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桃之夭夭

紅袖故作害怕道:“小姐饒命,奴婢再也不也不敢了!”隨後又皺眉道:“漢王也真是的,這麼久了也不來找小姐!”

蘇婉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不過瞬間又調整了過來道:“漢王殿下負責災民的春耕,忙得腳不沾地,那有時間!”

這時一個丫鬟拿着一封信大步流星的來到了繡樓,火急火燎道:“小姐,小姐,漢王府來信了!”

蘇婉兒聞言大喜道:“快給我信!”

蘇婉急不可耐的打開信封,一行小字映入眼簾:午時,相約清源寺後山桃園。

“紅袖,現在什麼時辰了?”蘇婉兒問道。

“辰時剛過怎麼了?”紅袖好奇道。

“馬上安排下去,本小姐要去清源寺上香!”蘇婉兒大聲吩咐道。

紅袖眼含深意的看了蘇婉兒一眼,心想:漢王和小姐八成是相約在清源寺。

清源寺位於長安城南,終南山下。

漢王府馬車逶迤而行,出得長安城南門明德門,一路向南,沒過兩個時辰,便鑽入終南山中,沿着不窄的山路,轉了幾個彎,便見到一個羣山環抱的秀麗的小山峰頭。

這裡環境優美,幽靜宜人,樹林陰翳,雜草叢生,鳥喧林間,百籟齊響,兩側深溝,水流潺潺。

青山綠樹之中,一方佛寺掩映其中。

此時天光大亮,飛雪驟停,滿天烏雲散去,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紅的朝霞之中。

四周林木參天,枝柯糾纏,尤以松樹爲最,加之它被建造在險峻陡峭的石山突嘴上,便將深山古剎的韻味全然展現了出來。

連接寺院的是一條在林間時隱時現的,由石頭鋪設的小道。此小道沿着緩慢的長坡蜿蜒而上,在寺院右側一個九十度急轉,再“遊走”一段距離,纔是寺院正門。

寺門前有石獅,威武但不兇殘,似乎受到了佛法的警示和薰陶……

凡名寺,必有名木。即使名寺坐落枯山、荒漠、島礁,寺內必有名木相抱,必有風水相擁。而這名木風水,就是寺廟的靈氣,是鍾靈天地,更聚乾坤精氣。

沒有名木風水,就是枯寺。

枯寺,絕無慧靈。

而寺門前那三株吸收了天地之精氣的蒼松,生命力極爲強盛,只見它們恣肆縱橫、錯落相迭、繁茂濃密、高聳入雲,粗壯的枝幹虯根盤結。

三棵樹,活了一座寺。

漢王府的馬車到了寺門前,見到空地上那一長串的豪華馬車,才知更有早行人。

“王爺,清源寺到了!”秋香柔聲道。

李恪聞言掀開車簾,一躍而下。

李恪踏進那座並不宏大的寺門,頓覺眼前一亮。

清源寺殿宇連綿、房舍如鱗,錯落在山林掩映之中,檀香陣陣梵音低沉,規模居然很是不小。

一行人繞過一個照壁,穿過一片松林,便到得大雄寶殿。

清源寺開山門兩百多年,信衆繁多、香火旺盛,此時寺內香客雲集,既有錦袍貂裘、高冠博帶的男士,亦有云髻高聳、長裙曳地的女眷。

李恪不信佛,便站在殿門處,並不進入,而是繞路來到了後山,在一塊大石上坐了下來。

不多時,一位小姐模樣的女子帶着一個丫鬟緩緩向他走來。

此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秀美彎彎,雙眸清澈,瑤鼻櫻脣,巴掌大的小臉兒眉目如畫,肌膚潔白晶瑩細膩稚嫩,便是鬢角散發掩映的小耳朵,都晶瑩剔透,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此女正是李恪的未婚妻蘇婉兒。

蘇婉兒見李恪癡癡的看着自己,一抹嫣紅悄然爬上了他的臉頰。

蘇婉兒來到來到李恪跟前,羞澀的矮身行禮道:“拜見漢王殿下!”

這時李恪才如夢初醒,頗爲尷尬道:“婉兒小姐無需客氣,最近可好?”

“有勞殿下掛念,婉兒一切都好!”蘇婉兒柔聲道。

“那本王就放心了,婉兒姑娘我們去桃園逛逛,此時桃花正濃!”李恪和煦道。

“一切任憑殿下決定!”

兩人邊走邊聊,不遠處的山皮上起初還只是窺見紅豔豔的花林一角,待到轉過一片屋角,順着山路行了幾步,繞過一處樓宇,眼前陡然出現一片粉紅色的海洋,那紅色放佛忽然鋪天蓋地地壓了下來,使人彷彿置身於一片紅色的天地中……

一棵棵桃樹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婀娜千姿嬌楚動人,讓人不由得從心裡產生憐憫之情。桃樹很矮,但枝絮四面鋪展,綴滿了花蕾。桃花的顏色是粉紅色的,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一團團,眩人眼目驚心動魄。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如此人間勝境,即便是兩世爲人見多識廣的李恪亦不得不爲之驚豔……

李恪充分展現了一個優秀導遊的素質,指着這片廣袤的桃林介紹道:“此片桃林乃是皇爺爺在位之時所栽種,當時並未多想,只因此處樹木稀少多是荒草砂礫,難免不美。誰又想到會成長爲今日之勝景?現在時節略早,尚有許多桃樹未曾開花,若是再等上幾天,所有的桃樹全都盛開,春風拂過,落英繽紛,漫山遍野全都是文人騷客,也不知給這清源寺留下多少香火錢和墨寶題詩。”

李恪所言非虛,古往今來,寫桃花的詩句數不勝數,其中最出名要數崔護《題都城南莊》。

相處有一個名爲崔護的詩人,獨遊都城南,因途中乾渴,恰巧經過一戶花木叢萃的農家,於是叩門求飲。開門的是一名女子,以水遞於詩人面前,而她獨倚着小桃斜柯,凝眸含情,青春的面容與三月粉紅的桃花交相輝映。第二年,詩人情不可抑,再次踏足尋訪。誰料門庭如故,佳人難覓。失落難耐之際,詩人在其門上以石代筆題寫下一首七絕: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千百年後的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而這場人面桃花的相逢,崔護也只能借詩空嘆。

457 危機0181 科舉490 襲擾後軍529 三武滅佛247 鐵骨錚錚411 偶遇363 大戰536 太子心灰意冷342 殺雞儆猴0068 李恪二次被揍458 分封236 後知後覺588 漢王遇刺(四)462 門下省245 出使突厥280 罪狀418 狩獵(二)0104 年號貞觀536 太子心灰意冷436 晉陽公主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596 褚遂良上門641 儒法並用645 憤然離席0049 各有算計0131 與民爭利0027 初露鋒芒429 貞觀七年281 黨爭495 薛仁貴立功0073 初唐四名相254 合作達成566 武媚孃的心思303 決賽0023 飛白體0096 三喜臨門562 孫神醫開講啦227 果酒246 李恪的憂慮422 席君買(三)485 心態失衡0214 蘇定方434 重耳故事0092 政事堂417 狩獵607 挖井281 黨爭0204 漁者樂水0173 燈火闌珊0100 大都督0050 封德彝440 早朝546 聯合514 李治的心機269 凌煙閣第二614 苦盡甘來369 決戰433 灞橋折柳0101 長幼有序0157 楚王籌劃375 頡利求和0106 逍遙居0174 情竇初開298 拔河比賽0155 羣魔亂舞0002 決定奪嫡0077 王珪225 肥皂550 呼之欲出409 三位公主224 大功告成0041 太極宮551 背後之人567 武媚孃的幸福554 伉儷情深0023 飛白體0028 千古一帝418 狩獵(二)346 大都督516 太原王氏0090 闖大禍了512 逆反心理0117 人才濟濟0047 李恪又被揍589 漢王遇刺(五)622 桃花朵朵開0093 齊聚政事堂320 來去如風317 天字第一號610 軍民一家224 大功告成0147 爲民除害0040 機智如妖282 外戚222 豬肉0057 醉臥美人膝334 漢王大婚(三)450 因爲你無恥0002 決定奪嫡0144 世家
457 危機0181 科舉490 襲擾後軍529 三武滅佛247 鐵骨錚錚411 偶遇363 大戰536 太子心灰意冷342 殺雞儆猴0068 李恪二次被揍458 分封236 後知後覺588 漢王遇刺(四)462 門下省245 出使突厥280 罪狀418 狩獵(二)0104 年號貞觀536 太子心灰意冷436 晉陽公主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596 褚遂良上門641 儒法並用645 憤然離席0049 各有算計0131 與民爭利0027 初露鋒芒429 貞觀七年281 黨爭495 薛仁貴立功0073 初唐四名相254 合作達成566 武媚孃的心思303 決賽0023 飛白體0096 三喜臨門562 孫神醫開講啦227 果酒246 李恪的憂慮422 席君買(三)485 心態失衡0214 蘇定方434 重耳故事0092 政事堂417 狩獵607 挖井281 黨爭0204 漁者樂水0173 燈火闌珊0100 大都督0050 封德彝440 早朝546 聯合514 李治的心機269 凌煙閣第二614 苦盡甘來369 決戰433 灞橋折柳0101 長幼有序0157 楚王籌劃375 頡利求和0106 逍遙居0174 情竇初開298 拔河比賽0155 羣魔亂舞0002 決定奪嫡0077 王珪225 肥皂550 呼之欲出409 三位公主224 大功告成0041 太極宮551 背後之人567 武媚孃的幸福554 伉儷情深0023 飛白體0028 千古一帝418 狩獵(二)346 大都督516 太原王氏0090 闖大禍了512 逆反心理0117 人才濟濟0047 李恪又被揍589 漢王遇刺(五)622 桃花朵朵開0093 齊聚政事堂320 來去如風317 天字第一號610 軍民一家224 大功告成0147 爲民除害0040 機智如妖282 外戚222 豬肉0057 醉臥美人膝334 漢王大婚(三)450 因爲你無恥0002 決定奪嫡0144 世家