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西域事了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衆將聞言眼睛一亮,他們都是縱橫沙場的宿將,自然明白這十六字的精妙之處。

“中郎將英明,單憑這十六字方針,中郎將便足以和衛公相娉美的戰術大師!”薛先圖誇讚道。

“薛校尉所言非虛,中郎將所說的游擊戰術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的最佳戰術,既能保存了實力,還能重創敵人,此戰法之精妙,聞所未聞!”郭大慶道。

“中郎將此策驚爲天人,請受我等一拜!”

薛仁貴被誇讚得有些臉紅,只得實話實說道:“咳咳…諸位誇錯人,次戰術並非薛某所創,他的發明者另有其人…”

“哦!那是那位兵家大能所創?是衛國公李靖還是英國公李績?”薛先圖好奇道。

“都不是…”薛仁貴搖頭道。

“那是誰?”薛先圖繼續追問道。

“現在不方便告訴你們!”薛仁貴微笑道。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這游擊戰術便是李恪告訴薛仁貴的,當初薛仁貴拜見李恪,李恪爲了加深自己在這位未來軍神心目中的印象,便把這套游擊戰術拋了出來,當時薛仁貴就驚爲天人,直接給李恪跪了。

當然這游擊戰術肯定不是李恪自己琢磨出來,他是抄襲後世太祖的。

見薛仁貴不願意說,大家也沒在多問。

“好了,既然戰術已經確定,本將軍便安排具體任務…”薛仁貴嚴肅道。

“將軍,末將請求出戰!”郭大慶第一個請戰道。

“將軍,末將也請求出戰!”薛先圖道。

“將軍,末將也請求出戰!”周青道。

“將軍,末將也請求出戰!”姜興本道。

有了郭大慶帶頭,其餘人紛紛請戰,生怕這次出戰沒有自己的份。

“各位不必爭了,這次戰爭人人有份!”薛仁貴微笑道。

“謝中郎將!”

諸將歡喜過後,薛先圖卻有些擔憂道:“中郎將,如果都出徵的話,糧草好像不夠用…”

“不用帶什麼糧草,本將軍這次準備以戰養戰,敵人的糧食便是我軍的補寄!”薛仁貴冷聲道。

薛先圖聞言臉色微變道:“中郎將,以戰養戰,這會不會太殘忍了?”

薛仁貴還沒來得及回答,郭大慶率先開口道:“薛校尉不可婦人之仁,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你再想想薛大帥是怎麼死的,敵人既然不認,也休怪我等我無義…”

“但我大唐是仁義之師,如果這樣以暴制暴,那與這些蠻夷有何區別?”薛先圖道。

郭大慶冷聲道:“人世間就是叢林,人其實跟野獸的本質沒什麼區別,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而已!

當你足夠強大,就會想着去搶奪財富、女人、土地,反之,就得被別人搶,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只要是敵人,就要將他永遠打倒讓他一蹶不振,爲何要跟敵人講什麼禮儀之邦,講什麼仁義道德?

你跟敵人講這些,用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子民供奉的稅賦去交好殘害他們的兇手,你將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子民置於何地?”

郭大慶繼續道:“你記着,你是打不打仗的將軍,甭學那些腐儒那一套,什麼仁義博愛,都是狗屁!

對於自己的族人,要講究博愛仁厚,要講究兼愛寬恕,可是跟一羣茹毛飲血蠻夷,有什麼道理好講?

難道你仁愛寬恕了,下一次這些蠻夷見到漢人就會感恩戴德的繞着走?

扯蛋!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那就是他們的信仰,只要你露出一絲絲的虛弱,這幫混蛋就會像是野狼一眼撲上來,將你咬得鮮血淋漓,對於他們,必須堅決打擊,只有把他們打疼了,他們纔會老實……”

“郭校尉所言非虛,另外一方面是龜茲國太強了,必須得削弱一些,不然以後不好管理!”薛仁貴道。

見主帥薛仁貴都怎麼說了,薛先圖便沒在多言。

隨着薛仁貴一聲令下,十股唐軍騎兵如同一陣龍捲風般襲向龜茲國,所到之處人仰馬翻,雞犬不寧。

龜茲國丞相那利收到消息後,勃然大怒,這龜茲國可是他以後成就霸業的根基,如果任由唐軍怎麼繼續下去,那龜茲國必將傷筋動骨,國將不國…

即便以後成爲了龜茲國王,那也如同得到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所以不能任由唐軍這樣肆意妄爲下去…

想到此處,那利不得不取消立馬發動政變的計劃,全力以赴的對付唐軍,他的這個舉動,也正好落入了龜茲國王和薛仁貴計劃的陷阱中。

二天時間匆匆而過,由於那利被薛仁貴折騰得東奔西跑,龜茲王城自然就兵力空虛,國王訶黎布失畢非常順利的便把自己的心腹兵團調進了王城。

國王訶黎布失畢依照計劃和唐軍內外夾擊丞相那利,那利內外交困,寡不敵衆,很快便兵敗自殺。

薛仁貴以爲消滅了龜茲國的反對派丞相那利,龜茲國便會很順利的臣服於大唐,沒想到這其中卻出現了紕漏。

龜茲國是願意臣服大唐,但在討論臣服條件時卻陷入了僵局。

薛仁貴在領兵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但你要讓他與別國展開斤斤計較的外家談判,他卻束手無策。

不僅他束手無策,他手下的將軍們同樣束手無策,這一耽擱就是半個月,可把薛仁貴給急壞了,幸好這時王玄策來了。

見到薛仁貴,王玄策便拿出了李恪的親筆信件,薛仁貴看後便單獨召見了王玄策,然後二人便展開了密謀。

自從之後,王玄策便成爲了薛仁貴的代言人,全面負責與龜茲國的談判。

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業人來做,在薛仁貴眼裡難如登天的事情,沒想到在王玄策接手後,不到半天就搞定了。

在搞定龜茲國後,薛仁貴繼續運用游擊戰術四面出擊,把整個西域攪得是天翻地覆,諸多小國是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這個時候,王玄策又出擊了,憑藉着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諸多小國紛紛選擇了臣服。

就這樣,薛仁貴和王玄策一文一武,一明一暗,在二人天衣無縫的配合下,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讓西域諸多國家紛紛俯首稱臣,在這西域邊陲之上留下來一段千古佳話。

525 吐蕃賊心不死541 撥亂反正0010 茶372 決戰(四)0135 高士廉493 薛仁貴初戰0061 冤家路窄541 撥亂反正635 數學0214 蘇定方317 天字第一號256 羅藝反唐341 漢王立威236 後知後覺516 太原王氏0082 上官儀438 後續586 漢王遇刺(二)469 喜事526 三國迷252 嶺南馮家415 未雨綢繆0011 李淵305 演練賽結束327 天子怒644 元家345 議事322 出宮0112 秋意345 議事428 破局542 李泰的表演0098 塵埃落定431 梟雄亡0127 斷句494 生擒414 武則天出現0025 暴揍長孫無忌516 太原王氏426 梟雄老矣346 大都督382 班師回朝565 李世民的苦惱481 蠢蠢欲動0004 李世民0044 暴揍長孫衝0078 袁天罡485 心態失衡0177 蘇府587 漢王遇刺(三)595 利益之爭388 慶功宴0144 世家0182 唐人好詩551 背後之人418 狩獵(二)432 梟雄亡(二)626 駙馬0056 醒掌天下權220 王珪謀劃0209 馬蹄鐵589 漢王遇刺(五)0169 五糧液542 李泰的表演529 三武滅佛432 梟雄亡(二)0010 茶530 祿東贊610 軍民一家519 噩夢0017 李世民暴怒0089 滿江紅323 暴躁的太子0209 馬蹄鐵634 徇私舞弊575 儒法之爭0210 大功告成0143 震驚的李世民563 早婚早育0154 朝會風雲(下)0174 情竇初開284 大獲全勝0091 攤上事了0108 生意紅火440 早朝479 王謝袁蕭0209 馬蹄鐵526 三國迷0194 暗棋0105 鬥志昂揚366 夜襲454 和親之議0203 入夢430 人禍468 漢王納妾0076 褚遂良314 決賽開始275 夕陽斜照0133 再揍長孫無忌
525 吐蕃賊心不死541 撥亂反正0010 茶372 決戰(四)0135 高士廉493 薛仁貴初戰0061 冤家路窄541 撥亂反正635 數學0214 蘇定方317 天字第一號256 羅藝反唐341 漢王立威236 後知後覺516 太原王氏0082 上官儀438 後續586 漢王遇刺(二)469 喜事526 三國迷252 嶺南馮家415 未雨綢繆0011 李淵305 演練賽結束327 天子怒644 元家345 議事322 出宮0112 秋意345 議事428 破局542 李泰的表演0098 塵埃落定431 梟雄亡0127 斷句494 生擒414 武則天出現0025 暴揍長孫無忌516 太原王氏426 梟雄老矣346 大都督382 班師回朝565 李世民的苦惱481 蠢蠢欲動0004 李世民0044 暴揍長孫衝0078 袁天罡485 心態失衡0177 蘇府587 漢王遇刺(三)595 利益之爭388 慶功宴0144 世家0182 唐人好詩551 背後之人418 狩獵(二)432 梟雄亡(二)626 駙馬0056 醒掌天下權220 王珪謀劃0209 馬蹄鐵589 漢王遇刺(五)0169 五糧液542 李泰的表演529 三武滅佛432 梟雄亡(二)0010 茶530 祿東贊610 軍民一家519 噩夢0017 李世民暴怒0089 滿江紅323 暴躁的太子0209 馬蹄鐵634 徇私舞弊575 儒法之爭0210 大功告成0143 震驚的李世民563 早婚早育0154 朝會風雲(下)0174 情竇初開284 大獲全勝0091 攤上事了0108 生意紅火440 早朝479 王謝袁蕭0209 馬蹄鐵526 三國迷0194 暗棋0105 鬥志昂揚366 夜襲454 和親之議0203 入夢430 人禍468 漢王納妾0076 褚遂良314 決賽開始275 夕陽斜照0133 再揍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