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唯纔是舉?

“一千三百七十八人……”

“呵;”

“呵呵……”

嘴上不斷呢喃着二輪科舉的通過人數,劉榮眉宇間,也不由涌上陣陣苦澀和自嘲。

——在剛下定決心開科取士,爲國選材時,劉榮甚至一度爲此次科舉過後,可能冒出來的上千基層官吏位置而頭疼。

因爲在當時的劉榮看來,科舉報考人數大抵在八千,至少有七千人通過第一輪,至少五千人通過第二輪。

即便第三輪,把這五千人刷下去大半,也至少是上千位可堪一用的官吏,需要劉榮從漢室現有的官僚體系當中找位置塞進去。

現在好了;

二輪纔剛結束,就剩下這有零有整的1378號人;

以最樂觀的估計,這些人當中,還有自信參加三輪科舉的,大概率不會超過一千人。

算上劉榮早在科舉開始前,就早早定下的‘三輪科舉最多通過三分之一’的比例,本次考舉過後,最終只會有三百多不到四百人,能真正得到最高四百石級別的官職任命。

其中,大抵會有上百功侯貴戚、朝臣百官子弟,以及英烈遺孤。

再去掉這些人當中當中,必定要去少府的十幾個墨家墨者、只能去新大農屬衙的上百農家稼官。

最後能剩下個百十來號人?

劉榮不好說。

只是這百來號人,且不論質量如何——這些人的安置問題,卻是輕鬆到讓劉榮莫名不是滋味。

百多號人,住處都完全可以在長安北城區,隨便找個民居閭里,甚至都未必住的滿。

至於職務——如今朝中隨便一個九卿屬衙的官員缺口,都能把這些人輕鬆吃下。

只是這樣一來,科舉的影響力,就將因爲最終的通過人數,以及最終得到官職任命的人數,而大大受損。

——全天下範圍內的開科取士,毋庸置疑的‘國考’,最後就選出來百多號人?

那以後還考個屁啊!

與其大老遠跑去長安考試,還不如老老實實待在家鄉,給豪強、權貴做門客來的輕鬆……

“錄取比例,必須要提高了……”

無奈一聲長嘆,劉榮手中懸於半空的筆,終是在面前的白紙上畫上了一個大八叉。

那,原本是劉榮準備的三輪科舉最後一道大題。

題名:雞兔同籠,分值高達二十分。

思考片刻過後,劉榮又是一陣塗塗改改。

不難的題儘可能降低難度,太難的題更是直接刪掉,並以相對簡單一點的題目進行替換。

修改了足有小半個時辰,劉榮才終於長呼出一口濁氣,將面前,那張被塗改的不成樣子的白紙抓起,輕輕吹了吹。

待墨跡被吹乾,劉榮纔將白紙交到了身旁,如鐵塔般屹立着的葵五手中。

“拿去交給丞相,適當潤色一番,便可擬定抄錄了。”

劉榮一聲令下,葵五領命而去。

數日後,未央宮宣室殿外,原本空無一人的碩大廣場,也終是被一排排整齊擺放的書案,以及書案前的筵席所佔據……

·

·

·

·

·

咚~

咚~

咚~~~

未央宮東北角的鐘室,響起三聲宮鍾沉鳴。

北闕外,一名武將屹立樓闕之上,俯視着宮牆外,正仰頭觀望的考生們。

“奉陛下之令、太皇太后懿準,今歲秋闈三輪科舉,行殿試!”

“午時正,應考士子憑手中準考竹牌,自司馬門有序入宮!”

“本輪科舉,應考士子九百一十九。”

“凡應考士子,其準考竹牌之上,皆有‘座位號’一項。”

“入宮之後,由宮人、禁衛引領於各自座次。”

“——座位不得替換,考生不得喧譁,不得爭執!”

“違令者,斬!!!”

好吧。

考生們已經習慣了。

一輪科舉,各考場的監考官們,就一口一個‘軍法從事’,恨不得將每一個東張西望的考生,都吊在院門外曬成人幹。

二輪科舉更甚——張口閉口杖責、鞭撻,乃至於下獄。

到了眼下的第三輪,蹦出來這麼一句‘斬殺當場’,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得了。

不過大多數人心裡也清楚:這,不過是以嚴格的紀律,來嚇唬那些刺兒頭罷了。

但事實上,這顯然沒有多大必要。

——真正的刺兒頭,早就被一輪科舉給篩選掉了。

即便有漏網之魚,也不至於如此拿不準輕重——敢在天子腳下、皇宮禁中亂來。

能走到這三輪科舉的,不說人均治國之才,也起碼都是肚子裡有不少墨水的、正兒八經的文士。

皇宮中的規矩,雖然大傢伙都懂得不多、不詳細,但也不至於搞出什麼亂子。

見衆考生沒有表露出明顯的反應,那武將也不由滿意的點點頭。

又交代幾句老生常談的考場秩序——如不允許作弊,不允許交頭接耳、左顧右盼之類,武將的身影,便消失在了樓闕之上。

隨着樓闕之上的身影消失,考生們也都紛紛將昂起的頭底下,一邊有意無意看向司馬門的方向,一邊做着深呼吸,好讓自己儘快冷靜下來。

進宮!

拋開某些惡作劇性質的歧義不談——這兩個字,幾乎是這個時代每一個文人的畢生追求!

就像後世新時代,每一個年輕人,都曾幻想過自己出人頭地,升官發財,然後左摟右抱、極盡奢靡一樣;

這個時代的年輕知識分子,也無人不曾憧憬過有朝一日,自己能得到天子相召,入宮門而及殿,面天子而暢談。

只是夢想終歸是夢想;

大家心裡也知道:如果沒有什麼天大的機遇,又或是自己真的有天大的才華,否則,這個夢想終究只能是夢想。

而今天,大傢伙無一例外,都要在某種程度上,達成曾經觸不可及的夢想了。

——雖然不是被單獨召入宮;

——雖然不是入宮面聖;

但終歸是入宮。

終歸也能遠遠瞥見當今天子一眼。

四捨五入,這又如何不是夢想得以實現呢?

更何況此刻,站在未央宮外的絕大多數考生,都不過二十出頭、不到三十的年紀;

這個年紀就能達成‘丐版入宮面聖’的成就,未來,未必就真的無法真正‘入宮面聖’,與天子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退一萬步說——即便今日,真的是大多數人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天;

此番入宮,是大多數人人生中,唯一一次入宮、面聖;

即便如此,今日的經歷,也依舊足以讓所有人珍而重之。

皇宮,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

天子,更不是什麼人都能見的。

無論這是精彩人生的開始,還是悲慘人生最後的輝煌,這,都是彌足珍貴,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刻……

咚~

咚~

咚~~~

天子榮新元二年,秋八月二十八。

烈日當空。

正午時分——午時正的三聲鐘鳴,終是宣告了本次,同時也是華夏曆史上首次科舉的最後一輪考試:殿試,正式拉開帷幕。

宮門緩緩打開,旋即便涌出一對又一對甲冑齊備、氣勢非凡的禁中午時,踏着整齊的步伐小跑到宮門外,分列左右擺出個‘八’字形。

緊接着,兩名虎背熊腰,腰掛銀印——明顯是二千石級別的武將,一左一右站在了司馬門下的門洞兩側。

左邊那人一手執卷,一手持筆,顯然是要做記錄。

右邊那人則手摁劍柄,怒目圓睜,無疑是震懾宵小。

便是在這與科舉、與‘文試’格格不入的肅殺氛圍中,考生們依次在宮門處完成登記,有序踏入了未央宮中。

幾乎是在考生們踏入宮門的同時,便會有宮人走上前去,默默接過準考竹牌——也就是准考證看一眼,然後按照座位號領着人前往自己的座位。

每隔七八個考生,接引者就會換成着甲禁衛。

就這麼過了有半個時辰,近千民考生終於全部走進未央宮,並在宮人、禁衛引領下,來到位於宣室殿外的碩大廣場上,於各自的座位上坐下身。

而後,又是一羣四五十歲,身着官袍——至少也是千石以上的官員,依次檢查考生們的準考竹牌。

所有的檢查都結束,考場便莫名安靜了小半炷香的功夫。

就當考生們都以爲,是在等待考題發佈時,考場周圍嘩啦啦跪倒的身影,也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考場東側,那五十五級長階頂部的宣室殿前——那道孑然而立的身影之上……

“臣等,參加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鏗鏘有力的唱喏聲,惹得衆考生不由得微微一愣;

片刻之後,考生們也後知後覺的,嘩啦啦跪作一地。

“末學後進等,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福……”

此刻,幾乎每一位考生的臉上,都寫着驚懼二字。

——不是劉榮長的嚇人。

實際上,隔着這麼幾十級長階,仰頭去看那道模糊的身影,考生們根本就看不清劉榮的面容。

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跪地見禮,也正是因爲大傢伙看不清、不確定那道身影是誰。

直到監考官,以及禁衛、宮人們跪倒在地,大傢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就今天這個場合,除了當今劉榮,還有誰敢這麼牛逼轟轟站在宣室殿外,沿長階居高臨下,俯瞰殿試考場?

衆人之所以敢到驚懼,一來,是沒想到劉榮真的會出現——而且是如此直截了當的出現。

二來,則是本能的,對上位者、對身份地位遠高於自己,以至於都讓人不敢相信‘我居然見到活的某某某了!’的驚詫,以及對權力的本能畏懼。

而在短暫的驚、懼之後,自然便是一陣狂喜。

——見到了!

——見到當今天子了!

——雖然沒看清,但好歹也算是見到了!

最重要的是:劉榮出現在這裡,足以爲本身被坊間諷刺爲‘沒什麼含金量’的科舉,加上一層極具影響力的神聖光環。

不是說沒含金量嗎?

不是說‘區區四百石,科舉狗都不考’嗎?

當今天子親自監考!

怎麼說!!

黑子說話!!!

再叫?!!

對於下方考生們的情緒變化,劉榮大致有數。

卻並沒有做出更多動作,而是按照先前交代好的,輕輕擡了擡左手;

片刻之後,劉榮早早交代下的‘口諭’,便在御階兩側禁衛們的‘口口相傳’中,傳到了御階下方的殿試考場。

“陛下答諸考生見禮,曰:朕躬安~”

“陛下勉勵諸考生,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陛下賞諸考生,金一斤,布一匹,筆一支,墨一塊,硯一臺,紙一紮~”

……

接連幾聲唱喏,考生們自是跪了又跪,拜了又拜,再三叩謝皇恩浩蕩。

待考生們都直起身,御階上,方走下一道手持木匣的身影,於御階下方站定,從木匣中取出一張米黃色絹布,雙手攤開,朗聲宣讀起來。

“詔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里之亭必有良善。”

“又有民諺雲:馬上得天下者,下馬治天下,刀劍取天下者,書簡固天下。”

“自太祖高皇帝篳路藍縷,立漢國祚,而來五十餘載;”

“乃民尚武,風尚烈,天下人無不以武一切。”

“然報讀經書之士日缺,能臣幹吏日少,每念及此,朕無不悲從中來,又困苦萬分……”

“今,有忠信賢良如諸君,願以文舉才,而報效家國,朕心甚慰。”

“乃以此詔明告天下:自今歲起,我漢家三年一科,以舉賢納才,爲國所用。”

“——凡戶非奴籍,未有偷盜搶掠、殺傷人命者,皆可由地方郡縣予以符、傳,入長安應考。”

“凡通過一輪,而無故缺考二輪、通過二輪,而無故缺考三輪者,終生不仕!”

“二輪科舉未通過者,與萬錢,以作往返盤纏之費。”

“三輪科舉未通過者,可爲吏,秩百石,仕少府。”

“三輪通過,而不願爲官、吏者,又爲官、吏不足三歲而辭官者,終生不仕!”

“乃告天下百姓民:行伍乃武人之戰,科舉爲文士之爭,皆無戲言……”

……

詔書宣讀完畢,整個考場內,可謂鴉雀無聲。

考生們驚愕之餘,一邊爲自己老老實實來應考感到慶幸,另一邊,也爲那些退出二輪、三輪考試的蠢貨們默哀了三秒。

——老劉家的天子,從來就沒有一個心胸寬廣的。

這回,劉榮的小本本算是大開張。

至於在場各位,也還沒有絕對‘安全’。

若是不想也淪落到‘終生不仕’的地步,大傢伙除了老老實實考試,在考試通過之後,還要本本分分做官……

第320章 衛青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05章 西進!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41章 迭代!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62章 記住了?第251章 毒蛇!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411章 人才庫?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07章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24章 試探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20章 衛青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147章 好小子!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晚點更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53章 長安急報!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11章 幽冥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43章 考校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51章 毒蛇!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95章 女人心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75章 真這麼搞?
第320章 衛青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05章 西進!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41章 迭代!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62章 記住了?第251章 毒蛇!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411章 人才庫?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07章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24章 試探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20章 衛青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147章 好小子!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晚點更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53章 長安急報!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11章 幽冥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43章 考校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51章 毒蛇!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95章 女人心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75章 真這麼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