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席君買(四)

席君買自詡武藝不俗,不在旁人之下,可如今的大唐禁軍想要出頭不易,若非關隴世家子弟,便需有難得的機遇,故而席君買在軍中蹉跎數年,依舊不得寸進。

這一次,席君買靠着搏虎救駕之功終於入了貴人的眼,這是他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若是此時退去,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況且漢王是大唐公認最愛提拔新人的王爺,蘇定方和劉仁軌就因爲得到漢王的賞識,從而青雲直上,拜將封侯,所以這樣的機會他不願放棄。

就算漢王府的門子眼界高,不願傳話,他左右不過受一頓呵斥,損傷不得什麼,席君買在心中權衡了許久,終於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準備拿着羽箭上前叩問。

“這位兄弟,在下...”席君買短短的兩句話,在心中斟酌了許久,才覺得妥當些,便走到漢王府的門子前開了口。

還不待席君買說完,門子看到了席君買手中的羽箭,便下了臺階,趕到席君買的面前,忙問道:“閣下可是席將軍?”

席君買被門子的話說的一愣,不知該怎麼說,只是回道:“在下確實姓席,卻不是將軍。”

門子指着席君買手中的羽箭,問道:“這支見可是殿下親手予你的?”

席君買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殿下所賜。”

門子一拍手,激動道:“那邊錯不了了,殿下今日推了一概應酬,專在府中等候席將軍造訪,可算是等到了。”

門子說着,也不管席君買有否反應了過來,熱絡地拉着席君買的手,便要往府內走去。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席君買是武人,不通文墨,更不懂詩詞,他若有詩仙之才,此時此景未嘗寫不出這樣的詩句來。

前一刻還是過府門而不敢拜的無名小卒,可後一刻便成了李恪的座上嘉賓,連漢王府一向油鹽不進的門子都熱臉相迎。

前後相隔不過片刻,人生際遇相差之大,莫過如此。

席君買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何事,漢王府的大門已然洞開,而他席君買,便是能叫楚王府開門迎客之人。

席君買跟在漢王府門子的身後,踩在漢王府的石階之上,心中竟還有一種不真切感。

他原本以爲就算門子願意替他傳話,李恪肯見他,恐怕他也許侯上許久,待李恪萬機有暇之時,自己才得傳見,可沒想到他竟進的這般順利。

“我家殿下早有吩咐,若是席將軍來此,不必通稟,直接帶去內院相見。”門子命人開了府門,對席君買道。

門子對席君買如此熱絡,自是有緣故的。

門子閱人無數,自有自己的一套識人之能,席君買眼下雖只是一介小卒,但有了李恪的擡舉,位列朝堂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漢王府的內院不是人人都能進的,李恪命人直接將席君買帶進內院相見,自有收爲心腹的意思,門子自然知曉,又豈會怠慢。

“有勞。”席君買想着稍後便當見到李恪,心中竟還有些忐忑,對門子拱手道。

門子帶着席君買一直往內,直往漢王府的內院而去。

“啓稟殿下,席君買到了。”門子帶着席君買正往李恪這邊走着的時候,李恪身旁侍候着的秋香瞧見了過來的兩人,對李恪道。

李恪聞言,面露喜色,站起了身子,擡眼望去,果然在內院正門的方向,漢王府的門子正帶着席君買往他這邊走來。

“君買可算來了,本王可是望穿秋水啊。”李恪見席君買到了,上前迎道。

“小人席君買拜見殿下。”席君買走到李恪的身前,俯身拜道。

李恪忙上前扶起了席君買,道:“君買於本王有救命之恩,若非君買,本王已是猛虎口中之食,君買快快請起。”

席君買被李恪扶了起來,現在的他看着李恪,與那日在獵場之中的感覺竟是全然不同。

雖然都是一樣的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但如今的席君買卻早早地知道了李恪的身份,心境和之前在猛虎口中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自然不同了。

席君買道:“殿下言重了,殿下槍箭雙絕,絕非泛泛之輩,那隻猛虎更是殿下所殺,小人豈敢居功。”

李恪同席君買曾見過的許多權貴子弟都不相同,他從李恪所擲的那一槍便能看得出,李恪的身手絕非花架子,而是日積月累而來,實打實的功夫。故而席君買的話雖有恭維之言,卻也非盡是虛妄。

對於席君買,李恪也清楚地很,席君買的武藝,縱是放在大唐十六衛,數十萬精銳之中,也是難逢敵手的,在他的面前,李恪豈敢妄言武藝了得。

而李恪留下自己的羽箭,仔細叮囑席君買來府,爲的就是收服席君買這頭猛虎。

李恪對席君買問道:“前日場合不對,與君買匆匆一別並未多言,尚不知君買從軍何處?官居何職?”

現在的席君買哪有什麼官職,他聽了李恪的話,臉上一紅,回道:“回稟殿下,小人現在右衛從軍,並無官職在身,不過一小卒耳。”

李恪聽了席君買的話,臉上沒有絲毫的異色,反倒笑道:“無官職在身最好,調動起來反倒便利許多。”

李恪言下之意已顯而易見,自是有意提拔席君買,調他來麾下做事的意思。

李恪的意思席君買自然明白,而他今日來見李恪,也是爲的這份機遇,可李恪說的卻並不真切,於是席君買問道:“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李恪聞言,回道:“本王在京開府建衙,王府內尚缺掌軍的親事府典軍副尉一人,不知君買可願屈就?”

李恪聞言,回道:“本王在京開府建衙,王府內尚缺掌軍的親事府典軍副尉一人,不知君買可願屈就?”

席君買聽了李恪的話,心中難免激動,但隨之卻又有一絲失望。

席君買失望倒不是因爲官職,親事府典軍副尉官拜從五品,助親事典軍統掌楚王親事府兵馬,但李恪的漢王府暫無親事典軍,故而副尉便是親事府的長官,職權不低,席君買自不是因此失望。

0128 標點符號368 兩軍對壘0175 有女名婉0118 其樂融融0155 羣魔亂舞586 漢王遇刺(二)536 太子心灰意冷0154 朝會風雲(下)0141 入宮377 傳國玉璽0086 東西二市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639 平衡之道385 回京(二)392 秦瓊病重0186 春耕0195 上達天聽307 陰謀0058 攜美遊街257 剿?撫?409 三位公主0154 朝會風雲(下)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446 插秧547 報復0212 太子府決斷472 六相0185 楚王府謀劃393 英雄遲暮0178 少女心思270 密談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303 決賽0216 三月桃花433 灞橋折柳431 梟雄亡500 兵臨城下643 赴宴505 寸步不讓543 太子的危機532 悲情太子397 杜如晦病重253 長安商會350 鋒芒521 鵝毛筆0060 大唐第一才子487 高昌王447 蝦夷人583 龜茲國王644 元家313 比賽繼續273 禮部374 決戰(六)0048 後續影響0115 各方反應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608 井水澆灌0050 封德彝328 古人好馬380 戰後影響267 長孫衝低頭421 席君買(二)229 母子情深523 初唐四傑322 出宮0150 立威488 急躁的高昌王382 班師回朝0095 儲君之位453 不愧名相263 何爲律法540 羣情激奮0123 軍神李靖0205 烤魚241 放手一搏0042 李孝恭515 迎親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216 三月桃花426 梟雄老矣0038 玉如意0053 登基大典617 上朝446 插秧0036 改良技術287 足球421 席君買(二)0006 奇人馬周348 收服諸將0019 被李世民暴揍637 君子六藝0107 酒樓開業0049 各有算計0143 震驚的李世民0209 馬蹄鐵584 王玄策456 西征高昌250 初露鋒芒546 聯合
0128 標點符號368 兩軍對壘0175 有女名婉0118 其樂融融0155 羣魔亂舞586 漢王遇刺(二)536 太子心灰意冷0154 朝會風雲(下)0141 入宮377 傳國玉璽0086 東西二市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639 平衡之道385 回京(二)392 秦瓊病重0186 春耕0195 上達天聽307 陰謀0058 攜美遊街257 剿?撫?409 三位公主0154 朝會風雲(下)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446 插秧547 報復0212 太子府決斷472 六相0185 楚王府謀劃393 英雄遲暮0178 少女心思270 密談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303 決賽0216 三月桃花433 灞橋折柳431 梟雄亡500 兵臨城下643 赴宴505 寸步不讓543 太子的危機532 悲情太子397 杜如晦病重253 長安商會350 鋒芒521 鵝毛筆0060 大唐第一才子487 高昌王447 蝦夷人583 龜茲國王644 元家313 比賽繼續273 禮部374 決戰(六)0048 後續影響0115 各方反應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608 井水澆灌0050 封德彝328 古人好馬380 戰後影響267 長孫衝低頭421 席君買(二)229 母子情深523 初唐四傑322 出宮0150 立威488 急躁的高昌王382 班師回朝0095 儲君之位453 不愧名相263 何爲律法540 羣情激奮0123 軍神李靖0205 烤魚241 放手一搏0042 李孝恭515 迎親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216 三月桃花426 梟雄老矣0038 玉如意0053 登基大典617 上朝446 插秧0036 改良技術287 足球421 席君買(二)0006 奇人馬周348 收服諸將0019 被李世民暴揍637 君子六藝0107 酒樓開業0049 各有算計0143 震驚的李世民0209 馬蹄鐵584 王玄策456 西征高昌250 初露鋒芒546 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