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李世民的苦惱

李世民認認真真的聽取了關於李承乾和李恪兄弟二人的對話。

須臾,李君羨停止了述說,“陛下,這就是太子殿下和漢王殿下的所以對話!”

“哎!想不到高明這孩子盡然對朕有如此多的埋怨,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呀!

君羨,朕是否真的對高明過於苛刻了?”李世民道。

李君羨一陣懵逼,這樣的事情你問我,我如果敢發表意見。

李君羨戰戰兢兢道:“末將愚鈍,回答不上陛下這個問題,但末將知道陛下如何做肯定必有深意,也許正如漢王殿下所言,是爲了鞭策太子,讓太子更加進步!”

李世民見李君羨唯唯諾諾的模樣,忽然沒有了與之探討的興趣…

朕和一個丘八說什麼幹什麼?真是對牛彈琴!

李世民揮手道:“你下去吧!繼續監視太子府,一有情況馬上彙報!”

“偌!”李君羨如蒙大赦。

待李君羨離開後,李世民提起毛筆在宣紙上龍飛鳳舞的寫下了八個大字: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還是恪兒看得透徹呀!可惜恪兒並非嫡長子,你要是嫡子長該多好啊!”李世民自言自語道。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

這是流傳了千年的嫡長制度,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不敢違背。

嫡庶有別,長幼有序,更是流傳千年的禮法制度。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旦打破這千百年的禮法規矩,次序顛倒,國家必將大亂,這樣的結果即便李世民也承受不了,所以他纔會在儲君的問題上如此舉棋不定…

李世民長嘆一聲,轉身在書架上拿起那本由李恪所著《三國演義》,百無聊賴的看了起來。

這本書如同後世那樣一經問世,便以最快的速度的風靡了這個大唐。

書中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有血有肉,令人過目不忘。

如雄才大略的曹操、堅韌不拔的劉備、知人善任的孫權、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渾身是膽的趙雲、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忠厚老實的魯肅、心胸狹隘的周瑜等等。

這麼多的英雄人物生活在同一時代,令人神往,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與這些英雄豪傑一決高下。

此書中除了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還有對各方勢力之間權力博弈的描寫,空城計、反間計、美人計、連環計、苦肉計等各種計謀層出不窮,令人大呼過癮。

想出這些高超謀略的,就是謀士這一階層,他們才智超羣,洞悉人心,善於博弈,縱橫捭闔,決勝於千里之外。

因此這本書,不僅武將愛看,文臣更愛看。

李世民對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他的第三子李恪是真的喜愛,他這位三子不僅詩詞雙絕、書法無雙,還戰功卓著,奈何他只是個庶出。

李世民長嘆一聲放下《三國演義》,又拿起另一本名爲《括地誌》書。

《括地誌》是一部地理學專著,是他的嫡次子魏王李泰主編。

此書以州爲單位,分述各縣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

由於此書還沒有編輯完成,李世民手中此書,只是其中的一冊。

窺一斑而知全貌,單單從這一冊,就不難看出此書的包羅萬象。

李世民對他這位嫡次子李泰更是的寵愛非常,用“寵冠諸王”來形容絕不爲過。

甚至有時候不過短短一日不見,也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爲“將軍”的白鶻去送信,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

李世民對李泰這種種逾越禮制的寵愛,就連史官都不得不感慨到:“其寵異如此”。

千古以降,實所罕見。

李承乾因爲佔着長子名分,被敕封爲儲君,可李世民卻總是心心念念想着將長子廢黜,扶持李泰上位,繼承如畫江山。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兩本書,眉頭緊鎖,手指不停的在桌子上敲打。

“恪兒?青雀?高明?”

李世民自言自語的唸完這三個名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旁邊的內侍總管李順,見天色已晚,輕聲提醒道:“陛下,該用膳了!”

李世民又是一聲長嘆,他發現今晚的長嘆比今年一年還多。

李世民故作隨意道:“李順,對於儲君之位,你有何看法?”

李順聞言一陣哆嗦。

心中吶喊道:陛下你就饒了老奴吧!

這跟我一個太監有什麼關係?

拜託!俺還想多活兩年,哪敢有看法啊……

歷朝歷代,儲位之爭都是充滿了血雨腥風,聰明人都懂得要遠離其中。

雖然風險越高利益越大,但是這種波詭雲翳的局勢之中,稍有不慎便是身亡家破的結局,我一個太監怎敢牽連其中?

此時皇帝陛下這般問,李順立馬將頭搖得撥浪鼓一般:“老奴目不識丁,胸無點墨,且人老糊塗,那能有什麼看法?

老奴什麼看法也沒有!一切單憑陛下乾綱獨斷,老奴只知忠心於陛下!”

李世民笑罵道:“你這個老傢伙,最是狡猾!現在此處就你我二人,只是閒聊,你就隨便說吧,說錯了也沒關係…”

李順心裡直罵娘,陛下你當老奴是傻子呢?

這事老奴敢隨便說嗎?好處一點沒有,稍有不慎就掉坑裡,腦子抽抽了纔會當你老的面表態!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你的兒子,你自己想打想罵自是隨意,可別人挑三揀四,你心裡能舒服?

“陛下,老奴真的沒有什麼看法,陛下你就饒了老奴吧!

老奴只是個行將就木的太監,那有資格在儲君的問題是發表意見啊!

陛下你應該問房僕射、長孫大人、魏大人這些重臣…”李順苦着臉道。

其實李順心中早已翻江倒海,陛下如此問,看來真的生出了易儲的念頭。

畢竟現在的儲君是李承乾,李承乾是嫡長子,是大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況且李承乾是他與長孫皇后孕育的孩子,從小便陪在李世民的身邊,在李世民的教誨中長大,父子之間感情可想而知。

但是,現在居然問對儲君如何看?

對儲君如何看?這很顯然是對儲君有意見纔會如此問!

279 爭論320 來去如風0163 各方反應0069 程咬金634 徇私舞弊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484 李恪的謀劃479 王謝袁蕭268 叔侄0077 王珪435 修行宮571 初雪489 河東薛氏383 班師回朝(二)591 兵圍長孫府500 兵臨城下491 薛仁貴獻計264 借題發揮330 除夕宴540 羣情激奮555 觀音誕0037 獻禮0152 朔望朝參0172 孔明燈455 文成公主0134 廷杖0072 諫臣魏徵0095 儲君之位280 罪狀0159 安置賑民405 診治秦瓊357 軍議0020 《如夢令》495 薛仁貴立功255 風聞奏事0157 楚王籌劃0119 太子黨239 針鋒相對0207 百姓苦0203 入夢0106 逍遙居0047 李恪又被揍0099 漢王0166 春節631 令狐德棻495 薛仁貴立功580 陷入重圍339 都督府晚宴0040 機智如妖0091 攤上事了0078 袁天罡638 儒學423 席君買(四)324 三省吾身258 選將568 《三字經》337 洞房花燭夜(三)0200 驪山別院0165 瘟疫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93 驚現馬周368 兩軍對壘366 夜襲294 事成0090 闖大禍了0137 火爐418 狩獵(二)276 蓄勢待發454 和親之議479 王謝袁蕭253 長安商會0091 攤上事了562 孫神醫開講啦476 針鋒相對0089 滿江紅350 鋒芒487 高昌王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322 出宮381 《六軍鏡》0209 馬蹄鐵251 世家門閥410 花燈0101 長幼有序0111 文臣武將534 迷局(二)627 賓主盡歡0162 紛紛入轂346 大都督618 殺鬼見血0116 府兵制371 決戰(三)610 軍民一家283 李淵暴怒0140 羽絨服354 雲州城下288 比賽300 賽後影響0128 標點符號512 逆反心理
279 爭論320 來去如風0163 各方反應0069 程咬金634 徇私舞弊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484 李恪的謀劃479 王謝袁蕭268 叔侄0077 王珪435 修行宮571 初雪489 河東薛氏383 班師回朝(二)591 兵圍長孫府500 兵臨城下491 薛仁貴獻計264 借題發揮330 除夕宴540 羣情激奮555 觀音誕0037 獻禮0152 朔望朝參0172 孔明燈455 文成公主0134 廷杖0072 諫臣魏徵0095 儲君之位280 罪狀0159 安置賑民405 診治秦瓊357 軍議0020 《如夢令》495 薛仁貴立功255 風聞奏事0157 楚王籌劃0119 太子黨239 針鋒相對0207 百姓苦0203 入夢0106 逍遙居0047 李恪又被揍0099 漢王0166 春節631 令狐德棻495 薛仁貴立功580 陷入重圍339 都督府晚宴0040 機智如妖0091 攤上事了0078 袁天罡638 儒學423 席君買(四)324 三省吾身258 選將568 《三字經》337 洞房花燭夜(三)0200 驪山別院0165 瘟疫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0193 驚現馬周368 兩軍對壘366 夜襲294 事成0090 闖大禍了0137 火爐418 狩獵(二)276 蓄勢待發454 和親之議479 王謝袁蕭253 長安商會0091 攤上事了562 孫神醫開講啦476 針鋒相對0089 滿江紅350 鋒芒487 高昌王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322 出宮381 《六軍鏡》0209 馬蹄鐵251 世家門閥410 花燈0101 長幼有序0111 文臣武將534 迷局(二)627 賓主盡歡0162 紛紛入轂346 大都督618 殺鬼見血0116 府兵制371 決戰(三)610 軍民一家283 李淵暴怒0140 羽絨服354 雲州城下288 比賽300 賽後影響0128 標點符號512 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