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2 唐人好詩

唐人豪氣,尤其好酒。詩酒並列,盡顯風流。

無論貴戚勳臣亦或是才子學士,只要經濟條件允可,想喝酒的時候其實都甚少去酒樓飯鋪之類地方,總是願意邀請一二知己三五好友,尋一處青樓楚館,紅袖添酒,清談詩詞,醉意朦朧間軟玉在懷溫香可嗅,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追求……

自李恪逍創立遙居,在裡面掛上自己的所以詩詞,這裡便成了所以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嫣然已成了天下士人的聖地。

唐人好詩,這不是突兀而來的。

自隋文帝一統天下、四海昇平開始,民富國豐,文學便有了崛起的土壤。

發展到此時,雖然尚未至鼎盛,但民間好詩之風已經盛行,那些享譽天下的文士大儒也都能吟詩作對,偶爾也有佳作傳出。

但是好詞絕對鳳毛麟角,這並不是說唐朝人不愛詞而愛詩,這是一個流行問題。

比如滿大街都唱“彎彎的河水從天上來”,並不是代表“讓我們一起搖擺”就無人問津了……

詞是長短句,字句依詞牌而定,詩則不然,四言,七言,五言,即使雜言,也就那幾個字數,不多變。

詩相對脫離了音樂的束縛,只是注重自身的格律,而詞不同,詞與當時的流行樂密切相關,

上古時代詩樂舞不分,由詩入詞,經歷了一個由雅到俗的過程,達到了雅俗互動。詞剛剛興起的時候,還未被上流文人接納,只是有些人獨闢蹊徑,甚至一代詞宗的蘇東坡當時也頗不屑於詞,自己寫了詞還覺得跟柳永的不同格調,皆源於對詞的成見。

宋人好說理,所以詩用來說理的較多,而詞一般描寫生活,初始是送給歌女的,當然人家會覺得俗了,但隨着雅俗之間的交流,到宋朝後期,詞也爲文人所正式承認。

最關鍵的一點:詞是詩餘!

宋朝人在面對唐詩這一高不可攀的文化高峰之時,望而生畏,但是他們最終創立了屬於自己的文學,與唐詩共同名垂千古。

在唐代,民間的詞大都是反映愛情相思之類的題材,所以它在文人眼裡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視爲詩餘小道,一般有才華的人不屑爲之,所以鮮有佳作問世,也便不受世人重視。

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藝術長處的人,如白居易、劉禹錫等人才寫一些詞,具有樸素自然的風格,洋溢着濃厚的生活氣息。以脂粉氣濃烈的祟尚濃辭豔句而馳名的溫庭筠和五代“花間派”,在詞發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後主被俘虜之後的詞作則開拓一個新的深沉的藝術境界,給後世詞客以強烈的感染。

但是說到底,無論詩還是詞,只要寫好了,寫到極致,都一樣受人尊崇,膾炙人口,流傳天下。

所以李恪這首《青玉案》一出,瞬間便在長安各個豪門閨房,各家青樓之間轟傳,各個情竇初開的小姐姐人手一份,夜深衾寒、孤枕難眠之時,點上一根紅燭,拿出來細細品味一番,回味一下詞中那遲遇心上人的惋惜之情,免不得珠淚漣漣,枕畔浸溼……

蘇府。

蘇婉已經知道母親因爲面子問題,不願讓父親主動找陛下賜婚,這讓她有些莫名的擔心。

心上人畢竟是天潢貴胄,身份最貴,什麼樣的女子沒有見過,自己真能讓他情有獨鍾嗎?

想到此處她不由得埋怨起自己的母親來,越想越憂愁,看着李恪的畫像也變得悵然若失起來…

“姑娘,三更已過,爲何還不安寢?”

小丫頭紅袖見自家姑娘倚在窗前,單薄的身影有些清冷孤寂氣息,正將那副愛不釋手的《青玉案》展開在桌上,細細品鑑,卻越有些神思不屬。估計一時半會兒不會安歇,又恐夜半風寒,便燒了開水,泡了一盞清茶端來。

蘇婉以手支頜,悽美的秀眸有些漫無焦距,直到聽見耳邊溫柔的話語,鼻間嗅到清新的茶香,才恍然回神。

對着紅袖笑了笑,伸出纖纖玉手接過茶盞,輕輕掀開蓋子,看了看茶湯中載浮載沉的翠綠茶葉,心情莫名好轉。

紅袖卻對自家姑娘那展顏一笑晃得失了神,即便同爲女子,也敗在那不經意展露出來的絕世風情之下。

美人如玉,麗質天生。

這般全無瑕疵的姑娘,生下來就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小時候被父母兄長寵着,長大了被男人愛着,一生一世幸福美滿,因爲,她就是天上的仙子謫落凡間,遲早還會回到天上去的啊……

可是,爲什麼卻要受那些受苦的折磨呢?

小丫鬟咬咬嘴脣,看着姑娘清秀的臉頰,有些心疼。

蘇婉兒卻沒有小丫鬟的傷春悲秋、自艾自憐,素手捧着白瓷茶盞,嗅着淡淡的茶香,滿足的嘆口氣,柔聲說道:“從未飲過如此清香的茶水呢。”

蘇婉也收拾心性,獻寶一般得意道:“這可是老爺特意送來的,說是市面上已經炒到十貫錢一斤,而且還有價無市,別的姑娘可沒有這麼好的福氣!據說,好像就是漢王殿下研製出來才新式製茶之法。”

漢王殿下?

蘇婉兒微微一愣,下意識的看了看桌上的字卷和畫卷,呢喃着說道:“是呀,也只有漢王殿下那樣聰穎的男子,才能研製出這樣超凡脫俗的製茶之法……”

“嘻嘻…漢王再聰穎,還不是快成爲小姐的夫君了!”紅袖玩笑道。

蘇婉兒先是臉色一紅,隨後又多愁善感道:”但願如此吧!”

“小姐爲何如此說?”紅袖有些不解道。

“母親大人不願意讓父親主動找陛下賜婚,她說應該是漢王主動找陛下賜婚,漢王天潢貴胄,相貌堂堂,才華橫溢,想娶什麼樣的女子娶不到,我怕他把我忘了…”蘇婉一臉憂愁道。

“小姐不用擔心,從漢王散盡家產救治災民就不難看出他是一位重情重義、一諾千金的好男子,既然他已接受了小姐的手拍,就一定會想辦法上門來求親的…”紅袖斬釘截鐵道。

388 慶功宴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147 爲民除害232 突利二汗551 背後之人473 太子發怒485 心態失衡390 慶功宴(三)0101 長幼有序444 講故事373 決戰(五)406 學武287 足球351 刀兵再起384 回京261 豆腐腦0134 廷杖0159 安置賑民503 暴行324 三省吾身560 太子漢王聯手373 決戰(五)260 回驪山378 楊政道0174 情竇初開0111 文臣武將624 太子的拉攏512 逆反心理584 王玄策286 苛政猛於虎0110 求賢若渴0063 羣毆事件501 高昌亡471 美人詩625 太子的拉攏(二)246 李恪的憂慮0055 策封羣臣399 勸諫540 羣情激奮563 早婚早育247 鐵骨錚錚0182 唐人好詩516 太原王氏0045 真相大白572 堆雪人0017 李世民暴怒0065 狄知遜480 太子墜馬365 初戰告捷0043 怒髮衝冠0129 以德報怨629 主考官546 聯合0041 太極宮445 密談265 得理不饒人0162 紛紛入轂590 幕後黑手499 決策487 高昌王0181 科舉532 悲情太子0085 突厥入侵0193 驚現馬周374 決戰(六)0147 爲民除害0215 千牛衛468 漢王納妾586 漢王遇刺(二)0023 飛白體0187 曲轅犁540 羣情激奮433 灞橋折柳0137 火爐380 戰後影響463 計成0078 袁天罡515 迎親632 議事475 白熱化394 出謀劃策263 何爲律法385 回京(二)527 二虎相爭538 撲朔迷離0117 人才濟濟401 出山0200 驪山別院450 因爲你無恥438 後續424 世子秦懷玉458 分封621 落霞寺赴宴339 都督府晚宴590 幕後黑手0101 長幼有序519 噩夢0175 有女名婉449 歐陽詢365 初戰告捷
388 慶功宴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147 爲民除害232 突利二汗551 背後之人473 太子發怒485 心態失衡390 慶功宴(三)0101 長幼有序444 講故事373 決戰(五)406 學武287 足球351 刀兵再起384 回京261 豆腐腦0134 廷杖0159 安置賑民503 暴行324 三省吾身560 太子漢王聯手373 決戰(五)260 回驪山378 楊政道0174 情竇初開0111 文臣武將624 太子的拉攏512 逆反心理584 王玄策286 苛政猛於虎0110 求賢若渴0063 羣毆事件501 高昌亡471 美人詩625 太子的拉攏(二)246 李恪的憂慮0055 策封羣臣399 勸諫540 羣情激奮563 早婚早育247 鐵骨錚錚0182 唐人好詩516 太原王氏0045 真相大白572 堆雪人0017 李世民暴怒0065 狄知遜480 太子墜馬365 初戰告捷0043 怒髮衝冠0129 以德報怨629 主考官546 聯合0041 太極宮445 密談265 得理不饒人0162 紛紛入轂590 幕後黑手499 決策487 高昌王0181 科舉532 悲情太子0085 突厥入侵0193 驚現馬周374 決戰(六)0147 爲民除害0215 千牛衛468 漢王納妾586 漢王遇刺(二)0023 飛白體0187 曲轅犁540 羣情激奮433 灞橋折柳0137 火爐380 戰後影響463 計成0078 袁天罡515 迎親632 議事475 白熱化394 出謀劃策263 何爲律法385 回京(二)527 二虎相爭538 撲朔迷離0117 人才濟濟401 出山0200 驪山別院450 因爲你無恥438 後續424 世子秦懷玉458 分封621 落霞寺赴宴339 都督府晚宴590 幕後黑手0101 長幼有序519 噩夢0175 有女名婉449 歐陽詢365 初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