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後知後覺

“末將無能,還請張都督責罰。”林全勇跪倒,他這一跪,大廳中的楊若和雲州的其他將領都跪了下來。林全勇有罪,他們豈能身免。

“起來吧,雲州安然無恙,你們有什麼罪讓本都督治的?”

張公謹說到這裡,看了一眼林全勇,“但是作爲主將你到現在還連敵人是突厥哪個部落,兵力部署如何都不清楚,那你這個主將是怎麼守城的?”

張公謹說這句話的時候明顯有些怒色,林全勇知道自己太過謹慎,不願意派過多的人出去查探,所以才搞成現在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自知理虧,低頭不語。

“都起來吧!”張公謹看了一眼跪在前面的林全勇等人,淡淡的說道,“你們心裡想的是什麼我知道。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呢?可是,你們不偵查清楚敵情,我們如何佈置,如何防範他們呢?”

“張都督請放心,末將現在就去安排,一定會在天黑之前將敵人的情況摸清楚。”林全勇在張公謹到來之後心裡踏實不少,才如此肯定的說道。

“去吧!務必在今晚摸清敵人虛實。”張公謹沉聲道,他知道林全勇和雲州主將都想求得安穩,只要確保雲州不失就行。所以,不敢過多的派遣斥候出去,以免和突厥短兵相交。

當時,接到雲州的求援之後,他以爲突厥要攻破雲州,才急急忙忙趕來。

可是來到雲州才發現突厥始終按兵不動。他心裡很疑惑,其中肯定有詐。現在聽林全勇的表述,對突厥此行的目的更加懷疑。

“哎,都是林全勇等人太過小心謹慎,不然多知道一些突厥的情況,自己何必如此被動的瞎猜。”張公謹心裡嘆道。

而現在他既然來到雲州,就要做好雲州的佈防任務。所以,他也只能等到晚上斥候打探回來的情況才能確定下一步的計劃。

雲州處在漠北草原的邊際,天氣比較寒冷。晚上,張公謹拒絕了林全勇和雲州將士給他安排的接風宴,獨自一個人登上了雲州城樓,向西坡的方向瞭望。

斥候出城已經有一天的時間了,至今還沒有回來,難道是又出問題?

這次林全勇可是派出三隊,每隊一百人。一百人斥候隊伍遇到突厥的斥候也不會一個都回不來。

除非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突厥人也不想讓自己知道他們的底細。派出的斥候數量也很多,兩邊的斥候相遇,大唐的斥候肯定不是突厥人的對手。

想到這裡,張公謹突然覺得有點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似的。

他看了看代州的方向,又看了看宿州的方向,暗自嘆道,“希望宿州和代州不會發生什麼情況,這邊的的事情解決完了,必須立馬回去。”

當時,他知道雲州突厥寇邊,走的比較急,所以對兩州的軍務安排不夠周詳,並且還從宿州調了五千精騎。

現在想起來,才覺得自己做的有些疏忽,事情並非如他所想那般簡單。突厥人的目的也並非寇邊那麼簡單。

看着漆黑的夜空,張公謹毫無睡意。

一夜無語!第二天早晨,張公謹剛起牀就見林全勇走了進來,他的神色顯得有點淒涼,“都督,昨天派出去的斥候一天一夜未歸,可能已經身遭不測。”

張公謹一邊用侍女打來的水洗臉,一邊說道,“再派人出去偵察,務必要打探清楚敵人的底細。”

林全勇聽完張公謹的話想說什麼,但話到嘴邊卻沒有開口,低聲領命退了出去。

張公謹看到林全勇離開的身影,淡淡的道,“我又何嘗想如此白白的損失大唐的精銳呢?可是不探測清楚敵人的虛實,我們又怎麼知道敵人背後的真正目的呢?”

梳洗完畢,張公謹用完早餐便來到雲州城樓查看情況,只見百里之外的西坡方向裊裊炊煙不斷的升起,顯然是突厥人在做飯。

但就是看不清炊煙的數量,判斷不出有多少人。張公謹不清楚敵人的數量和兵力部署,不敢貿然出城,只能在城內巡察各門防守情況。他見雲州城四門防守嚴密,敵人無機可乘,這才放下心來和林全勇等人回到了雲州都督府開始商討眼下的情形。

“你們大家說說,就現在雲州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對待?”張公謹對雲州將領的態度不是很滿意。他們想的只是雲州的安全,可是他作爲代州都督,考慮的不光是雲州一個地方的安全。

“敵人不急於進攻,以末將看還是靜觀其變爲好……”一個將領起身說道,但他還沒有說完,就見張公謹示意他坐下,然後看了衆人道,“我知道你們大家都這樣想,可是雲州沒事並不代表着其他的州府沒事?你們只想着自己的雲州,可是我心裡想的是大唐。”

“敵人如此明顯的疑兵之計你們難道還看不出來嗎?斥候不歸,肯定是爲了不讓我們知道他們的虛實。”

“他們已經在西坡駐紮四天了,按兵不動,爲了什麼?肯定另有所圖。你們難道就不想想,如此疑兵之計圖的不是雲州嗎?”張公謹越說越氣憤,拍着桌子大怒,嚇的底下的將領不敢說話,尤其是剛纔說話的那個將領更是嚇的跪地告饒,不敢擡頭。

張公謹一發怒,大廳裡頓時顯得很平靜,在座的所有將領都斂聲靜氣,不敢說話。

而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不斷的敲擊着他們的心裡。如此在都督府門外快馬奔馳,究竟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馬蹄聲在都督府門口戛然而止,不多時就見一個衣衫破爛,身上還帶有點點血跡的唐軍士兵跑了進來,見到張公謹,立馬跪地哭泣道,“稟報都督,昨晚突厥奇襲了宿州城,孫副將身死,王將軍帶着部分百姓已經從北門撤離了宿州城。”

“什麼?”張公謹急步上前,雙手抓住這名士兵的衣服,將他拉到自己的眼前,怒道,“你再說一遍?”

421 席君買(二)373 決戰(五)253 長安商會399 勸諫635 數學232 突利二汗0106 逍遙居407 晉陽公主0034 《俠客行》0056 醒掌天下權432 梟雄亡(二)0134 廷杖0112 秋意436 晉陽公主245 出使突厥576 李世民的無奈0129 以德報怨0128 標點符號0180 世家的興衰400 藥王382 班師回朝554 伉儷情深0084 拜師357 軍議0080 戲耍二道士625 太子的拉攏(二)0067 自污339 都督府晚宴440 早朝234 突厥犯闕0005 中央官制0112 秋意283 李淵暴怒580 陷入重圍0079 神人273 禮部599 西域捷報0095 儲君之位443 懟566 武媚孃的心思288 比賽0050 封德彝0002 決定奪嫡548 報復(二)267 長孫衝低頭313 比賽繼續444 講故事550 呼之欲出0102 宗正寺401 出山434 重耳故事0043 怒髮衝冠535 迷局(三)0181 科舉490 襲擾後軍0116 府兵制0103 漢王府542 國之儲君402 出手0052 謀定而後動0031 黑衣衛510 稱心284 大獲全勝0119 太子黨434 重耳故事370 決戰(二)311 比賽開始261 豆腐腦265 得理不饒人365 初戰告捷551 背後之人561 分頭行動506 結仇478 投其所好465 塵埃落定471 美人詩0023 飛白體511 亂起405 診治秦瓊284 大獲全勝559 掙扎的太子407 晉陽公主380 戰後影響0010 茶0139 長樂公主0029 安內必先攘外306 運動會0029 安內必先攘外444 講故事0136 大雪紛飛0185 楚王府謀劃298 拔河比賽0098 塵埃落定393 英雄遲暮427 阿史那雲0137 火爐444 講故事0114 得償所願0042 李孝恭
421 席君買(二)373 決戰(五)253 長安商會399 勸諫635 數學232 突利二汗0106 逍遙居407 晉陽公主0034 《俠客行》0056 醒掌天下權432 梟雄亡(二)0134 廷杖0112 秋意436 晉陽公主245 出使突厥576 李世民的無奈0129 以德報怨0128 標點符號0180 世家的興衰400 藥王382 班師回朝554 伉儷情深0084 拜師357 軍議0080 戲耍二道士625 太子的拉攏(二)0067 自污339 都督府晚宴440 早朝234 突厥犯闕0005 中央官制0112 秋意283 李淵暴怒580 陷入重圍0079 神人273 禮部599 西域捷報0095 儲君之位443 懟566 武媚孃的心思288 比賽0050 封德彝0002 決定奪嫡548 報復(二)267 長孫衝低頭313 比賽繼續444 講故事550 呼之欲出0102 宗正寺401 出山434 重耳故事0043 怒髮衝冠535 迷局(三)0181 科舉490 襲擾後軍0116 府兵制0103 漢王府542 國之儲君402 出手0052 謀定而後動0031 黑衣衛510 稱心284 大獲全勝0119 太子黨434 重耳故事370 決戰(二)311 比賽開始261 豆腐腦265 得理不饒人365 初戰告捷551 背後之人561 分頭行動506 結仇478 投其所好465 塵埃落定471 美人詩0023 飛白體511 亂起405 診治秦瓊284 大獲全勝559 掙扎的太子407 晉陽公主380 戰後影響0010 茶0139 長樂公主0029 安內必先攘外306 運動會0029 安內必先攘外444 講故事0136 大雪紛飛0185 楚王府謀劃298 拔河比賽0098 塵埃落定393 英雄遲暮427 阿史那雲0137 火爐444 講故事0114 得償所願0042 李孝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