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初唐四傑

“三哥,這三國小說太精彩了,我想帶回宮裡慢慢看,可以嗎?”城陽滿臉期待道。

“當然不行,本王寫這幾回可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怎麼能讓你們這樣輕易拿走呢?”李恪不滿道。

“三哥,你就給妹妹吧!求你了…”城陽拉着李恪的胳膊不停的搖晃。

“別搖了,再搖本王就要散架了…”李恪一臉無奈道。

“嘻嘻…不搖可以,但三哥你必須把這三國的話本給麗仙…”城陽狡黠道。

“原稿肯定是不能給你們,但你們可以謄寫呀!”李恪道。

“那好吧!彘奴我們一起謄寫,你謄寫一二回,本公主謄寫三四回,這樣速度快寫,不然天黑之前回不了宮…”城陽道。

“姐姐英明!”李治開心道。

“耶!怎麼簡單的辦法本王這麼纔想到呢,本王可以敘說,找人代寫不就行了嗎?本王也不用那麼累了…”李恪心想道。

心動不如行動!

“楊叔,給孤找一位書法好,寫字速度快的文士過來,本王有用…”李恪吩咐道。

“偌!”

不一會兒,楊寶山便領着一位長相清秀的書生來到了書房。

這位書生看見李恪明顯有些激動,語無倫次道:“草民…草民駱賓……駱賓王,拜見漢王殿下…”

“駱賓王,難道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李恪一臉震驚道:“你說你叫駱賓王…”

“是啊,草民的確叫駱賓王呀…”駱賓王有些不解道。

“何方人氏?”

“草民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人!”

對上了,字觀光,婺州義烏人,還真是大名鼎鼎的初唐詩人駱賓王。

見李恪一臉驚訝的模樣,駱賓王有些好奇道:“殿下,聽說過草民…”

李恪收斂表情,隨意道:“嗯,有所耳聞,聽說你詩寫得不錯…”

“殿下太擡舉草民了,再您面前,草民怎敢談詩…”

駱賓王激動萬分,漢王殿下居然知道他。

駱賓王可以說是李恪的鐵桿粉絲,李恪的每一首詩詞他不僅都會背誦,還會每天拿他的詩詞來練字,更是傾家蕩產陶來了李恪的一張詩詞真跡,天天膜拜…

駱賓王之所以在小有名氣的時候還來漢王府應聘文書,主要還是出自於對李恪的無限崇拜,想離自己的偶像近一些。

他今天不僅見到了自己的偶像,還從偶像口中得知認識自己,並且認可自己的詩,這叫他如何不興奮!

李恪瞧見駱賓王眼中的崇拜,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呵呵…在本王面前怎麼就不能談詩了,本王沒那麼霸道,一枝獨秀最無趣,百花爭豔纔是春,孤芳自賞難免孤單,本王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一起談論詩詞…”

“殿下胸襟寬廣,令人欽佩!”駱賓王動容道。

“觀光不必如此拘謹,本王最是愛才,今天叫觀光過來,是想讓觀光幫個忙…”李恪溫和道。

“殿下有事儘管吩咐,草民保證完成任務…”駱賓王滿臉嚴肅道。

“觀光別那麼嚴肅,不是什麼大事,本王正在寫一本關於三國的小說,聽說你書法好,寫字快,本王述說,想讓你代筆寫一下…”李恪微笑道。

駱賓王聽聞不是詩詞,只是小說,有些失望,不過他並沒有表露出來。

“殿下看得起草民,是草民的福氣,草民一定竭盡全力讓殿下滿意…”駱賓王言辭懇切道。

本來駱賓王對代筆謄寫小說不甚滿意,但當看見開篇那首《臨江仙》時,心中的那點牴觸情緒早已灰飛煙滅,當他看完《三國演義》的前四回,已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感覺這是一本史詩級鉅作…

現在就算李恪拿棍棒攆他走,他也不會走。

李恪見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成了自己死心塌地的小跟班,不由得有些自鳴得意。

歷史上駱賓王可是神童,七歲就寫出《詠鵝》,一生著作頗豐,對盪滌六朝文學頹波,革新初唐浮靡詩風,是開闢了唐代文學的先驅。

不過這傢伙的命運卻有些悽慘…

駱賓王幼年喪父,日子清苦。好在他天資聰穎,學有所成。

歷史上在十來歲的時候,成爲道王李元慶府屬。時人皆稱豈有大才,道王便叫駱賓王自述其才,就跟我們現在面試一般。

不過駱賓王向來謙虛,以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才華爲恥,面試中這樣做,那自然是要吃虧。果不其然,駱賓王被派去戍邊,在這段算得上是軍旅的生涯中,駱賓王也寫下了一些邊塞詩。

駱賓王在不惑之年才王被調任爲長安主簿,當了一個六品左右的官,駱賓王爲人正直,不知變通,因此得罪了很多了,被人陷害入獄,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

駱賓王好不容易出獄又遇到武則天稱帝,徐敬業起兵謀反,這貨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爲徐敬業寫了一篇討伐的檄文,就是那篇著名的流傳千古的《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最後徐敬業謀反失敗被殺,駱賓王自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死得不明不白。

這一世,駱賓王既然投靠了自己,自然有機會一展所長,流傳千古。

其實不止駱賓王命運悲慘,初唐四傑結局都很悲慘。

王勃的人生充滿挫折,即使拋開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他的人生也是一出悲劇。

上元二年,王勃從洛陽啓程前往交趾看望父親(因他殺害官奴被牽連),途中路過滕王閣,寫了千古名文《滕王閣序》。

上元三年,王勃在渡南海時,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後,心悸而死。年僅27歲。

楊炯因官職不高,覺得懷才不遇,長期心中憂鬱。致使他“爲政殘酷”,性情暴躁,恃才傲物,性格怪異,和同事關係不好。長壽二年,楊炯在盈川令任上去世,時年44歲。

盧照鄰,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讓他深深陷入絕望之中,最終選擇了自殺。約在調露二年(680年)前後,盧照鄰自沉潁水而死。

346 大都督354 雲州城下275 夕陽斜照0094 消於無形0121 漢王練兵324 三省吾身554 伉儷情深548 報復(二)342 殺雞儆猴0080 戲耍二道士0147 爲民除害481 蠢蠢欲動631 令狐德棻620 油鍋洗手527 二虎相爭0113 二子擇師385 回京(二)583 龜茲國王332 漢王大婚363 大戰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386 彈劾596 褚遂良上門0177 蘇府0023 飛白體263 何爲律法0209 馬蹄鐵407 晉陽公主256 羅藝反唐0211 陌刀0115 各方反應0211 陌刀434 重耳故事0172 孔明燈246 李恪的憂慮0132 千夫所指643 赴宴520 三國志586 漢王遇刺(二)450 因爲你無恥0124 炒茶254 合作達成586 漢王遇刺(二)428 破局0188 微服私訪486 魏王發怒592 交鋒556 太子魏王之爭504 秦懷玉發飆0118 其樂融融0218 大唐軍神315 隱太子餘黨0052 謀定而後動602 儒墨之爭0209 馬蹄鐵0020 《如夢令》536 太子心灰意冷407 晉陽公主0161 城南杜家320 來去如風514 李治的心機574 孔穎達239 針鋒相對627 賓主盡歡0089 滿江紅251 世家門閥441 議事487 高昌王0216 三月桃花461 曉之以利0098 塵埃落定468 漢王納妾644 元家0129 以德報怨0061 冤家路窄281 黨爭425 薛仁貴316 精彩絕倫323 暴躁的太子504 秦懷玉發飆0215 千牛衛0212 太子府決斷624 太子的拉攏350 鋒芒0092 政事堂384 回京0186 春耕557 宣紙366 夜襲323 暴躁的太子587 漢王遇刺(三)250 初露鋒芒312 楚王在行動0195 上達天聽418 狩獵(二)532 悲情太子586 漢王遇刺(二)227 果酒0108 生意紅火478 投其所好
346 大都督354 雲州城下275 夕陽斜照0094 消於無形0121 漢王練兵324 三省吾身554 伉儷情深548 報復(二)342 殺雞儆猴0080 戲耍二道士0147 爲民除害481 蠢蠢欲動631 令狐德棻620 油鍋洗手527 二虎相爭0113 二子擇師385 回京(二)583 龜茲國王332 漢王大婚363 大戰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386 彈劾596 褚遂良上門0177 蘇府0023 飛白體263 何爲律法0209 馬蹄鐵407 晉陽公主256 羅藝反唐0211 陌刀0115 各方反應0211 陌刀434 重耳故事0172 孔明燈246 李恪的憂慮0132 千夫所指643 赴宴520 三國志586 漢王遇刺(二)450 因爲你無恥0124 炒茶254 合作達成586 漢王遇刺(二)428 破局0188 微服私訪486 魏王發怒592 交鋒556 太子魏王之爭504 秦懷玉發飆0118 其樂融融0218 大唐軍神315 隱太子餘黨0052 謀定而後動602 儒墨之爭0209 馬蹄鐵0020 《如夢令》536 太子心灰意冷407 晉陽公主0161 城南杜家320 來去如風514 李治的心機574 孔穎達239 針鋒相對627 賓主盡歡0089 滿江紅251 世家門閥441 議事487 高昌王0216 三月桃花461 曉之以利0098 塵埃落定468 漢王納妾644 元家0129 以德報怨0061 冤家路窄281 黨爭425 薛仁貴316 精彩絕倫323 暴躁的太子504 秦懷玉發飆0215 千牛衛0212 太子府決斷624 太子的拉攏350 鋒芒0092 政事堂384 回京0186 春耕557 宣紙366 夜襲323 暴躁的太子587 漢王遇刺(三)250 初露鋒芒312 楚王在行動0195 上達天聽418 狩獵(二)532 悲情太子586 漢王遇刺(二)227 果酒0108 生意紅火478 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