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河西

“休屠人……”

“混邪人………”

未央宮,宣室殿。

處理朝政時的片刻間隙,劉榮的目光,也不由下意識落在身旁不遠處,那張被日常懸掛起來的巨大堪輿之上。

這份堪輿很特殊。

甚至不同於過往五十年,漢室所常用的任何一張堪輿。

——開國之初,漢室朝堂用的堪輿,普遍都是局部區域的地形、地勢圖。

比如太祖高皇帝還定三秦前,與韓信、呂澤等將軍商討方略時,用的便是關中渭南地區的局部地圖。

又好比那場讓太祖高皇帝差點連底褲都輸掉的彭城之戰,用的則是楚國地圖;

後來的滎陽拉鋸戰,用的則是滎陽-睢陽一線的地圖。

完整的疆域圖,漢室自然也有。

但涵蓋的範圍卻也只限於:西起隴右,冬至東海,北至雁門,南至五嶺的絕對版圖。

類似西南諸夷、嶺南百越,東北朝鮮半島、西北河套河西,以及正北方向的大草原等諸多鄰國、勢力,則很少出現在漢家常用的堪輿圖之上。

頂破天去,也就是在燕國東北方向,籠統的標出一個‘朝鮮諸國’,西南畫一個圈表上‘西南諸夷’;

南方大致劃出南越、閩越、東越。

至於北方,用心點的話,能標註出幾個毗鄰邊牆的匈奴部族。

過分一點,更是可能會直接用‘幕南’二字概括掉。

事實上,在過往這五十多年時間裡,漢家之所以會在面對匈奴軍隊時,屢屢陷入追追不上、跑跑不掉的尷尬境地,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漢室對於塞外地形的掌控,低下到了一種令人不敢置信的程度。

就拿太宗皇帝十四年,老上單于大軍壓境,長驅直入,差點把長安城都給一把火燒掉的那場戰役舉例。

——在那之前,漢室對於疆域外的瞭解、掌握,僅限於:隴右、北地,均只和掌控河套、河西地區的月氏人接壤;

上郡也有過半與河套接壤,剩下與匈奴人接壤的正北方向,則有孤懸塞外的雲中城充當哨塔。

正是因爲這個認知,以及‘月氏人自顧不暇,不可能對漢家造成威脅’的情報,漢家纔會在當年那一戰,被打的措手不及,毫無還手之力。

月氏人什麼時候輸的,什麼時候逃的?

匈奴人什麼時候掌控河套、河西的?

這顯然都是情報問題。

但月氏人從哪逃的、往哪逃的?

逃跑途中,有沒有給匈奴人制造麻煩?

在失去河套、河西之後,他們是頭也不回的繼續跑了?

還是有能力回過頭,憑藉某一有利地形,和漢室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對匈奴人新佔據的河套、河西造成威脅?

以至於:得到河套、河西之後,匈奴人在這片區域如何分佈、兵力如何佈置;

若入侵漢室,他們會從哪裡、哪個方向來?

這些,可就是實打實的地理問題了。

說白了,過去這些年,漢家之所以在面對匈奴軍隊時,屢屢出現‘哪怕打的贏,也根本追不上,更不敢去追’的尷尬狀況,就是因爲出了邊塞,漢家那就是兩眼一抹黑。

一望無際的草原,要山沒山,要水沒水;

便是有,也是根本沒有明顯特徵,千篇一律的丘、坡,以及歪七扭八的溪流。

事實上,按照這個時代的草原地理風貌,別說漢室沒有地形圖作爲參考了;

哪怕是有,也根本沒有多大參考意義。

——一張地圖,上面是草原,下面也是草原;

就中間被一條沙漠帶分開,以分清上下,也就是南北。

這有什麼意義?

別說是漢家將士了——在草原上,就連土生土長的匈奴人,也經常出現整個部族在遷徙途中走偏,於草原上迷路的狀況。

草原沒有地標、沒有參照物,根本畫不出有參考價值的地形圖;

與此同時,漢家又實在沒有渠道,去了解草原腹地深處的地形地貌——去都去不成,怎麼可能畫得出圖?

所以,過去這幾十年,漢家軍隊根本就不敢出塞作戰。

不只是怕匈奴人的騎兵,會在開闊地衝擊本方步兵集羣;

更讓他們擔心的,是在草原上迷了路,無論是否遭遇危險,都無法找到返回關內的方向。

但這個問題到了劉榮這裡,卻得到了一個相當刁鑽的解決角度。

——幕南地區,確實沒辦法;

但河西地區,卻並非沒有地標參照!

問:河西地區,爲什麼叫‘河西’?

因爲大河,也就是後世人口中的黃河,是從西向東而流,在地圖上呈‘一’字形;

但到了河套一帶,就因爲高聳凸起的高原,而被迫往上拐了個彎,變成了‘幾’字形。

這個‘幾’字內部,被繞道的大河像護套般套起來的區域,便被稱之爲:河套。

也因爲這片名爲‘河套’的區域,位於‘幾’字上面那一橫的南側,故而也被稱爲:河南地……

按這個邏輯來說——河的南邊是‘河南地’,那河西,便指的是河流西邊吧?

對,也不對。

河西之所以被稱之爲‘河西’,確實是因爲這片區域,位於大河流域以西。

卻並非整個大河以西,而是河套那個‘幾’字左邊那一撇的西側。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河西這個名稱,並不應該被解釋爲‘大河以西’,而是稱之爲:河套以西,更嚴謹、準確一些。

如此一來,問題就簡單了。

——以河套的‘幾’字型流域左邊那一撇,或整個河套地區爲參照物,河西,確實應該被稱爲‘河西’。

但若是以大河從源頭,一直到抵達河套之前,始終呈東西向‘一’字形流淌的流域作爲參照物,如今的河西,其實更應該被稱之爲:河北。

大河以北嘛;

對岸的南邊就是黃土高坡。

這就使得曾經,和草原其他地區一樣,找不到任何有效參照物的河西地區,被劉榮找出來了一個勉強夠用的參照物。

——大河。

也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

大河上游和河西地區的關係,大致就是在‘一’字上,托起了一個平放的鞋盒。

在沒有參照物的前提下,漢家想要在這個一望無際的鞋盒裡,按照既定路線前往目的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若是以這個鞋盒下的大河,來作爲參照物呢?

比如:某一場戰爭中,漢家的軍隊西出河套,打算攻擊河西地區的某個點,或突襲某個戰略要地,如淡水湖之類。

那麼,這支軍隊完全可以按照地圖,先沿着大河走。

一直沿着大河,走到目的地與大河連線能垂直的地方,再轉個九十度的彎,徑直北上!

雖然依舊要無參照物、無對照系的走數百里,但也總好過一出河套就這樣,走個上千,乃至數千裡。

於是,就有了此刻,擺在劉榮御榻側前方,常日被懸掛起,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巨大堪輿。

這張堪輿特殊的點在於:這,大概率漢家第一張非局部,將整個漢室包含在內,並對周邊勢力、文明進行了準確標註的,某種意義上的歷史第一份‘亞洲地圖’。

至少也是東亞地圖。

在這張地圖上,幕南地區的幾處戰略點,如龍城、高闕、南池、鹽池,以及賀蘭山、祁連山、狼居胥山;

朝鮮半島的己方勢力,如馬韓朝鮮、衛氏朝鮮、真番、臨屯等國;

乃至於歷來以‘遍地芝麻小國’著稱的西南夷,什麼夜郎、靡莫、滇、邛等小國,都被標記出了大致的勢力範圍和掌控區域。

其中最精準、最精確的,大致就是河西地區了。

——短短一年多時間,漢家經河套地區,已經送出了數以十計的‘商隊’,於河西地區查探情報。

說是查探情報,其實也就是簡簡單單的幾項。

其一,摸清楚河西地區,幾大部族頭人的脾性,以及這些部族內部的狀況、彼此之間的‘外交’狀態。

其二,儘可能精準的,確定這些部族在河西地區的固定祖地,以及習慣性遊牧的區域、範圍。

最後,最爲重要的一項:測算出休屠澤、居廷澤在內的,河西地區所有重要戰略地的具體位置。

用到的方法,便是上文中所說的:以大河爲一條橫軸,再根據各個戰略點與大河的距離,勉強組建出一個類座標系,從而更精準的標註出重要戰略地。

於是,劉榮便得到了這張地圖。

或許旁人還不敢把話說死;

但作爲後世來客,憑藉腦海中的模糊記憶,劉榮敢打包票:這張地圖,可以讓每一位漢室將軍,都順利抵達在河西地區的目標地五十里以內。

五十里以內,足足二十公里,聽上去誤差很大;

但考慮到斥候部隊,在戰場的探查範圍,本就是以前進方向爲準,左右各二十里起步,原則上上不封頂;

這麼點誤差,其實也就沒什麼了。

——大不了以後,漢家的軍隊立條規矩:凡是在河西打仗,斥候探查都以五十里爲最低限!

不管怎麼說,有這麼一份能把你帶到目的地五十里以內的地圖,也比過去那般憑感覺走、憑運氣碰,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比如歷史上,某個名氣嚴重大於實力的迷路將軍,在有了這麼一張地圖之後,就算迷路,也不至於再貽誤戰機,甚至於錯過整場戰役了。

而在這張地圖上,只要看向那片被劉榮稱之爲‘河西’的區域,就很難不被其中的兩個不規則圓形所吸引。

休屠澤;

居廷澤。

其中,前者距離已經被納入漢室版圖的河套地區並不遠,不過三百餘里;

後者則更靠西,距離河套上千裡之遠。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日後,漢家軍隊踏足河西,亦或是河西地區的遊牧民族——只要脫離了孕育這片沃土的大河太遠,那就必須以這兩處水源地,作爲賴以爲繼的生存根基。

對劉榮及漢室而言,道理更簡單——只要想在打河西的過程中,能自由脫離大河流域,而不是始終循着大河西進、東撤,那這兩塊水源地,都是不可或缺的。

當然,這兩塊地方的守護者,也同樣關係到漢室能否達成自己的圖謀。

比如休屠澤的休屠部,可謂是河西地區僅有的不到十個中、大型部族之一。

只要能吃掉休屠部,那休屠澤就唾手可得不說,還能對其他的河西大部族,起到相當有效的威懾作用。

——休屠人都敗了!

——休屠澤都沒了!

那咱們,還能打過漢人嗎?

不然,降了吧……

“混邪部,大抵是要反水。”

“至少在我漢家再度衰敗、匈奴人再度強大之前,混邪部,是可以用來撬動河西的。”

想到這裡,劉榮也不由得爲先祖的智慧,而感到讚歎。

——咋尋思的呢?

公孫混邪,一個義渠王子,早八百年就和草原上的匈奴混邪部分家了;

結果上下嘴皮子一碰,給人安了個公孫的漢姓,還做了大官兒。

到現在,劉榮幾乎是念頭剛起,公孫混邪那邊,就已經和草原上的親戚們聯繫上,並基本聊妥了。

根據公孫混邪所轉述:草原上的義渠後人,也就是所謂的匈奴混邪部,日子極苦!

早在上百年前,義渠人就曾臣服過秦,並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只是後來的一系列變故,讓原本團結的義渠人支離破碎——漢家,匈奴,月氏,乃至於草原上的‘盜羊賊’羌人,都收留了義渠人的部分分支。

對於神州華夏,混邪部,早就是嚮往無比!

只要王師有意,混邪部願意隨時從駐地出發,自河套內附!

當然,若有必要的話,混邪部也可以暫時留在河西,以內應的身份幫助漢家達成某些圖謀,來作爲自己‘內附’的投名狀。

這個消息被公孫混邪擺上朝堂之上時,朝堂內外,其實還多有遲疑。

最終,還是劉榮拍板,選擇相信混邪部。

——因爲劉榮知道,他們說的是事實。

而且原本的歷史上,混邪部也確實是在漢武大帝在位期間歸附漢室,成爲了漢室與草原之間的緩衝帶,又或者說是國門守衛、戍邊戰士。

而且在內附之前,混邪部還奉上了整個休屠部的人頭,來作爲投名狀!

既然如此,那劉榮還有啥說的?

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請假條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3章 好劇本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58章 我有卵子!第73章 封印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33章 尚書令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請假條晚點更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340章 驗金石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80章 有母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238章 宗祠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93章 兒,斗膽第369章 詭寂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458章 難啊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406章 傻了吧?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8章 劉榮的抉擇歇一天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42章 啊這?啊???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01章 大魄力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81章 天下皆反?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99章 金布律?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1章 回去再說!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35章 稅第438章 新的秩序
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請假條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3章 好劇本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58章 我有卵子!第73章 封印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33章 尚書令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請假條晚點更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340章 驗金石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80章 有母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238章 宗祠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93章 兒,斗膽第369章 詭寂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458章 難啊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406章 傻了吧?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8章 劉榮的抉擇歇一天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42章 啊這?啊???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01章 大魄力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81章 天下皆反?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99章 金布律?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1章 回去再說!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35章 稅第438章 新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