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太子府決斷

李世民想把李承乾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給他安排的老師都是海內大儒,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家。

若論聖人之道,明君之志,治國之道他們無所不精,而說到兵法一事,就不是他們所長。

而李承乾雖然有東宮六率,可是負責東宮六率的太保杜如晦和少保劉政會基本只是掛個虛職,根本就不來東宮。所以,東宮六率也不在李承乾的掌握之中。所以,李承乾身邊除了幾個侍衛之外,就沒有一個像樣的能懂兵法的人。

所以,東宮衆人給李承乾出謀劃策半天也沒有拿出一個實質性的建議。如此,弄得李承乾對他們每個人都沒有好臉色。

“你看看你們,平日裡把自己吹捧到說什麼會什麼,問什麼懂什麼,怎麼到了這個時候你們就拿不出一個好點的建議來呢?漢王參與組建新軍,李泰和李佑還能善還能善罷甘休?你們不拿出個方案出來,讓孤怎麼下臺,怎麼跟父皇交代。”李承乾在想到李恪,李泰和李佑今後會因爲組建新軍獻策而受到李世民的誇獎時,心裡就不由地氣憤不已。

“太子殿下不必動怒,漢王能向陛下推薦一個蘇定方,難道我們太子府就不能向陛下推薦一個王定方、李定方馬?”太子舍人王仁表突然道。

“王舍人說的對,微臣也建議殿下舉薦一親信之人,組建新軍。”崔知機也符合王仁表的話說道。他們兩個論才能不及張玄素和于志寧等人,論威望不及李剛于志寧等人。

唯有他們的家世,他們背後的家族的原因,才能讓他們能夠侍奉太子。所以,他們兩個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所以便結成了同盟,時常給李承乾出些主意,以便不讓自己失寵。

李承乾在聽到王仁表的建議之後,眼前一亮,他也覺得王仁表說的有道理,沒準李恪獻策的目地就是爲了推舉蘇定方呢。所以,他面色有些緩和的說道,“那不知道兩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

兩人哪裡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被李承乾一問,半晌沉默不語。李承乾又將目光轉向李剛等人,見他們都沉默不語,臉上出現了怒色。

李剛和張玄素等人心中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因爲剛纔崔知機說讓李承乾舉薦一名親信之人。可是,能跟李承乾有親信之稱的是誰?他們心裡都清楚,除了長廣公主之子趙節之外,再無他人。所以,他們寧願沉默不語,也不願意給李承乾推舉這樣的人,讓李世民對他們心生不滿。

而崔知機和王仁表如此說是因爲他們都是世家之後,而趙節是公主之子,平時在一起很合得來,又見到趙節在被推選長安縣令的事情被駁回,才如此想幫自己的好友一把,順便在李承乾面前獻寵才如此說。此時見李承乾又要發怒,王仁表連忙道,“不知殿下與譙國公柴紹和平陽公主的長子柴哲威關係如何?”

李承乾失望的搖了搖頭“柴哲威從小就與老三相交甚密,和孤並沒有什麼好往!”

“那殿下和桂陽公主和開化郡公趙慈景的長子趙節關係如何?”王仁表繼續問道。

李承乾眼睛一亮道:“孤和趙節一起長大,情同手足!”

王仁表理了理鬍鬚,一臉微笑道:“如此甚好,趙節能文能武,殿下何不舉薦他呢?”

趙節是桂陽公主和趙慈景的長子,趙慈景英年早逝,他在武德初年戰死沙場。

趙慈景死的時候,是開化郡公爵位。趙慈景的嫡長子趙節,繼承了父親的開化郡公爵位。李淵當朝的時候,趙節還是小孩子,沒有得到官階。

李世民稱帝之後,對小外甥趙節多有提攜照顧。趙節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官拜刺史。

唐朝的貴族子弟,在正常的情況下,仕途起步於宮中親衛。貴族子弟從親衛晉升到刺史,如果沒有破格提拔,大概要到40歲左右。

李世民念在趙慈景的戰功,也看在姐姐桂陽公主的面子上,數次破格提拔趙節,讓他提前十年,當上了從三品刺史。相比於大多數貴族子弟,趙節可以說是進步明顯了。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趙節有個表兄弟柴哲威,繼承了父親的國公爵位。柴紹是李世民唯一的嫡親姐夫,他與平陽昭公主的嫡長子就是柴哲威。柴哲威啥也沒幹,就繼承了父親的國公爵位。

柴哲威的進步,也比趙節更快,很快便官拜右屯衛將軍。

同樣是李世民的外甥,柴哲威是國公,趙節只能是開化郡公,趙節跟柴哲威一比較,心態就崩了。

趙節覺得,自己身爲帝女之子,又是功臣之子,還是太宗皇帝的親外甥,不能滿足於郡公爵位。趙節想像柴哲威一樣,搞到一個光宗耀祖的國公爵位。

趙節生活的時代,已經沒有大仗打了,通過軍功獲得國公爵位的機會很渺茫了。既然軍功之路不通,那就只能走擁立從龍之路了。

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雖然是太子,但是受到了魏王李泰的挑戰。趙節和李承乾關係非常,自然便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間,選擇了擁立李承乾。

李承乾是長孫皇后所出的嫡長子,在母后活着的時候,太子地位非常穩固。長孫皇后去世之後,魏王李泰咄咄逼人。李世民偏向李泰,隱隱約約有了廢太子的意圖。趙節眼看着自己押錯寶了,就坐不住了。

趙節鋌而走險,攛掇李承乾走父皇的老路,企圖發動第二次玄武門之變。李承乾的兵變,還在籌劃階段,就被李世民發現了,兵變自然就失敗了。趙節作爲謀反積極分子,被關進大牢。

趙節的母親桂陽公主,積極營救趙節。李世民很無奈,如果他赦免趙節的死罪,就怕別的外甥也會效仿謀反。李世民總共有19個姐妹,他的外甥加起來有幾十個。不殺趙節,不足以震懾帝甥們。李世民沒辦法,只好殺了親外甥趙節。

趙節之死,死於不知足,死於“人心不足蛇吞象”。趙節老是喜歡和柴哲威等人攀比,結果把自己送上了死路,當然這都是後話。

李承乾心儀的對象也是趙節,見王仁表這麼說,又見衆人不說話,就將事情定了下來,讓于志寧給他草擬奏章。

而在一旁的李剛和張玄素知道李承乾的秉性,見此事已定,也就不再說話,免得自己又被他訓斥。

220 王珪謀劃505 寸步不讓616 魏徵病重366 夜襲609 威名遠播320 來去如風475 白熱化0006 奇人馬周529 三武滅佛0214 蘇定方0165 瘟疫0016 東宮家宴0027 初露鋒芒253 長安商會343 各方角逐329 太子大婚0149 以萬物爲芻狗422 席君買(三)238 李靖出馬0093 齊聚政事堂624 太子的拉攏414 武則天出現542 國之儲君0206 組建新軍589 漢王遇刺(五)0071 長孫無忌受辱305 演練賽結束601 幹仗0123 軍神李靖330 除夕宴0035 傢俱506 結仇0025 暴揍長孫無忌0143 震驚的李世民515 迎親449 歐陽詢373 決戰(五)365 初戰告捷0137 火爐0209 馬蹄鐵0066 鎮定自若381 《六軍鏡》282 外戚482 李泰在行動0199 養豬409 三位公主397 杜如晦病重0001 帝都長安390 慶功宴(三)574 孔穎達283 李淵暴怒0031 黑衣衛269 凌煙閣第二488 急躁的高昌王510 稱心274 定計0101 長幼有序268 叔侄247 鐵骨錚錚362 定計0169 五糧液379 大獲全勝266 河間郡王466 武則天0194 暗棋393 英雄遲暮588 漢王遇刺(四)341 漢王立威629 主考官335 洞房花燭夜285 平安無事0031 黑衣衛463 計成0152 朔望朝參0206 組建新軍0217 桃之夭夭608 井水澆灌0114 得償所願393 英雄遲暮296 準備606 抗旱278 彈劾0092 政事堂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61 城南杜家0217 桃之夭夭0071 長孫無忌受辱497 侯君集的疑惑0192 蜂窩煤0099 漢王242 被迫和談0208 奏章516 太原王氏0022 《詠鵝》220 王珪謀劃547 報復404 見好就收0196 面君221 香水570 狄仁傑
220 王珪謀劃505 寸步不讓616 魏徵病重366 夜襲609 威名遠播320 來去如風475 白熱化0006 奇人馬周529 三武滅佛0214 蘇定方0165 瘟疫0016 東宮家宴0027 初露鋒芒253 長安商會343 各方角逐329 太子大婚0149 以萬物爲芻狗422 席君買(三)238 李靖出馬0093 齊聚政事堂624 太子的拉攏414 武則天出現542 國之儲君0206 組建新軍589 漢王遇刺(五)0071 長孫無忌受辱305 演練賽結束601 幹仗0123 軍神李靖330 除夕宴0035 傢俱506 結仇0025 暴揍長孫無忌0143 震驚的李世民515 迎親449 歐陽詢373 決戰(五)365 初戰告捷0137 火爐0209 馬蹄鐵0066 鎮定自若381 《六軍鏡》282 外戚482 李泰在行動0199 養豬409 三位公主397 杜如晦病重0001 帝都長安390 慶功宴(三)574 孔穎達283 李淵暴怒0031 黑衣衛269 凌煙閣第二488 急躁的高昌王510 稱心274 定計0101 長幼有序268 叔侄247 鐵骨錚錚362 定計0169 五糧液379 大獲全勝266 河間郡王466 武則天0194 暗棋393 英雄遲暮588 漢王遇刺(四)341 漢王立威629 主考官335 洞房花燭夜285 平安無事0031 黑衣衛463 計成0152 朔望朝參0206 組建新軍0217 桃之夭夭608 井水澆灌0114 得償所願393 英雄遲暮296 準備606 抗旱278 彈劾0092 政事堂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61 城南杜家0217 桃之夭夭0071 長孫無忌受辱497 侯君集的疑惑0192 蜂窩煤0099 漢王242 被迫和談0208 奏章516 太原王氏0022 《詠鵝》220 王珪謀劃547 報復404 見好就收0196 面君221 香水570 狄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