒提到手書和李實之事。

陳洪這才晃了晃腦袋說道:“在廊下家的茅廁後棗樹下埋着。”

朱翊鈞看着馮保,這麼關鍵的證據,馮保居然不知?

馮保無奈的說道:“陛下,陳洪進了東廠,就是一言不發,一心求死,臣也是從孟沖和騰祥口中得知了是高拱指使,陳洪就是死,也不肯讓臣立半分的功,臣昨日挖地三尺,時日太少,沒找到證物。”

“臣這就去差人把書證取來。”

陳洪自知必死無疑,怎麼會把證據交給馮保?馮保沒護住陛下,失了信任,陳洪怎麼可能讓他辦好差?

“劉守有,帶二百緹騎,將李實逮來,駱秉良,你隨馮大璫取書證而來。”朱希孝稍微猶豫了下,還是讓提刑千戶駱秉良跟着馮保一起取書證,省的麻煩。

“葛總憲不一同前往?”次輔呂調陽提醒着葛守禮,案子是外廷在辦,錦衣衛去了人、宮裡去了人,葛守禮要是不去,緹騎和番子聯手栽贓,高拱可是要倒血黴的。

呂調陽揣着手忽然開口問道:“葛總憲不提,是知道高拱家人李實仍在京師?還是知道這封手書確有其事?”

葛守禮站了起來,甩了甩袖子說道:“一派胡言!我與他們同去!”

書證很快就去了回來,刑部、北鎮撫司、東廠,都養着鑑定筆跡之人,各方勢力圍着手書的筆記開始鑑定了起來。

太陽還沒落山,李實就被抓了回來,入城都要路引,非京城人士,投靠何方,都在路引上寫着,五城兵馬司校尉專門有人覈驗複查入城投靠,即便是跑了,順藤摸瓜也找的到人。

李實是被緹騎們拖進來的,腿已經被嚇軟了,連跪都跪不穩,只是癱在地上,顫抖不已的說道:“緹帥容稟…草民進城,是被高公遣散,不得已回京投靠親眷,這…草民…犯了何罪,何至被抓到天牢來?”

明朝明令禁奴僕,爲了繞開大明律,大明高門大戶收僕人都是以家人爲名義,所以李實是以家人被遣散,沒了依靠,回京投奔親友,也是合情合理。

北鎮撫司衙門和刑部的文書,將證物放在了堂前,俯首說道:“緹帥,手書爲假!”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陳洪聽聞大驚失色,想要掙開番子的手,但是被兩個番子緊緊的摁在了地上,陳洪一邊掙扎,一邊大聲的喊道:“那高拱的字,我化成灰都認得!絕不可能是假的!”

葛守禮鬆了口氣,兩手一拍,雙手一搓說道:“某就知道,定有人栽贓嫁禍!高公雖然急公好義,但決計不會做如此之事!”

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請假條高燒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
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請假條高燒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694章 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壞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