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禮部

這還沒完,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謀反還讓唐高祖李淵的侄子,戰功卓着的江夏郡王李道宗(太常卿、禮部尚書、特進)也被流放到象州,並在途中病死。後世史學家多認爲,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嫉賢妒能,“銜不協之素,致千載之冤”

和房遺愛交往比較多的宰相宇文節(侍中、太子詹事)、安國公執失思力(駙馬都尉、左驍衛大將軍)、譙國公柴哲威(安西都護)、尚書奉御薛萬備等全部被流放。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清除政敵的舉動對唐朝高層產生了重大影響,牽連了太多的宗室成員。皇親國戚裡堪用的人才如李恪、李道宗、薛萬徹、執失思力等人皆沒逃脫牽連,以至於後來武則天上臺開始殘害李唐宗室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阻止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自己也最終被武則天清洗。

李孝恭雖然不知道李元昌和李元景日後被打壓的悲慘結局,但他自身被打壓是真實感受到了,從統領千軍萬馬的軍方第一人被安排成沒有多少存在感的禮部尚書。

又有人會說,你說的不對,禮部可是可以和吏部戶部相提並論的牛逼部門,怎麼會沒有存在感呢?

這裡作者君不得不糾正一下,禮部是接管科舉之後纔開始牛逼起來,而正式確立科舉制度之後至少得貞觀十年左右,現在才貞觀元年,禮部只是管理一些禮儀、祭祀、宴餐等雜事,所以現在在六部之中存在感最低,根本沒有多大實權。

禮部是有了科舉制度之後,才一步一步成爲可以和歷部戶部相提並論的實權部門。

禮部是從南北朝北周時開始設立,其長官禮部尚書。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爲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除此之外,禮部還享有立法權。

古代治國安邦離不開法律和道德的約束,禮義法度更是一個國家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保證。

禮部就是負責立法的,而禮部尚書也是最權威的“法律專家”。古代的皇帝們都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是這句話,說出來也不會有皇帝真正的執行,誰敢對着皇帝們說你犯了罪?而皇帝們也只是把這句話當成約束自己的一個規矩而已。

但即便如此,負責立法的禮部尚書也必須秉公執法,剛正不阿,而立法之人也不能知法犯法,因此,皇帝們在選擇禮部尚書的時候,都會挑選一些身家清貴,社會威望很高的人來擔任。畢竟立法者最該嚴於律己,不能身形不正。

除去這些,禮部尚書還掌管着文化傳輸,外交航海,教育餐飲等行業,也就是說,他相當於現在的宣傳部+外交部+教育部+***+法律部部長,可見其地位之高。

如果要順利完成這些工作,禮部尚書就需要飽讀詩書,精通海外文化,不緊要品德高尚,還要有高瞻遠矚的見識和一身陽剛正氣。而這些都是他們任職的必要條件。

同時身兼數職,放在現在也沒幾個這樣的。所以禮部根本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清水衙門,相反,他在六部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禮部尚書也是掌管着非常重要的權力。

大家都知道從隋朝開始國家便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從六部的具體情況來看,權力最大的肯定是吏部,吏部相當於現在大公司的組織部門,負責官員的裁剪和升遷。

所有官員的考覈都要通過吏部來選拔,因爲這個部門掌管着天下無數學子的命運,以及一衆官員的飯碗,因此整個朝堂都非常敬畏這個部門。

而皇帝呢,也是對吏部非常的重視,畢竟他是用來選拔人才的,皇帝們任用官員之前,都會安排吏部進行探查考覈。

權利僅次於吏部的是戶部,戶部掌管着國家財政,管着國庫。宮裡小到太監宮女,大到皇帝太后,一切開銷都是戶部掌管。

國庫永遠都是最重要的,沒有錢,一切改革和政策都白搭。所以管錢的一向都有話語權,他們的底氣就非常硬。

就像如果你得罪了戶部尚書,他不給你錢搞事業,一切都白搭。但是如果得罪了吏部,他會罷了你的官,讓你回家種田。這裡就很明顯能看得出六部之間的互相制衡了。

對比一下其他部門,你會發現吏部和戶部掌管的其實是一個國家的根基,金錢和人才。

而禮部則是名義上的老大哥,因爲他掌管的東西也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法律,文化,教育,外交,禮儀等。

這些都是皇帝們非常重視的東西,前面我們提到吏部負責選拔人才,其實組織考試的卻並不是他們,而是禮部。沒錯,正是禮部組織的科舉考試。

這很明顯是現在教育局的活,但是科舉考試有和我們現在的考試有所不同。吏部雖然有權選拔官員,但是也只能選拔通過科舉考試的人。

考生們在考試之前,爲了讓自己的上榜率更勝一籌,都會想方設法和負責考試的考官們結成師生之誼。這一點已經是屢見不鮮,禮部尚書自然就成了考生們最想攀附的人。

這樣一來,如果通過考試的都是禮部尚書的門生,那麼不管吏部怎麼選,選的都是禮部尚書的人,朝堂中很快就會形成一個以禮部尚書爲首的政治小團體。因爲禮部尚書主管教育,他們平時就會收一些學生什麼的。

教育局局長當然要桃李滿天下才能夠讓人信服,因此禮部尚書就算給自己的學生放水,別人也不會上綱上線。

0185 楚王府謀劃453 不愧名相0009 宜秋宮404 見好就收555 觀音誕509 計成0199 養豬511 亂起379 大獲全勝0173 燈火闌珊363 大戰562 孫神醫開講啦336 洞房花燭夜(二)405 診治秦瓊404 見好就收0087 神仙居532 悲情太子287 足球537 太子黑化353 調兵遣將540 羣情激奮0104 年號貞觀607 挖井439 被彈劾378 楊政道563 早婚早育629 主考官618 殺鬼見血0074 簡在帝心321 入宮231 頡利可汗0043 怒髮衝冠312 楚王在行動266 河間郡王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569 士族壟斷教育449 歐陽詢262 路遇惡奴0200 驪山別院250 初露鋒芒0108 生意紅火268 叔侄338 幷州大都督594 長孫教子600 爭論0008 跳繩315 隱太子餘黨0045 真相大白0219 裴行儉0180 世家的興衰0051 密談0123 軍神李靖309 準備244 機關算盡313 比賽繼續0027 初露鋒芒0054 新皇登基451 天子守國門0078 袁天罡323 暴躁的太子310 運動會開幕0109 組建班底620 油鍋洗手453 不愧名相231 頡利可汗545 李元昌264 借題發揮334 漢王大婚(三)598 翻臉0011 李淵588 漢王遇刺(四)0088 再臨天香樓0086 東西二市415 未雨綢繆0074 簡在帝心0122 軍歌嘹亮234 突厥犯闕629 主考官0181 科舉0188 微服私訪266 河間郡王0170 上元節496 搶功0212 太子府決斷368 兩軍對壘0075 鋒芒畢露514 李治的心機0052 謀定而後動595 利益之爭486 魏王發怒461 曉之以利235 聲東擊西0042 李孝恭603 游擊戰術602 儒墨之爭498 高昌易主356 會面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319 追蹤545 李元昌
0185 楚王府謀劃453 不愧名相0009 宜秋宮404 見好就收555 觀音誕509 計成0199 養豬511 亂起379 大獲全勝0173 燈火闌珊363 大戰562 孫神醫開講啦336 洞房花燭夜(二)405 診治秦瓊404 見好就收0087 神仙居532 悲情太子287 足球537 太子黑化353 調兵遣將540 羣情激奮0104 年號貞觀607 挖井439 被彈劾378 楊政道563 早婚早育629 主考官618 殺鬼見血0074 簡在帝心321 入宮231 頡利可汗0043 怒髮衝冠312 楚王在行動266 河間郡王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569 士族壟斷教育449 歐陽詢262 路遇惡奴0200 驪山別院250 初露鋒芒0108 生意紅火268 叔侄338 幷州大都督594 長孫教子600 爭論0008 跳繩315 隱太子餘黨0045 真相大白0219 裴行儉0180 世家的興衰0051 密談0123 軍神李靖309 準備244 機關算盡313 比賽繼續0027 初露鋒芒0054 新皇登基451 天子守國門0078 袁天罡323 暴躁的太子310 運動會開幕0109 組建班底620 油鍋洗手453 不愧名相231 頡利可汗545 李元昌264 借題發揮334 漢王大婚(三)598 翻臉0011 李淵588 漢王遇刺(四)0088 再臨天香樓0086 東西二市415 未雨綢繆0074 簡在帝心0122 軍歌嘹亮234 突厥犯闕629 主考官0181 科舉0188 微服私訪266 河間郡王0170 上元節496 搶功0212 太子府決斷368 兩軍對壘0075 鋒芒畢露514 李治的心機0052 謀定而後動595 利益之爭486 魏王發怒461 曉之以利235 聲東擊西0042 李孝恭603 游擊戰術602 儒墨之爭498 高昌易主356 會面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319 追蹤545 李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