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5 有女名婉

平康坊,漢王府,書房。

李恪在不停的來回奔走,時不時地望着門外,很顯然是在等什麼人。

“楊叔,這黑衣衛的效率也太低了吧,怎麼這麼久了還沒有消息傳回?”李恪蹙眉道。

“王爺,稍安勿躁,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回話之人便是許久未見的楊家奴,自從李恪交代他整頓和發展黑衣衛,他便離開了漢王府,直到前幾天過年的時候纔回來。

看着對方那古井不波的冷臉,李恪感覺是在對牛彈琴,即使自己再着急,對方永遠都是那幅萬年不變的冰塊臉。

“楊叔,現在黑衣衛發展得如何了?”李恪問道。

“有了王爺在錢糧上的大力支持,黑衣衛發展得相當迅速,現在黑衣衛已不下五百餘人,在長安、洛陽、晉陽、江都等主要城市都設有站點,並且已往太子府、衛王府、楚王府、長孫家、衛國公府、萊國公府、樑國公府、申國公府、鄂國公府、宋國公府、密國公府等重臣家裡派有探子,可以說長安城有任何風吹草動王爺在第一時間都會收到消息!”楊家奴無比自豪道。

“嗯,楊叔辛苦了,孤很滿意!”李恪微笑道。

“謝王爺關心,這都是老奴的分內之事,當不得王爺如此誇獎!”楊家奴拱手道。

李恪瞭解楊家奴的脾氣,沒有和他過多的客氣,直接交代黑衣衛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楊叔,今後黑衣衛多往北方敵國發展,特別是突厥,我大唐與之必有一戰,要儘量多收集一些突厥的有用信息!”

“偌!”

此時,一位黑衣打扮的男子來到了書房,對李恪躬身行禮道:“拜王爺,楊總管,黑衣衛有消息傳回!”

李恪急切道:“什麼消息,快給我!”

男子不敢怠慢,急忙把紙條遞給了李恪。

李恪打開紙張,一行小字映入眼簾:蘇婉兒,秘書丞蘇亶的長女,伯父乃當朝駙馬蘇勖…”

“蘇婉兒,原來那神仙般的人兒叫蘇婉兒,好優美的名字,父親是秘書丞蘇亶,蘇亶,蘇亶?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蘇亶,蘇婉兒,臥槽,歷史上李承乾的太子妃好像就是一位蘇氏姑娘,太子妃的父王正是蘇亶!本王看上了大哥的女人?不會這麼狗血吧!”李恪心中已翻江倒海。

在看對方的職務,秘書丞,李恪最後一點僥倖也破滅了。

歷史記載蘇婉兒天生麗質,乖巧本分,持重端莊,知書達理,聰明賢惠,是一位難得的好女人,於貞觀九年嫁於李承乾,立爲太子妃。

歷史上蘇婉在貞觀九年才嫁給李承乾,關鍵是李恪的重生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已經讓歷史面目全非,歷史上李承乾現在才八歲,如今的李承乾已經十三了,在大唐男子十五歲便能娶妻,也就是說李承乾再過兩年就能討老婆了,由於歷史的慣性,再加上蘇婉家族的勢力,李承乾應該還是會選擇迎娶蘇婉兒,這是李恪所不能接受的。

李恪在客廳裡記得團團轉,必須得想個辦法阻止此時的發生。

楊家奴見李恪滿臉着急,不由得好奇道:“王爺,何時讓你如此焦慮?”

李恪把紙條遞給楊家奴,“我想得到紙上這姑娘,楊叔有何辦法?”

楊家奴看了看紙上的人名,一臉平靜道:“這有何難,直接是上門提親便是!”

“可是本王還沒有到達結婚年齡啊…”李恪一臉尷尬道。

“那可以先定親啊!”楊家奴道。

“先定親?尼瑪,這麼簡單的道理,本王怎麼沒想到!只要定了親,就成了既定事實,誰也就搶不走婉兒了。”李恪滿臉潮紅。

“王爺是當局者迷!”

“確實如此,本王太在乎此事,反而落了下乘,失了分寸…”李恪又轉身對楊家奴道:“楊叔麻煩你明天備上厚禮幫恪兒到蘇府上門提親,禮品一定得厚重,現在王府不差錢…”

“咳咳…王爺你身份尊貴,你到婚事必須得陛下點頭同意…”楊家奴尷尬的提醒道。

“咳咳…是本王疏忽了,孤明兒一早就去求父王!”李恪臉紅道。

━┉… ●━━……━━● …

元宵節過後,唐太宗李世民發下了改元“貞觀”之後的第一道詔書,命高官議事都需要帶諫官,特令今後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閣商議國家大事,都要有諫官跟隨,遇有不當之處,諫官便要立刻進諫。接着又命令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等人重新議定律令。

對於李世民讓命高官議事帶諫官詔書,李恪很支持。李世民能夠開創“貞觀之治”,很大一點就是大唐官員高效的辦事效率和清正廉潔的官場風氣。

而李世民的詔書,從根本上解決了大臣們一言堂的現象,同時也解決權臣誤政的問題。而廢除肉刑,則標誌着古代司法刑獄方面的進步和完善,李恪更加贊成,如此才能在今後不斷的更好的促進大唐司法的客觀和公正。

李世民的詔書下了之後,唐行政部門便開始積極的行動起來,而新軍的問題也提上了日程。但是,李恪的生活卻過的極爲逍遙,每天除了翻看研讀《論語》之外,就是習文練武,練習書法。

對《論語》李恪有着自己的想法,後世的人們對《論語》的理解並不是真正的,能夠完全代表的孔孟的思想。

因爲,他們看的都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註解的版本。而朱熹註解就絕對爭取嗎?李恪自己在看完唐朝以前的註解之後,才發現自己對朱熹的註解不敢恭維。

在南宋以前,四書並不用他的註解,自有了他的註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籠罩,那是明朝以後。朱家皇帝尊朱熹爲先祖,自然而然就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時且必須用朱熹的註解。

因此,六七百來,所有的四書五經,孔孟思想都限制在他“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爲了考取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其中有很多問題如果按照李恪等唐人的角度來講,他的註解只能參考,不能完全相信。

542 國之儲君305 演練賽結束283 李淵暴怒0050 封德彝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21 鵝毛筆0120 後續影響0161 城南杜家0087 神仙居438 後續0113 二子擇師524 信鴿479 王謝袁蕭0062 將近酒0157 楚王籌劃433 灞橋折柳256 羅藝反唐598 翻臉609 威名遠播279 爭論621 落霞寺赴宴0016 東宮家宴0214 蘇定方0042 李孝恭0150 立威437 行刺498 高昌易主583 龜茲國王307 陰謀278 彈劾303 決賽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390 慶功宴(三)0158 賑災304 天子看球0186 春耕365 初戰告捷611 裝神弄鬼438 後續0090 闖大禍了514 李治的心機626 駙馬410 花燈518 趣話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48 報復(二)271 韓王0165 瘟疫628 科舉制630 孔穎達的埋怨453 不愧名相0074 簡在帝心319 追蹤511 亂起0032 十二時辰490 襲擾後軍540 羣情激奮608 井水澆灌489 河東薛氏0085 突厥入侵628 科舉制0199 養豬534 迷局(二)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02 儒墨之爭0186 春耕0120 後續影響324 三省吾身0045 真相大白573 國子監祭酒360 大軍壓境403 妙手回春227 果酒462 門下省620 油鍋洗手0131 與民爭利0141 入宮0136 大雪紛飛499 決策451 天子守國門456 西征高昌0217 桃之夭夭230 突厥異動459 蕭美娘432 梟雄亡(二)601 幹仗417 狩獵411 偶遇258 選將309 準備636 算學的重要性0110 求賢若渴280 罪狀0134 廷杖393 英雄遲暮425 薛仁貴248 謀定而後動0122 軍歌嘹亮0144 世家501 高昌亡
542 國之儲君305 演練賽結束283 李淵暴怒0050 封德彝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21 鵝毛筆0120 後續影響0161 城南杜家0087 神仙居438 後續0113 二子擇師524 信鴿479 王謝袁蕭0062 將近酒0157 楚王籌劃433 灞橋折柳256 羅藝反唐598 翻臉609 威名遠播279 爭論621 落霞寺赴宴0016 東宮家宴0214 蘇定方0042 李孝恭0150 立威437 行刺498 高昌易主583 龜茲國王307 陰謀278 彈劾303 決賽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390 慶功宴(三)0158 賑災304 天子看球0186 春耕365 初戰告捷611 裝神弄鬼438 後續0090 闖大禍了514 李治的心機626 駙馬410 花燈518 趣話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48 報復(二)271 韓王0165 瘟疫628 科舉制630 孔穎達的埋怨453 不愧名相0074 簡在帝心319 追蹤511 亂起0032 十二時辰490 襲擾後軍540 羣情激奮608 井水澆灌489 河東薛氏0085 突厥入侵628 科舉制0199 養豬534 迷局(二)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02 儒墨之爭0186 春耕0120 後續影響324 三省吾身0045 真相大白573 國子監祭酒360 大軍壓境403 妙手回春227 果酒462 門下省620 油鍋洗手0131 與民爭利0141 入宮0136 大雪紛飛499 決策451 天子守國門456 西征高昌0217 桃之夭夭230 突厥異動459 蕭美娘432 梟雄亡(二)601 幹仗417 狩獵411 偶遇258 選將309 準備636 算學的重要性0110 求賢若渴280 罪狀0134 廷杖393 英雄遲暮425 薛仁貴248 謀定而後動0122 軍歌嘹亮0144 世家501 高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