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吐蕃賊心不死

“王爺,前院來通報,城陽公主和晉陽公主來訪!”此時,秋香的過來,給李恪稟報說道。

“雉奴你平時不是都和兕子形影不離嗎?今天這麼沒有和麗仙兕子一起過來呢?”李恪隨口問道。

“雉奴是因爲父皇想看《三國演義》的後續章節,才迫不及待的來找三哥,所以沒來得及問兕子他們來不來三哥府上…”李治尷尬道。

城陽公主原名李麗仙,也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女兒,非常受寵,歷史上第一次嫁給了杜荷,因爲杜荷參與到了太子謀反案,杜荷被斬,她又改嫁,李世民對於和長孫皇后的孩子,都是非常重視。

須臾,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的兩個公主蹦蹦跳跳的來到了李恪的面前。

晉陽看見李恪,便急聲道:“三哥,快想想辦法,不然麗仙姐姐就得去吐蕃了…”

李恪聞言蹙眉道:“兕子不急,慢慢說,麗仙爲何要去吐蕃?”

“還是麗仙姐姐自己說把,兕子怕表達得不清楚…”晉陽道。

李恪目光轉向城陽,城陽滿臉愁容道:“吐蕃的贊普又派遣使者來我大唐求婚,希望能夠迎娶我大唐的公主,已經連續好幾年派遣使者過來談這個事情,現在父皇也不太好拒絕…,

而,宮裡面的公主,最適合的,就是麗仙了,所以,麗仙很有可能會被嫁到吐蕃去。三哥,你快想想辦法,麗仙不想嫁到吐蕃去…”

“三哥你肯定有辦法的,是吧?之前江夏王叔家的姐姐就是因爲三哥幫忙才逃過一劫的…”晉陽滿臉期待的望着李恪。

李恪聞言苦笑道:“城陽妹妹,這事說來孤也責任,如果不是孤那次阻止了吐蕃的和親,也就沒有如今的事了,不過,城陽妹妹放心,本王能阻止第一次和親就能阻止第二次和親!”

“謝謝三哥…”城陽立馬喜笑顏開。

在得到李恪的肯定答覆後,李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三兄妹便高高興興的回宮了。

回宮以後,李治便前往甘露殿,城陽公主晉陽公主也是帶着一份喜悅回到了內宮。

而李治剛剛抵達甘露殿,從甘露殿門口的侍衛得知陛下正在見吐蕃的使者,來的是吐蕃的相國祿東贊。

“殿下,要不末將進去通報一番?”門口的一個校尉看着李治問了起來。

“不用,我先去偏殿那邊等候就好!”李治考慮了一下,搖頭說着,很快,他就到了偏殿坐着,李治其實也是生活在這裡,

陛下都是親自撫養他和晉陽公主,甘露殿是陛下生活起居的宮殿,也是作爲陛下的書房,召見大臣的宮殿。

而在甘露殿這邊,陛下和吐蕃的祿東贊談了一會,就讓他回去了,陛下則是皺着眉頭考慮着吐蕃那邊的請求。

“陛下,此事不同意可能不妥,吐蕃近幾年,年年遣使過來,想要和親,他們仰慕我們大唐的文化與風采,陛下如果拒絕,可能會傷了吐蕃的盛意,依老臣看,不能拒絕了!”房玄齡坐在那裡,看着陛下建議說着。

“陛下,此番盛意,確實是難以拒絕,望陛下三思!”趙國公長孫無忌也看着陛下建議說道。

“朕,不想把自個的閨女遠嫁到吐蕃去,如今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大唐不需要靠一個女人來維持邊境的安穩!”陛下坐在那裡,沉思半晌後,開口說着。

“是,可,吐蕃盛意難卻,如何是好?”長孫無忌反問着陛下,他當然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

其實那些大臣也很爲難,但是吐蕃已經連續請求好幾年了,如果遲遲不答應,可能會引起誤會。

“朕要想想,行了,今日本無事,兩位愛卿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待朕考慮一番再說!”陛下看着他們兩個說着,他現在有點心煩意燥。

“陛下,還有一個事情,老臣不敢隱瞞!”房玄齡剛剛站起來,準備告辭離開,但是一想,又停住了。

“什麼事情?”李世民有點意外的看着房玄齡。

“太子,太子最近引很多突厥進入內宮,具體做什麼不知道,長安城這邊流言蜚語也很多,陛下,太子這邊,陛下還是需要交代東宮大臣來正確引導才成!”房玄齡拱手對着陛下說道。

李世民此刻手都在發抖,太子引突厥進入到東宮?何等魯莽!而且現在宮外都知道了,而陛下還不知道!

“碰!”陛下氣憤的猛拍了一下桌子,揹着手站了起來,就在甘露殿裡面來回快速踱步。

“陛下息怒,太子年少,行爲可能莽撞些,東宮的大臣他們該盡到臣子的責任!”長孫無忌看到李世民如此憤怒,馬上勸了起來。

太子可是作爲他的親外甥,如今更是他的女婿,可以說太子和他長孫家的命運牢牢的困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長孫無忌對於太子寄予了極大的厚望。

“年少?朕教導他多少?嗯?這麼多大臣教導他,爲何偏偏不聽?”陛下憤怒的盯着長孫無忌喊着。

“陛下,臣,立刻前往東宮,勸說殿下!”長孫無忌立刻跪下求情說道。

“去,去跟他說,另外,把那些突厥,全都斬了!若此事讓那些將領知道,他們會做何感想,我大唐和突厥征戰這麼多年,太子居然引突厥進入東宮,你讓戰死疆場的那些大唐兒郎如何瞑目?”李世民揹着手,指着東宮方向,語氣非常嚴厲。

“是,老臣立刻前往勸說太子殿下!”長孫無忌跪在那裡說着。

“去吧,去吧!”陛下突然一下泄氣了,感覺非常勞累,就對着長孫無忌擺手說着。

“陛下,請保重龍體!”房玄齡看到李世民如此,馬上勸着說道,

李世民也只是擺擺手,示意他們出去,兩位大臣只能跟陛下告辭,退出甘露殿。

“房相,爲何此事不和老夫做個商量?”出了甘露殿,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並排走着,長孫無忌看着房玄齡說道。

0058 攜美遊街0156 楚王李佑0114 得償所願546 聯合533 迷局0121 漢王練兵574 孔穎達461 曉之以利0093 齊聚政事堂0052 謀定而後動431 梟雄亡502 縱兵劫掠0066 鎮定自若0213 十八學士0100 大都督0034 《俠客行》0132 千夫所指516 太原王氏644 元家463 計成579 薛仁貴的謀略0087 神仙居357 軍議601 幹仗433 灞橋折柳295 各方反應355 會師418 狩獵(二)452 爭執444 講故事643 赴宴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355 會師0029 安內必先攘外505 寸步不讓0130 父子爭鋒589 漢王遇刺(五)371 決戰(三)394 出謀劃策601 幹仗0008 跳繩0121 漢王練兵0218 大唐軍神422 席君買(三)256 羅藝反唐0099 漢王0015 宋體字395 天可汗453 不愧名相619 殺鬼見血(二)0214 蘇定方461 曉之以利559 掙扎的太子333 漢王大婚(二)479 王謝袁蕭522 三國的魅力261 豆腐腦0165 瘟疫0122 軍歌嘹亮385 回京(二)576 李世民的無奈521 鵝毛筆0056 醒掌天下權0018 李恪要捱揍363 大戰575 儒法之爭360 大軍壓境317 天字第一號0075 鋒芒畢露256 羅藝反唐383 班師回朝(二)0037 獻禮0168 玉液瓊漿372 決戰(四)231 頡利可汗613 盡得關中民心312 楚王在行動643 赴宴312 楚王在行動0094 消於無形0156 楚王李佑430 人禍0213 十八學士0135 高士廉0097 早朝0076 褚遂良505 寸步不讓293 又見朝會302 賽後影響(三)0008 跳繩0078 袁天罡0184 衛王府謀劃0081 岑文本618 殺鬼見血517 婚宴0174 情竇初開223 殺豬菜0008 跳繩0180 世家的興衰550 呼之欲出
0058 攜美遊街0156 楚王李佑0114 得償所願546 聯合533 迷局0121 漢王練兵574 孔穎達461 曉之以利0093 齊聚政事堂0052 謀定而後動431 梟雄亡502 縱兵劫掠0066 鎮定自若0213 十八學士0100 大都督0034 《俠客行》0132 千夫所指516 太原王氏644 元家463 計成579 薛仁貴的謀略0087 神仙居357 軍議601 幹仗433 灞橋折柳295 各方反應355 會師418 狩獵(二)452 爭執444 講故事643 赴宴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355 會師0029 安內必先攘外505 寸步不讓0130 父子爭鋒589 漢王遇刺(五)371 決戰(三)394 出謀劃策601 幹仗0008 跳繩0121 漢王練兵0218 大唐軍神422 席君買(三)256 羅藝反唐0099 漢王0015 宋體字395 天可汗453 不愧名相619 殺鬼見血(二)0214 蘇定方461 曉之以利559 掙扎的太子333 漢王大婚(二)479 王謝袁蕭522 三國的魅力261 豆腐腦0165 瘟疫0122 軍歌嘹亮385 回京(二)576 李世民的無奈521 鵝毛筆0056 醒掌天下權0018 李恪要捱揍363 大戰575 儒法之爭360 大軍壓境317 天字第一號0075 鋒芒畢露256 羅藝反唐383 班師回朝(二)0037 獻禮0168 玉液瓊漿372 決戰(四)231 頡利可汗613 盡得關中民心312 楚王在行動643 赴宴312 楚王在行動0094 消於無形0156 楚王李佑430 人禍0213 十八學士0135 高士廉0097 早朝0076 褚遂良505 寸步不讓293 又見朝會302 賽後影響(三)0008 跳繩0078 袁天罡0184 衛王府謀劃0081 岑文本618 殺鬼見血517 婚宴0174 情竇初開223 殺豬菜0008 跳繩0180 世家的興衰550 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