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李泰在行動

李恪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岑師,岑師之言正是弟子所想。太子新傷,無論是誰,只要在此時彈劾太子,必叫父皇震怒,父皇必定出手維護,太子只會毫髮無損。

還有,即便現在把李承乾推下太子的寶座,最終得利的絕不會是本王,而會是老四李泰。

既然如此,弟子何不上書爲太子壯聲,這樣不僅太子的儲君之位暫時穩住了,還能得到父皇的好感,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呢?”

岑文本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李恪繼續道:“太子的儲君之位可以丟,也必須丟,但絕不能是現在丟。但朝中諸事本王尚未佈局妥當,若是此時易儲,長孫無忌以及關隴貴族忽然轉助魏王,弟子絕非對手。”

李恪想要奪儲,故而必須要扳倒李承乾,如今以李承乾的處境,再過些時日,李恪和李泰聯手要想扳倒李承乾非是難事,但難就難在李承乾失位後李恪如何得位,若是李恪不能得位,那扳倒了李承乾又有何意義?只是平白便宜了旁人。

如今的大唐朝局,無論內外,李恪佈局不過短短數載,想要憑藉着區區數載的功夫,與長孫一黨和關隴門閥對抗,還是太顯單薄了些。

李恪要先保住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待時機成熟,自己羽翼豐滿之日,再對李承乾動手,一舉盡功,否則只會叫李泰之輩坐收漁人之利。

岑文本點了點頭道:“殿下所言甚是,如此看來,倒是臣杞人憂天了,殿下既有此意,臣便放心了。”

岑文本原是擔憂李恪急於求成,欲此番趁着李承乾墜馬重傷,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反倒惹得李世民忌憚,以致前功盡棄,故而專程在府上等待並提點李恪,不過如今聽得李恪這麼說,岑文本便不必再擔心李恪冒進了。

李恪看着岑文本,卻接着道:“太子乃是嫡長,又得父皇寵愛,父皇想來也不願因此廢了太子的儲君之位,外加老四又野心勃勃,現在老大丟失太子之位,只會便宜老四,對本王百害而無一利。”

岑文本聞言,笑道:“殿下不擔心此番保了太子,日後又該如何叫太子失位,反倒擔心魏王趁機上位,想來殿下是對日後扳倒太子之事已是十拿九穩了?”

李恪道:“太子性情如此,對弟子而言要對付他倒非難事,弟子明日便當進宮,一來暫保太子儲君之位,二來,弟子也不會叫太子的儲君之位坐的太過安穩。”

岑文本看着李恪的模樣,似乎已有成竹在胸,岑文本欣慰道:“那微臣靜候佳音。”

……

魏王府,議事廳。

李泰一回府便召集來自己的心腹王珪、劉洎、杜楚客、韋挺、房遺愛等人。

“諸位,本王那太子大哥不知道發了什麼瘋,沒事居然去賽馬,這下好了,把腿給摔斷了…”李泰幸災樂禍道。

“哈哈,這是天助殿下,太子成了瘸子,瘸子太子本來就有失國體,更何況一個瘸子將來如何能成爲一國之君,如何能君臨天下,從古至今還未聽說過瘸子當皇帝的先例…”房遺愛毫無顧及的哈哈大笑道。

“房公子慎言!”王珪忍不住提醒道。

房遺愛有了王珪的提醒纔有所收斂,但臉上的笑容怎麼也藏不住。

出言無狀,喜形於色,大夥對這位房家老二的評價又低了幾分,大家不由得感嘆,虎父犬子,房玄齡那麼聰慧的一個人怎會有如此草包的兒子。

“房公子所言雖然有失分寸,但不無道理,如今的太子已成爲了瘸子,已不足以勝任太子之位,而殿下身爲嫡次子,應該責無旁貸的擔起太子的重擔…”杜楚客道。

“杜大人所言甚是,我們應該聯合羣臣助殿下上位…”劉洎激動道。

“要是能聯合漢王,成功的把握將會更大。”王珪忽然開口道。

“漢王就別想了,孤王那位三哥粘上毛比猴還精,本王特意暗示過他,他卻無動於衷…”李泰冷笑道。

“漢王還算有自知之明,知道即便太子被廢,太子之位也與他無緣,索性就什麼都不做,得過且過,混吃等死!”房遺愛譏笑道。

“好了,不提他了,相信以我們的實力以足夠將老大從太子之位拉下馬,大家以計行事便好!”李泰霸氣道。

“偌!”

次日,一封彈劾太子的摺子就進入了皇宮。

“陛下聖覽,臣密本稟奏:太子承乾,爲陛下嫡長,居東宮之要,立國儲之本,一身所繫,天下萬民,海內安穩。然太子年少頑劣,不知其重,竟與孩童無異,豈有人君之相,又怎宰治萬民,爲人表率?臣等聞之,痛切腑內...”

李承乾墜馬,斷了右腿,李世民的心裡本就不甚爽利,隨着一封自御史臺發來的匿名彈劾的奏疏,李世民的心中便越發的不悅了。

這封密奏所稟,仔細講來,所言確也不虛,太子李承乾身爲國本之重,自需謹言慎行,方是應當,可李承乾卻先失其德,再失其行,全無人君之相。有李世民文武雙全,珠玉在前,李承乾這個儲君着實顯得太過不堪了些。

只是這些話雖是不虛,若是放在平時,李世民也能聽得進去,但現在,在這個關頭,李世民怎麼看着都覺着是句句誅心,似是在隱射、污衊太子,恨不得將這包藏禍心的上書之人提來面前,重杖三十。

在李世民想來,這密本上書之人想來也不是什麼坦蕩君子,必是另有陰謀,若非如此,當真是如他自己本中所言那般憂國憂民,便該如魏徵那般直言勸諫,而非在背後作怪。

但這一封奏本還不是最爲致命的,致命的是隨着這封密本進宮,朝中內外在有心人的煽動之下,似乎已有太子德不配位,理當廢除的風聲。

李世民也下令李君羨着百騎徹查,三法司嚴肅,但這些東西便如山中之風,來的毫無痕跡,想抓又如何能抓得住,反倒越發惹得朝中謠言四起,李承乾的處境更爲不堪了。

250 初露鋒芒0125 李泰拜訪324 三省吾身296 準備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026 《春曉》272 李唐皇室0169 五糧液446 插秧338 幷州大都督0095 儲君之位370 決戰(二)298 拔河比賽0113 二子擇師261 豆腐腦575 儒法之爭584 王玄策253 長安商會0186 春耕0015 宋體字0196 面君0121 漢王練兵565 李世民的苦惱424 世子秦懷玉0192 蜂窩煤0131 與民爭利563 早婚早育297 演練賽428 破局221 香水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327 天子怒522 三國的魅力558 近親不能結婚446 插秧529 三武滅佛341 漢王立威370 決戰(二)578 龜茲605 貞觀十五年0200 驪山別院278 彈劾522 三國的魅力277 廢郡爲州280 罪狀607 挖井0178 少女心思481 蠢蠢欲動411 偶遇496 搶功265 得理不饒人618 殺鬼見血0084 拜師453 不愧名相556 太子魏王之爭469 喜事449 歐陽詢348 收服諸將617 上朝0113 二子擇師0057 醉臥美人膝0164 驪山585 漢王遇刺0175 有女名婉556 太子魏王之爭409 三位公主322 出宮578 龜茲319 追蹤497 侯君集的疑惑456 西征高昌467 武順娘0023 飛白體520 三國志0006 奇人馬周0182 唐人好詩0094 消於無形283 李淵暴怒504 秦懷玉發飆378 楊政道223 殺豬菜548 報復(二)0023 飛白體0205 烤魚607 挖井0202 放風箏236 後知後覺480 太子墜馬621 落霞寺赴宴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209 馬蹄鐵0173 燈火闌珊597 褚遂良上門(二)0119 太子黨325 遇刺0004 李世民0106 逍遙居471 美人詩623 以不變應萬變620 油鍋洗手
250 初露鋒芒0125 李泰拜訪324 三省吾身296 準備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026 《春曉》272 李唐皇室0169 五糧液446 插秧338 幷州大都督0095 儲君之位370 決戰(二)298 拔河比賽0113 二子擇師261 豆腐腦575 儒法之爭584 王玄策253 長安商會0186 春耕0015 宋體字0196 面君0121 漢王練兵565 李世民的苦惱424 世子秦懷玉0192 蜂窩煤0131 與民爭利563 早婚早育297 演練賽428 破局221 香水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327 天子怒522 三國的魅力558 近親不能結婚446 插秧529 三武滅佛341 漢王立威370 決戰(二)578 龜茲605 貞觀十五年0200 驪山別院278 彈劾522 三國的魅力277 廢郡爲州280 罪狀607 挖井0178 少女心思481 蠢蠢欲動411 偶遇496 搶功265 得理不饒人618 殺鬼見血0084 拜師453 不愧名相556 太子魏王之爭469 喜事449 歐陽詢348 收服諸將617 上朝0113 二子擇師0057 醉臥美人膝0164 驪山585 漢王遇刺0175 有女名婉556 太子魏王之爭409 三位公主322 出宮578 龜茲319 追蹤497 侯君集的疑惑456 西征高昌467 武順娘0023 飛白體520 三國志0006 奇人馬周0182 唐人好詩0094 消於無形283 李淵暴怒504 秦懷玉發飆378 楊政道223 殺豬菜548 報復(二)0023 飛白體0205 烤魚607 挖井0202 放風箏236 後知後覺480 太子墜馬621 落霞寺赴宴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209 馬蹄鐵0173 燈火闌珊597 褚遂良上門(二)0119 太子黨325 遇刺0004 李世民0106 逍遙居471 美人詩623 以不變應萬變620 油鍋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