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蠢蠢欲動

李恪的話出口,殿中衆人的臉色並未見半分輕鬆,李世民也仍舊是一副眉頭緊鎖的模樣。

李世民嘆了口氣,回道:“若當真是如恪兒所言那般,只是叫太子吃些苦頭,反倒好了,方纔王慕白已經診治過了,太子腿上的傷,只怕是難愈了。”

李恪聞言,心道:果然如此,但臉上卻故作滿滿的訝色,“怎會如此嚴重…”

這時李恪也明白李世民爲何會如此愁眉苦臉,李承乾身爲太子,爲一國儲君,將來是要登基,做大唐帝王的,在天下萬民,海內臣邦的面前,他的儀態便代表了大唐,如今李承乾的腿斷了,若是無法痊癒,將來又如何君臨天下?

而李世民如此,一旁長孫無忌的臉色也難看地厲害。

以往太子失德,大可以年少爲由,多加管教便是,可如今太子的腿傷了,從此以後行動多有不便,李承乾本就不穩的儲君之位,便又多了一層危機,而且這一層危機是永遠無法抹除的。

只是今日李恪的反應,卻着實出乎了長孫無忌的意料,李承乾墜馬,生死難料,李恪本該是受益之人,但李恪對李承乾的安危卻似乎很是擔憂,在自王御醫口中得知李承乾性命無虞後,也明顯鬆了口氣。

長孫無忌識人無數,自詡還有幾分相人之能,他看不出李恪的神情有半分作僞的樣子,反倒真像是關心李承乾的生死一般,這着實叫長孫無忌有幾分不解。

長孫無忌看着李恪站在一旁,一言不發的模樣,心中反而更有幾分隱憂。

若是此時李恪表現出對李承乾太過熱切,亦或是對太子之位的野心,這一切反倒在長孫無忌的意料之中,不至叫長孫無忌心亂如麻,可如今李恪面色沉靜,片語不發,便叫長孫無忌越發地猜不出李恪的心思了。

眼下雖還是在東宮,但不知不覺,朝堂上的博弈已經悄然開始。

李恪在東宮中待了一炷香的功夫,李承乾還是沒有轉醒的意思,未免攪擾了李承乾歇息,依着太醫令王慕白的意思,李世民便命衆人紛紛退出了殿去。

李恪剛出了東宮,正欲離去,卻看到了從他身旁一同出殿的魏王李泰。

李泰走到了李恪的身旁,悠悠地嘆了口氣,似是惋惜地對李恪道:“太子皇兄正當風華之年,不想竟遭遇此厄,斷了腿,着實叫人惋惜啊。”

李世民諸子,儲君之位表面上爭的最兇的便是李承乾、李恪、李泰,還有李佑四人,不過李佑無論聲望還是聖寵都不足與前三人相比,故也不足爲慮,李承乾斷了腿,太子之位自然越發地危機,李泰心裡不去偷着樂便是好的了,又怎會爲李承乾惋惜。

不過李恪與李泰處境相當,倒也懶得去點破李泰,只是應道:“青雀說的是,皇兄剛過二十,便遇此劫數,對他的打擊着實是大了些。”

李泰看了眼李恪,問道:“此事之後,卻不知三哥作何打算?”

李恪聞言便知道李泰對儲君之位動了尋思,同時也是在試探他對儲君之位是否有想法…

太子失德,此番又落得了殘疾,失了君儀,朝中上下,恐怕不少人都在揣度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還能坐到幾時,李泰動了心思,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李恪微笑道:“愚兄還能如何打算,當然是酒照喝,舞照跳…”

李泰很有深意的看了李恪一眼,也沒再多言。

李恪與李泰告了辭後便往南走,出了皇宮,徑直回了漢王府。

“王爺,岑當然仍在府中,說王爺回來了立馬通知他…”李恪剛下了馬,將馬繮遞到了王府門子的手中,楊元寶便上前通稟道。

李恪問道:“岑師現在何處?”

“書房…”楊元寶回道。

李恪應了一聲道:“本王這就過去。”

岑文本知道李恪爲什麼進宮,卻依然在漢王府等待李恪,自是有要事相商,李恪說完,也不更衣歇腳,便徑直往書房一路疾行而去。

“臣拜見殿下。”李恪剛一進書房的門,便看到了書房中坐着的岑文本,岑文本也連忙起身拜道。

李恪上前扶起岑文本,對岑文本道:“岑師不必多禮,快快請坐。”

“王爺,太子傷勢如何…”岑文本開門見山道。

“聽御醫說,性命無礙,只是右腿恐怕是斷了。”李恪道。

岑文本聽了李恪的話,面沉如水,未見波動,沉思了片刻後才道:“此事殿下以爲如何?”

李恪知道岑文本問的是什麼,想了想,回道:“爲君者確需有才德,但儀態亦不可或缺,自古以來,從無腿腳不便之人能稱帝的,太子出了這等事,恐怕這儲君之位是難保了。”

岑文本擡頭看着李恪,笑着問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恪聞言,想起了什麼,對岑文本道:“本王欲使臺中御史上奏父皇,彈劾太子頑劣,無君上之行,如何?”

李恪之言方落,岑文本臉上的笑意頓時一收,緊皺眉頭對李恪道:“殿下可是要對太子動手,只是此時動手是不是太急了些。”

李恪搖了搖頭,對岑文本道:“岑師放心,弟子自然不是對太子動手,太子方纔墜馬,身受重傷,父皇正是關切之時,此時誰跳出來對太子動手,便無異於自尋死路,弟子豈敢。”

李承乾身爲李世民的嫡長子,最得李世民寵愛,此番李承乾墜馬受傷,已經斷了右腿,李世民眼下對李承乾正是憐愛的時候,還遠遠沒有思及易儲事,李恪哪敢在這個時候對李承乾動手。

聽了李恪的話,岑文本這才送了口氣,只是李恪既不欲對李承乾動手,又爲何要在此時着人彈劾李承乾?

岑文本稍稍思慮了片刻,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對李恪道:“殿下莫不是要保太子?”

岑文本之言入耳,李恪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岑文本確乃智謀之士,思慮周密,李恪不過稍稍一提,便叫岑文本猜了出來。

338 幷州大都督0164 驪山0213 十八學士483 李世民的懷疑456 西征高昌0012 長孫無垢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536 太子心灰意冷466 武則天0163 各方反應0170 上元節296 準備0083 第一奸臣287 足球0047 李恪又被揍456 西征高昌436 晉陽公主220 王珪謀劃474 寸步不讓0041 太極宮0173 燈火闌珊332 漢王大婚232 突利二汗249 突厥王帳306 運動會288 比賽236 後知後覺281 黨爭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13 勝出0155 羣魔亂舞366 夜襲618 殺鬼見血418 狩獵(二)452 爭執625 太子的拉攏(二)537 太子黑化403 妙手回春229 母子情深588 漢王遇刺(四)255 風聞奏事342 殺雞儆猴0186 春耕374 決戰(六)472 六相522 三國的魅力587 漢王遇刺(三)0182 唐人好詩0044 暴揍長孫衝592 交鋒346 大都督524 信鴿404 見好就收0063 羣毆事件620 油鍋洗手0204 漁者樂水0173 燈火闌珊333 漢王大婚(二)422 席君買(三)443 懟0139 長樂公主396 勸告561 分頭行動0178 少女心思438 後續307 陰謀318 放長線,釣大魚560 太子漢王聯手417 狩獵499 決策407 晉陽公主379 大獲全勝371 決戰(三)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17 人才濟濟507 暗棋330 除夕宴562 孫神醫開講啦0199 養豬636 算學的重要性0173 燈火闌珊621 落霞寺赴宴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03 漢王府0139 長樂公主296 準備403 妙手回春351 刀兵再起438 後續331 元宵0199 養豬432 梟雄亡(二)305 演練賽結束386 彈劾469 喜事300 賽後影響0045 真相大白561 分頭行動0172 孔明燈640 據理力爭
338 幷州大都督0164 驪山0213 十八學士483 李世民的懷疑456 西征高昌0012 長孫無垢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536 太子心灰意冷466 武則天0163 各方反應0170 上元節296 準備0083 第一奸臣287 足球0047 李恪又被揍456 西征高昌436 晉陽公主220 王珪謀劃474 寸步不讓0041 太極宮0173 燈火闌珊332 漢王大婚232 突利二汗249 突厥王帳306 運動會288 比賽236 後知後覺281 黨爭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413 勝出0155 羣魔亂舞366 夜襲618 殺鬼見血418 狩獵(二)452 爭執625 太子的拉攏(二)537 太子黑化403 妙手回春229 母子情深588 漢王遇刺(四)255 風聞奏事342 殺雞儆猴0186 春耕374 決戰(六)472 六相522 三國的魅力587 漢王遇刺(三)0182 唐人好詩0044 暴揍長孫衝592 交鋒346 大都督524 信鴿404 見好就收0063 羣毆事件620 油鍋洗手0204 漁者樂水0173 燈火闌珊333 漢王大婚(二)422 席君買(三)443 懟0139 長樂公主396 勸告561 分頭行動0178 少女心思438 後續307 陰謀318 放長線,釣大魚560 太子漢王聯手417 狩獵499 決策407 晉陽公主379 大獲全勝371 決戰(三)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17 人才濟濟507 暗棋330 除夕宴562 孫神醫開講啦0199 養豬636 算學的重要性0173 燈火闌珊621 落霞寺赴宴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03 漢王府0139 長樂公主296 準備403 妙手回春351 刀兵再起438 後續331 元宵0199 養豬432 梟雄亡(二)305 演練賽結束386 彈劾469 喜事300 賽後影響0045 真相大白561 分頭行動0172 孔明燈640 據理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