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請陛下三思!

第10章 請陛下三思!

將劉武引到未央宮,送到老爹面前;

目睹兄弟倆爲故去的太宗孝文皇帝垂淚哀傷片刻,劉榮歸還了老爹的天子節,便回到了鳳凰殿。

至於老兄弟倆接下來聊些什麼?

“想來,老爹也不至於今天,樑王叔纔剛到長安,就提削藩的事兒。”

“左右不過互相問候一番,就放王叔去祭奠先帝了。”

“倒是晚上,哥倆可能會一起去長樂?”

走進自己的殿室,交代宮人說自己要休息,劉榮便躺在了榻上,獨自思考起來。

如果說過去十年,是劉榮來到這個時代後的準備期、適應期,那在先帝駕崩之後,劉榮便算是正式進入到求生階段。

或許這麼說有些奇怪;

——堂堂皇長子,居然還需要考慮生存?

實際上,劉榮這麼想,沒有絲毫誇張的成分在其中。

首先,作爲皇長子,劉榮天然就是半個皇位繼承人;

尤其是在當今天子啓沒有嫡子,並且基本不可能會有嫡子的前提下,劉榮幾乎是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儲。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劉榮這一生,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不能坐上太子之位,並一直撐到老爺子駕崩的那一天……”

“呵;”

“我那個十弟,可不是個會善待哥哥的人啊……”

苦笑着發出一聲感嘆,劉榮稍翻了翻身,換了一個舒服一些的姿勢。

劉榮,是最名正言順的皇儲;

這就意味着劉榮一旦沒能從天子啓這裡繼承皇位,劉榮那個繼承皇位的弟弟,就必定會將劉榮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甚至都不用那個弟弟出手,老爹劉啓恐怕就會出手,替那個劉榮的替代品將隱患剷除。

原本的歷史上,天子啓,也正是這麼做的……

“十弟啊~”

“十弟……”

“這輩子,就老老實實做個‘漢武大弟’吧……”

“哥哥也不想的。”

“實在是不這麼做,哥哥我,便全然沒了活路……”

·

·

·

·

樑王入朝,長安朝堂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除了一開始,偶爾有人嚷嚷着‘時間不對,樑王來得太早了’,便再沒人關注這位入朝奔喪的宗親諸侯了。

在先帝駕崩之後,長安朝堂,其實也陷入了一段漫長的忙碌之中。

即便天子啓爲儲二十多年,又太子監國多年,羽翼早已豐滿,也終歸無法避免封建王朝政權交接時,必定會發生的動盪。

大動盪雖沒有,小動盪卻免不了。

都不用說旁的,單就是當今天子啓剛一登基,就甩開膀子往朝中安插黨羽,就引發了相當一部分朝臣的不滿。

——後世人常說,漢承秦制。

如今漢家所採用的,便是自秦繼承而來,又稍作變動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曰:內史,宗正,奉常,廷尉,中尉,衛尉,太僕,典客,郎中令。

如今漢家太尉不常設,只有在戰時纔會臨時任命,所以三公,實際上是二公:丞相,以及有‘亞相’之譽的御史大夫。

即位之後,天子啓倒是沒動這兩個位置的念頭。

但九卿,卻是被天子啓一陣搗鼓。 ——故太子家令:晁錯爲內史;

——故太子舍人:張歐爲廷尉;

——故太子舍人:周仁爲郎中令;

——故太子舍人:郭信爲奉常;

——故太子中盾衛:孫嘉爲中尉;

——楚元王之子:平陸侯劉禮爲宗正……

除了衛尉、太僕、典客這三個職務之外,其餘六個位置,都被天子啓火速安插自己的太子班底!

如此大範圍的人事調動,尤其還是九卿級別的調動,對朝堂而言,本身就不亞於地震。

別說那六個被罷免者,及其黨羽部舊有沒有怨氣;

單就是這六個被火速提拔的新任九卿,上任之後適應自己的工作期間,長安朝堂都很難不生出亂子。

也就是天子啓即位前羽翼豐滿,又太子監國多年,雖無天子之名,卻早已有天子之實。

再加上這六個被提上九卿之列的人,也大都有真材實料,這纔沒讓朝堂出大亂子,而只是陷入一陣短暫的忙亂之中。

在這其中,有一個人很關鍵。

——開國元勳,先帝留給當今天子啓的丞相:故安侯申屠嘉。

在這位老丞相的鐵腕執政下,長安朝堂的忙亂很快便平息下去,又極爲迅速的步入正軌,有條不紊的運作了起來。

只是這邊,申屠嘉纔剛讓朝堂的秩序恢復正常,內史晁錯一紙《削藩策》,便再度出現在了朝儀之上。

第一時間,申屠嘉還沒太當回事兒;

反正又不是頭一回了~

晁錯上《削藩策》,哪回不是被先帝搪塞過去……

先帝!

意識到如今,已不再是先帝端坐於宣室正殿,申屠嘉心中警鈴大震!

“陛下!”

“早在先帝之時,朝堂於《削藩策》便已有定論!”

“——如此激進的策略,必定會讓關東生變,這是先帝也認同的結論!”

“如今先帝大行,陛下才剛即位,朝堂也纔剛安穩下來。”

“即便要削藩,陛下也應當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啊!!!”

言罷,申屠嘉便回過身,惡狠狠看向身後的晁錯,恨不能當場把晁錯砍翻在地!

正要口吐芬芳,卻聽聞身後的御榻之上,傳來天子啓低沉的話語聲,申屠嘉終還是緩緩閉上眼,痛心疾首的搖起頭來……

“先帝曾說:《削藩策》可以用,只是時機未到。”

“——這話,是先帝在十四年前所說。”

“如果丞相認爲,至今都還‘時機未到’,那朕實在是不明白這時機,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言罷,天子啓便將目光撒向殿內羣臣。

“朕不是在問諸公:《削藩策》能不能用,而是想要讓諸公商議一下,《削藩策》從哪家諸侯開始推行。”

“——朕認爲,吳王就不錯。”

“諸公以爲如何?”

話都已經說的這麼明白了,衆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終還是將目光,落在了德高望重的老丞相:申屠嘉身上。

而在殿中央,老丞相申屠嘉呼哧呼哧喘着粗氣,饒是在極力壓制,呼吸頻率也因憤怒而愈發急促。

終,還是面色漲紅的正過身,朝着御榻上的天子啓沉沉一拜。

“丞相臣申屠嘉,昧死百拜!”

“懇請陛下,三思!!!”

睡過頭了……-_-||

正在奮筆疾書

(本章完)

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582章 步子邁大了,會扯着蛋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69章 朕,變了嗎?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431章 面聖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89章 不難辦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207章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554章 立場問題第582章 步子邁大了,會扯着蛋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544章 百家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26章 歲末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79章 冰雕第592章 朕能怎麼辦?第594章 斟酌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93章 兒,斗膽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05章 西進!第586章 外藩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50章 有樣學樣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567章 滄海桑田沒寫完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67章 麻煩了啊明天更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9章 做大哥的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93章 兒,斗膽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491章 捷報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475章 人心啊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540章 冬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99章 十日?!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381章 洗牌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480章 意外晚點更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590章 國家信譽
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582章 步子邁大了,會扯着蛋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69章 朕,變了嗎?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431章 面聖第567章 滄海桑田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89章 不難辦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207章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554章 立場問題第582章 步子邁大了,會扯着蛋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544章 百家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26章 歲末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79章 冰雕第592章 朕能怎麼辦?第594章 斟酌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93章 兒,斗膽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05章 西進!第586章 外藩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50章 有樣學樣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567章 滄海桑田沒寫完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67章 麻煩了啊明天更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9章 做大哥的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93章 兒,斗膽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491章 捷報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475章 人心啊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540章 冬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99章 十日?!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381章 洗牌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480章 意外晚點更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590章 國家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