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5 上達天聽

在隋唐時,依舊還有東漢、魏晉時期的察舉遺風,推薦人和被推薦人,利益相關,幾乎形同於人身依附的關係。

就比如那三國的時候,袁紹到了河北,立即無數人前去投奔,這是因爲他們袁家四世三公,袁紹的祖上在位的時候,推薦了不少人,而這些被推薦做官的人,便奉袁家爲恩主,恩主有事,自是倒履相從。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三天便過去了。

一封封德彝舉薦的奏報,早已經過了門下省、中書省,最終,送入太極宮中。

一般的國家大事,都是由門下和中樞的宰相、侍郎、舍人們參議之後,而後送到宮中請皇帝參詳的,只是這舉薦的奏疏,卻往往不需宰相和侍郎們決定,只是直接送皇帝過目。畢竟這關係到了人才的選用,是當今皇帝最看的事。

李世民登基不久之後,早已昭告天下,一方面沿用科舉取士,可這時的科舉,畢竟還很草率,不夠規範。

因而,爲了挑選人才,便責令天下的文武官員,推舉人才。

天下初定,是到了下馬治天下的時候了,大唐有的是功勳驍將,唯獨文治之臣,卻還有欠缺,畢竟天下大亂了數百年,有才華的人更傾向於馬上獲取功名。

李世民每日最大的事,便是先看推舉的奏疏,而後再決定國家大事。

有了人才,方可事半功倍。

此時李世民穿着一件尋常的衣服,至兩儀殿,跪坐於御案之後,在這裡等候的,乃是李恪的死對頭吏部尚書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兄弟,也是李世民奪取天下的大功臣,最受李世民青睞。

此刻......看着長孫無忌親自送來的一沓推舉奏疏,李世民不禁發出了感慨。

“朕去年至登基以來,無不是兢兢業業,只是這些天來,愈發覺得,上馬衝殺易,可坐在這御座上治理天下,卻是難上加難,朕四處尋訪人才,可那些蒙塵的明珠,想要發現,卻也是困難的事。”

長孫無忌微笑道:“臣倒是有一件喜事,想要向陛下稟奏。”

“喜事?”李世民不解的看着長孫無忌。

“啓稟陛下,左僕射向陛下舉薦了一個人才…”長孫無忌微笑道。

“不容易啊!封德彝那個老頑固居然也會向朕舉薦人才,但這至多算怪事,輔機爲何說是喜事?”李世民依然疑惑道。

“因爲封老大人舉薦之人有管仲、樂毅之才!”長孫無忌語不驚人死不休。

“什麼?管仲、樂毅之才!”李世民一把搶過奏疏。

這奏疏後頭,夾帶的乃是馬周的文章。

“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臣恐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古。”

“此言不可不戒也......”

李世民的目光,迅速的掃視了這隻言片語的話。猛地,好似有什麼東西,一下子刺中了李世民的心臟。

李世民突然正襟危坐,撿起了這文章,開始新審視。

這一看,竟是如癡如醉一般,一面看,一面下意識的道:“這文章厲害,厲害至極,其文引經據典,推敲古今,舉要刪繁,寫出的文章切合情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看了使人舒暢,令人不知疲倦。”

“什麼?”長孫無忌從未見過李二郎如此,也是嚇了一跳。

要知道,這馬周的奏疏,可是後世的許多政治家都大加讚賞,他的文章,能被李世民所青睞,也就一點都不爲過了。

“厲害,厲害,切中了當朝的利弊,世上竟有這樣的奇人。”

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話充耳不聞,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文章,呼吸變得粗重:“輔機所言非虛,這馬周確實有管仲樂毅之才。”

李世民喃喃自語,居然一字不落的連續看了三遍,這才戀戀不捨的擡頭起來,似乎內心還沒有平靜,整個人深深的吸了口氣,看着長孫無忌:“如此人才,朕居然沒有早發現,這是朕之過失啊。”

李世民說的沒有錯。

這個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愚鈍的,倒不是說他們天生如此,而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走出過方圓十里的地方,而書籍更是奢侈品,他們沒有行過萬里路,也沒有讀過萬卷書,怎麼可能有見識呢。

可即便有的人,他有這樣的條件,又如何呢,他看到的,讀到的東西,當真能引發他的思考嗎?可這世上有一種人,他哪怕條件不足,卻能用一種超脫常人的目光去審視這個世界,瞭解這天下最需要的東西,去思考解決的辦法,而這樣的人......萬中無一。

李世民道:“朕與這馬周,實是相逢恨晚,居然到了今日,才能拜讀他的文章,快,快,立即詔馬周入宮,朕要親自見他。這馬周現在在何處?”

長孫無忌答不上來,他只覺得李世民激動的有些過分,沉吟道:“或許......是在封老大人家吧,畢竟是他舉薦的人才。”

“那立馬命人去封家,不,無忌,你親自去一趟......”說到了此處,李世民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

人才啊,這是真正的人才,只憑這一文章,就讓李世民禮賢下士,虛心去求教了。

“臣去?”長孫無忌一臉詫異。

李世民豁然而起,踱了幾步,心急火燎的樣子,他虎目猛地一張:“如此大才,朕去也不爲過,對,朕親自去。”

長孫無忌頗爲詫異,馬周那文章確實不錯,其實也就不錯,算不得什麼千古奇文,他想不通爲何李世民會如此失態了,難道這文章老夫沒有看清楚,裡面別有洞天?

李世民卻顯得格外的激動,這幾年來,他求賢若渴,可推舉上來的人才,也偶有幾個堪稱賢的,可似馬周這樣能讓他耳目一新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朕若得馬周,如漢高祖得子房啊....”

長孫無忌聞言,心中又是一陣膩歪,那馬周是張子房,那吾與房玄齡杜如晦又算什麼?

0048 後續影響534 迷局(二)0011 李淵250 初露鋒芒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179 五姓七望478 投其所好305 演練賽結束0165 瘟疫458 分封234 突厥犯闕316 精彩絕倫0121 漢王練兵612 古人迷信369 決戰262 路遇惡奴0165 瘟疫0129 以德報怨408 中秋394 出謀劃策0139 長樂公主313 比賽繼續236 後知後覺442 李恪發飆0040 機智如妖0020 《如夢令》349 掌控都督府0079 神人0129 以德報怨0006 奇人馬周541 撥亂反正629 主考官481 蠢蠢欲動427 阿史那雲386 彈劾0091 攤上事了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35 數學532 悲情太子0002 決定奪嫡0120 後續影響300 賽後影響0204 漁者樂水0183 貞觀元年623 以不變應萬變466 武則天335 洞房花燭夜0122 軍歌嘹亮0051 密談270 密談0141 入宮639 平衡之道462 門下省0186 春耕231 頡利可汗0056 醒掌天下權0029 安內必先攘外0041 太極宮354 雲州城下0213 十八學士287 足球501 高昌亡281 黨爭0030 暗潮洶涌236 後知後覺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86 春耕361 兵分三路427 阿史那雲0067 自污636 算學的重要性407 晉陽公主619 殺鬼見血(二)0033 練劍0011 李淵338 幷州大都督0185 楚王府謀劃280 罪狀0159 安置賑民628 科舉制345 議事0034 《俠客行》0215 千牛衛280 罪狀538 撲朔迷離485 心態失衡382 班師回朝486 魏王發怒488 急躁的高昌王0073 初唐四名相0139 長樂公主264 借題發揮453 不愧名相285 平安無事463 計成0048 後續影響429 貞觀七年0069 程咬金0151 謀而後動599 西域捷報
0048 後續影響534 迷局(二)0011 李淵250 初露鋒芒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179 五姓七望478 投其所好305 演練賽結束0165 瘟疫458 分封234 突厥犯闕316 精彩絕倫0121 漢王練兵612 古人迷信369 決戰262 路遇惡奴0165 瘟疫0129 以德報怨408 中秋394 出謀劃策0139 長樂公主313 比賽繼續236 後知後覺442 李恪發飆0040 機智如妖0020 《如夢令》349 掌控都督府0079 神人0129 以德報怨0006 奇人馬周541 撥亂反正629 主考官481 蠢蠢欲動427 阿史那雲386 彈劾0091 攤上事了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635 數學532 悲情太子0002 決定奪嫡0120 後續影響300 賽後影響0204 漁者樂水0183 貞觀元年623 以不變應萬變466 武則天335 洞房花燭夜0122 軍歌嘹亮0051 密談270 密談0141 入宮639 平衡之道462 門下省0186 春耕231 頡利可汗0056 醒掌天下權0029 安內必先攘外0041 太極宮354 雲州城下0213 十八學士287 足球501 高昌亡281 黨爭0030 暗潮洶涌236 後知後覺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86 春耕361 兵分三路427 阿史那雲0067 自污636 算學的重要性407 晉陽公主619 殺鬼見血(二)0033 練劍0011 李淵338 幷州大都督0185 楚王府謀劃280 罪狀0159 安置賑民628 科舉制345 議事0034 《俠客行》0215 千牛衛280 罪狀538 撲朔迷離485 心態失衡382 班師回朝486 魏王發怒488 急躁的高昌王0073 初唐四名相0139 長樂公主264 借題發揮453 不愧名相285 平安無事463 計成0048 後續影響429 貞觀七年0069 程咬金0151 謀而後動599 西域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