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令狐德棻

“老夫也不是說抗拒這份差事,只是…算了,反正聖旨已下,多說無益,還是用心辦差吧!”孔穎達唏噓道。

“孔師豁達!”李恪微笑道。

二人說說笑笑來到值房,孔穎達一臉無奈,將桌上的一軸黃卷遞給李恪,唉聲嘆氣道:“漢王殿下,我們的任務可不輕鬆呀!

陛下已然頒佈旨意,於天下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府各自設立府學,匯聚天下學子,教授儒家典籍,同時命各地依託府學成立官學機構,教諭萬民的同時,亦承擔起組織科舉的重任。

而具體的科舉制度,在前隋的基礎上優化改進,以爲萬世之法,世代景從。”

說起來,這可是個了不得的政治任務,一旦確立了科舉制度,便可延續後世,青史標名,成爲一個官員的至高成就!

但孔穎達的名望早已遍及天下臻至巔峰,此舉對於他而言不過錦上添花罷了,卻要耗費其大量精力,是以並不怎麼熱衷。

“孔師認爲這世上有萬世不易之法嗎?商君之法,能夠讓秦國富國強兵,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但他適合如今的大唐嗎?

顯然不適合,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變化,之前非常好的政策,拿到現在就不一定適合了,我們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找出最適合當下的政策方略才行。

不可否認,這世上總會出現一些驚才絕豔冠絕天下的奇人異士,他們學貫古今,總想找出一個能夠衡量天下,爲古今之準繩的大道理,然後告訴大家,按我說的做,只要按我說的做,就必定能夠實現天下大同……

這些道理,符合它們出現的年代,也代表着那些聖賢對世界的思考和救世的努力。

就好像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座美妙無比的仙山,而其中一些人踏上了上山的第一步,他們並沒有錯,至少,他們的用心是好的……”李恪道。

孔穎達默然無語,他不明白李恪要說什麼,但是聽得出來他詞鋒所及,不僅是各位先賢,甚至包含了至聖先師孔子。

“然而他們所邁出的這無數上山路徑其中之一的一步,卻被一切別有用心之人宣揚成了唯一正確的一步,當成了萬世不易之法。

那些聖賢踏出的第一步是進步,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是後人卻被逼着,只能在他們踏出的那一步上不斷研究着這一步的妙用,彷彿這一步就已經到了仙山,不敢再踏出新的步子,這就成了固步自封,甚至是成了囚牢和枷鎖。”

李恪爲什麼會有這麼多感慨,是因爲他想了自宋以後被歪曲的程朱理學。

後世的程朱理學已徹底變成了一個鉗制民衆思考能量的工具,使皇權達到了頂峰。

理學把人精神上的發展的發動機給熄滅了,這些理論和知識就是終極真理,你只要去學去背就行,不需要你去思考,去創新,給人的精神世界套上了無形的枷鎖。

不論多好的理論,當變成了終極真理,至高無上的,不容他人質疑的東西,那麼這種理論,這種學說就會禁錮人的大腦和心靈,在精神層面會變成一個白癡。

從宋朝開始以後,由於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開始重文輕武,而宋朝又是文人待遇最好的朝代,給朱明理學創造了產生的土壤。

導致文人幹啥啥不行,搞這些馭民之術的東西非常厲害。而儒家從這個時候開始變沒有了血性,只有奴性。

就因爲這樣,宋朝以後漢人和少數民族打戰越來越處於下風。

後面漢民族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敗仗比勝仗多,靖康之變,崖山海戰漢族第一次亡國,明朝時期的土木堡之變明朝由盛轉衰…

李恪看着孔穎達,目光灼灼,煜煜生輝:“這些人,逐漸形成了一個階級,把持着整個國家的權力,於是,他們所信奉的道理,就越來越正確,從一開始的方向正確,到後來的微言大義,連每一個字都是正確的…

不但正確,而且應該子子孫孫的傳下去,不可更改,永世不易。如果有誰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那麼毫無疑問,必定是你錯了,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地方錯了,那就自己給我想,想到對爲止。”

孔穎達皺起眉毛,盯着李恪,沉聲說道:“你這番話驚世駭俗之至,也離經叛道之至,在我這裡說說便罷,若是傳揚出去,必定引起輿論洶洶,慎之慎之。”

這是好意,是孔穎達對於李恪的愛護。

何爲聖賢?那就是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每一個思想都是對的,甚至寫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是對的!

後人只能懷着無限敬仰之情去鑽研、去緬懷、去供奉聖賢說的話、著的書,而不能有一絲半毫的質疑和忤逆!

這時,令狐德棻從外面走了進來,看見令狐德棻,李恪立馬停止了他的高談闊論。

令狐德棻這人李恪太瞭解不過,雖然學富五車,知識淵博,但卻是一個十足的老頑固,如果聽見你去質疑先賢,他絕對會把你噴得體無完膚。

對於這種認死理的老頑固,李恪還是決定少惹爲妙。

“二位來多久了?老夫沒有遲到吧?”令狐德棻一本正經道。

“老夫和漢王殿下也剛到不久,尚書大人政務繁忙,不比我們這些閒人,我們等你一會兒也是應該的,不過,下次還得準時一點比較好,畢竟誰的時間也都不廉價!”孔穎達陰陽怪氣道。

孔穎達也曾擔任過禮部尚書,對於令狐德棻這種倚老賣老,十分不感冒。

對於孔穎達的不滿,令狐德棻卻並不理會,反而走向李恪拱手道:“老夫還得感謝漢王殿下推薦老夫當這科舉的副主考官…”

“尚書大人,不必客氣,尚書大人知識淵博、德高望重,即便沒有本王推薦,父皇也會讓你老當任此職的…”李恪謙虛道。

“漢王殿下怎麼說的話,老夫不反駁你,因此老夫確實有這個資格當任此職,但讓老夫不解的是,漢王殿下爲何只推薦老夫當這副主考官,而不是主考官呢?”令狐德棻沉聲道。

344 算計343 各方角逐455 文成公主433 灞橋折柳299 足球比賽0065 狄知遜0219 裴行儉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037 獻禮325 遇刺0197 鹽礦639 平衡之道247 鐵骨錚錚307 陰謀623 以不變應萬變267 長孫衝低頭0181 科舉244 機關算盡0066 鎮定自若384 回京0159 安置賑民598 翻臉473 太子發怒0058 攜美遊街286 苛政猛於虎0079 神人548 報復(二)348 收服諸將297 演練賽380 戰後影響0152 朔望朝參0058 攜美遊街344 算計436 晉陽公主0022 《詠鵝》0079 神人0140 羽絨服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09 威名遠播0149 以萬物爲芻狗0152 朔望朝參610 軍民一家469 喜事495 薛仁貴立功0155 羣魔亂舞0203 入夢0170 上元節281 黨爭550 呼之欲出270 密談359 對話軍神377 傳國玉璽265 得理不饒人453 不愧名相491 薛仁貴獻計487 高昌王0091 攤上事了280 罪狀0100 大都督622 桃花朵朵開372 決戰(四)536 太子心灰意冷0017 李世民暴怒306 運動會0185 楚王府謀劃381 《六軍鏡》609 威名遠播228 高陽公主0113 二子擇師0091 攤上事了416 禍兮福所倚645 憤然離席0026 《春曉》376 兵不厭詐236 後知後覺518 趣話461 曉之以利223 殺豬菜545 李元昌0036 改良技術0106 逍遙居538 撲朔迷離0097 早朝448 刀兵再起0194 暗棋502 縱兵劫掠499 決策253 長安商會312 楚王在行動0137 火爐485 心態失衡314 決賽開始0056 醒掌天下權598 翻臉0091 攤上事了0187 曲轅犁359 對話軍神394 出謀劃策421 席君買(二)
344 算計343 各方角逐455 文成公主433 灞橋折柳299 足球比賽0065 狄知遜0219 裴行儉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0037 獻禮325 遇刺0197 鹽礦639 平衡之道247 鐵骨錚錚307 陰謀623 以不變應萬變267 長孫衝低頭0181 科舉244 機關算盡0066 鎮定自若384 回京0159 安置賑民598 翻臉473 太子發怒0058 攜美遊街286 苛政猛於虎0079 神人548 報復(二)348 收服諸將297 演練賽380 戰後影響0152 朔望朝參0058 攜美遊街344 算計436 晉陽公主0022 《詠鵝》0079 神人0140 羽絨服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09 威名遠播0149 以萬物爲芻狗0152 朔望朝參610 軍民一家469 喜事495 薛仁貴立功0155 羣魔亂舞0203 入夢0170 上元節281 黨爭550 呼之欲出270 密談359 對話軍神377 傳國玉璽265 得理不饒人453 不愧名相491 薛仁貴獻計487 高昌王0091 攤上事了280 罪狀0100 大都督622 桃花朵朵開372 決戰(四)536 太子心灰意冷0017 李世民暴怒306 運動會0185 楚王府謀劃381 《六軍鏡》609 威名遠播228 高陽公主0113 二子擇師0091 攤上事了416 禍兮福所倚645 憤然離席0026 《春曉》376 兵不厭詐236 後知後覺518 趣話461 曉之以利223 殺豬菜545 李元昌0036 改良技術0106 逍遙居538 撲朔迷離0097 早朝448 刀兵再起0194 暗棋502 縱兵劫掠499 決策253 長安商會312 楚王在行動0137 火爐485 心態失衡314 決賽開始0056 醒掌天下權598 翻臉0091 攤上事了0187 曲轅犁359 對話軍神394 出謀劃策421 席君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